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在阐述“小康社会”的特征时提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康、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殷实”六个方面的指标,这里率先提出了社会和谐的思想。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计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第一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2005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贵州发表重要讲话时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一次明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
2、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这样,我们就会明白评论中的提法是没有弄清和谐社会的由来以及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的关系而出现的错误。例2:有的刊物同时提出“以人为本”和“以问题为本”“以服务为本”,也犯了原则性的错误。因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其他问题不能与之相提并论。例3:某刊反映某高校“牢牢把握先进性教育活动和二次创业这两个学校发展的中心任务。”此稿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是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与二次创业并列为学校的“中心任务”,违背了中央的有关精神。例4:某刊在一篇介绍台湾生命教育的文章中写道:“今日中国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社会世俗化是不争的
3、事实。”这是对中国社会现状的错误描述,属于舆论导向性的错误。例5:某刊一人物稿写道“他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审查、批斗。”“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历史性灾难,无数人不是受到“审查”而是受到迫害,这是对“文化大革命”性质的误解。例6:某刊拟刊登某校校长介绍学校管理经验的文章。文章写道:“学校的学风是以苦为乐,知难而进,强调一个苦字,倡导一种苦文化。”又写道:“择校生进校后根据考试成绩进步名次给予择校费减免奖励。”这些提法完全违背国家的教育方针,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倡导苦读苦学,甚至倡导苦文化是教育思想的严重偏差,此外将分数当作金钱奖励,既犯了同样的错误,也必然引发学校乱收费。撤下此类稿件是情理之中
4、的事情。例7:某学生刊物刊登“什么样的大学值得向往”一文,作者对综合性大学和专业院校作了分析比较以后说:“高中生朋友高考的时候尽量瞄准综合性大学这样的目标。跟同等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专业化学院相比,综合性大学在知识、学术、文化、精神等领域的优势是无需证明的。”作者显而易见是鼓励学生要去报考综合性大学,这样必然形成高考、高招的错误导向。由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人才,各种学校都有自己的培养目标的要求,为此国家既要调整各种类型教育(高教、普教、职教)的结构,又要调整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专业结构,否则教育就难以均衡发展,难以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例8:某刊拟刊登“愚公之死”的小品文。
5、文章写道,智叟劝愚公不必挖山,而是靠山吃山,把王屋、太行二山作为旅游景点去挣钱,结果愚公被气死。愚公已经是我们民族公认的坚忍不拔、艰苦奋斗精神的象征,作者采取如此搞笑的手法来描写我们民族崇尚的形象,此稿一旦刊登必然会产生极坏的社会影响。此稿终审时理应撤掉。此外,在原则性问题上易犯错误的还有台湾问题。“台湾省政府重视学校生命教育”。“美、英、法和台湾等资本主义国家。“他从台湾回来,国内已没有一个亲人。例1的错误十分明显,把台湾地区称作“政府”,犯了原则性错误。例2的错误常被编辑所忽视,应在这句话句末加上“地区”二字。例3的错误在于把大陆认定为“国内”,台湾则是国外,其错误也是十分明显的。2知识性
