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30.74KB ,
资源ID:1955462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55462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经典100题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经典100题文档格式.docx

1、2.环境制约着身心发展的水平、方向及进程和速度3.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广泛的、是潜移默化的4.社会生活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基础九、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主导)(一)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学校教育是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2.学校教育有较强的计划性、系统性和组织性3.学校教育有专门的教师队伍来担任培养人的工作4.学校教育能对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加以调节、控制和利用,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发展(二)辩证的看待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不是万能的2.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指导作用是有条件的十、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决定)1.主观能动

2、性是人的发展的动力(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自学成才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突出表现)2. 主观能动性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学习活动和劳动等活动)十一、经济对教育的决定和制约(2014年教育招聘考试真题辨析题)1.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动力2.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以及教育的内部结构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教育目的4.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内容5.经济发展水平对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十二、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2.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有效的途径(1)教育是使科学技术得以继续承和传递的重要条件(2)教育对科学技

3、术的再生产是一种夸得再生产(3)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再生产是一种高效率的再生产3.教育是创造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十三、社会的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机会和程度3.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目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体系十四、教育的政治功能1.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2.教育通过选拔和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完善和发展3.教育通过形成舆论、思潮,对社会政治产生影响十五、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社会文化规范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人的教育观念(团结友爱、尊师重道)2.

4、社会文化影响教育内容(艺术、道德、习惯)3.社会文化有非正式的教育作用(如电影、广播、电视)十六、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文字、书刊、磁带)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3.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4.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十七、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人口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其战略重点2.人口数量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经费3.人口结构对教育结构的影响(自然结构:性别和年龄;社会结构:就业、分布、流动)4.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十八、教育优化人口的功能1.教育是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晚婚晚育)2.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科学文化水平)3.教育是促进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化的

5、重要手段之一十九、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1.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3.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教育的独立性表明:(一)教育必须坚持自己的独立品格(二)教育对社会要有所批判(三)教育对社会的适应有所选择当然,教育的独立性毕竟是相对的,既要反对抹杀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形而上学的机械论,又要反对把这种独立性绝对扩大化的历史唯心主义。教育与社会具有紧密关系,我们既要调处教育看教育,又要同时回归教育自身和教育内在。二十、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2.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要使教育者在道德、才智、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4.强调教育要与生产劳

6、动相结合5.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日益受到重视二十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1.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2.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3.机器大工业生产要求人的全发展,并未给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4.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的相结合二十二、素质教育的内涵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健康的教育(素质教育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而是一种教育价值取向。素质教育把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民族素质作为教育根本目的,在本质上是教育价值取向的改革)二十三、素质教育的内容1.政治素质教育2

7、.思想素质教育3.道德素质教育4.科学文化素质教育5.身体素质教育6.心理素质教育(当前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大力实施创新教育)二十四、学生的本质属性1.学生是能动性的人2.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3.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4.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二十五、中小学发展的时代特点1.生理成熟期提前2.学习目的的多元化、实用化3.价值观念多元化,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务实的人生观4.自我意识增强,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5.心理问题增多二十六、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由教师职业对象的复杂性决定)2.创造性教师需要因材施教,需要重组和再进教学内容,需要一定的教育机智,既“教学有法,但无定

8、法”之意。(教育机智,是一种对突出性教育情景做出迅速、恰当处理的随机应变能力)3.示范性(教师劳动最突出的特点、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最大的区别)4.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5.长期性、协作性、艰巨性二十七、教师的专业素质1.崇高的职业道德2.先进的教育理念3.合理的专业知识(一)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也是教师用以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必备基础)(本体性知识)(“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二)方寸的文化科学知识(本体性知识)(大学教育,既贵专精,万贵宏通)(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教师顺利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条件性知识)(学者未必是良师)(四)精选的专业能力(五)强

9、壮的身体素质(六)健康的心理素质(简答:教师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要求)二十八、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1.师范教育2.新教师的入职辅导3.在职培训4.自我教育(这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教师自我教育是专业理想、专业情感、专业技能、专业风格形成的关键二十九、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1.傅乐的教师关注阶段理论教师前关注阶段、早期生存关注阶段、教学情境关注阶段、关注学生阶段2.费斯勒的教师生涯循环论职前教育阶段、引导阶段、能力建立阶段、热心成长阶段、生活挫折阶段、稳定与停滞阶段、生活低落阶段、生活退出阶段三十、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策略1.确立良好的专业自我意识2.制定专业发展的自我规划(自我分析、

