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170.25KB ,
资源ID:1955979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55979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贵州茶叶产区和主要产茶县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贵州茶叶产区和主要产茶县Word下载.docx

1、2 黔东优质出口茶叶产业带黔东优质出口茶叶产业带涵盖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和铜仁地区共26个县市,该产业带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区域内海拔起伏较大,最高处和最低处海拔相差超过2000米,沟壑纵横,山峦延绵,重崖叠峰,拥有原始森林和自然保护区数十个,生态保存完好。该产业带南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在14-19之间,雨季明显,降水较多,年降雨量在1000-1600毫米,日照年均约1200小时,无霜期长,为260-220天,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气候,而北部的铜仁地区则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受季风影响明显;其基本气候特征是:春温多变,绵雨较多;夏季炎热,日照充足;秋温速降,多阴多雨;冬少严寒,无霜

2、期长;年平均气温在18摄氏度左右该产业带以生产和加工大宗茶为主,名优茶较少,茶叶种植加工主要集中在黎平、雷山、丹寨、岑巩、黄平、镇远、台江、石阡、江口、印江、松涛等县市,生产企业以家庭式作坊居多,较为大型的茶叶公司数量较少,品牌较多,较为突出的品牌有雷山银球茶、黎平雀舌、丹寨毛尖、石阡苔茶、梵净山茶等。该产业带是较为典型的生产型产区,茶叶产量大,产值相对较低,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公司主要有贵州省丹寨县黔丹硒业有限责任公司、黎平侗乡春茶业有限公司、黔东南州鑫山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雷山县鑫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黎平县侗乡福生态茶业有限公司、贵州紫日茶业科技有限公司、铜仁和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

3、、铜仁通和茶叶公司等等,开办茶叶专业的学校主要有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等。3 黔北锌硒茶产业带黔北锌硒茶产业带是我省茶叶产业的示范带,其规模大、品牌价值突出、产业氛围良好、政策支持力度大等等。主要产茶去涵盖遵义地区12个区县,茶叶种植和加工主要集中在湄潭、凤冈、余庆、正安、务川、道真等县。该产业带地处云贵高原向湖南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在云贵高原的东北部,地形起伏大,地貌类型复杂,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1500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雨量丰沛,气候宜人,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该地区土壤富含锌硒元素,生产茶叶品质较好,得益于政策支持,该区茶叶品牌价值较为突出,区内大

4、型茶叶企业数十家,较为有名的茶叶公司有湄潭茶场、贵州兰馨茶叶公司、栗香茶叶公司、寸心草茶叶公司、仙人岭锌硒有机茶叶公司、遵义四品君茶叶公司、遵义红茶叶公司、正安珍州茶叶公司等等,区内较为有名的茶叶品牌有湄潭翠芽、雀舌报春、绿宝石、凤冈锌硒茶、正安白茶、遵义红茶、余庆小叶苦丁茶等等。该区内拥有我省最早的茶叶科学研究机构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该所为我省茶叶的科学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茶叶种植、加工方面的研究一度处于全国茶叶科学研究的领先地位。产业链较长,辐射了与茶相关的各种行业,拥有天下第一壶的茶壶状茶叶博物馆,与茶相关的旅游业发展同样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4 黔西北高山茶产业带黔西北高山茶产业

5、带处于我省西北地区,主要包括毕业和六盘水在内的11个县市,是我省茶叶发展起步相对较晚的一个茶区。该茶区总体海拔高于1400米,矿产资源丰富,降水量相对较少,茶叶主产集中在威宁和水城。较为突出的有黔红1721、乌撒烤茶、水城春系列产品,较为有名的茶叶公司有水城春茶叶公司、水城县茶叶发展有限公司、威宁香炉山茶叶有限公司等等。5 黔西南大叶种早生绿茶和花茶产业带黔西南大叶种早生绿茶和花茶产业待主要涵盖安顺地区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共14个区县,是我省大叶种茶叶的基地,该产业带东部的安顺地区素来有黔中腹地之称,平均海拔高度在1102米1694米之间,属典型的高原型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平均

