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文摘要 3英文摘要 4前言 6第一章 健康的简介 6 1.1 健康的定义 6 1.2 健康的分类 6第二章 自杀的相关概念 7 2.1 自杀的定义 7 2.2 有关自杀问题的统计数据 7 2.3 大学生自杀问题现状 8 2.4 研究大学生自杀意义 8第三章 文献综述 9第四章 研究方法 13 4.1 研究对象 13 4.2 研究工具 13 4.3 施测程序 15 4.4 数据处理 15第五章 结果 15 5.1 社会人口学资料统计描述 15 5.2 自杀倾向在一般人口学分布情况及差异性比较 16 5.3 大学生自杀倾向社会人口学因素的Logistics回归分析 17 5.4 大学生自杀态度的
2、一般情况 17 5.5 大学生自杀态度的性别差异 18 5.6 大学生自杀态度的年级差异 19 5.7 不同来源的大学生自杀态度的差异 19 5.8 大学生自杀倾向与自杀态度的相关性分析 20第六章 分析与讨论 21 6.1 大学生自杀倾向阳性率 22 6.2 不同年级大学生自杀倾向差异 22 6.3 不同专业满意度大学生自杀倾向差异 22 6.4 大学生自杀态度的特点 22 6.5 大学生自杀态度的一般情况 23 6.6 大学生一般因素对自杀态度的影响 23 6.7 大学生自杀倾向与自杀态度分析 24第七章 研究的不足 24第八章 建议 25参考文献 25致谢 26大学生自杀倾向与自杀态度的
3、相关性分析及干预措施研究以山西医科大学为例 摘 要 1. 研究背景:近年来,自杀现象正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据WHO统计,2000年全球有将近100万人自杀,1020倍于此数的人自杀未遂。自杀死亡是青少年的前三项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中国则是1534岁年轻人死亡的第一原因,其中大学生自杀尤为突出。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正处于青春期的完成过程,身心发育不协调、不稳定;认知、情绪和意志发展处于成型阶段。对事、对物和对人的认识、态度比较偏激,隐含冲动性;同时,又是接受高等教育、具有专业知识、思想活跃、个性鲜明、以批判眼光审视现实的群体,对社会充满理想和憧憬。此时也是面临人生转折
4、的关键时期,生活事件频发容易导致心理危机,而大学生自身又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应对心理危机时最易走极端,采取过激方式,自杀则是他们在无助时选择的一种不必要的死亡方式。因此,探讨大学生的自杀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2. 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本研究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从山西医科大学一年级至四年级学生中共抽取800人作为调查对象,每个年级抽取200人,涉及不同性别、年级、专业满意度、以及学生来源及是否为独生子女。应用大学生自杀倾向量表和自杀态度问卷,主要采用卡方检验、Bonferroni检验水准调整法、相关分析、以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3. 结果: 结果表明山西医科大学大学生自杀倾向率2
5、1.5%,其中男生自杀倾向阳性率22%,女生自杀倾向阳性率21%,将年级、专业满意度引入回归方程,该方程能解释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变异程度的60.2%,而性别、独生子女、学生来源均未能引入方程。4. 结论:山西医科大学大学生自杀倾向阳性率21.5%,其中男生自杀倾向阳性率22%,女生自杀倾向阳性率21%,大学生自杀倾向的社会人口学危险因素有高年级和对专业不满意或无所谓等因素。而性别、学生来源、独生子女等因素未发现对大学生自杀倾向有显著性意义的独立作用。而通过大学生自杀倾向与自杀态度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对自杀持消极态度的大学生的自杀倾向越低,反之,对自杀持积极宽容态度的大学生自杀倾向率较高。【关键词】
6、大学生; 影响因素; 倾向; 态度;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Students tendency to commit suicide and suicide attitudes and interventions researchShan xi Medical University, for exampleABSTRACT1. Background: In recent years, the suicide phenomenon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concerned about social problems and public
7、health problem. According to WHO statistics, in 2000. the worlds nearly 100 million people commit suicide, this number of 10 to 20 times people who attempted to commit suicide . The suicide of young people in China is the first three cause of death in young people aged 15 to 34, especially college s
8、tudents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re a special group, is in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cess of puberty,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are uncoordinated, unstable; cognition, emotion and will of development is in the formative stages. the attitude which towards to Things recognize things an
9、d people is extremely, the implied impulse; at the same time, they are receive higher educatio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ctive thinking, distinctive personality,and with a critical vision to examine the reality groups. they are full of ideal and longings to society. It is also a critical period of