10、环境分析、确立目标、形成专业发展路径)3.以日常教育生活为资源,实现教师专业的发展与完善(1)日常教学反思(经验+反思=教师成长)(2)个人行动研究(3)个人阅读和反思性写作(4)同伴交流与合作(5)跳出教育谋发展三十一、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与方法1.课堂教学活动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首要途径2.课外活动中的师生关系使课堂教学的师生关系的补充教师:1.了解和研究学生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热爱和尊重学生4.主动与学生沟通,关于与学生交往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学生1.尊重和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尊重教师人格,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2.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自律、自尊、自爱、自强,努力完成学习任务3

11、.主动与教师沟通交流,努力与教师保持良好的关系三十二、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趋势1.加快发展学前教育2.切实普及义务教育3.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4.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三十三、课外活动的特点1.组织上的自主自愿性2.形式上的灵活多样性3.内容上的灵活性和广泛性4.过程上的实践性三十四、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内容1.思想政治活动2.科学技术活动3.文学艺术活动4.体育活动(学校课外活动中最普遍、最广泛的活动)5.社会公益活动三十五、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一)群众性活动特点:规模大、时间短、人数多活动类型:领会活动、展览、表演和竞赛活动、学科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参观、访问、浏览活动、文体活动(二)小组活动小

12、组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学科小组、文艺小组、体育小组(三)个人活动(课外活动的基础)三十六、学校课外活动的实施要求1.明确的政治思想性、方向性和教育目的性2.明确的目的性和周密的计划性3.坚持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增强活动的吸引力4.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5.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条件三十七、综合实践活动基本理念突出学生主体、面向学生生活、注重学生实践、强调活动综合三十八、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1.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经验性课程2.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课程3.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面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4.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三级管理课

13、程(最能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修改差异的发展性课程)三十九、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确定课题、查阅文献、研究设计、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四十、教育研究的意义1.提高教学质量2.推动教育改革发展3.丰富教育科学理论4.增强教师自身素质四十一、教育心理学的意义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四十二、教师的成长及培养(一)教师的因素个人因素、情境因素、系统过程(二)教师发展中的刻意训练1.以教研组为基地的教研活动2.微型教学3.教学决策训练4.教学反思5.行动研究四

14、十三、知觉的特性1.整体性2.理解性3.选择性4.恒常性四十四、良好记忆力的培养1.运用识记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要让学生明确识记的目的和任务(二)充分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教学(三)使学生理解所识记的内容并加以具体化(四)充分利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和表象进行教学2.根据遗忘规律有效的组织复习:及时复习、分散复习、尝试加快与反复识记相结合、复习方法多样化、进行适当的超额复习四十五、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想象力1.培养并保护学生的好奇心2.丰富学生知识,扩大表象储备3.创设想象情境,引发想象4.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唤起珠想象四十六、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广度2.注意的分配3.注意的稳定性4.注意

15、的转移四十七、注意规律在教育中的应用1.善于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1)尽量减少刺激特对学生的影响(2)在学生内部状态上下功夫2.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一)明确目的、任务和意义,以引起有意注意(二)给予信号,适时提醒(三)提出问题,强制注意(四)提出批评,给予警示3.要善于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规律四十八、教师感染力及其在教育中的作用1.教师的感染力是吸引学生主动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2.教师良好的心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3.教师稳定的情绪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4.教师的感染力有利于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与挫折四十九、良好的意志品质及期培养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2.组织实践

16、活动,让学生在克服困难中获得锻炼意志的直接经验3.充分发挥集体与榜样的教育作用4.引导学生从日常小事做起, 加强自我锻炼5.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五十、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八个阶段(表格要熟记)(一)八个阶段1.婴儿时期(0-1岁),是获得信任感而克服不信任感的阶段2.婴儿后期(2-3岁),是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的阶段3.幼儿期(4-5岁),是获得主动感觉而克服内疚感的阶段4.儿童期(6-11岁),是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的阶段5.青年期(12-18岁),这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立和自我角色的形成6.成人前期(18-25岁),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是

17、获得亲密感而避免孤独感的阶段7.成人中期(25-60岁),是获得创造力感而避免自我专注的阶段8.成人后期(60岁以上),是获得完美感而避免失望感的阶段(二)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1.帮助学生适应勤奋和自卑危机2.适应同一性和角色混乱危机五十一、科尔柏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三水平六阶段前习俗水平:避罚服从取向、相对功利取向习俗水平:寻求认可取向(寻求认可取向也称为好孩子取向)、遵守法规取向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取向、普遍伦理取向五十二、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1.首先要了解儿童道德认知发展水平2.提供稍高于儿童已达到的发展水平的思维模式,使之与现有水平发生冲突