6、降雨量1360毫米,年平均气温14,历史最高气温34.3度,最低气温-7.6度,年平均相对湿度80%。产业带的西部为黔西南州地形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海拔高差为1932.2米,海拔大多在10002000米之间。州境内地形起伏大,类型多,过渡性显著,由此导致内部差异明显,土壤多属酸性和微酸性红黄土壤,全地区适宜茶树的生长,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颗四球茶籽化石就发现与该茶区内的晴隆县境内。该茶区茶树品种丰富,种植面积较大的为云南大叶种和福鼎大白茶,产茶集中种植于安顺西秀区、普定、普安和晴隆,茶叶开园通常较省内其他茶区早1015天。其生产的茶叶主要有安顺瀑布毛峰、朵贝贡茶、贵隆银芽、贵隆绿茶、金州一品、江

7、西破红碎茶等等。二 贵州茶叶主产县在贵州的88个县市中,超过半数的茶叶产茶,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近几年的数据显示,2010年评选的全国重点产茶县中贵州一共有9个(按茶叶产量排名),分别是湄潭县、余庆县、凤冈县、石阡县、黎平县、晴隆县、安顺西秀区、丹寨县和纳雍县。2011年评选的全国重点产茶县中贵州一共13个,分别是湄潭县、石阡县、凤冈县、黎平县、安顺西秀区、印江县、纳雍县、晴隆县、余庆县、丹寨县、都匀市、金沙县、六枝特区。2012年评选的全国重点产茶县中贵州一共有13个,分别是:湄潭县、凤冈县、余庆县、石阡县、黎平县、瓮安县、纳雍县、晴隆县、道真县、都匀市、丹寨县、三都县、金沙县。2013年评

8、选的全国重点产茶县中贵州一共有7个,分别是:凤冈县、余庆县、黎平县、安顺市西秀区、丹寨县、纳雍县、江口县。至此,贵州所有产茶县中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的一共有17个,现将产量较大的十个县的产茶情况作简要概述。1湄潭县湄潭位于贵州高原北部,全县总面积1864平方公里,辖9镇6乡、131个村(居、社区),总人口近50万,其中农业人口42万。年均温15,降雨量1100mm以上,无霜期284天,年日照时数1163小时,平均海拔920米。湄潭产茶历史悠久,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其佳。”夷州即今湄潭一带;贵州通志记载:“黔省所属皆产茶.湄潭眉尖茶皆为贡品”。湄

9、潭地下矿藏贫乏,地表资源丰富,土壤富含硒、鋅等微量元素,无大的工业企业,森林覆盖率达60.8%,其自然地理环境特别适宜于茶树生长。是贵州最大的茶区和历史上的出口红茶基地。湄潭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叶生产,从理念引领、明晰思路;科学规划,做大基地;扶优企业,做响品牌;健全网络,开拓市场;发展旅游,助推产业;提升文化,丰富内涵;强化培训,提高素质;质量安全,警钟长鸣等8个方面进行艰苦的奋斗,使湄潭茶产业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快速发展,现如今,茶叶产业已成为湄潭农村经济中最重要的支柱产业2凤冈县凤冈县位于贵州东北部,是遵义的东大门,县域面积1883平方公里,辖9镇5乡86个村(社区),

10、总人口44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凤冈已成为全国重点产茶县,形成了规模化的茶园,截至2011年,凤冈县茶园总面积31.2万亩,其中采摘茶园面积15万亩,居全省第二位;主要品种有福鼎大白茶、黄观音、金观音、龙井长叶、龙井43等,无性系茶树良种达100%,茶叶总产量1.5万吨,产值9亿元,均位居全省第二位;全县已通过认证和转换认证的有机茶园面积达3.19万亩 (含有机转换认证产品),是西南最大的有机茶基地;全县拥有各类名茶加工机械1253台,在11个乡镇已完成149家新(改)建茶厂的布局,其中2011完成优化布局新建茶厂37家;全县初步形成了以名茶加工厂为重点,加工集聚中心、茶叶加工大户为依托的加工

11、体系,茶叶加工正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名茶加工的标准化、清洁化水平得到提高;茶叶品牌正向名牌化迈进,“凤冈锌硒茶”已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茶旅一体化发展初显成效,田坝村万亩茶海已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以茶园、茶庄为景点的茶旅游,推动了我县茶产业、茶文化的发展。3余庆县余庆县地处黔中高原的东北部,系贵州省的遵义、铜仁、黔东南、黔南四地、州、市的结合部,隶属遵义市,全县国土面积16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万亩,人口29万人,辖九镇一乡。余庆县是全国最大的小叶苦丁茶生产基地县,全县通过县成立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茶产业联席会议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茶产业联席会

