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190.89KB ,
资源ID:1949497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49497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林学气象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林学气象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1、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下饱和水汽压的比值,用百分数来表示。( f = e/E 100 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距离饱和的相对程度)饱和差:同温下的饱和水汽压和实际水汽压之差(一定T下,d = E e,表示空气距离饱和的绝对程度。)露点(露点温度)(Td):在空气中水汽含量和气压不变的条件下,当气温降低到使水汽达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露点),单位为。能见度: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出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二、1.解释名词:太阳赤纬、太阳高度角、可照时间、大气透明系数、一个大气质量、光合有效辐射太阳赤纬太阳离赤道平面的角距离(观测时间的太阳倾角,即太阳直射点纬度(太阳直

2、射光线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P39太阳高度角(h):简称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某测定点地平面的夹角 P39可照时间:当地面没有被障碍物、云、雾和烟尘遮蔽时,日面中心升出地平线(日出)至落入地平线(日落)的时间间隔P42大气透明系数:h=90(m=1)时,到达地面与太阳光垂直面上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S与大气上界太阳常数S0之比。P45一个大气质量:地面为P0时,h=90时,单位面积太阳光束所穿过的大气柱的质量P44光合有效辐射(PAR)-太阳辐射中对植物光合作用有效的光谱成分称为光合有效辐射,简称PAR,也称生理辐射。P542.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及影响因子大气辐射Ea:指向四面八方的辐射(放射能力

3、:决定于大气温度、大气的绝对湿度(水汽含量)及云的状况。)P51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影响因素:大气温度、湿度、云量、海拔高度等P514. 太阳的视位置P39太阳的视位置:太阳高度、方位角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某测定点地平面的夹角 Sin h = sinsin + coscoscos方位角: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影线与测定点子午线之间的角度sinA= cossin/cosh5. 为什么说大气对地面具有“温室效应”?1、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很少,能让大量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2、大气能强烈地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同时又向地面放射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辐射丢失的能量,使地面失热不致

4、过多,对地面有保温作用。6布格尔-兰勃特 减弱定律P45当大气透明系数为 P ,太阳辐射穿过 m 个大气质量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SmS0Pm,称为 布格尔-兰勃特定律(贝尔减弱定律)减弱规律遵循指数规则 7. 太阳光谱对植物的影响P531.紫外辐射:化学效应,:310 - 400 nm 对植株的生长起抑制作用,可防止徒长,起成形作用,如使植物变矮、叶变厚等;形成花青素等色素物质,起着色作用,对植株的形状、颜色和品质的优劣起着重要作用。高山地区由于紫外线含量较高,形成高山植物的特殊形态:茎矮小,叶面缩小,叶绿素含量高,颜色特别艳丽。 310 nm对大多数植物有害2. 可见光辐射:光效应

5、,对植物起光合作用,影响有机物合成和植物产量红橙光0.61-0.76m:叶绿素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活性最强、光合作用效率最高蓝紫光0.40-0.51m:叶绿素吸收较多、光合作用活性较强、光合作用效率较强、抑制伸长黄绿光0.495-0.595m:叶绿素吸收很少、光合作用活性最弱3. 红外辐射:热效应近红外辐射0.76-1 m:伸长效应远红外辐射1 m:不参与植物的生化作用;热效应,用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和维持植株体温,促进干物质的积累、果实成熟三、1.名词解释:日较差、年较差、位相、逆温、温度层结、有效积温、活动积温日较差(diurnal range)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年较差(ann

6、ual range) :一年内最热月月平均温度与最冷月月平均温度之差。 位相(phase):温度最高值与最低值(极值)出现的时间 ,也称相时。逆温:大气中气温随高度增高而升高的现象。温度层结:气温随垂直高度的分布规律.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之差(ti B)称为有效温度 。作物在某一生长发育期或整个生长发育期内全部有效温度的总和称为有效积温(X),生育期内,把等于或高于下限温度(B)的日平均气温(ti)称为活动温度。作物在某一生长发育期或整个生长发育期内全部活动温度的总和称为活动积温(Y)2.全球气温的水平分布特点。P76气温的水平分布(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纬度、海陆、高度)1、冬季北半球

