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404.62KB ,
资源ID:1954117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54117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Word格式.docx

1、A. 诱变育种是通过改变原有基因结构而导致新品种出现的方法B. 基因重组是杂交育种的原理,基因重组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C. 诱变育种一定能较快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D. 通过杂交育种方式培育新品种,从F1就可以进行选择【解析】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所以说诱变育种是通过改变原有基因结构而导致新品种出现的方法,A正确;基因重组是杂交育种的原理,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错误;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而且突变频率较低,因此诱变育种不一定能较快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C错误;通过杂交育种方式培育新品种,一般从F2开始进行选择

2、,因为从F2开始发生性状分离,D错误。4. 最近为了防止滥用抗生素,上海等地区规定普通感冒不准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会使人体内细菌形成耐药性,如果真的细菌感染,则往往由于体内细菌能够抵抗各种抗生素而无药可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耐药性”细菌优选出来B. 细菌中本来就存在耐药性个体,长期使用导致 “耐药性”基因频率下降C. “耐药性”基因频率的改变引起病菌发生了进化D. 基因频率虽然改变了,但是新的病菌(物种)不一定产生.5. 既要提高农作物的变异频率,又要使后代变异性状较快稳定,可采用()A. 杂交育种法 B. 诱变育种法 C. 单倍体育种法 D. 多倍体育法【解

3、析】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可以提高变异的频率,大幅度地改良某些品种,使后代变异性状较快稳定, B正确,A、C、D均错误。6. 萝卜和甘蓝两种植物杂交, 能得到的种子一般是不育的, 但偶然发现个别种子种下去后可产生能育后代,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基因自由组合 B. 基因突变C. 染色体结构变异 D. 染色体数目加倍【答案】D【解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而子代无同源染色体,无法进行减数分裂形成正常配子,子代不育,A错误;基因突变不会改变染色体的组成,子代仍无同源染色体,无法进行减数分裂,子代不育,B错误;染色体结构变异,只是个别的染色体发生结构改变,子代

4、无同源染色体,无法进行减数分裂,子代不育,C错误;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后,可以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子代可育,D正确。【考点定位】生物的变异7. 利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水稻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水稻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的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前一种方法所得的F2中重组类型占3/8或5/8B. 后一种方法的突出优点是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C. 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D. 两种方法最后得到的植株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相同杂交

5、育种得到的子一代中重组类型占6/16,即3/8,A错误;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且后代肯定是纯种,B正确;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C正确;两种方法最后得到的植株都是二倍体纯种ddTT,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相同,D正确。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8. 豌豆的高蔓对矮蔓为显性,如图是用三种方法培育纯合矮蔓抗病豌豆的示意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 方法、所涉及的原理都有基因重组B. 方法利用花药培育出单倍体的过程与植物激素密切相关C. 方法中矮蔓抗病植株自交一代即可得所育品种D. 图示筛选过程中,抗病基因的频率不断升高【答案】C【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为获得

6、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一共采取了三种育种手段: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和诱变育种。方法是连续自交、汰劣留良的过程,为花药离体培养,都涉及减数分裂,而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A正确;方法利用花药培育出单倍体的过程,离不开植物激素的调节,B正确;方法是诱变育种,经X射线照射获得的抗病性状,若为显性,则矮蔓抗病植株为杂合子,自交一代获得的矮蔓抗病植株中纯合子与杂合子共存,还需继续自交,若为隐性,则矮蔓抗病植株为纯合子(可能性极小),不需自交,C错误;图中各种筛选过程均为人工选择,导致抗病基因的频率不断升高,D正确。【点睛】此题不能得出正确答案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几种常见的育种方法、过程、原理不

7、清楚;二是不能通过识图得到有效信息。熟记相关的知识点并把握其内在的联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9. 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抗虫棉,下列导入目的基因的作法正确的是 将毒素蛋白注射到棉受精卵中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注射到棉受精卵中 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与细菌质粒重组,注射到棉的受精卵中()A. B. C. 【解析】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抗虫棉,注射到棉受精卵中的应是,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目的基因)与细菌质粒结合而构建的重组质粒,A、B错误,C正确。10. 质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运载体,下列有关质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质粒不仅存在于细菌中,某些病毒也具有B. 根瘤菌、圆

8、褐固氮菌的固氮基因存在于质粒上C. 质粒为小型环状DNA分子,存在于核(区)外的细胞质基质中D. 质粒能够在宿主细胞中稳定保存,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解析】质粒存在于许多细菌以及酵母菌等生物中,是存在于核(区)外的细胞质基质中、能够自主复制的小型的环状DNA分子,质粒不存在于病毒中,A错误,C正确;根瘤菌、圆褐固氮菌的固氮基因存在于质粒上,B正确;质粒能够在宿主细胞中稳定保存并在宿主细胞内大量复制,D正确。11. 人们试图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用乙种生物生产甲种生物的一种蛋白质。生产流程是:甲生物的蛋白质mRNA目的基因与质粒DNA重组导入乙细胞获得甲生物的蛋白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过程需