18、3.帮助个体体会冲突,使他们用认识到采取下一个阶段的判断方式更为合理4.把下一个道德阶段作为当前道德教育的目标五十三、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一)家庭教养模式1.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1)权威型:接受+控制,父母理解与尊重子女(爱他管他)(2)专断型:拒绝+控制,父母要求子女绝对服从自己(不爱他但管他)(3)放纵型:接受+容许,父母旅途自己孩子(爱他但不管他)(4)忽视型:拒绝+容许,父母对子女缺乏爱(不爱也不管他)2.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影响:学业成绩、自我价值感、心理健康、个性特点(二)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直接制约着学生人格发展方向和基本质量(三)同辈群体1.同辈群体能满足儿童心理需求(安全需求、

19、归属与爱的需求、成就感)2.为儿童的社会能力发展提供背景3.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五十四、学生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1.认知方式的影响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2.智力的影响智力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智力不影响学习是否发,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3.认知结构的影响教师应从认知结构变量和内容两方面来把握。内容方面:应先传授包摄性广、概括性高、说服性强的知识性还要注意学习的渐进性。结构方面:奥苏伯尔提出了促进新旧知识练习的两个原则:逐渐分化原则(逐渐增加难度/减少难度)和整合协调原则(并列结合学习)五十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育启示及含义1.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

20、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2.采用适当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性3.运用适当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五十六、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一)学习观1.儿童心理发展经历了从依赖刺激到减少对刺激以来的过程1.学习是主动认知的过程,学习的实质就是 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3.强调对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4.重视学习过程5.提倡发现学习:作用,提高智慧潜力,使外来的动机变成内在动机动性;学会发现,有助于对所学知识保持记忆(二)教学观1.结构教学观: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半理解(1)动机原则(2)结构原则(3)程序原则(4)强化原则2.发现教学模式特点:(1)教学围绕一个问题情境而不是某一个知识点展

21、开幕(2)教学中以学生的发现活动为主,教师主要起主导作用(3)教学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五十七、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说对教学的启示1.重视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2.重视发现教学法五十八、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动态性)1.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2.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3.知识不一定具有普遍意义五十九、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学生主观能力性)1.学习是主动构建的过程2.学习具有社会互动性3.学习具有情境性4.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自己构建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六十、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学生是有差异的)1.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而是将学生的经验

22、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知识经验生长为新的经验2.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3.要重视合作六十一、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共同点1.强调复杂学习环境和真实的学习任务2.强调社会协商和相互作用3.强调学生用多种方式表征教学内容4.强调学生理解知识建构过程5.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六十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主张1.以正常人的心理为主要对象2.对人性持乐观态度,相信人性善,且具有无限潜能,强调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基本动机3.尊重个人心理与行为的完整性4.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六十三、人本主义思想在教育上的启示(一)提出一些具有深厚人本色彩的教育理念1.在平常教学中培

23、养健全人格2.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3.培养团体精神的合作学习4.推崇人性中心课程5.提倡情感型师生关系(二)构建出人本主义的典型教学模式1.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式2.自由学习的教学模式3.开放课堂教学模式六十四、认知策略学习的条件(一)内部条件1.原有知识背景2.反省认知发展水平3.学生的动机水平(二)外部条件1.训练方法2.变式与训练3.有一套外显的可以操作的训练技术六十五、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一)有效的指导与示范(准确的示范与讲解)1.指导与发现的比较2.指导内容的影响3.指导方法4.示范(二)练习(选择题)(必要而适当的练习)1.练习时间的分布连续的动作技能分配练习比集中练

24、习的效果好,而对于不连续的动作技能而言,则集中练习优于分配练习2.练习中的整体与局部学习简单的动作技能最好采用整体练习法,学习很难快速掌握的比较复杂的技能最好采用整体部分整体练习法;学习者的学习能力低,其学习的训练水平达不到一定水平时,采用部分练习法较为合适;反之采用整体练习法较为有效3.心理练习决定心理练习有效性的关键是学习者要对练习的任务熟悉,从未进行过身体练习4.练习中的情境干扰效应(三)反馈(充分而有效的反馈)六十六、反馈在动作技能中的作用1.反馈的信息功能2.反馈与学生觉错能力的形成3.建立稳定清晰地动觉六十七、心智技能的培养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六十八、态度的学习条件1.外部条件(1)家庭教养方式(2)社会风气(3)同伴群体2.内部条件(1)认知失调(2)态度定势(3)道德认知(4)受教育程度六十九、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论述题)(一)影响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条件(1)家庭环境(2)学校环境(3)社会环境(4)大众传播媒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