10、the life-changing, the frequently life events are likely to cause psychological crisis, and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lack the 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 the most are easy to go to extremes in dealing with psychological crisis, taking drastic way, suicide is the selection of an unnecessary way to die
11、when they are helplessness. studying the students the problem of suicide is very necessary.2. Participants,tasks and methods: This study from the psychology Angle,extracting 800 students as subjects from shan xi medical university in grade one to four,200 students in each grade, involved different g
12、ender, grade, professional satisfaction, and the students source and only children or not,Applying Students suicide tendency scale and Suicide Attitude Questionnaire, mainly using the chi-square test, Bonferroni, correlation analysis, Logistic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3. Results:The results show th
13、at shan xi medical university college students suicidal tendency rate 21.5%, among which the boy suicidal rate was 22%, the girl suicidal rate was 21%, the grade, the professional satisfaction are introduced into the regression equations , and this equation could explain 60.2% of the variation, and
14、sex, only children, students source have failed to be introduced into the equation.4. Conclusions: Shan xi Medical university students suicidal tendency rate is the 21.5%, in which boys suicidal tendency rate is 22%, the females suicidal tendency is 21%, the social - demographic risk factors is high
15、 grade and not satisfied with the professional or those who do not care, Gender, source of students, one child or not and other factors found no significant independent effect on the suicidal tendency of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the study ,Students who have a negative attitude towards to suicide ar
16、e not easy to commit suicide, on the contrary, takes a positive and tolerant attitude towards to suicide are more inclined to commit suicide. 【Key words】 Students; Influencing factors; tendency; Attitudes;窗体底端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注意力已经从解决温饱问题逐渐转移到了注重生活质量上来,而健康作为生活质量的一个基本的评价标准,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和个人极为关注的一个话题。对
17、于个人来说,健康是为个人事业和幸福生活而奋斗的基础条件,正如有人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对于整个社会和国家来说,人民的健康能够体现出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及发展前景,少年强,则国家强。人民没有健康的体魄,就不能为国家提供强大的国防力量,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相当危险的。健康在平常的生活中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所以对健康有一些了解对我们的生活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一章 健康的简介1.1 健康的定义 人类社会的进步使健康的含义越来越广泛,传统观念认为“健康就是身体无病”,这是人们对健康的最初认识。实际上,这一传统健康观是既消极且不全面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解释: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