6、错误题目方面题目是概括文章内容的简短词句或短语。通常有以下错误。(文题不符)一篇文章讲述音乐是最早开启人的心智、培养人的美感的学科,但该文的题目却写为“音乐人生最早开发的学科”,其意思已变作音乐是被人最早开发的学科,题目与文章内容南辕北辙,应改作:“音乐最早开发人生的学科”。(概念理解错误)一篇介绍学校素质教育的文章拟题为“培养既具素质又有特长的学生”,属于对基本概念理解错误。“素质”与“特长”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有个性、有独创、有特长是具有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素质全面的学生肯定有某一方面的特长。这可能是作者对“合格+特长”这个教育模式的错误套用。(将生造词语写入标题)有一篇介绍教学经验的文
7、章,为了凑成三个两字词组,写成“精垫、精讲、精练”,“精讲、精练”大家可以理解,“精垫”则使人感到一头雾水,因为这是对“精心铺垫”的随意缩写,属生造词语的错误。此外,大标题与小标题重复,基至小标题可以涵盖大标题,也是标题制作一忌。如大标题是“倾心教育一片情”,小标题又是“道是无情胜有情,”就是这类错误的例证。内容方面(全文逻辑关系混乱)有一篇文章叫做“激活语文课堂八法”,具体介绍了“研讨法”“辩论法”“实例法”“拓展法”“比较法”“观赏法”“学生主讲法”“室外写作法”,作者为了拼凑“八法”,使得全文内容重复交叉,由于对事物逻辑关系认识不清,想得糊涂也就难以写清楚。来稿中此类稿件甚多。这就要求编
8、辑要帮助作者摆脱“新八股”影响,扎实练好写作的基本功。(文章无新意,重复人们熟知的概念)某刊发表“校长在校本培训中的角色”一文。因为在学校实际工作中校长领导“校本培训”本是人所公认的事实,不必再去议论,所以该文的小标题“校长是校本培训第一责任人”“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策划者”“校长是校本培训的参与者”“校长是校本培训成果的分享者”,就把“第一责任人”可以包容的问题分开叙述,而显得毫无新意。如果作者涉及校长在校本培训中应当解决教育理念、价值导向等问题,则比这样把人们熟知的道理重复一遍要困难得多、复杂得多了,当然,文章也就要有新意了。(观点和材料不统一)某刊发表一篇指导校长如何做好学校管理的文章,题为
9、“校长最该忙什么”。作者提出校长除了作好决策和用好人之外,要理清思路。思路要注意具有科学性。这些话无疑都是正确的,但后面举的例子不是学校的例子,而是全县教育工作发展思路的例子,与全文观点显然不一致。(缺乏知识准备,该写的没写)有一篇游记题为“游白鹿洞书院”,对书院的自然景色作了详尽描述,而对白鹿洞书院在教育方面的地位、建树却很少涉猎,特别是没有写到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以及朱熹独创的教学思想,文章就显得单薄而没有特色。这篇稿件虽因终审编辑提出意见得以修改补充,但还是说明编辑文化知识的积累是十分重要的。(五个例句,反映稿件常见的常识性错误)其一,“连同三千年的中华文明
10、传承下来”。正确的说法应是“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因为距今五六千年我们的先民已经能用陶器刻画符号,出现了“大汶口文化”,这是中华文明的最早形态。其二,报刊上常常出现“德育教育”“美育教育”的说法,这是对专用名词简称的误读。德育,是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美育是以培养审美能力、美的情操和对艺术的兴趣为主要任务的教育。如果说成德育教育、美育教育则实际上包含了两个“教育”,犯了语义重复的错误。其三,“中小学校长是学校的法人”。“法人”不是指具体人而是指根据法律参加民事活动的组织,如公司、社团、学校等。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亦可称作法人代表)。这种错误是缺少法律知识想当然造成的。其四,某刊一篇文章题
11、为“提升学校领导班子执政水平”。这是由于作者对学校单位性质理解发生偏差,致使整篇文章阐发观点的立足点出现错误。学校是事业单位无政可施,何谈提升执政水平?其五,“汲取教育理论科学营养”,“理论”“科学”不必重叠使用。改作“汲取教育理论营养”或“汲取教育科学营养”均可。引文方面文章经常要引用名人名言,使文章更为生动、深刻。明引,必须一字一句遵循原文原著;暗引,意思也要与原著、原文一致。某刊刊登一位教育名人的文章,其中引用了鲁迅的话,误为“浪费他人的时间等于图财害命。”鲁迅的原话为:“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见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编辑是从网上查对这句话的,故出现了这种