7、的等温线在大陆上大致凸向赤道,在海洋上大致凸向极地,而夏季相反;2、赤道地区气温高,向两极逐渐降低;冬季北半球南北温度差大于夏季;3、最高温度带并不位于赤道上,冬季5-10N,夏季20N左右为热赤道4、南半球不论冬夏,最低温度都出现在南极;而北半球仅夏季最低温度出现在极地附近,冬季最冷地区出现在东部西伯利亚和格陵兰地区3.大气中逆温的种类及逆温的应用 P81种类:辐射逆温、湍流逆温、平流逆温、下沉逆温、锋面逆温应用:1利用山地逆温层防寒避冻,山地暖带种植易受冻害的植物(一般,高度200300m)2防治病虫害,杀虫剂喷洒:傍晚到夜里开始,气雾能维持较长时间到日出前,效果好 3冬季熏烟防霜 4在山

8、区进行综合开发利用,选择厂址、设计烟囱高度等要考虑逆温层的高度,尽可能避免逆温层对大气污染物的不利影响。4.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类型P70(1)放热型( 01时) ; (3)清晨转变型(09时)某一层出现Tmin;(2)受热型(13时 ); (4)傍晚转变型( 19时 )某一层次出现Tmax5.影响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的因素 (理解)P75影响气温日较差:(1)纬度(latitude) :低纬高纬,最大的地区在副热带。因高纬度白天气温低、夜间有效辐射少。(2)季节(season) (-h): 夏季冬季(3)地形(geographical relief): 凹地凸地,因为凹地白天通风不良散热慢,夜间

9、有效辐射强(4)下垫面性质(features of underlying surface) :颜色、覆盖物、湿度等陆地水面,内陆沿海 因为热特性差异(5)天气(weather): 晴天阴天(6)离地高度:随离地面高度增加而减小年较差的影响因素:(1)纬度:高纬低纬,原因:太阳辐射的年变化(2)地形:凹地凸地(3)海陆分布:内陆沿海,大陆中心最大 (4)气候干湿:云量和降水多,年较差减小(5)海拔:随H而 6.积温在农林业生产的应用P861、可作为作物与品种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种子鉴定证书上标明作物与品种从播种到开花、成熟所需的积温。为引种与品种推广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避免引种与推广的盲目性。

10、2、估算地区的热量资源,进行农林业气候分析和区划(常用年活动积温);3、生物物候期预报、收获期预报及病虫害发生发展时期预报 4、通过积温分析可为各地确定种植制度提供依据7.光温综合作用对作物引种的影响P87四、名词:蒸发量 降水量 蒸散 降水变率P103 降水强度蒸发量:是指一定时间内,因蒸发而消耗的水量的水层深度。单位mm。农林业气象上常用日蒸发量。降水量:降水落到地面后,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mm)(固态降水指融化后的厚度)蒸散(量):是土壤表面蒸发量、植物叶面截持水分的蒸发量以及植物蒸腾量总和降水绝对变率:Ri-R,又称降水距平,“+”:偏多,“-”偏少,反映降

11、水的年际变化降水相对变率:(Ri-R)/R100%,相对变率反映降水的稳定性降水强度: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1水汽凝结的基本条件P981.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eE)2.具有一定数量的凝结核或凝华核 2. 平流雾、辐射雾、露和霜的形成P99雾:是悬浮在近地气层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的聚合物,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m的物理现象轻雾:水平能见度为1-10km形成原因:近地气层温度降至露点以下,使近地气层中的水汽凝结而悬浮于空中。形成条件: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充沛有充足的凝结核有使水汽凝结的冷却过程风力微弱、层结稳定(md )平流雾:暖湿空气移到冷的下垫面上逐渐冷却,气流下层t td而形成的雾

12、。有利条件:下垫面与暖湿空气的温差较大,有利于逆温的形成;暖空气湿度大;适宜的风向(由暖向冷)和风速(2-7m/s);大气层结较稳定。特点:范围大、危害重(浓厚),无日变化。春季较多混合雾-平流辐射雾辐射雾:局部地区在晚上辐射冷却,ttd而形成的雾,日出后消散晴朗、微风、湿度大、大气层结稳定的夜间季节性强(冬半年),常出现在秋冬季节;明显日变化;地方性特点:局地性、范围小。露与霜(dew and frost)地面与地物表面辐射冷却,贴地层气温降至露点td以下, 就会产生凝结(华) 。td0露(凝结),td0霜(凝华)形成露和霜的有利天气条件:晴朗少云的夜晚或清晨:地面有利于迅速辐射冷却;微风:

