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32.55KB ,
资源ID:1955376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55376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经济全球化与深化改革开放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经济全球化与深化改革开放文档格式.docx

1、(一)世界经济大变化。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持续处于动荡和不确定状态,复苏步伐依然缓慢和沉重,在短中期内继续呈低迷状态,面临的变化和风险也在不断增多。一是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依然不足。发达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将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严重制约。欧债危机近期难见解决前景。2011年以来,主权债务危机已不限于欧洲,美、日等国家也同样面临主权债务的风险。这是过去20年来从未出现如此大规模的主权信用危机现象。受债务危机及内外部市场环境不景气的影响,欧元区经济呈现“温和衰退”,总体萎缩;日本经济也无法摆脱“无增长陷阱”风险,表现出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美国经济相对表现最好,也不超过2。发达经济体的动向显然拖累

2、了全球经济走势。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依然存在。全球物价走势也不容乐观,多数商品实际仍处于脆弱的紧平衡状态,供需矛盾尚未有效缓解,加上发达国家持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胀水平持续攀升,失业率居高难下,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消费投资需求疲弱,以科技创新为代表的新增长点尚未形成,财政金融政策调整空间有限。新兴经济体面临通胀上升和经济增速回落的双重压力。二是世界经济出现严重失衡。全球化推动虚拟经济的发展高于实体经济。在过去30年间,全球货币、股票、债券等金融基础资产规模得到了迅速扩张,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并脱离了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失衡。全球化过程中所产生的贸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投资自由化

3、导致了南北之间的贸易失衡。据统计,中国的顺差占GDP比重在2006年就达到67,而且美国的财政赤字2005年占GDP的比重则为66.4,并越来越严重。世界经济由此呈现了“双循环”。世界经济失衡滋生了发展中国家用劳动和资源供养发达国家的不合理机制。三是全球治理格局出现新变化。新兴经济体抓住全球化的机遇,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近20年来,新兴经济体的增长率一直超过发达经济体。按照购买力平价测算,2011年,新兴经济体占全球GDP的份额由2008年的48升至51.87,首次超越发达经济体。在这种背景下,全球经济治理由此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新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成为全球经济治理出现新变革的重要契机。自匹兹

4、堡峰会以后,二十国集团已经取代八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合作和协调的首要平台。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开始增加,未来势必发挥更大影响力,并成为引领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变革的重要力量。四是各国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世界各国经济依存度不断加深,依赖性增强。区域集团化加速发展。现有146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各种形式的35个区域性经济集团。区域经济集团不仅内部的商品和资本流动加快,共同大市场正在形成,而且外部的开放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资源要素跨界流动的障碍大大消除。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日益扩大,管理和技术广泛传播。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影响了相关国家社会稳定,一些国家通胀、失业、社保

5、和两极分化加剧等问题相互叠加,可能导致政局不稳,社会矛盾冲突加剧,各种风险的触发点增多,都可能对世界经济产生难以预料的冲击。(二)国际市场大动荡经济全球化的最大特点就是市场的一体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市场融合不断加速,经贸活动异常复杂与活跃,国际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重构。一是全球贸易总量扩张与贸易自由化范围不断扩大。21世纪以来,国际贸易量的平均增长率超过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贸易的品种与种类不断增加,从传统的商品领域扩大到服务贸易领域。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高于贸易总量的扩张速度。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贸易总量增速从高位有所回落,欧美等传统进口大国的进口增速开始减缓。未来五年,国际贸易年均增速将逐步

6、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预计将恢复到57的水平。二是国际分工更加精细明确。国际市场中,各国基于比较优势所进行的全球分工协作体系正在形成。资源要素分工逐步居主导地位。发达国家拥有的资本、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稀缺性,在国际分工中掌握着主动,具有控制地位。发展中国家拥有的自然资源、劳动等要素对外来的资本、技术和经营管理等有着强烈的依附性,在当前的国际分工格局中处于被动地位。三是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纷纷自保,贸易保护主义卷土重来,反倾销、反补贴等外贸摩擦呈现出不断蔓延和升级的态势,从贸易领域向投资、金融、汇率、环境和劳工等领域延伸,非关税贸易保护手段不断翻新。(三)全球产业大调整经济

7、全球化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转移。发达国家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产业布局。过度的产业转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风险。产业空心化是导致本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各国在着手恢复经济增长的同时,加快了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重新重视国内产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加紧在新兴科技领域前瞻布局,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全球产业的大调整孕育着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新突破。一是实体经济的战略地位越来越强。发达国家产业再趋向实业化,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国都在反思发展模式,纷纷回归实体经济,不约而同地重振制造业,通过产业升级化解高成本压力,实体经济再次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美国2010年国情咨文提出,

