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新鲜经验。在“减轻负担,提高质量,发展智能,立足未来”的教育观念指导下,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变革教学手段,将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师自制课件,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变革教学内容,将课内外知识有机融合, 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 改革考试评价,将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有机结合, 关注综合素养的提高; 为学生开设选修课,重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等一系列的改革举措, 让学生拥有了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综合素养得到提高。3. 名师培养工程初见成效。教育成败,系于教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学校依据梯级名师培养工程,以学校为阵地,以教师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形成了比较成熟的
2、培养体系,涌现出一批研究型、专家型教师。4. 德育有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 以理想教育为载体, 立足课堂主渠道, 在活动中深化德育。 坚持德育内容 “小、近、实”:“小”教育内容具体, “近”教育内容贴近实际,“实”讲究实效、知行统一。5. 学校积极完善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方法。 作为与国际教育接轨的学校,学校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质量这条生命线,改进教育教学管理,改革教育教学评价。 根据学生素质发展目标科学合理的确立考查、 考核项目,通过开设门类齐全、资源丰富的选修课程,开展传统节日活动及学科竞赛等活动, 培养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特长。 学校分阶段进行达标、升级考查或考核,颁发素质发展
3、证书。并充分利用网络建立学生电子档案,及时记录学生的成长足迹,让学生、家长都成为学生素质发展评价的主体。三、指导思想以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为本, 以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为抓手, 以名师梯队建设为突破口, 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构建和完善以学校为基地、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教学实践为导向,完善学校师资的自培,强调“因人施训” “因需设训”,关注教师人文需求,提高教师的文化品味。坚持师德与师能同建原则,坚持专业与特长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专家引路原则, 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针对性、时效性。四、发展目标6. 总体目标通过建设教师发展示范校,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用现代教育理念,审视自己的教
4、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建成一支具有强烈的终身学习、 自主发展愿望的, 具有较强教育科研能力的,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业务水平、健康的心理素质、广泛的求知能力、积极的创新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持久的合作理念, 能适应需求、 面向未来的 “学者型”、“专家型”教师队伍,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经过学校三年的建设,力争省市级名师达到 25 人以上,推出在全省有影响的名师 35 名,在南京市有影响的名师 1020 名,23个学科成为南京市名学科, 争取学校有二分之一的教师能够成为各级学科带头人或学科骨干。2. 分级目标合格教师对象:职初教师(教龄 01
5、 年)目标:使职初教师两年后基本能成为合格教师。途径: 学校通过新教师入职培训, 选择骨干教师和新教师进行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结对子, 根据要求开展传帮带的培养工作。 注重“培、用”兼顾,给于职初教师一定适应期,以利于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达成标志: 基本熟悉本校教育教学常规工作, 基本能做好学校安排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教育责任感,热爱学校,热爱学生,能较好地达到对教师职业的认同。胜任型教师教龄 25 年的青年教师能达成新手阶段到胜任阶段教师的转变。师徒双向选择,自愿结对,在师德修养、教育理论、课堂教学、教育科研、学业管理等方面进行带教;提倡多参加市、协作区及学校层的面公开课等交流活动。掌握初、高
6、中各年级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学科专业知识扎实,能运用心理学、 教育学等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实际教育教学效果好,有一定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 能主动参与课题研究。成熟型教师教龄 612 年的青年教师完成胜任阶段教师到成熟阶段教师的转变。选择校内外富有教育教学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导师, 校内师徒双向选择,自愿结对,在理论学习、教育科研、学科教学、班级管理等方面进行指导。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形成风格,实绩明显,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相应的研究成果, 能主持开展课题研究; 有较强的带教青年教师能力, 被带教者成长迅速; 有较强的自觉发展意识和能力,主动参加高一层次的学历进修, 能为高一级职称评聘做好积