13、有利于辐射冷却在较厚的气层中进行。3 云的分类(依据:云底高度、上升气流)P100依据上升气流成因分类1、积状云:形成原因:对流积状云发展的具体条件是:对流上升的最大高度必须超过凝结高度。主要特征:垂直发展强盛,孤立分散,底部平坦,顶部凸起。2、层状云:暖湿气流受锋面、辐合气流的作用而引起大范围的空气系统性缓慢抬升而形成。水平范围广,云层较均匀,云系底部倾斜,顶部水平,持续时间长,降水为连续性。3、波状云:形成条件:大气流经不平的下垫面(山)、小规模湍流或在逆温层以下所产生的波状运动。外表不均匀,呈有规则的波动,云浪。依据云底高度-高云族、中云族、低云族高云族:云底高度6000米以上,冰晶,白

14、色。一般不降水中云族:云底高度20006000米,水滴、过冷却水滴、冰晶。有时降水低云族:云底高度2000米以下,水滴、水滴或冰晶。4降水的分类(根据降水成因)及各类降水的主要特点1.地形雨:因地形抬升作用而产生的降水1、出现在山地的迎风坡,局地性强2、一定范围内,降水量随高度而增加,存在最大降水高度分布:山地平原,迎风坡(雨坡)背风坡(干坡或雨影区)2.对流雨(热雷雨):因地表受热引起的对流运动所产生的降水雨势急、时间短、雨区小低纬多于中高纬、内陆多于沿海、午后多3.气旋雨(锋面雨):因气旋活动所产生的降水1、水平范围大,常常沿锋面产生降水带2、降水持续时间长,从几天到一个月以上不等。 气旋

15、活动多,锋面活动多,空气中水汽含量多,则降水量多4.台风雨:因台风活动而产生的降水台风降水的特点:降水强度大,范围广,分布不均匀5.形成降水的基本条件。(1)充沛的水汽(2)空气的上升运动:绝热冷却凝结云、输送水汽和凝结核到达一定的高度、顶托雨滴,防止过早降落(3)有凝结(华)核(4)发生凝结增长和冲并增长6 影响水面蒸发的气象因子P95(1)水源:(2)热源:蒸发需要耗热(3)饱和差:大,蒸发快。蒸发面的温度:愈高,蒸发愈快;空气湿度:愈大,蒸发愈慢(4)风速及湍流扩散的影响:风速大,湍流强,蒸发快(5)气压的影响:静止的空气:p大,蒸发慢;流动的空气:P的影响可以忽略 (6)其它:饱和水汽

16、压E的影响因素会影响蒸发速度7 全球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影响降水量分布的因素:纬度、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地形(1)有一个赤道降水最大值,年降水量在2000-3000mm之间,主要是由于气温高,水汽充足,上升气流强,多对流雨而致。若气流被山地阻挡上升,可形成更大的降水量。(2)高纬度的降水总量很小:纬度高,气温低,高压控制,年降水量小于300mm。(3)副热带降水次少,副极地降水次多:副热带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降水少,副极地地区是冷暖空气相交汇的地区多锋面多气旋活动,年降水量在500-1000mm之间。(4)大陆东岸降水多于西岸8人工影响降水的方法P104人工影响冷云降水:方法:人为引入冰晶或冰核造成

17、冰水共存。a.干冰法:向冷云播撒制冷剂:如干冰,-78.9升 华吸热b.碘化银法:向冷云播撒人工冰晶,AgI、PbI人工影响暖云降水:方法:人工提供大水滴,形成大小水滴共存的环境 a.直接向暖云播撒大水滴;b.播撒吸湿性凝结核,如尿素、Nacl等。五、 风 地转风 梯度风 季风风:空气的水平运动地转风:平直等压线组成的气压场中,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达到平衡时的风梯度风:在高空弯曲等压线情况下,空气在Gn、C和An作用下三力平衡时的风季风:指大范围地区以一年为周期,低空盛行风向及其相应的盛行气团和天气气候特点随季节而明显变化的现象。其中1月和7月风向变化在120以上。1. 气压场的分布类型(海