8、美国经济必须实现向实体经济的回归,从而增强美国的竞争力。为此,美国已经加大对制造业的投资。欧盟国家也明确提出了“未来工厂计划”,其主要内容是调整产业结构,防止产业空心化,大力发展制造业。二是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发达国家纷纷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快对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布局,加快推进下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的发展,并加速其成长。例如,即使在金融危机重灾之年的2009年,全球风机装机容量、光伏总装机容量、太阳能电池总产量较上年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1.7、44和49。预计到2012年年底将有约20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车上路。采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和一体

9、化电力驱动系统技术的纯电动汽车性价比得到提高,在全球推广规模已达20000辆左右。新兴产业已日益成为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成为各国经济新一轮增长的战略发展制高点。三是产业转移的形式越来越多。伴随着世界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新兴产业的崛起,产业在国际间的转移也将再现新高潮,产业转移的能力不断提升。国际产业转移进入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研究能力转移并存的新阶段。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的应用使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向集工业化、信息化于一体的现代生产方式转化,加速了各国产业升级的步伐,明显缩短了国际产业转移的周期。(四)跨国公司大扩张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和推动力,凭借着全球化实现了

10、空前的大扩张,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主导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大扩张推动着商业模式的新变革。一是生产的全球化。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以世界为工厂,以各国为车间进行生产,形成世界范围内的生产网络化体系,向全世界提供商品。如美国、日本、欧洲的跨国公司都相继在中国建厂,向全世界市场出口提供商品。二是投资的全球化。跨国公司“富可敌国”。美国标准普尔指数所涵盖的500家公司所拥有的现金已超过1.1万亿美元。强大的资金实力是导致近年来全球投资并购活动强劲的关键因素。全世界70以上的对外直接投资是由跨国公司进行的。三是研发的全球化。在全球战略的总体框架下,跨国公司的研发活动也逐渐趋于全球化。跨国

11、公司不仅把更多的研发工作转移到国外,而且把一部分核心创新工作放到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其主要表现是跨国公司海外研发的比重逐渐上升;跨国公司海外研发在东道国研发体系中的作用日渐上升;发展中国家逐渐成为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投资的东道国。四是公司治理的全球化。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逐渐扩展为全球化,主要表现在公司战略、组织架构、商业模式、风险管控和人力资源等治理方面的全球化。五是影响的全球化。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实力,对各国的经济政策施加影响,甚至将触角伸及文化、社会和政治领域,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五)资源要素大流动经济全球化归根结底是资源要素的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12、的背景下,资源要素范围迅速拓展,流动不断加速,呈现出结构性偏向,集聚效应愈加明显。资源要素大流动预示着经济发展的新跨越。一是要素范围拓宽。从传统的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等要素拓展到信息、人才、技术、专利、经营、管理和品牌等各种形式的资源要素,要素的内涵和外延都呈现拓展之势。二是要素流动加速。高科技和信息网络化支持了各种要素在全球呈现高流动性和开放性,要素快速跨界流动的结果表现为高度的渗透性和互补性。物流、人才流、信息流、资本流和知识流的时空约束减少、成本降低及资源互补。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管理、文化等迅速向发展中国家渗透,使世界经济呈现出一体化特征。三是要素流动呈现结构性偏向。要素的国际流动

13、存在着结构性的偏向,主要表现为资本、技术、专利、管理和人才类要素极易流动,而一般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类要素的流动不充分甚至基本不能流动,由此导致要素流动主要表现为高级要素拥有国家的要素向某些低级要素拥有国家流动。四是集聚效应明显。要素集聚是要素在全球范围实现优化配置的具体体现。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要求,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跨国公司和开放的市场成为要素国际流动和集聚的有效载体。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对我国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总体上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各国都受到冲击,中国也不例外,但是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个机遇大于挑战的历史时期。中国应该牢牢抓住世

14、界经济格局变革的难得机遇,在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和大力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利用各种国际机制和规则,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又要重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风险与挑战。(一)世界经济震荡下行的趋势,影响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动荡下行的世界经济使中国经济面临重大挑战。一是世界经济复苏的前景不容乐观,国际贸易增长的幅度十分有限,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有所下降。二是外资减少。我国已成为世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居发展中国家之首。我国经济增长对外资的依赖程度也高于以往时期。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中国吸引外资900.3亿美元,虽然跃居世界第