12、议,协调解决茶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以上专项资金扶持发展茶产业,重点用于良种茶苗补贴、生态茶叶示范基地建设、龙头企业扶持、加工厂新建或技改贷款贴息、品牌宣传推介、考核评比奖励、市场监管、技术培训、茶叶标准制定和推广实施;加强苦丁茶、绿茶现有茶园管理,对现有茶园进行提质改造的,进行现金补助;探索、研究解决了小叶苦丁茶的引种和无性繁殖关健技术,在省内首次提出了小叶苦丁茶栽培方案,制定余庆小叶苦丁茶地方标准体系地方标准;健全茶叶网络,开拓市场;与省茶科所、湄潭、凤风县组建了“中国西部茶海特色经济联合体”,共同开发推介茶叶生态观光和茶文化旅游等政策和资金扶持,余庆已获得“中国小

13、叶苦丁茶之乡”、“全国小叶苦丁茶示范基地县”和“余庆小叶苦丁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等称号,推动余庆县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4石阡县石阡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地区西南部,全县辖18乡镇,总面积2173平方公里,总人口38.03万人。茶产业是我县农业的支柱产业,近年来一直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其茶产业的发展呈现产业集群;生产主体以茶农为主,生产方式各有侧重;区域分布明显,茶区快速发展;产品结构变化加快,新品成为新的增长点等鲜明特点。针对石阡县茶产业中存在的区位闭塞制约茶叶发展;品牌意识不强,创新品牌没有形成合力;加工技术、设备相对落后,生产效率不高;茶业发展形式单一;管理水平低;经营企业数量多,龙头

14、企业少等现实问题,石阡县相关部门实施如充分利用政府提供制度保证和财政支持;推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对石阡苔茶资源进行地理保护以及对茶产品进行全程质量控制等一系列对策措施,重点打造石阡苔茶系列产品,石阡苔茶已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荣誉称号,主推石阡茶产业真正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5都匀市都匀,座落在苗岭山脉南侧,贵州省的中南部,全市行政区域总面积2278平方千米,辖8个乡(其中3个民族乡),12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89个居民委员会,262个村民委员会,全市总人口约50万。都匀是中国十大名茶都匀毛尖茶核心产地,截至2012年,都匀市茶园面积22.36万亩,可采茶园9.5万余亩, 3.5万多户1

15、2万余人从事茶叶生产,茶区农民种茶总收入超过2亿元。都匀种茶、制茶历史悠久,茶产业链相对我省其他茶区更为完善,各方面相关技术更加成熟。截至2011年,都匀市境内现有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41个,茶叶生产经营企业44家,专业茶叶深加工企业3家;境内有机认证的茶园面积2万余亩,全市44家茶企业80%的企业获得了QS认证,都匀市成功申报了都匀毛尖农产品证明商标保护,都匀毛尖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完成了DB52/433都匀毛尖茶产品标准和DB52/T507都匀毛尖茶无公害种植规范的制订;建立现代茶叶产业园区带动产业创新升级,此外,都匀在市场开拓、品牌价值植入和产业布局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都匀毛尖茶产业蓄势待

16、发,预计到“十二五”期末,都匀市将建成茶园30万亩,茶叶产值达15亿元以上,都匀毛尖茶产业正逐渐成为都匀市富民兴市的农业支柱产业。6印江县印江位于贵州东北部的铜仁地区,全县总人口42万,土家族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全县总面积1969平方公里,县境内山峦叠嶂,河流落差大,水能蕴藏极为丰富,年均气温16.8,日照时间长达1296小时,无霜期近300天,年降雨量1100mm左右,经济林木有茶叶、五倍子、吴萸、杜仲、黄柏等,其中梵净山贡茶在明朝万历年间就为宫廷贡品。近年来,印江县按照人均一亩茶的目标,坚持以“四个选好”(即选好茶区、选好茶地、选好茶农、选好茶苗)、“四个转变”(即从荒山荒坡向旱

17、田熟土转变;从粮、烟、茶间作向茶、椒、菜间作转变;从布局分散向集中连片转变;从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为抓手,强势推进茶叶基地建设,自2007年以来,印江县共投入资金5亿多元用于茶产业发展,经过几年精心培育,印江现已建成有机茶园24.6万亩,投产茶园8.5万亩,引进和培育茶叶加工企业11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按照“六个统一” 的要求(即统一产品品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产品宣传,统一产品包装,统一技术要求,统一门面装璜销售),确保质量有保障、生产有标准、产品有标志。几年来,“梵净山翠峰茶”、“梵净山绿茶”已作为贵州省地方标准发布。目前,茶产业已成为印江群众脱贫致富的

