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3 ,大小:48.32KB ,
资源ID:1947687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47687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临床科室上墙制度及职责大全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临床科室上墙制度及职责大全Word下载.docx

1、34、 首问接待制度35、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36、 危急重病人救治绿色通道制度37、 急诊预检分诊制度38、 预检分诊工作制度39、 医疗废弃物处理制度第二部分 工作职责1、临床科主任职责2、临床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职责3、临床科主治医师职责 4、总住院医师职责5、临床科住院医师职责6、临床科护士长职责7、主任(副主任)护师职责8、主管护师职责9、护师职责10、护士职责11、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职责一、首诊负责制度一、第一次接诊的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首诊科室, 首诊医师 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和转科等工作负责。二、首诊医师必须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 查和处

2、理, 并认真记录病历。 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或提出处 理意见;对诊断尚未明确的患者应在对症治疗的同时, 应及时请上级 医师或有关科室医师会诊。三、首诊医师下班前,应将患者移交接班医师,把患者的病情及 需注意的事项交待清楚,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四、对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采取积极措施负责实施抢救。 如为非所属专业疾病或多科疾病, 应报告科主任及医院主管部门及时 组织会诊。危重症患者如需检查、住院或转院者,首诊医师应陪同或 安排医务人员陪同护送;如接诊条件所限,需转院者,首诊医师应与 所转医院联系安排后再予转院。五、首诊医师在处理患者,特别是急、危、重患者时,有组织相 关人员会诊、决定

3、患者收住科室等医疗行为的决定权,任何科室、任 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一、建立三级医师治疗体系,实行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科 主任)、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二、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科主任)或主治医师查房,应有住 院医师和相关人员参加。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科主任)查房每周 2 次;主治医师查房每日 1 次。住院医师对所管患者实行 24 小时负 责制,实行早晚查房。三、对急危重患者,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 必要时可请主治医师、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科主任)临时检查患 者。四、对新入院患者,住院医师应在入院 8 小时内再次查看患者, 主

4、治医师应在 48 小时内查看患者并提出处理意见,主任医师(副主 任医师、科主任)应在 72 小时内查看患者并对患者的诊断、治疗、 处理提出指导意见。五、查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病历、 X 光片、各项有关 检查报告及所需要的检查器材等。 查房时,住院医师要报告病历摘要、 目前病情、 检查化验结果及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上级医师可根据情 况做必要的检查,提出诊治意见,并做出明确的指示。六、查房内容:1、住院医师查房,要求对所管患者进行系统查房。要求重点巡 视急危重、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的患者; 检查化验报告单, 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意见; 核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 给予必

5、要的临时医嘱、次晨特殊检查的医嘱;询问、检查患者饮食情 况;主动征求患者对医疗、饮食等方面的意见。2、主治医师查房,要求对新入院、急危重、诊断未明及治疗效 果不佳的患者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 听取住院医师和护士的意见; 倾 听患者的陈述;检查病历;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并征求对医疗、护理、 饮食等的意见;核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3、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科主任)查房,要解决疑难病例及 问题;审查对新入院、重危患者的诊断、诊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 特殊检查治疗;抽查医嘱、病历、医疗、护理质量;听取医师、护士 对诊疗护理的意见;进行必要的教学工作;决定患者出院、转院等。三、会诊制度一、医疗会诊包括:

6、急诊会诊、科内会诊、科间会诊、 全院会诊、 院外会诊等。二、急诊会诊可以电话或书面形式通知相关科室, 相关科室在接 到会诊通知后,应在 15 分钟内到位。会诊医师在签署会诊意见时应 注明时间(具体到分钟) 。三、科内会诊原则上应每周举行一次,全科人员参加。主要对本 科的疑难病例、危重病例、 手术病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病例或具有科 研教学价值的病例等进行全科会诊。 会诊由科主任或总住院医师负责 组织和召集。 会诊时由主管医师报告病历、 诊治情况以及要求会诊的 目的。通过广泛讨论,明确诊断治疗意见, 提高科室人员的业务水平。四、科间会诊:患者病情超出本科专业范围,需要其他专科协助 诊疗者,需行科间会