7、极准备。专家型教师教龄 1325 年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完成骨干教师到名师的转变选择名师、教育教学专家担任导师,选派参加高一层次的学历进修,参与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主持开展学校重点课题研究,承担培养骨干教师的任务。 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 个人能完成一门自主拓展型课程校本教材的开发; 优良的教科研成果得到推广; 在市级层面有一定的知名度,实际教育教学效果在同类学校处于明显优势地位。资深教师教龄 25 年以上的中老年教师完成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指导青年教师成长。 回顾并推广教育教学经验, 鼓励他们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组织青年教师拜师,传承他们的宝贵经验。 发挥好老教师的示范效应
8、, 好的经验和资料能得到延续和积累。五、工作措施7. 构建四个平台网络平台着力建设基于网络的教师发展平台, 建设具有较强选择性、 实用性的教育教学资源库, 鼓励教师建设个人博客,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教育教学提供优质服务,促进教师之间互动交流、经验共享,提高资源使用效度。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中坚作用,鼓励名师、学科带头人创设自己的“名师工作室” ,为广大教师答疑、提供业务咨询和教学资源。展示平台积极实施教师培养工程,进一步做好学科带头人、首席教师、骨干教师的评选工作。积极开展各种业务技能竞赛,坚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课大赛”活动,通过组织课堂观摩、教学技能竞赛、说课比赛以及评选典型教学案例、教育叙
9、事、优秀教育科研论文等活动,为广大教师开辟互动交流的通道,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交流平台邀请名师大家到我校讲学, 聘请专家跟进指导, 每年有计划地组织学科带头人、 骨干教师到教育发达地区考察、 学习,畅通交流渠道,为广大教师搭建学习平台, 拓宽教师教育视野和知识视野, 转变教师教育观念, 推进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 坚持教育教学研究沙龙。科研平台一是建立、健全校本研训制度,构建校本研究共同体,致力于把教研组建设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组织,开展“学习型办公室”评选活动,把共同学习、合作研究、互动提高作为校本研训的核心理念,切实提高校本研训的成效。 要通过各种教研活动和理论学习, 提高广
10、大教师教学分析与设计能力、 教学实施与调控能力和教学总结与反思能力,真正能提高教学素养。实施“六个一工程” ,即要求每人参与一个专题研究, 每月写一篇教学反思或案例分析报告或教育叙事, 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 每学期做一次教研活动的中心发言人, 每学期写一篇经验总结或科研论文,每学年开设一节优质观摩课。二是建立健全教研机构,强化研究力度,挖掘研究深度,提高研究效度,让教师在研究中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 让教师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三是积极开展行动研究。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是以实践为导向,研究来源于实践。 教育行动研究的目的是强调教学即研究, 消除教育科研与教学实际的分离。聘请专家开设多种讲座,
11、指导教师读书,使教师了解教育研究与日常教学融合的意义与方法。 定期举办行动研究沙龙,促进教师对话与交流,分享研究经验与成果。四是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让每节课都成为高效的生态课堂。从课堂教学实践出发,以改进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为载体, 深入研究提高课堂有效性的途径与方法, 积极消除不良因素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2. 优化教师素质的三个结构知识结构专任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 而且要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有较广阔的学术视野、教育视野,有吸引学生的书卷气。能力结构努力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学科德育能力、课程设计能力与开发能力、终身
12、学习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品格结构努力促使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心态、个人品格和专业伦理意识,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3. 抓实教师发展学校的四大要素合作对话,实践生成,反思建构,专业发展。这四大要素包括教师发展学校建设的目的、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还包括教师发展学校的建设方式:大学与中学的合作对话,主要是与原有经验的对话、与理论的对话、师生在内的行动者之间的对话;建设原则 : 在实践中,通过实践,为了实践;建设途径:形成教师教、学、研合一的专业工作方式。4. 创造条件、建章立制制度前进一小步, 管理前进一大步。 制度是理论发挥技术力量的重要条件, 也是教师发展学