9、要的酶是逆转录酶,原料是A、U、G、CB. 要用限制酶切断质粒DNA,再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在一起C. 如果受体细胞是细菌,可以选用枯草杆菌、炭疽杆菌等D. 过程中用的原料不含有A、U、G、C【解析】生产流程中过程是逆转录,利用逆转录酶合成DNA片段,需要的原料是分别含A、T、G、C的脱氧核苷酸,A错误;是目的基因与质粒DNA重组,需要限制酶切断质粒DNA,再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在一起,B正确;如果受体细胞是细菌,则不应该用致病菌,而炭疽杆菌是致病菌,C错误;过程是基因的表达过程,原料中含有A、U、G、C,D错误;答案是B。【考点定位】蛋白质工程12. 70年代基因

10、工程技术刚兴起的时候,都是以微生物作为实验材料,且必须在“负压”(低于外界的大气压)的实验室里操作。这里“负压”的作用主要是 ()A. 防止具有重组基因的生物进入人体或逃逸到外界,从而对环境造成基因污染B. 提高微生物的基因突变频率C. 加快微生物的繁殖速度D. 避免其它生物对实验材料的污染在负压的实验室中进行试验,可以防止研究的微生物进入人体或外界环境,从而造成基因污染,故A正确;实验室中气压减少,不能提高突变频率,也不能加快繁殖速度,也不能避免其他生物的污染,故BCD错误。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3. 下表关于基因

11、工程中有关基因操作的名词及对应的内容,正确的组合是 ()A. A B. B C. C D. D1、基因工程又叫DNA重组技术,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2、基因工程的工具:(1)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2)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3)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解:基因工程中,供体是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分子手术刀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子缝合针

12、是DNA连接酶,载体常用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受体是大肠杆菌等故选:C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14. 下图所示,有关工具酶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以切断a处B. DNA聚合酶可以连接a处C. 解旋酶可以使b处解开D. DNA连接酶可以连接c处据图分析知a为磷酸二酯键而c为核苷酸上五碳糖的位置不是磷酸二酯键,b氢键,限制酶用于切断磷酸二酯键,所以A正确;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核苷酸连在核苷酸链上通过磷酸二酯键,即DNA聚合酶作用是形成磷酸二酯键,所以B正确;解旋酶用于解开DNA双链,作用于氢键,所以C正确;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使其间的相邻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13、即DNA连接酶作用是形成磷酸二酯键,所以D正确。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工具酶DNA连接酶,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要点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15. 在遗传工程技术中,限制性内切酶主要用于 ()A. 目的基因的提取和导入 B. 目的基因的导入和检测C.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和导入 D. 目的基因的提取和与运载体结合限制性内切酶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它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可用于目的基因的提取和与运载体的结合,构建基因的表达载体。所以选D。基因工程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

14、基因工程中工具酶的功能的理解。16. 下列四条DNA分子,彼此间具有互补黏性末端的一组是 ()A. B. C. D. 17. DNA连接酶的主要功能是 ()A. DNA复制时母链与子链之间形成的氢键B. 黏性末端碱基之间形成的氢键C. 将两条DNA末端之间的缝隙连接起来D. 将碱基、脱氧核糖、磷酸之间的键连接起来【解析】DNA连接酶连接的磷酸二酯键。键。所以C选项正确。18.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文中对生物的进化历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达尔文没有解释生物遗传变异的本质B.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中强调,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

15、力C.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 共同进化指的是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达尔文的局限性表现在: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进行科学解释;对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不能解释物种大爆发,故A正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中强调,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故B正确;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隔离,故C正确;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故D错。本题主要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9. 二倍体萝卜和二倍体甘蓝杂交得到杂种F1,F1几乎不育,但偶尔结了几粒种子,发芽后长成的植株P

16、茎秆粗,叶片、种子和果实都很大,而且是可育的。由此判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能发育成植株P的种子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B. 二倍体萝卜和二倍体甘蓝不存在生殖隔离C. 萝卜和甘蓝的染色体能进行正常的联会D. 由F1种子发育成的植株P可能是四倍体【解析】茎秆粗、叶片、种子和果实都很大,这是多倍体植株在性状表现上的特点,说明能发育成植株P的种子一定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A错误;二倍体萝卜和二倍体甘蓝杂交得到的杂种F1几乎不育,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萝卜和甘蓝的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联会,B、C错误;由F1种子发育成的植株P是可育的,且表现出多倍体植株所具有的性状,可能是在自然条件下因染色体加倍

17、而形成的四倍体,D正确。20.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 保护生物多样性意味着禁止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B.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新物种形成的过程C.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个体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内容D.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不同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而并不意味着禁止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A错误;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或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内容,因此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并不是仅指新物种形成的过程,B、C错误;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而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