7、诊。科间会诊由主管医师提出,填写会诊单,写 明会诊要求和目的,送交被邀请科室。应邀科室应在 24 小时内派主 治医师以上人员进行会诊。会诊时主管医师应在场陪同,介绍病情, 听取会诊意见。会诊后要填写会诊记录。五、全院会诊:病情疑难复杂且需要多科共同协作者、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 重大医疗纠纷或某些特殊患者等应进行全院会诊。 全院会 诊由科室主任提出,报医务科同意并由医务科指定并决定会诊日期。 会诊科室应提前将会诊病例的病情摘要、 会诊目的和拟邀请人员报医 务科,由其通知有关科室人员参加。 会诊时由医务科或申请会诊科室 主任主持召开,业务副院长和医务科原则上应该参加并作总结归纳, 应力求统一明确诊

8、治意见。 主管医师认真做好会诊记录, 并将会诊意 见摘要记入病程记录。应有选择性地对全院死亡病例、 纠纷病例等进行学术性、 回顾性、 借鉴性的总结分析和讨论,原则一年举行2次,由医务科主持,参 加人员为医院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委员会成员和相关科室人员。六、院外会诊。邀请外院医师会诊或派本院医师到外院会诊,须 按照卫生部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 (卫生部 42号令)有关规 定执行。四、急诊会诊制度一、 如遇需处理的急、危、重症病人,首诊医务人员不得推诿, 应争分夺秒采取最基本的抢救措施, 然后告知相应科室参与处理, 并 作交接班记录,书写抢救记录。二、 紧急情况下,急诊科人员可先电话告知要求急会诊

9、,被邀科 室在岗医师须于35分钟内到达会诊科室,不在岗被邀会诊医师须 在 10 分钟内到达会诊科室,同时要带上本专科所必须的抢救治疗及 检查器械设备。 特别是遇到涉及多科的危重病人和多发伤病人的抢救, 需及时请多科 急会诊,要求尽早赶到配合抢救。 待病情有所缓解或事后在会诊单上 补写应邀科室的处理意见。三、 不超过 24 小时的留观病人需会诊时,可在急诊病历本上注 明“已请XX科急会诊”字样,并由观察室值班护士与会诊科室电话 联系,接受会诊科室不得推诿,并及时前来会诊。超过 24 小时的留观病人需会诊时,除应书写留观病历,还应填 写急会诊单, 由观察室值班护士与会诊科室电话联系, 被邀会诊科室

10、 应尽快确定会诊医师并及时到达急诊科。四、 会诊时,急诊医师应为会诊准备好必要的临床资料,并陪同 检查、介绍病情,应邀医师认真填写好会诊记录。五、 会诊后需入院治疗者,接诊或会诊医师开出入院证,值班护 士电话联系住院床位。由医生或护士护送入院。六、应邀参加急诊会诊的医师,应在安排好本科室工作后前去参 加会诊;如遇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急诊会诊时, 应及时委派相应专科资 质的医师参加。五、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一、 凡遇疑难病例、入院三天内未明确诊断、治疗效果不佳、病 情严重等均应组织会诊讨论。二、 会诊由科主任或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持,召集有关人 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尽早明确诊断,提出治疗方案。三

11、、 主管医师须事先做好准备,将有关材料整理完善,写出病历 摘要,做好发言准备。四、 主管医师应作好书面记录,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于疑难病例讨 论记录本。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的专业技术 职务、病情报告及讨论目的、参加人员发言、讨论意见等,确定性或 结论性意见记录于病程记录中。六、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一、 制定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各专业常见危重患者 抢救技术规范,并建立定期培训考核制度。二、 对危重患者应积极进行救治,正常上班时间由主管患者的三 级医师医疗组负责,非正常上班时间或特殊情况(如主管医师手术、 门诊值班或请假等)由值班医师负责,重大抢救事件应由科主任、医 疗服务

12、部或院领导参加组织。三、主管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适时与患者家属(或随从人员)进 行沟通,口头(抢救时)或书面告知病危并签字。四、在抢救危重症时,必须严格执行抢救规程和预案,确保抢救 工作及时、快速、准确、无误。医护人员要密切配合,口头医嘱要求 准确、清楚,护士在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复述一遍。在抢救过程中要 作到边抢救边记录,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未能及时记录的,有关 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 6 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说明。五、抢救室应制度完善,设备齐全,性能良好。急救用品必须实 行“五定”,即定数量、定地点、定人员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 检查维修。七、查对制度一、临床科室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