13、校建设的基本保证。 必须建立一整套旨在实现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一体化、终身化的机制。建立教学研究制度、德育研究制度等,将教学研究与学习相联系,将德育研究与学习相联系。落实继续教育制度。 依据学校实际, 鼓励教师参与岗位学历进修,按照“学用一致”的原则,提出要求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符合要求的教师,继续教育参训率必须达到 100%,教师继续教育考核成绩的合格率必须达到 100%。构建校本教研制度。 建立健全教师全员参与的校本教研制度, 对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提出明确要求, 用制度来保证校本教研的有效组织实施。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始终贯穿于教研过程中,教师说课、集体备课、高效上课、互相听课、
14、客观评课、作业辅导等常规工作的教学研究有实际效果, 并积极探索校本教研的有效形式与途径并有所创新。健全教学反思制度。 要求每位教师每节课必有反思, 反思与教案同时检查,每个学期认真完成至少 2 篇比较严谨、系统、深刻的教学反思,学校进行检查、评比、奖惩,促使教师从中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理论视野,能从理论高度去审视自己的教学经验,形成教育的自觉性,不断领悟教育的真谛,提高自主学习和发展能力,使之形成一种自觉、理性的教学行为,为成长为“学者型” 、“研究型”教师打下基础。改革评价奖惩机制。学校从教师的个人发展规划、实施过程、目标达成情况等方面, 对教师专业发展做出评价和奖惩。 建立教师自评
15、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专家评价,学校综合评价等多元化评价体系,评价内容符合学校实际情况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5. 注重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 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德育管理队伍收集汇总资深班主任的工作经验, 形成四中班主任实务操作手册,规范班主任工作常规,并以校本培训的形式向全体班主任推广,使班主任工作得以有序规范开展。以开展“班主任论坛”活动为契机,形成班主任工作内容、工作方式、案例分析等研讨主题的系列, 汇集典型案例, 形成特色主题,并在全校范围内推广, 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为建立一支后备力量充足的班
16、主任队伍提供条件。6. 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档案教师成长记录档案是教师自我激励的一种手段, 是教师自我管理的一种方法,它是教师感受成长、体验成功的重要途径。要建立健全教师学习评价、考核、奖惩制度,将教师专业成长的足迹及时记录在教师专业成长档案中, 教师自身要不断丰富个人年度发展记录、 个性发展记录、教育成长记录。六、进度安排8. 启动阶段召开动员大会, 讨论制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和年度专业发展计划,成立教师发展学校领导小组。学习有关教师发展学校的理论,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组织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年度专业发展计划。9. 组织实施阶段按计划进行实践探索。每年年底进行反思,写出阶段性
17、总结。积累教师专业发展的研修成果及时存入个人成长记录档案。领导小组每年进行一次集体评估和阶段性总结, 监督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的执行情况。10. 总结验收阶段接受教育局领导、专家检查验收。提交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的工作总结。七、保障措施1. 制度保障。 完善原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各项制度。 要将教师专业发展目标达成情况纳入考核范围与工作业绩挂钩。2. 经费保障。力争上级部门的各项资金支持,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教师培训、科研、课程改革及基础建设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11. 物质保障。 为保障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将逐步完成各项设施的配套。12. 组织保障。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教
18、师发展学校工作领导小组” ,全面负责教师发展学校三年规划的实施。13. 专业支持。聘请高等学校专家、中学知名校长、特级教师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顾问团, 定期对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开展咨询和指导工作。14. 监督保障校内监督和评价。 学校每年对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实施的成效进行自评,向教代会通报,接受教代会审议和评价,并根据意见调整和修改规划。社会督导监察。 邀请督导室、 教育专家来校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讨论,汇报规划实施情况,及时反馈情况,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有序进展。鼓励教职工、学生家长等通过电话、书信、局域网等渠道,反馈对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实施效果的意见和建议, 监督年度目标完成度,促进各项措施顺利开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