18、平面:五种,概念及对应天气)1.低气压(低压)定义:三维空间上的大尺度涡旋,同高度上,其中心气压比四周低。阴雨天气范围:最外围闭合等压线直径表示。平均1000km,大的3000km。强度:中心P表示,P越低,强度越强。2.低压槽(简称槽)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槽线:在槽中各等压线曲率最大的点的连线阴雨。3.高气压(高压)是三维空间上的大尺度涡旋,同一高度上,其中心气压比四周高。晴好直径20004000km,大的高压可以和最大的大陆或海洋相比,如冬季亚洲大陆的高压,往往占据整个亚洲大陆的四分之三。中心P表示,P越高,强度越强。4.高压脊(简称脊):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在脊中等压线曲率最大的

19、点的连线称为脊线。形如狭长山脊。对应天气:晴好。5.鞍形气压区(简称鞍):是由两个高压区和两个低压区相对组成的中间区域,形如马鞍。一般无明显规律,天气多变,常常取决于是偏于高压还是低压,从而具有相应的天气。2. 了解作用在水平运动空气上的四个力P1161、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空气水平运动的原始动力)2.水平地转偏向力An 3.惯性离心力C 4.摩擦力R3. 摩擦层中空气的运动(高压、低压中风与气压场的关系、风压定律)风压定律:在北半球,观察者背风而立,高压在其右后方,低压在其左前方。低压:北半球低压中心、逆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流入

20、高压:北半球高压中心、顺时针方向、由中心向四周流出4.在均匀自转的地球上,三圈环流与行星风系的形成,并说明各气压带的主要气候特征。三圈环流:地表均匀,地球自转,太阳直射赤道(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行星风系:指全球范围内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和风带各气压带的主要气候特征:1、赤道低压带:炎热多雨无风2、副热带高压带:炎热干燥风力微弱3、副极地低压带:多锋面和气旋活动,多云雨多风4、极地高压带:晴朗干燥寒冷(温度极低)5.山谷风、海陆风、焚风的形成原因?山谷风成因:由于接近山坡的空气与同高度谷底上空的空气间,因白天增热和夜间失热程度不同而产生的以日为周期的局地热力环流。条件:晴稳天气、山区以一

21、天为周期、随昼夜交替而转换风向,白天近地层吹谷风,夜间吹山风。山风和谷风合称山谷风白天谷风,绝热冷却,易产生凝结现象山坡上易形成云海和降水。夜间山风云消雾散,山谷易形成冷湖(春秋季节的霜冻和冬季的冻害),同时盆、谷地多夜雨海陆风:成因:海陆表面的热力性质差异晴稳天气,海滨,深入陆地20-50km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交替而转换风向,白天近地层吹海风,晚上吹陆风。焚风:沿山坡向下吹的干燥而炎热的风,叫做焚风。暖湿的空气越过较高的山脉,在山的迎风坡上升降温,到一定高度达到过饱和后产生凝结降水,并释放大量的潜热,翻过高山后沿背风坡下沉,绝热增温,成为又干又热的风。干燥的原因:迎风坡产生大量的降水,空气

22、中水汽含量大幅度减少;背风坡绝热增温,饱和水汽压增大炎热原因:在迎风坡释放了大量的潜热并保留在空气中;背风坡绝热增温通常出现在气流越山时的背风坡迎风面:雨坡;背风面:干坡。6.南亚季风和东亚季风的形成原因。南亚季风:行星风带位移而产生的季风。 由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行星风带(气压带、风带)的位置也会发生季节性南北位移,使部分风带过渡带的盛行风随季节变化, 在赤道附近形成赤道季风。这样的季风以南亚最为典型,故又称为南亚季风。东亚季风:因海陆分布而产生的季风海陆热特性不同夏季:大陆形成低压、海洋形成高压所以,气压梯度力从海洋指向大陆,风也从海洋吹向大陆冬季:大陆形成高压、海洋形成低压所以,气压