13、治疗时,应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床号、 住院号(门诊号)。2、执行医嘱时要进行 三查七对 :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 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用法、浓度。3、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 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4、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剧、毒、麻、限药时要 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给 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5、输血时要严格三查八对制度(见护理核心制度 - 六、查对制 度)确保输血安全。二、手术室1、接患者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性别、 诊断、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左、右) 。2、手术前,必须查

14、对姓名、诊断、手术部位、配血报告、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3、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术前与缝合前、后清点所 有敷料和器械数。4、手术取下的标本,应由巡回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后,再填写病 理检验送检。三、药房1、配方时,查对处方的内容、药物剂量、配伍禁忌。2、发药时,查对药名、规格、剂量、用法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 查对标签(药袋)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药品有无变质,是否超 过有效期;查对姓名、年龄,并交代用法及注意事项。四、血库1、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两人工作时要 双查双签 ,一人 工作时要重做一次。2、发血时,要与取血人共同查对科别、病房、床号、姓名、血 型、

15、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血瓶(袋)号、采血日期、 血液种类和剂量、 血液质量。五、检验科1、采取标本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检验目的。2、收集标本时,查对科别、姓名、性别、联号、标本数量和质 量。3、检验时,查对试剂、项目,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4、检验后,查对目的、结果。5、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六、病理科1、收集标本时,查对单位、姓名、性别、联号、标本、固定液。2、制片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切片数量和质量。3、诊断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临床诊断、病理诊断。4、发报告时,查对单位。七、放射科1、检查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年龄、片号、部位、目的。2、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部

16、位、条件、时间、角度、 剂量。3、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八、理疗科及针灸室1 、各种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种类、剂量、 时间、皮肤。2 、低频治疗时,并查对极性、电流量、次数。3、高频治疗时,并检查体表、体内有无金属异常。4、针刺治疗前、后,检查针的数量和质量和有无断针。九、(心电图、脑电图、超声波、基础代谢等)1 、检查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检验目的。2 、诊断时,查对姓名、编号、临床诊断、检查结果。3、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其他科室亦应根据上述要求,制定本科室工作的查对制度。八、医生交接班制度一、病区值班需有一、 二线和三线值班人员。一线值班人员为取 得医师资

17、格的住院医师, 二线值班人员为主治医师、 低年资副主任医 师,三线值班人员为科主任、主任医师或高年资副主任医师。进修医 师值班时应在本院医师指导下进行医疗工作。二、 病区均实行2 4小时值班制。值班医师应按时接班,听取交 班医师关于值班情况的介绍,接受交班医师交办的医疗工作。三、 对于急、危、重病患者,必须做好床前交接班。值班医师应 将急、危、重患者的病情和所有应处理事项,向接班医师交待清楚, 双方进行责任交接班签字,并注明日期和时间。四、 值班医师负责病区各项临时性医疗工作和患者临时情况的处 理,并作好急、危、重患者病情观察及医疗措施的记录。一线值班人 员在诊疗活动中遇到困难或疑问时应及时请

18、示二线值班医师, 二线值 班医师应及时指导处理。 二线值班医师不能解决的困难, 应请三线值 班医师指导处理。 遇有需经治医师协同处理的特殊问题时, 经治医师 必须积极配合。 遇有需要行政领导解决的问题时, 应及时报告医院总 值班或医院相关部门。五、一线值班医师夜间必须在值班室留宿, 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 位,遇到需要处理的情况时应立即前往诊治。如有急诊抢救、会诊等 需要离开病区时,必须向值班护士说明去向及联系方法。二线、三线 值班医师可住家中,但须保持通讯通畅, 接到请求电话时应立即前往。六、值班医师不能“一岗双责” ,如即值班又坐门诊、做手术等, 急诊手术除外,但在病区有急诊处理事项时, 应由

