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8 ,大小:1.38MB ,
资源ID:1948831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4883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必修部分第9讲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国的民主革命教师用书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必修部分第9讲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国的民主革命教师用书Word下载.docx

1、经济上,美国商品独占中国市场。2模块通近代前期西方列强侵华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历史影响?(1)政治上:一方面中国主权日益遭到破坏,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刺激了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国各阶层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2)经济上:一方面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输出资本,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另一方面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诱导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3)思想上: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另一方面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3中外通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与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有怎样的历史联系?(1)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急需开拓市

2、场、掠夺原料并倾销商品,由此,先后发动了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急需扩大资本输出并瓜分世界;在这一背景下,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并获得了投资设厂的权利,随即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随后引发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考过什么从文明史观看待列强侵华的影响;不同时期列强侵华的表现及特点;日军侵华的罪行。典例12016天津高考日本军部在1907年上奏天皇的奏折中,把美国列为第二号假想敌;1923年又将其改为头号假想敌。美国军方1913年正式提出了以日本为敌人的“橙色作战计划”;巴黎和会后,美国对该计划给以更多

3、的注意,并进一步考虑加强在夏威夷、关岛和菲律宾群岛的设防。这些行为说明()A一战前后美日加强各自防御B日美加紧争夺亚太地区C日本实施“大东亚共荣圈”计划D美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命题解读本题考查一战前后美日两国在亚太地区势力的扩展以及它们之间矛盾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解读史料和综合分析判断的能力。解析由材料可知,随着美日两国在亚太地区势力的扩展以及它们之间矛盾的积累与发展,两国都在军事方面强化了对对方的关注与警惕,据此分析可知,本题选B。答案B典例22015江苏高考甲午之役,民族之殇。对此,史学家陈旭麓说:“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旅顺陷后,海军提督丁汝昌褫职,

4、仍统海军驻威海,兵舰既弱,坐守而已。日舰集大连湾,将袭威海,先攻登州,陷荣城。日舰二十五艘环威海口外。海军方新败,并匿不出。汝昌恐北炮台不能守,命卸巨炮机件以归,免资敌,戴宗骞持不可。无何北台陷,宗骞奔刘公岛。日军踞炮台,以台之巨炮俯击澳内兵舰海军水手并登岸,噪出,鸣枪过市,声言向提督乞生路,刘公岛中大扰。诸洋员请姑许乞降,以安众心,汝昌不可。军士露刃挟汝昌,汝昌仰药死。诸将推洋员托汝昌之名,作降书。日军受降。材料二当中国盛时,日本不敢与抗。咸丰庚申中英之战,败衅,英、法、俄、美并为有约之国,日本不得与是役(甲午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

5、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以上材料摘编自杨松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威海之战战场态势的特点,归纳北洋舰队失败的主观原因。(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所造成的危害。(3)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关史实,对“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这一论断加以说明。命题解读本题以甲午中日战争为依托,考查提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分析及论证能力。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中的“日舰集大连湾,将袭威海”“兵舰既弱,坐守而已”“海军方新败,并匿不出”得出敌攻我守,据“先攻登州,陷荣城。日舰二十五

6、艘环威海口外”“无何北台陷日军踞炮台,以台之巨炮俯击澳内兵舰”得出海陆交织;第二小问,据材料一中“海军方新败,并匿不出”得出北洋舰队避战不出,据“海军水手并登岸,噪出,鸣枪过市,声言向提督乞生路”“军士露刃挟汝昌”得出将士贪生怕死,据“诸洋员请姑许乞降”得出洋员鼓动投降,据“汝昌恐北炮台不能守,命卸巨炮机件以归,免资敌,戴宗骞持不可”“军士露刃挟汝昌,汝昌仰药死”得出主帅指挥不力。第(2)问,据材料二中“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得出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据“中国复乖于应付”“中国乃不国矣”得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据“是役(甲午战争)后

7、,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得出刺激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野心。第(3)问,围绕“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结合所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相关史实,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回答。答案(1)特点:敌攻我守(被动挨打);海陆交织(局处海嵎)。原因:北洋舰队避战不出;将士贪生怕死;洋员鼓动投降;主帅指挥不力。(2)危害: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民族危机的加深);刺激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野心。(3)说明:甲午战争客观上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推动了救亡图存运动;激发了政治变革思潮;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现代化)进程。甲午之战是国家之败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政治委员刘亚洲认

8、为,甲午战争中日本的胜利是制度的胜利,大清帝国的失败是制度的失败。鸦片战争一声炮响,唤醒了清朝的同时也唤醒了日本。中日两国同时走上了“改革”的道路。但两个国家学习西洋文明,一个从内心革新变化,另一个则止于外形。福泽谕吉说,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改变三个方面: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的改变。这个顺序绝不能颠倒。如果颠倒,表面上看是走捷径,其实是走不通的。日本就是按照福泽谕吉这个顺序走的,而清朝则反着走。结果一个成功了,一个失败了。典例32015全国卷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

