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172.41KB ,
资源ID:194889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4889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备战高考历史 考点一遍过 专题16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备战高考历史 考点一遍过 专题16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docx

1、备战高考历史 考点一遍过 专题16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专题16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资本主义萌芽(1)条件发达的农业。明朝中后期,外来物种的引进,农作物产量提高,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发达的手工业生产。明中期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规模大,水平高,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发达的商业。数十座较大商贸城市的出现,农产品、手工业产品广泛投入市场,对外贸易的繁荣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充足的货币条件。大量货币流通,到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科技优势。四大发明的传播,科技巨著的问世。(2)标志:雇佣关系的出现。(3)发展状况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明朝中后期,清朝前期有了缓

2、慢的发展,但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资本主义还处于萌芽状态。2重农抑商政策(1)概念重农抑商政策是战国以来中国历代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即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2)实行的原因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经济的主要部门是农业。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提供给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通过发展农业,专制主义王朝可以征收稳定的土地税来保证财政收入,还有利于社会稳定,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统治者认为,工商业的发展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带来种种社会问题。(3)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的主要表现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商业为末。在土地问题

3、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4)影响积极影响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积极作用。消极影响:3“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1)海禁含义由官府统一管理和经营对外贸易,禁止商民私自出海贸易和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推行原因明太祖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实质是抑商政策在对外关系中的体现。(2)闭关锁国政策含义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推行原因a清朝前期自然经济比较稳定,生产的产品基本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外来商品,自然经济这一经济基础是清朝闭

4、关自守的主要原因。b清朝统治者害怕“外夷”和沿海人民聚集力量抗清而危及其统治。(3)影响积极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消极影响a给中国航海业和对外贸易以沉重打击,使中国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b堵塞了给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提供外部刺激的渠道,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在世界上落伍。考向一 古代中国赋税制度的变化1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往往是与经济、政治、财政、社会等方面的变迁互为因果的,揭示其间的联系与规律,是这方面研究工作的重要宗旨。目前,学界对于中国古代赋役基本结构与演变过程的主要线索已取得共识。工商杂税暂且不说,就

5、田赋和徭役的演变而言,夏、商、西周是赋役制度起源与初步变化的历史阶段,人们基本上通过井田制,围绕孟子所说的“贡、助、彻”的形式与内容展开讨论。春秋战国赋役制度在社会变革中形成“赋、税、役”三元结构。此后,随着经济与阶级关系、财政需求等多方面的演变,赋役结构不断产生重大变化。秦制为田租(税)、口赋、力役。魏晋南北朝、隋及唐前期演变为计田(丁)征收的租、计户或丁征收的调与力役(或庸)。唐中叶两税法改革后至清代,先是租调和部分力役并入田亩役,中经北宋王安石变法,明中叶一条鞭法和清朝的摊丁入亩,力役最终全部并入田亩税。中国古代赋役结构在清代最终完成由人头税向资产税的转化,同时也完成赋、税、役归并为田赋

6、的转化。换而言之,中国古代赋役结构演变的主要途径:一是人头税逐渐向资产税转化,二是力役逐渐由现役向代役、雇役转化,而这两条途径的最终汇合点为田税。2古代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变趋势【典例引领】中国古代某一赋税制度改革,其主要内容:量出制入;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徭、杂税,但丁额不废;元额以大历十四年垦田数为准,分别按照垦田面积和户等高下摊分,两税户以户等纳钱,以田亩纳米粟。此改革A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适应土地占有状况的变化C保障了国家的财政收入D有效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答案】B考向二 唐宋时期经济制度的变迁制度变迁是唐宋变革最直接的表征。唐宋制度史研究已经证明,唐宋时期几乎所有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

7、土地制度、赋役制度、商税制度、市场制度、货币制度、专卖制度、对外贸易制度等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也带有不同时代的鲜明烙印。具体表现: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唐初实行均田制,唐朝中期,均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占据主导地位。在手工业和采矿业中,官营规模不断缩小,民营规模日渐扩大也是私有制不断增强和发展趋势的反映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租佃制成为最基本的生产关系。地主与佃农是租佃契约关系,佃农是国家的编户齐民。在手工业中,唐代官营手工业出现了劳役制向雇募制过渡的趋势。在宋代,雇募制更成为普遍的方式国家干预的减少国家越来越多地退出经济的直接经营,

8、把更多的经济空间让渡给民间。在政府物资调配、专卖等领域中,国家开始更多地吸纳商人的力量国家更多使用经济手段管理在专卖、对外贸易等制度的活动中,都体现了唐宋政府对经济手段和经济效益的重视【典例引领】唐六典载:“凡营军器,皆镑题年月及工人姓名,辩其名物而阔其虚实”;司马光曰:“其百工在官者,亦当择人而监之。以功致为上,华靡为下,物勒工名,谨考其良苦而诛赏之”。唐宋推行的“物勒工名”,是为了A加强对民营手工业的监管B面向市场,获取垄断利润C提高官营手工业品的质量D提倡实用,反对奢靡浪费【答案】C考向三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1)外贸政策由开放走向闭关。明中期以前以开放为主,明后期至清以闭关为主。