19、备班进行及时处理。七、每日晨会,值班医师应将重点患者情况向病区医护人员报告, 并向主管医师告知危重患者情况及尚待处理的问题。九、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一、死亡病例,一般情况下应在 1 周内组织讨论;特殊病例(存 在医疗纠纷的病例)应在 24 小时内进行讨论;尸检病例,待病理报 告发出后 1 周内进行讨论。二、死亡病例讨论,由科主任主持,本科医护人员和相关人员参 加,必要时请医疗服务部派人参加。三、死亡病例讨论由主管医师汇报病情、诊治及抢救经过、死亡 原因初步分析及死亡初步诊断等。 死亡讨论内容包括诊断、 治疗经过、 死亡原因、死亡诊断以及经验教训。四、讨论记录应详细记录在死亡讨论专用记录本中, 包括

20、讨论日 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讨论意见等,并将形成致的结论性意见摘要记入病历中十、医患沟通制度一、 落实各种告知、谈话、签字、登记制度。二、 医患沟通可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有床边沟通、分级沟通、书面沟通、实物对照沟通等。三、 沟通要求做好详细记录,记录内容有沟通时间、地点、参加人员、 沟通内容、沟通结果。四、 做到热情接待病人及家属来电、来人投诉,认真、耐心、仔细地 听取病人及家属反映的内容,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及时告知在调查后 确定时间进行沟通和反馈。五、 积极向相关科室及当事医生调查投诉内容, 在此基础上及时与投 诉人进行沟通解释,在沟通解释时可以通知当事医生参加, 真正做到

21、 通过医患沟通来化解医患矛盾。六、 一次沟通解释病人及家属不满意,耐心组织多次进行反复沟通解 释。七、 如多次沟通解释仍不满意,积极引导通过鉴定,根据鉴定结果进 行协商解决。如不满意,及时引导申请行政调解。八、 行政调解仍不满意,积极引导通过司法程序来解决。十一、新技术准入制度一、 新技术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实施。二、 实施者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申请表提供理论依据和具体实施细则、 结果及风险预测及对策,科主任审阅 并签字同意后报医务科或护理部。三、医务科组织学术委员会专家进行论证,提出意见,报主管院 长批准后方可开展实施。四、新业务、新技术的实施须同患者签署相应协

22、议书,并应履行 相应告知义务。五、新业务、 新技术实施过程中由医疗服务部负责组织专家进行 阶段性监控, 及时组织会诊和学术讨论, 解决实施过程中发现的一些 较大的技术问题。日常管理工作由相应控制医师和监测医师完成。六、新业务、新技术完成一定例数后,科室负责及时总结,并向 医疗服务部提交总结报告, 医疗服务部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 讨论决 定新业务、新技术的是否在临床全面开展。七、科室主任应直接参与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并作好科室新 业务、新技术开展的组织实施工作, 密切关注新项目实施中可能出现 的各种意外情况,积极妥善处理,做好记录。十二、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一、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是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

23、安全的核心制度, 严格 执行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确保患者安全规范用血。二、血库必须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采供血机构购进血液, 不 得使用无血站 (库) 名称和许可证标记的血液。三、各科室用血,必须根据输血原则,严防滥用血源。四、预约血办法: 患者需输血时,应由临床主管医师逐项认真填写输 血单,值班护士按医嘱行“三对”后,给病人采交叉血,试管上应贴 标签,并注明科别、姓名、床号、住院号、于输血前一天送血库 ( 急症例外)。五、血库工作人员根据临床各科室预约血量,应及时与血站联系,备 好各型血液,保证临床用血量,不得有误。六、血库工作人员接受标本时,应逐项进行认真核对,无误后将标本 收下备血。七、

24、凡血库所备各型血液, 应有明显的标志,分格保存在 4 摄氏度冰 箱内,并随时观察冰箱内温度变化。八、血库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血液交叉试验操作规定进行交叉试验, 必要时复查血型,并观察全血,应无脂血、无溶血,血袋应密封,绝 对无误,方可发出。九、取血护士在取血时, 应认真核对本科受血者姓名、 床号、住院号、 血型及交叉结果、储血号和供血者姓名、采血时间、血型等输血单上 的各项目,无误后方可将血液拿出血库。十、如果输血出现反应,应由临床主管医师向血库说明情况,并与血 站一并查明原因。十一、血库工作人员必须保证入库、出库血量,库存血量账目清楚, 认真保管,非经院领导批准,不得私自销毁。十三、分级护理制

25、度1特别护理、适应对象 病情危重,需随时观察,以便进行抢救的病人,如严重创伤、各 种复杂疑难的大手术后,器官移植、大面积烧伤和“五衰”等。、护理内容1.2.1、设立专人 24 小时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1.2.2、制定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准 确填写特别护理录单。1.2.3、备齐急救药品和器材,以便随时急用。1.2.4、认真细致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确保病人安 全。2一级护理、适应对象 病情危重需绝对卧床休息的病人, 如各种大手术后、 休克、瘫痪、 昏迷、发热、出血、肝肾功能衰竭和早产婴儿等。221 、每1530分钟巡视病人一次,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2.2.