23、梯度力从大陆指向海洋,风也从大陆吹向海洋。7.中国季风的形成原因行星风带的季节性位移:广东、广西、云南南部、海南等地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海陆热力差异:中国东部季风的主要成因地势西高东低:加强了季风高原面积广大:使冬夏季风增强8.风对农林业生产的影响1、有利影响风力不大时,促进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小气候调节,使群体内外、上下层之间热量、水汽、二氧化碳相平衡;传播花粉、种实等。2、不利影响风害风折、风倒,造成植物的机械损伤风力过大,蒸腾作用过强萎蔫,抑制光合作用加重干旱、低温、暴雨、暴雪、污染等的不利影响引起植物落花、落果或大片倒伏等,传播病虫害风蚀、风沙害土壤沙漠化六、 锋、气团、气旋、反气旋

24、、天气系统、寒潮、热带气旋锋:锋面和锋线的统称锋区(锋面):两种不同性质的气团相遇时形成的狭窄而倾斜的过渡区。锋线:锋面与地面交线气团:同一时段,气象要素(T、U、r)在水平方向上分布比较均匀,在铅直方向上变化比较相似,在它控制下天气特点大致相同的大范围空气气旋:同一高度上中心气压比四周低、占有三度空间的的大尺度空气涡旋反气旋:同一高度上中心气压比四周高、占有三度空间的的大尺度空气涡旋天气系统:指主要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上,具有典型特征并能引起天气变化的的大气运动系统,如:气团、锋面、气压系统等寒潮:冬半年,由于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大风 、雨雪、冻害等灾害性天气的现象。热带

25、气旋:形成于热带海洋上、具有暖心结构、强烈的气旋性涡旋1.气团的形成条件大范围性质均一的下垫面,决定气团的性质比较静稳的环流条件,使气团物理性质趋于均匀化(如半永久性高压)2.热带气旋的分类热带低压:热带气旋近中心最大风力67级热带风暴:近中心最大风力89级 强热带风暴:近中心最大风力1011级台风:近中心最大风力1213级 强台风:近中心最大风力1415级 超强台风:近中心最大风力16级3.台风的形成条件广阔的高温高湿的洋面:提供大量高温高湿的水汽,存在不稳定的大气层结;有一定的地转偏向力:只有在纬度高于5的地区才能出现台风;气流垂直切变小:凝结潜热在有限范围内释放,很快形成暖心结构,保证初

26、始扰动地面气压不断降低;合适的流场:台风的形成要有一个起始扰动,加上摩擦辐合就能产生上升运动,释放不稳定能量。4.台风的水平结构及对应天气特点。台风在水平方向上由内而外可分为三个区:台风眼区:台风中心,半径为530km不等,气流下沉,少云,P低,T高,微风或静风。涡旋区:半径约50100km。眼壁强烈的上升气流常形成垂直云墙,云墙下狂风暴雨,风力常达12级以上,过程降水量可达300400mm或以上。是台风中天气最恶劣、破坏最严重的地区外围大风区:涡旋区的外缘至台风边缘。半径200300km。风力一般68级。5.西太平洋副高的移动与中国东部大雨带的关系。雨带的形成 在中国东部,副热带高压的西北侧

27、的偏南暖湿气流与西风带的干冷气流相交绥,形成静止锋大雨带,这是对中国东部广大地区影响最大的雨带。雨带位置 一般在副高西北侧,与副高中心脊线相距5到8(纬距)。雨带移动规律 与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密切相关。从春到夏向北推进;秋季向南退缩。 但雨带的北进不是连续的,而是时进时退,有时停滞,有时迅速北跳。6.锋的分类和天气特点。分类:根据锋的移动方向、结构(1)冷锋冷气团推动锋面向暖气团方向移动过境前:温暖、晴朗过境时:阴天、下雨、大风、降温,雨区在锋后过境后:气压升高、温湿度骤降、天气转晴(2)暖锋:暖气团推动锋面向冷气团方向移动晴朗、低温,气压高云层加厚,多产生连续性降水雨区在锋前,暖锋坡度小,雨区较冷锋宽气温升高、气压下降、雨过天晴(3)准静止锋:锋面少动a.坡度更小,云区、雨区更为宽广,降水强度小,持续时间长,地面风速小,日照少 b.雨区在锋后一定距离内(4)锢囚锋:冷锋快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