9、(2)外贸路线由以陆路为主转向以海路为主。秦汉时期,对外交往的主要路线是陆上丝绸之路;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进;宋元时期,以海路为主。(3)外贸性质朝贡贸易,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典例引领】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下令开关,允许民间“远贩东西二洋”,出现了对外贸易的繁荣,但呈现的是“一边倒”态势,出口量很大,进口量却很小。这带来的影响是A为白银货币化提供了有利条件B促进了国内市场的进一步扩大C促使手工业生产技术领先世界D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进程【答案】A1乾隆以后,一些经营地主和富农,或利用自己的土地,或租

10、种别人的土地,大规模的用无田农民从事各种经济作物或粮食的生产,获取利润。这些地主和富农与他们请用的农民“同桌同吃,无主仆名分”。这最能表明A当时农村中资本主义萌芽的存在 B明清时期农业取得长足进步发展C在清中期以后开始出现货币地租 D国家经济政策调整促进农业发展2宋太宗淳化四年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税);当算之物,令有司件拆揭榜,颁行天下。”至道二年又诏:“民间所织缣帛,非出于鬻于市者,勿得收算。”宋太宗意在A鼓励商品贸易发展B规范市场经营秩序C扶持家庭手工生产D推行便民惠民政策3朝奉本是一种古老的官职。秦代有朝请,汉代有奉朝请,意思是“逢朝会请”,即每逢上朝

11、便应召议事,并不实指某个官位。明清两代,徽商蓬勃崛起,“徽州朝奉”成了徽记富商和当铺掌柜的专称。“徽州朝奉”这种现象本质上说明了A徽商弃商从政B徽商追求虚荣C徽商寻求政治庇护D政府抑商4明中期以后,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特别是南方沿海地区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早已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给自足生活的需要了,而已成为主要是商品生产和贸易交换的经济活动了,并且出现了拥有相当数量和实力的手工业主、工人和商贾集团,他们的存在和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理应给予新的定位。这表明A重商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步形成C工商皆本观念出现有其必然性 D封建社会逐步实现了四民平等5有关清政府“闭关政策”的

12、评价,20世纪50至60年代的学者大都认为它具有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自卫说”)。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对这样的认识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它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自杀说”)。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A史学家自我否定说明评价标准缺失 B史学家视角不同会导致结论不同C两种观点互相矛盾,都缺乏正确性D“自杀说”比“自卫说”更正确6渭南文集东阳陈君义庄记记载:陆游认为:“若推上世之心爱其子孙,欲使之为士,而不欲使之流为工商,降为皂隶”,西关章氏族谱记清代徽洲绩溪人章策,父卒后,弃儒就贾),而且士大夫也理直气壮地走上了“商贾之道”,就连明代“楚王宗室”也“错布

13、市厘”,经纪贸易与市民无异(包汝楫南中纪闻),以致“吴中缙绅士大夫多以货殖为急”(黄省曾吴风录)。这一变化说明A重农抑商观念逐渐淡化 B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C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D封建士商秩序有所松动7清初,传教士利玛窦帮助中国绘制了一幅世界地图,但不经意地把美洲画在了左面、欧洲在中间而亚洲在右面,引起了朝廷的不满;他马上修改了地图,把中国放在中间,这幅地图获得了中国人的高度称赞,并在中国广为流传,也为传教士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这反映了A中西方文化科技交流频繁B西方传教士在华影响力大C传统的夷夏观念根深蒂固D闭关锁国政策还没有推行8下表为清前期诸帝通商谕旨粗略统计表发布时间谕旨主要内容顺治八年谕

14、吏部:“榷关之设,国家藉以通商,非以苦商。朕灼知今日商民之苦,著仍旧每关设官一员,其添设者悉行裁去。”康熙四年谕户部、工部:“各省钞关之设,原期通商利民,以资国用嗣后,凡地方收税官员恪遵法纪,务期商贾通便,地方相安”雍正二年“从来榷关盐税之役,所以通商裕国。通商即所以理财,足民及所以裕国。如自利自便,罔上行私,责有攸归。”乾隆八年谕:“民间贸易,官为设立牙行,以评市价,所以通商便民,彼此均有利益。”上表反映出清朝前期统治者A设榷关增收入 B政策具有灵活性C闭关锁国政策松弛 D实行农商并重的政策9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政府推行的各种经济限制政策并不是为禁而设,而是为了统治者有选择地提供特许,体现统

15、治者的存在感,提高被统治者的向心力,稳固集权者的统治,并更方便地收取更多的“利”。据此判断,下列对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分析正确的是A使政府完全垄断了对外贸易 B是政府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C是专制统治在经济上的体现D使中国丧失了外贸的主动权10清朝统治者认为:“大皇帝君临万困,恩被四表,无论内地外夷,均系大皇帝百姓。”形成这一认识的根本原因是A中华文明在东亚地区的领先地位 B东亚朝贡体系构造的国际格局C统治者的“天朝上国”心态 D“闭关锁国”政策的封闭性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康熙初年南京政府规定:“机户不得逾百张,张纳税当五十金”,并由“织造批准注册给文凭,然后敢织”。此后,出现了“自此有力者畅所欲为”,“遂有五六百张织机 者”。乾嘉年间,全城织机数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