26、2、制定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填 写特别护理记录单。2.2.3、按需准备抢救药品和器材。2.2.4、认真细致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满足病人身 心两方面的需要。3二级护理 、适应对象 病情较重,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如大手术后病情稳定者,以及年老体弱、幼儿、慢性病不宜多活动者等。3.2.1、每 l 一 2小时巡视病人一次,观察病情。3.2.2、按护理常规护理。3.2.3、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协助,了解病人病情动态及心态,满 足其身心两方面的需要。4三级护理 、适应对象 轻症病人,生活基本能自理,如一般慢性病、疾病恢复期及手术前准备阶段等。4.2.1 、每日两次巡视病人,观察

27、病情。4.2.2、按护理常规护理。4.2.3、给予卫生保健指导,督促病人遵守院规,了解病人的病 情动态及心态,满足其心两方面的需要。十四、术前讨论制度一、 对重大、疑难、致残、重要器官摘除及新开展的手术,必须 进行术前讨论。二、 术前讨论会由科主任主持,科内所有医师参加,手术医师、护士长和责任护士必须参加三、讨论内容包括:诊断及其依据;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要 点及注意事项;手术可能发生的危险、意外、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 是否履行了手术同意书签字手续(需本院主管医师负责谈话签字) ; 麻醉方式的选择,手术室的配合要求;术后注意事项,患者思想情况 与要求等;检查术前各项准备工作的完成情况。讨论情

28、况记入病历。四、对于疑难、复杂、重大手术,病情复杂需相关科室配合者, 应提前 2-3 天邀请麻醉科及有关科室人员会诊, 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 备。十五、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一、手术分类 根据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和手术技术的要求,把手术分为四类:1、一类: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简单小型手术。2、二类:小型手术及手术过程不复杂,技术难度不大的中等手 术;3、三类:中型手术及一般大型手术;4、四类:疑难重症大手术及科研手术、新开展手术、多科联合 手术。二、手术医师分级 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且执业地点在本院。 根据其取得的卫生技术资格及其相应受聘职务,规定手术医师的分 级。1、住院医师

29、2、主治医师3、副主任医师4、主任医师三、各级医师手术范围1、住院医师:担当一类手术的术者,二、三类手术的助手。2、主治医师:担当二类手术的术者,在副主任医师的帮助下, 可担当三类手术的术者,四类手术的助手。3、副主任医师:担当三类手术的术者,在主任医师的帮助下, 可担当四类手术的术者。4、主任医师:担当三、四类手术的术者。四、手术审批权限1 、一、二类手术:原则上经科室术前讨论,由科主任或科主任 授权的科副主任审批。2、三、四类手术及特殊手术:须经科室认真进行术前讨论,经 科主任签字后, 报医疗服务部备案, 必要时经院内会诊或报主管院领 导审批。但在急诊或紧急情况下,为抢救患者生命,主管医师

30、应当机 立断,争分夺秒,积极抢救,并及时向上级医师和总值班汇报,不得 延误抢救时机。凡属下列之一的可视作特殊手术:(1)手术可能导致毁容或致残的。(2)同一患者因并发症需再次手术的。( 3)高风险手术。(4)本单位新开展的手术。(5)无主患者、可能引起或涉及司法纠纷的手术。(6)被手术者系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特殊人士等。 ( 7)外院医师来院参加手术者、异地行医必须按中华人民共 和国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十六、病历管理制度一、建立健全医院病历质量管理组织,完善医院“三级”病历质 量控制体系并定期开展工作。三级病历质量监控体系:1 、一级质控小组由科主任、病案委员(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 师)、科护士长组成。负责本科室或本病区病历质量检查。2 、二级质控部门为医务科质控办,负责对门诊病历、运行病历、 存档病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