15、二,但同比下降2.6。预计国际投资的流入未来仍将缓慢。这对我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形成巨大压力。三是我国消费需求近期不大可能有大幅度增长,启动投资需求受制于有回报的投资机会减少。以及近几年我国各类生产要素成本大幅上升会使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更低成本国家转移等问题,今后5年保持我国经济的适度增长会面临极大的压力。经济增长速度下滑会使我国体制机制、收入分配、就业、生产能力过剩等一些深层次矛盾显性化。四是随着其他发展中国家加速进入工业化阶段,对资源能源的需求会快速增加,未来全球对资源能源的争夺会白热化。我国人多资源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张对境外资源能源的依赖会进一步提升。在内外需求双重增加

16、的压力下,如何更好地保障境外资源能源供给安全是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的新挑战。五是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新情况,诸如大国责任、能源消耗、粮食安全、双边贸易平衡、可持续发展特别是气候变化等问题,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未来5年是中国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是世界经济增速下降也会使发达国家的一些企业面临更大的困难,这会为我国企业收购国外企业,从而获得技术、资源和品牌创造出机遇和条件。二是我国仍兼具大市场低成本的优势。在与发达国家有竞争的产业领域,中国企业在成本上仍有比较优势。同时,中国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有助于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解决好各类国际贸易摩擦。三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

17、济治理出现新变革,对我国与其他新兴经济体一道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改革,进一步提升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增加经济往来中的话语权,使经济决策权更加平等和均衡,共同改善全球治理格局,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四是新兴经济体保持了旺盛的发展势头,发展方式脱离了原来受制于发达经济体的传统方式,进入了快速推进工业化的阶段,对工业设备、基础设施产生了巨大需求,为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设备的出口提供了重要市场,对中国出口结构的升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二)国际市场动荡加剧,影响着我国融入国际市场国际市场的动荡变革对我国拓展国际市场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从项目承包、国际贸易、劳务输出和加工装配到资源开发、网络物

18、流、科研合作,我国对外投资领域不断拓宽,金融危机更是为我国企业收购国外优质企业和知名品牌、开展能源资源领域的合作开发、加快拓展国际市场、推进国际化经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目前,中国企业投资设立的境外企业超过1.5万家,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另一方面,国际市场的动荡变化加剧了我国经济外需空间的严重萎缩,突出了国内产能过剩的矛盾。当前,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据不完全统计,金融危机以来有20多个WTO成员提高了关税。一些发达国家采取限制出口、阻止入境投资等办法。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摩擦,已从传统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和特殊措施、劳工标准、环境标准等,转入针对国内产业政策、本币汇率、贸易不平衡

19、、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国有经济部门等国内政策方面的交锋和较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美欧借用“竞争中立性”等政策,极力推动“碳交易”、“碳关税”等全球贸易规则和技术标准,采取一系列措施对我国国有企业进行遏制,并加紧将这些遏制手段上升为国际规则,这给我们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国开拓国际市场面临的外部市场环境更加严峻。(三)全球产业调整加速,影响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是未来5年我国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面临的重大挑战和任务。一是经过30年的高速增长,我国产业前沿与世界产业前沿已大步接近。通过购买先进技术实现国内产业升级已经出现困难。发达国家通过加高技术壁垒和技术垄

20、断来控制市场,遏制我国企业在高端产品上的自主创新,这使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来源和引进出现重大困难和挑战。二是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发育成熟,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由于国内要素成本大幅度上升而受到很大削弱,进一步拓展的余地已十分有限。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规模很大,但总体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主要依靠低生产成本优势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生产能力存在严重过剩,也没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三是高新技术产业基本处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先进企业跟随者的状态,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应用开发尚可而原始创新能力不足,还不具备引领国民经济发展的能力,未来的发展空间受到严重挑战。实体经济的回归和新兴产业的兴起,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21、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一直是我国的坚实基础,有完整的配套体系,有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这是未来参与全球分工和全球竞争的新的比较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分工尚未完全明朗,技术路线不成熟使得行业创新模式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导致行业主导企业的能力和地位并不稳定。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新兴产业上的差距相对较小,站在相近的起跑线上,给我国的新兴产业带来了赶超的机遇。(四)跨国公司的迅速扩张,影响着我国企业变革创新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大企业之间的竞争,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推动产业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主要力量。我国要想成为真正的经济强国,必须拥有