18、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正确。21. 某种昆虫对经常使用的一种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杀虫剂诱发种群中特定个体产生了可遗传的抗药性变异B. 在使用杀虫剂之前,昆虫种群基因库中就存在抗药性基因C. 在使用此杀虫剂过程中,种群抗药性基因频率保持不变D. 已经具有了抗药性的昆虫种群属于一个新的物种【解析】杀虫剂的使用,对种群中存在的不定向的变异起到了定向的选择作用,将种群中具有可遗传的抗药性变异的个体选择出来,导致种群抗药性基因频率逐渐增大,A、C错误;在使用杀虫剂之前,昆虫种群基因库中就存在抗药性基因,B正确;已经具有了抗药性的昆虫种群与原种群不一定存在生殖

19、隔离,不一定属于一个新的物种,D错误。22. 1万年前,科罗拉多大峡谷中的松鼠(原种群中黑毛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50%)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明显的分化。研究人员指出,经过长期演化可能形成两个物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物种的形成必须通过a最终达到cB. 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 b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实质D. 若环境变化后,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在一年后各增加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数量减少20%,则一年后a的基因频率为5/11图中a是地理隔离,c是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不一定需要地理隔离,A错误;包括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为生

20、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正确;A 的基因频率为 50%,则原来种群中 AA、Aa、aa 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25%、50%、25%,设其分别为 25 只、50 只、25 只,则一年后种群中基因型为 AA、Aa、aa 的个体数量分别为 30 只、60 只、20 只,其基因型频率分别约为 3/11、6/11、2/11,所以此时 a 的基因频率约为5/11,D正确。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23. 研究者对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侧不同海拔高度

21、的358种鸣禽进行了研究,绘制了该地区鸣禽物种的演化图表(部分)及其在不同海拔分布情况的示意图(图中数字编号和字母代表不同鸣禽物种的种群)。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种群内部个体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差异,体现了遗传多样性B. 在四个物种中,亲缘关系最近的物种是、C. 种群X分布区域扩大有利于在原种群之间形成地理隔离D. 不同海拔高度的选择有利于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朝相同方向演化【解析】导致种群内部生物个体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差异或基因中脱氧核苷酸序列差异,体现了遗传多样性,A正确;据图分析,分支越向后,亲缘关系越近,因为、是由最近的同一祖先进行而来的,故四个物种中,亲缘关系最

22、近的是,B正确;种群X分布区域的扩大,可能导致、的生活环境不同,逐渐形成地理隔离,C正确;生活在不同海拔高度的种群,产生的突变和基因重组不同,由于生活的特定环境的选择不同,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使种群的基因频率朝不同方向演化,D错误。24. 下列概念中,哪一项不能与其他概念并列A. 细胞外液 B. 细胞内液 C. 血浆、淋巴、组织液 D. 内环境【解析】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B正确,A、C、D均错误。25.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酶促反应需要稳定的内环境B.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 内环境的稳态就是保持其成分的恒定

23、不变D. 稳态遭到破坏时,就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解析】细胞的代谢过程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成的,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且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而内环境稳态可以提供酶促反应所需的物质与条件,如温度,酸碱度等,所以说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稳态遭到破坏时,就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A、B、D正确;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健康人的内环境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C错误。26. 如图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细胞外液是和B. 、共同构成人体的内环境C. 中CO2浓度最高,O2浓度最低D. 激素、递质和酶一般存在于中

24、【解析】血浆与组织液相互渗透,组织液与细胞内液相互渗透,组织液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返回血浆,因此,为血浆,为组织液,为细胞内液,为淋巴。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细胞外液是组织液和淋巴,A正确;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即、共同构成人体的内环境,B正确;由于组织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不断消耗O2,产生CO2,因此中CO2浓度最高,O2浓度最低,C正确;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可存在于中,递质可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可存在于中,酶促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内,因此酶一般存在于中,D错误。【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围绕“题图中箭头的指向”这一信息进行发散思维,结合所学的有关“体液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25、”的知识和图示分析展开联想,准确定位图中数字所示的体液的名称,进而对各选项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27. 人体中组织液生成增多时,就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导致组织水肿。下列各项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A. 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 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C. 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 D. 淋巴结发炎,淋巴回流受阻【解析】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组织水肿,A正确;花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B正确;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在短期内会使组织液减少,不引起组织水肿,C错误

26、;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D正确【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名师点睛】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

27、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致组织水肿28. 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 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B. 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合成C. 食物中的淀粉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D. 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结合【解析】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线粒体基质,A错误;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合成发生在核糖体,B错误;食物中的淀粉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发生在消化道,消化道属于外部环境,C错误;位于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发生在组织液,D正确。【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误认为消化道属于内环境而错选C。由于消

28、化道属于人体外部环境,所以消化道内发生的食物的消化过程不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29. 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 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C. 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 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解析】输入的溶液进入血液,随血液运输,同时从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组织液。人体体液中,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所占比重不同,注射的20mL的生理盐水到体内的在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分配不同。Na+主要分布在细胞外,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小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考点定位】渗透压30. 关于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