18、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道德上和社会角色上的完好状态。这就是现代关于健康的较为完整的科学概念。1.2 健康的分类 现代一般把健康分别为两个方面: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最基本的健康状况,要想保证生理健康,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不要做破坏生理健康的事,日常生活要有规律。二是要多做有益于生理健康的事情,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使身体处于一种长期稳定平衡的状态。但是,光有生理健康是远远不够的,一个健康的身体没有一个理性的心理来做辅导,就有可能做出对自己和社会有害的事情。因此,一个健康的心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个健康的心理会使残缺的身体变得坚强,能使一个健康的身体具有更强大的力量。
19、 显然,现实生活中一个心理完全健康的人是几乎不可能存在的,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心理问题。有的经过心理咨询师的心理疏导,心理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有的就可能会用一些偏激的方式来解决心理问题,自杀就有可能成为这些人不得不选择的结局。并且自杀具有传染性和心理暗示性,导致自杀开始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第二章 自杀的相关概念2.1 自杀的定义 自杀是一种因社会心理冲突而产生的蓄意终止自己生命,有目的有计划的自我毁灭行为1。2.2 自杀问题的统计数据 近年来,自杀现象正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据WHO统计,2000年全球有将近100万人自杀,1020倍于此数的人自杀未遂2。自杀已经成为
20、全世界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研究表明,估算中国平均年自杀率为2310万,每年自杀人数为28.7万,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死亡占全国全部死亡人数的3.6,是中国全人群第5位死因,1534岁人群的第一死因。我国大学生自杀率为2010万左右,为一般人群的24倍,且自杀率呈上升趋势幢3。2007年10月8日,中国教育报的报道指出:我国2002年大学生自杀案为27起,2004年为68起,2005年为ll6起,2006年上升到130起4。2.3 大学生自杀问题现状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青春期的完成过程,身心发育不协调、不稳定;对事、对物和对人的认识
21、、态度比较偏激、隐含冲动性;此时也是面临人生转折的关键时期,生活事件频发容易导致心理危机,而大学生自身又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应对心理危机时最易走极端,采取过激方式,自杀则是他们在无助时选择的一种不必要的死亡方式5。大学生的自杀行为往往互相诱导,导致自杀继发甚至出现群体自杀现象,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了重大的损失和恶劣的影响6。自杀现象还具有社会放大效应,频繁的自杀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7。大学生的自杀行为大部分是非理性自杀,往往是在冲动情绪下发生自杀行为,又多用暴力行为。高度的危机干预意识和有效的干预措施,是目前控制我国大学生自杀率的必要手段8。2.4 研究大学生自杀意义 本研究从心理学的角度出
22、发,通过调查在校大学生是否自杀倾向及对于自杀问题的态度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大学生自杀倾向与自杀态度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通过群体干预和有针对性的个体干预,消除自杀的危险因素,有效地降低大学生中自杀行为的发生,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维护家庭和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和积极的意义。同时也为高校开展大学生自杀预防与干预工作提供一个参考的思路。第三章 文献综述 自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自杀的历史从人类开始时就有,而把自杀作为社会现象或者病理现象加以研究是从19世纪开始的。1897年,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出版了研究专著自杀论首次系统、科学地对自杀现象和理论问题进行阐述,迪尔凯
23、姆认为,社会压力是自杀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9。 Pokorny最早从心理学的观点将自杀行为分成三大类: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及自杀,并认为自杀行为有过去史,而目前进程是自杀行为逐渐加重的延续10。Reynold更详细具体地将自杀行为加以描述,并区分为自杀成功、自杀企图、明显的威胁及自杀意念四大类,明显的呈现自杀行为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国外对自杀现象的研究已有相当长的一段历史,众多学者研制了大量的自杀相关量表,并进行了验证性分析,但不同的量表研究者可能仅从自杀行为的某一方面进行研制,即使是同一个方面也可能由于对概念的理解不同出现差异11。 Paykel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从产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到自杀
24、未遂甚或自杀死亡,这些现象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12。自杀意念是自杀死亡的强危险因素,而由巨大心理压力导致自杀意念的产生是自杀的主要危险因素13。 在自杀的发展过程中,个体由于某种自杀易感素质或在应激事件刺激下,从最初的心理亚健康状态下发展到绝望,抑郁等负性情绪,行为退缩,认知缩窄,并逐步出现自卑、自残、自毁,最终出现自杀这种极端行为表现,这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从起初偶尔产生的自杀念头到较为频繁的自杀愿望,或从模糊地自杀计划到具体的自杀方案,都表明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自杀风险的增加,总结归纳前人的成果。本研究将自杀倾向定义为个体尚未实施自杀行为而只是处于自杀连续心理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出现的自杀可能性