22、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依托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有效配置资源,打破国外跨国公司对相关市场的控制,并在国内、国际市场上与之抗衡。培育我国自己的世界一流跨国公司,应当成为一项重要国策。跨国公司的进一步扩张会对我国相关产业和企业产生挤压效应。跨国公司迅速扩张并大规模进入中国,是我们必须正视的既成事实。但客观上也会对我国相关产业和企业的发展产生挤压效应。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让跨国公司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面临极大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风险。国际金融危机在重创了一些跨国公司的同时,也为一些优秀跨国公司的扩张提供了机会,使之在危机后变得更为强大,这对我国企业形成了更大的压力和挑战。从这一角度出发,对外资企

23、业的各种政策需要及时的调整和完善。这对于我国运用外资政策,包括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政策,都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比较优势的变化,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战略正在发生深刻的调整,为我国的企业做强做优一批跨国公司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国企业与大多数跨国公司存在互补性,与跨国公司开展合作,谋求共同发展的广阔空间,可以给我国带来投资、技术、公司治理、现代商业模式等生产要素和先进理念,促进我国企业变革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五)资源要素流动加快,影响着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创新经济全球化下要素的加快流动,价格传导机制在全球范围内更为流畅,使得资源的稀缺性更为突出,企业间的争夺更加激烈,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更为直接,促使企业

24、技术创新与治理变革,这有助于我国在更高水平与层次上继续吸收国际先进技术与管理知识,加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处于全球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的战略机遇期,在引进资金和产品的同时,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管理、优秀人才和企业文化,站在全球的高度对资源要素进行优化配置。我国一些关键行业和重要领域出现的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症值得重视,否则会严重影响我国迈向自主创新国家的步伐。经济全球化使要素的创造机制和分配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原来以资本要素为中心转向以知识要素为主。我国要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和影响力,要更多地拥有知识性要素,不断提高优化配置和应用水平。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5、全面融入了世界经济。我们在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时,面临的问题依然不少,制约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比较多,解决的办法只能是进一步扩大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三、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中国的发展是开放的发展,只有开放兼容才能不断进步,才能推进自身改革,才能破解发展中的难题,为人民创造更多的福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型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不断提高开放程度,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对世界经济发展形成了有力的推

26、动。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型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按照市场化的改革方向,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改革了对外经济贸易体制和进出口管理制度,建立了适应世界经济通行规则的运行机制,充分运用汇率、税收和信贷等经济方式调控对外经济活动,改善投资环境和管理办法。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积极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完善和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打破垄断,放宽准入,创造各类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全方位开放环境。深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

27、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深化企业改革发展,积极培育了一批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跨国公司,以坚实的实体经济为基础,有效地抵御了世界经济的震荡和金融危机的冲击。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我国建立和完善了符合国际惯例的法律法规体系,不断保持对外贸易的稳定发展,不断提高贸易和投资自由便利的程度,不断扩大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市场准入,不断降低进口产品关税税率,大幅降低外资准入门槛,积极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目前服务贸易开放部门已达到100个,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大规模开展法律法规清理修订工作,中央政府共清理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2300多件,地方政府

28、共清理地方性政策和法规19万多件。我国对外开放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稳定性、透明度、可预见性不断提高。2.不断提高开放程度,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一是贸易投资开放度显著提高。我国平均关税从2001年的15.3降到2010年的9.8,关税总水平在发展中国家中最低。开放领域从制造业进一步向服务业扩展,开放区域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再到内地开放,形成了与开放型经济相适应的开放格局。二是利用外资快速增加。我国逐步放宽了对外资企业的股权、市场、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外商投资快速增长。20012010年,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从468亿美元增加到1057亿美元,已连续19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我国已成为跨国公司

29、全球投资战略布局的重要区域,在华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超过480家。三是经贸合作不断深化。我国不断拓展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关系,经贸合作日益成为双边关系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已与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经济体建立了双边经贸关系,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并没有对外转移矛盾,转嫁危机,输出战争,而是立足于国内化解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带来的各种矛盾和难题。3.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一是货物贸易实现高速增长。20012010年,我国出口规模增长4.9倍,进口规模增长4.7倍。201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2.97万亿美元,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从4.3提高到10,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二是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出口产品从来料加工到组装加工,从低档消费品到制造业产品,结构得到调整与优化。20012010年,机电产品出口增长了近8倍;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我国全部出口产品总额的31.2。三是服务贸易竞争力逐步提高。20012010年,服务贸易总额从719亿美元增加到3624亿美元,增加了4倍多,在世界服务贸易出口中的比重从2.3提高到4.6,成为世界第三大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