9、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B转嫁战争负担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D强化物资管制命题解读本题考查概括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解析本题材料反映的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经济侵略,根据所学可知,其经济侵略在于“以战养战”,故选B。考向预测从全球史观认识侵华战争的必然性;列强侵华给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带来的全方位的变化;从全球史观和革命史观认识抗日战争;结合国际会议内容,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押题预测押题1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学者翻译的书籍如埃及近代史菲律宾独立战争史越南亡国史朝鲜亡国记印度灭亡史等大量增加。其主要原因是()A国内民族主

10、义运动兴起B国人借此寻求政治变革C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D进化论思想的广泛传播押题依据此题通过译书活动考查近代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之路,虽然基础,但考查能力全面。答案A解析题干中的时间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符合近代中国民族主义运动的时间范畴;这些书籍的共性是“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历史,而民族主义的内涵即为民族独立,故选A项。B项外延过大,与题干主旨不符;C、D两项不是最佳选项,均排除。押题2下表说明()日本华北开发公司在华投资总额分配表(单位:百万日元)交通矿冶电力电信盐业其他1939年161.813.38.812.37.522.91941年635.7106.952.942.021

11、.538.01943年995.3243.9133.665.234.1182.5A华北工业日趋陷入困境B日本对华经济侵略逐步加剧C日本侵华实行以战养战政策D华北可以借此积累工业基础押题依据抗战期间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在高考中考查较为频繁,要多角度认识这一侵略行径。答案B解析从表格可知从1939年到1943年,日本华北开发公司在华投资数额逐步增加。结合时代背景可知,这是日本经济侵华加剧的表现,故选B项。仅依据日本在华投资总额增加无法得出华北工业日趋陷入困境,排除A项;C项说法正确,但其外延过大,与材料联系不够紧密,排除;D项表述与材料反映的主旨不符,排除。考点近代前期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

12、运动有何不同?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时代背景鸦片战争后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19世纪末民族危机严重斗争矛头清政府帝国主义续表组织领导有统一的组织、领导,有革命纲领并建立了政权无统一的组织、领导和纲领,没有建立政权政府态度自始至终坚持“剿”“剿”“抚”“剿”对西方的态度反对的同时主张学习西方排斥一切外来事物性质不同反封建反侵略反帝爱国运动2.模块通用多元史观认识辛亥革命的意义(1)从革命史观来看: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从现代化史观来看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国。思想上:辛亥革命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

13、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经济上: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形成了一股兴办实业的热潮。(3)从社会史观来看:辛亥革命推动了社会习俗和社会风尚的变革,如“剪辫易服”、文明礼仪等,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很大变化。辛亥革命是如何借鉴西方政治文明的?(1)指导思想上:三民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就是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理论。(2)政体方面:学习西方,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在政权组织方面借鉴了西方的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的原则。(3)思想内容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主权在民、分权制衡和以法治国的原则,这在本质上与欧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是一致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影响

14、、失败的原因;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特点及原因;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特点、影响。典例42015北京高考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洲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 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 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命题解读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及学生的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都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剪辫蓄发”“剪辫易服”实际上是反对清朝统治的体现,故选B项。典例52015海南高考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按

15、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了总统很大的权力。其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对总统权力做出了严格限制。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A立法服从于政治 B行政服从于司法C从人治走向法治 D民主政体臻于完善命题解读本题以辛亥革命中的事件为依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后来之所以进行调整,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即立法服从于政治需要,故A项表述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故B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修订体现的是因人设法,所以不能标志中国从人治走向法治,故C项错误;1912年民主共和政体刚刚确立,因此臻于完善的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答案A辛亥革命推动国家政治结

16、构的现代化(1)在政治形态和体制上:实现了从“朝代国家”到“共和国家”的转变。辛亥革命在反对封建统治的同时,建立了一个崭新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把政治革命和民族革命并举,从此中国政治迈出了从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2)在新政权组织机构和程序的创立上:辛亥革命催生了新的政权组织机构和程序,这在中国政治史上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创新,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里程碑。(3)在政党政治上: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资产阶级政党的形式组织领导的革命,自此,中国的政党政治进一步发展。以文明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认识太平天国运动;以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认识辛亥革命。押题3辛亥革命后,很多西洋东西都被冠以“文明”两

17、字。手杖是“文明棍”,西式礼帽是“文明帽”,自行车是“文明车”,话剧是“文明戏”。这体现了当时()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积极借鉴西方文明成果C西方对中国影响的增强D新文化运动在逐步兴起押题依据此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与常见的考法不同,它不局限于教科书上所列,而是从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角去考查,即考查辛亥革命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而这一影响又推动了后来新文化运动的开展。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将西方物件等同于文明,体现的是一种“崇洋”心理,其本质是西方对中国影响的增强,故C项正确。A项中“民主共和”一词为政治概念,与题干材料无关;B、D两项与材料无关。押题41913年1月8日,宋教仁在国民党湖南支部