25、的总和。包括个体易感素质和各种应激因素导致的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行为等一系列过程所呈现的自杀风险。 经过几十年对自杀学的研究,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自杀行为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之下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而这种差别既不是用生活条件变量的不同(如失业,离婚率和酒精滥用),也不是用普遍的精神障碍就可以充分解释和说明的。人们试图对自杀行为的规范化评价进行更为直接的研究,因而提出了关于自杀态度的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者开始致力于自杀态度的研究,但由于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因此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14。由此衍生出各种各样的测量方法,但由于测量工具在理论基础、评价维度、结构方面等因素不尽一
26、致,不同研究中所测得的自杀态度无法进行比较,直至20世纪80年代“自杀观念问卷”的出现,自杀态度测量规范化问题才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从国内外的文献检索来看,关于自杀态度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术语或概念。因此我们只能将其理解为个体对自杀行为、自杀者等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性与一致性的倾向15。 国内关于自杀态度测量工具研究起步较晚,且甚少涉及。目前较为通用的调查问卷有二:一是余小鸣等(1996)编制的“自杀态度问卷”,他们以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因子分析将自杀态度归为4个公共因素:情感问题,主要涉及自杀行为的发生是否与个体情感受挫等因素有关;可接受性,即自杀是否是一种可接受的行为;冲动性,即自杀是
27、否是一种无理智的举动;手段性,即自杀是否是某人寻找帮助的一种方式。另一种在国内应用十分广泛的自杀态度问卷是肖水源等(1999)编制的“自杀态度问卷”,所涉及的内容亦十分广泛,该卷共包含29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即完全赞同、赞同、中立、不赞同、完全不赞同;分别测定对自杀行为性质的态度(9项)、对自杀者的态度(10项)、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5项)、对安乐死的态度(5项)等四个维度。研究者对该量表的重测信度、项目一致性、表面效度、内容效度以及结构效度等都进行检验16。 2006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努力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要特别注意防止因
28、严重心理障碍引发自杀或伤害他人事件发生,做到心理题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17。 周芳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并不似我们平常认为的贫困家庭的大学生更倾向于自杀,收入很好的家庭的大学生也有很高比例的自杀意念者,自杀意念在家庭经济条件上表现得颇为复杂”。最贫困和最富裕的人都是自杀意念上的高危人群,而且自杀意念最高的人群是收入不稳定的人18。 韩立娟等在对唐山市大学生自杀意念与人格因素相关性研究中,发现自杀意念的产生与人格因素的四个维度(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和掩饰性)之间存在着极其显著的相关性,并认为有绝望、悲观、睡眠障碍、孤独、内向等状况的大学生更容易产生自杀倾向19。 为了更
29、好的调查大学生的自杀问题并及早发现有自杀倾向的大学生进行控制,刘贵浩等人以Mann的自杀应激素质模型为理论依据编制了大学生自杀倾向量表,是国内首次针对大学生人群自杀倾向的筛查工具。在文献复习和个案访谈的基础上构建大学生自杀倾向量表的理论因子及条目,并通过德尔菲法和预调查进行条目筛选。利用条目分析、信效度检验全面考察量表的心理测量学特征。结果经条目筛选,最终保留23个条目。包括5 个维度: 应激事件、精神障碍、绝望情绪、自杀企图和消极应对。探索性因子分析将量表划分为5个维度,与预想的因素结构基本一致。在此结构下进行信效度分析,条目与其分量表的相关性较高(0.5860.852),各分量表与总量表相
30、关密切(=0.5340.830),而各分量表间呈低中度相关(0.0730.619),均表明量表的内容效度较好。总量表及各分量表与CES-D和BHS相关均达到0.001显著水平,表明聚合效度较好;总量表及各分量表均能区分大学生和抑郁症患者2组人群(P0.01),表明量表的区分效度较好。总量表的Cronbachs系数、分半信度和重测信度分别为0.872,0.740,0.784。结果证明大学生自杀倾向量表信效度指标基本达到了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以作为大学生自杀倾向的测评工具20。梁华妮,郭丽,宁静,程淑媛等人21于2011年发表了大学生自杀倾向及其社会影响因素分析,在该次研究中,引用了大学生自杀倾向量
31、表,全量表的Cronbachs 系数为0.872,而量表条目与分量表得分的相关系数在0.602 0.823 之间。证实该量表有较好的信效度,适合于研究应用。 任滨海(2011)通过对广州市某高校237名大学生的自杀意念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6.5 ,其中,男生较女生更容易由于人际关系方面遇到的挫折而产生自杀意念,低年级大学生的自杀意念要高于其他年级,非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相比自杀意念要高22。 目前对于大学生自杀特点的分析不是很多,一些研究者(梁小春23,2009;刘向阳24,2008)认为大学生自杀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自杀时间的集中性。主要集中在2月至4月,9月至10月这两个开学高峰期。2自杀学生年级分布的集中性。主要分布在一年级和毕业班两个极端。3自杀手段的集中性。大部分学生选择自杀手段为跳楼。4自杀性别上的差异性。女生自杀率高于男生,而男生自杀成功率高于女生。 余虹,杨亮承,鲁可荣等人25通过对现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