12、错误。“一位教师在全县模范教师巡回报告会上说:对于生命而言,要存活,只要一箪食,一缽水足矣。”这是对论语的一种暗引,论语原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因此,“一瓢饮”不得改作“一缽水”。词语方面词语方面的错误,据我掌握的资料可以归纳为以下类型。其一,对成语和规定词语的错误使用。“时不我待”误用为“时不待我”。“不尽如人意”误用为“不尽人意”。“并驾齐驱”误用为“齐驾并驱”。“顺水推舟”误用为“顺手推舟”。“谈笑风生”误用为“谈笑风声”。其二,对字词意义理解不准确造成的错误使用。“见诸报端”误用为“见诸于报端”。“防患于未然”误用为“防范于未然”。“迫不及待”误用为“
13、迫不急待”。“寓教于乐”误用为“寓教与乐”。“忽然有所顿悟”。“顿悟”本有“忽然醒悟、明白”之意,再加“忽然”就成了赘语,犯了词语重复使用的错误。“苏东坡确是参透其中三味者”。“三味”系“三昧”之误。“三昧”是佛教用语,意思是指心神平静,杂念止息,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之一,借指事物的诀要、本质、核心,这里用了“借指”的意思。例7 有一位作者写某名人的人物通讯,其中一句为:“某人忝列国内著名作家之中”。“忝列”是自谦词,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这里是作者叙述的语言,意思就完全扭曲了。例8 “都说梅葆玖是梅兰芳诸子女中唯一酷肖乃父的。”“乃”为“你”,此处应改作“其”。其三,生造词语。此类错误往往
14、受流行歌曲以及网络上不规范语言影响所致。如“你心胸还好稚狭”“历史如注,江山如画”“繁硕的星星”“请你悦纳”。 其四,上下语句文气不连贯。某学生刊物访问一位年事已高很有名望的名人,这位名人最后寄语初中学生:“千秋家国事,拳拳赤子心。愿你和你的同学们好自为之。”“好自为之”一般轻则指诫勉,重则指警告,用在这里显然与前文文气不一致,有失那位宽厚长者的身份。语法修辞方面常见错误,句子一复杂就会出现主语缺失的现象,也还会出现人称错位的现象。“的、地、得”的错用,尤其是“的”“地”不分的现象较为普遍。此外,“当时”“在里”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将“时”“里”遗漏。修辞方法的错误,多为比喻不当,本体和喻体缺
15、少内在关联。如“月亮好像浸在墨绿色水晶之中”,月亮无法浸到水晶之中,因此,比喻不当。校对方面校对容易出现的错误。这类错误很可能是由于工作作风不够严细、知识准备不够充分、心理因素不够稳定等原因造成的。同音字易错,如“启程”误为“起程”,“莫名其妙”误为“莫明其妙”,“零花钱”误为“零化钱”,“桃花园的原型”误为“桃花园的原形”,“副校长”误为“付校长”。此外,还有将“霎”误读为“ch”(应读sh),因此将“刹那”误写为“霎那”。“霎”只用于“霎时间”。形近字易错,如“如火如荼”误为“如火如茶”,“噪音污染”误为“嗓音污染”,“点拨”误为“点拔”,“阐释”误为“闸释”。形近字往往是“己已巳”不分,
16、其中“己”与“已”不分较为常见,如“唏嘘不已”误为“唏嘘不己”。音同形又近的字易错,如:“娓娓道来”误为“尾尾道来”,“署名”误为“暑名”,“烦躁”误为“烦燥”,“辩论”误为“辨论”。电脑打字错误也往往没有校对出来,如“审时度势”误为“审时对势”,很可能运用拼音打字法打字,因声母相同而出现错误。此类错误日益增多,需要引起重视。标点符号容易出现的错误。两个数字连用以表示概数时,用汉字小写形式,如“七八天”,误为“七、八天”。夏历用汉字,如“正月十三”误为“正月13”。还有20世纪50年代(或上世纪50年代)误为“1950年代”。连续使用书名号、引号,其间是否要用顿号或逗号,目前尚无统一的用法,但
17、是同一本期刊中要么用顿号、逗号,要么不用顿号、逗号,不要两种用法在一本杂志中混用。上面说到的一些错误仅是我在编辑工作中接触到的一些例证,没有也无法概括问题的全部。期刊编辑工作常见的错误至少还应当涉及专题策划、活动策划、封面设计、版式设计以及题图、插图等方面的内容。对常见错误作一些罗列和分析,只是想从以下两方面给大家提供启示。第一,编辑要时时记住“绳断细处”的道理。一个细节的错误,既会误导读者,又可能引起读者的反感。刊物的公信力就某种意义来说是维系在细节上。“绳断细处”应当像警钟一样长鸣心头。编辑工作之所以崇高和具有魅力,也就是因为编辑在文化传播的事业中是一个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的人。第二,提高编辑素质要努力做到“功在细处”。我们要通过学习、拜能人为师来充实和提高自己,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通过对自己编辑工作错误的检讨和反省,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努力使自己做到政治清醒、知识广博、技能全面、心理稳定,把基本功训练真正落到细处,落到实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