18、支柱产业之一。7黎平县黎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州南部,全县辖5个街道、13个镇、7个乡、2民族乡,县辖面积4441平方公里,人口55万。黎平县是贵州十大重点林业县之一,森林覆盖面积71.8%,生态环境极好,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该县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发展茶产业。通过改造老茶园和建设生态新茶园方式扩大茶园面积;县财政安排资金组建专业合作社,大力培养茶叶专业技术人才,扶持重点企业,开拓海内外市场等一系列行动,经过了10余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了在该县的茶园主产区“村村有茶山,户户有茶园”的景象,取得了喜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8晴隆县晴隆县

19、位于贵州西南部,总面积1327.3平方千米,全县总人口36万,晴隆县辖8个镇、5个乡、1个民族乡。全县地形起伏大,具有山高坡陡谷深的特点,地表干早缺水,地形复杂,分布错综,独特的立体气候和多样化的土壤类型,形成了丰富的植物资源,其中茶叶、脐橙、意仁米、中药材久负盛名。晴隆县是贵州省大叶种早生名优茶基地,全县宜茶面积20多万亩,已建成茶园面积8万亩,投产茶园面积3万亩,分布在全县5个乡镇81个村民组。近年来,晴隆县茶产业基地建设得到稳步发展,按照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要求,调整和优化茶叶种植的区域结构和生产布局,鼓励茶农建设优质、高效的生态茶园,扩大无性系良种种植规模,为提升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20、提供保障,该县茶叶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利用沙子镇茶叶基地种植的“云大”、“黔湄601”等大叶茶品种,茶多酚含量较高适制高品质红茶的有利条件,成功开发生产了质量上乘的晴隆红茶,再用红茶作为原料在全省率先研发酿制出茶酒,并通过了QS认证经过多年的运行,晴隆的茶产业正逐步向精加工和深加工迈进,晴隆的茶产业逐步成为茶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9安顺西秀区安顺市位于贵州省中西部,距贵州省省会贵阳90公里,素有“黔之腹、滇之喉、粤蜀之唇齿”之称。全市总面积9267平方公里,总人口282.2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39%。属典型的高原型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地形多为丘陵,适宜茶树

21、的生长。近年来,安顺提出大力发展茶产业以来,针对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和农民发展意识较为落后的弱点;茶园规模小且管理水平不足的难题;茶叶加工技术落后,茶叶品质相对较差的现状;茶产品没有统一的地方品牌等问题,提出了诸多相应的措施,如在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开办茶叶专业,培养大批的茶叶专业技术人才,并给他们提供可以施展才华的舞台;做好示范和引导,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茶产业认识,培养群众自觉发展茶叶意识;在重点区域集成建设高标准生态茶园扩大规模;扶持企业进行加工机械设备、制茶技术的改造和升级;规范市场秩序、创建统一品牌等,让安顺茶叶有了统一的身份“瀑布毛峰”系列产品,提升了市场知名度和经济效益。10丹寨县丹寨县属

22、黔东南州西部矿产资源区,国土总面积940平方公里,山地面积723.3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76%,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自然气候,赋予了丹寨丰富的地上地下资源,矿产资源丰富,丹寨县是贵州省三个硒锌兼具的富硒锌县之一,是省委、省政府第一批20个茶叶生产重点县之一,多年来,丹寨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丹寨茶产业的发展,把茶产业作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及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支柱来抓,成立了专门的技术服务机构丹寨县茶产业中心,负责全县茶产业发展的技术指导和管理。今年来,丹寨县茶产业通过“一点一线一园”项目的打造,借助金钟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和厦蓉高速公路、凯羊高速公路过境的区位优势,新建高标准生态观光茶园,截至2012年,全县现有茶园面积8.18万亩,分布于全县7个乡镇158个村2个农(林)场,栽植品种主要以福鼎大白茶、金观音、安吉白茶、黔湄809等品种为主。县内茶叶加工企业十余家,产品“黔丹毛尖”获“贵州省地方名茶”、“贵州省茶叶行业知名品牌”,在销售渠道上,丹寨茶叶以企业直销为主,名优茶主要在省内销售,大宗茶主要加工成珠茶,在经江浙一带出口至东南亚、非洲等国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