18、的欢迎会上说:“为今之计,亟须组织完善政府,欲政府完善,须有政党内阁。今国民党即处此地位,选举事若得势力,自然成一国民党政府。”这表明宋教仁()A坚持国民革命路线 B主张限制总统权力C深受宪政思想影响 D通过选举宣传民主押题依据本题设置材料考查了宋教仁的革命主张。本题提示同学们复习这部分知识时不能仅局限于对孙中山思想的理解,还要关注其他革命家的主张,如黄兴、宋教仁等。解析此题考查革命党人捍卫民主共和体制的思想和措施。要想正确解答此题,除读懂题干材料之外,还必须知道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题干材料中宋教仁强调的是通过选举实行政党政治和责任内阁制度,而这都是临时约法已经确立的政治制度,所以材料其实

19、体现的是宋教仁按宪法参与政治的宪政思想,故C项正确。A项的中心词是“国民革命”,特指发生在19241927年的那场革命,与题干无关;B项材料无法体现;材料中的确体现了选举,但其目的并非“宣传民主”,而是为了组织国民党政府,故D项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关系经历了怎样的变迁?政策依据国民革命时期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保持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广大民众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土地革命时期由武装反蒋到逼蒋抗日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成为中国革命的敌人;1931年随着日本大举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战争时期联蒋抗日中日民族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

20、盾解放战争时期自卫反蒋美国扶蒋反共,蒋介石坚持专制独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人民同美蒋反动派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2.中外通十月革命道路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不同俄国十月革命道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斗争对象资产阶级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心以城市为中心,然后扩展到全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影响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进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国民革命的特点、败因、功绩;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经济和政权建设;不同时期中共政策的调整及原因;从现代化史观认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

21、的曲折历程。典例62016全国卷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命题解读本题考查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意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根据地的水稻产量大大提高,米价较国统区低。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A项正确。B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说法错误,当时根据地政府的主要精力应该用

22、于粉碎国民党的围剿;D项“打破”说法错误,排除。典例72016全国卷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命题解读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的专制政策,意在考查考生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的能力。解析由材料可知,国民党想通过这一举措巩固自己的专制统治,并不是为了塑造政府形象,故D项正确,排除B项。材料中国民党的做法会激化与其他党派的矛盾,排除A项。材料不涉

23、及抗战领导权的问题,排除C项。答案D抗日战争的特点(1)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全国各阶层、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抗争。(2)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3)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并存。(4)中共在抗战后期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5)最终以弱胜强,这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6)抗战具有持久性,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多史观认识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运动与其他阶段的运动相比较的异同;中共不同时期的探索及政策调整及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农村意识、实事求是精神;从祖国统一角度考查国共合作。押题5共产国际指示中国共产党:推翻国民党为反对日本帝国主

24、义与一切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先决条件,必须发展罢工运动,领导学生运动,号召士兵与民众,联合反对帝国主义与国民党。该指示应出现在()A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B抗日战争防御阶段C抗日战争相持阶段 D抗日战争反攻阶段押题依据此题考查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这一变化过程绝大多数同学都能说出来,但却不一定能将此题做对。解析该题要求判断的是历史时期,解答这类题目,要领在于将题干中能作为时间判定的信息找出来,找到的信息越多,判断才会越准确。此题的关键信息是第一句话:“推翻国民党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与一切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先决条件。”这句话包含三层意思:推翻国民党;与日本帝国主义作斗争

25、;前者是后者的前提。这说明当时虽然日本已经侵略中国,但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仍是推翻国民党,这只能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A项符合题意。有的同学可能会选择C项,因为这期间国共之间存在摩擦,但在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应是抗日。押题61943年晋冀鲁豫边区遭遇灾荒,政府组织妇女纺织换取粮食,组织灾民运输赚取脚费,产药材的地区组织民众挖药材向合作社换取必需的生活用品。据不完全统计,共生产线一万八千七百五十二斤,产布六百二十九匹,灾民在一个月中总收入达八万五千元。这反映了当时边区()A为抗战提供了物质保障B经济因灾荒而得到发展C社会救助实行以工代赈D农村经济遭受巨大打击押题依

26、据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根据地的建设,这一知识点很好地体现了中共抗战时期的政策,应引起重视。解析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注重建设根据地,在政治上的举措有三三制原则,在经济上进行土地改革,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等措施。此题选择的材料切口较小,通过一次灾荒来反映这一主题。“以工代赈”是指通过提供就业机会的方式来获取生活资料而非采用直接救济的方式,这恰是材料所反映的主旨,故C项正确。材料只提到晋冀鲁豫边区的某次灾荒,而A项说的则是整个抗战,夸大了范围;B项表述本身错误,灾荒会打击经济;D项本身虽然正确,但并非材料强调的内容,材料强调的是灾荒后政府的举措,而非灾荒本身的破坏性。押题7毛泽东在一次报告中说:“在广泛的民主基础之上,召开国民代表大会,成立包括更广大范围的各党各派和无党无派代表人物在内的同样是联合性质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