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9.54KB ,
资源ID:1944937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44937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

1、 全球变化是当今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3、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三大主题:人地关系、区域研究、空间分析。4、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综合性、区域性、社会性。5、中外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一、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一)人文地理学的产生(19世纪中叶前) 古希腊学着埃拉托色尼首创“地理学”这一名词,并力图证明人类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德国的洪堡和李特尔对古代地理学具有奠基意义,又是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洪堡: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李特尔:认为要确定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要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因果关系。 特点:描述、记载人文地理现象。 (二)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2、(19实际下半叶二战以前)成为地理学独立分支,力求对人文地理现象进行科学解释,并探寻其一般规律。 德国流派: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德国式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区位理论学派。法国流派:白兰士、白吕纳,注重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 英国流派: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和罗仕培的“适应”思想。 美国流派: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哈特向区域观点的代表作地理学的性质。 (三)现代认为的发展(二战后) 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地理学两大流派。 2、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科学理论与方法的建立(人地关系协调论、可持续发展观)

3、;新的研究方法(计量革命、行为革命、信息革命);新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社会化、人文化、应用化)。 二、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一)中国古代人文地理学 最早的地理著作愚贡。主要贡献:产生了人地关系思想的萌芽积累来大量的人文地理知识,史书、方志、游记。 (二)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引进和发展 鸦片战争后-1948,西方近代人文地理学引入,人文地理学研究起步阶段。 (三)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949-1979,经济地理学一枝独秀、人文地理学衰落阶段。1980-1990,人文地理学复兴阶段。1990-,全面发展提供阶段。第二章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1、人地关系的基本含义指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与地

4、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关系。人指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社会人。地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也包括社会经济地理环境。2、哲学层面人地关系讨论的要点根据马克思、列宁的经典论述及学术界的讨论归纳:第一、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物质生活所不可或缺的、必要的、经常的条件。第二、地理环境在人类历史的不同时期,对人类社会发展有不同程度的制约作用,表现为加速或延缓社会进步及社会分工发展等。第三、人类是人地矛盾中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第四、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3、人地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详见讲义4、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经验主义方法论、实证

5、主义方法论、人本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详见讲义)第三章 人口地理学1、人口:是居住在一定社会制度下的一定地域之内的人的总和。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到人口有两个特征,其一是社会性,其二是地域性。2、(一)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人口特征:极低的人口密度:4人/平方公里;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人口分布:大分散、小集中;人口迁移,扩大范围。(二)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 农业革命使人类获取食物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带来了定居的村落生活,进一步出现劳动分工、手工制作业及社会阶层分化、城市。农业社会比采集社会提供了更多的食物,能支持更高的人口密度,人口总量有大幅度的增长。 农业社会的人口特征:婴儿存活率低,高出

6、生率和高死亡率,并呈大幅波动状态,平均寿命低。3、人口增长: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的机械增长。人口的自然增长:即人口的再生产,是种的繁衍,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但又具有社会性,社会因素对人口再生产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4、影响人口出生率和生育率的因素:物质生产方式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人口政策(鼓励生育、节制生育)婚姻家庭状况医疗卫生事业水平其他社会因素(教育与专业状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伦理道德)5、人口出生率:一个时期内(通常为1年)一个地区活产婴儿数同平均人口数的比率。总和生育率:假定一批同期出生的妇女,按一定的年龄别生育率生育,并度过整个育龄期(15-4

7、9岁),她们每个人平均生育的子女数。年龄别生育率:1年中某一年龄妇女的活产婴儿数与该年龄妇女平均人口数的比率。6、人口再生产惯性:人口再生产过程中保持原来状态的性质。即对一个不断增长或减少的人口群体,即使采取了抑制或鼓励政策,但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人口仍然会保持原有的增长或降低的势头。7、人口再生产惯性形成原因:人口再生产周期长,短时期内难以改变方向和势头;人口再生产惯性源于人口年龄结构; 人口的生育行为变动缓慢。8、人口死亡率= 一个时期内(通常为1年)一个地区死亡人数/平均人口数年龄别死亡率= 一个时期内某年龄死亡人数/该年龄平均人口数平均预期寿命:为根据年龄别死亡率计算出来的一批人的

8、平均死亡年龄,这一批人可以是0岁组,也可以是其他任何年龄组。它反映的不是该时期人口的实际寿命,而是死亡水平。标准化死亡率:人口(粗)死亡率是人口年龄结构和年龄别死亡率的函数。采用标准化的方法,用同一个人口年龄结构,和对比各方自己的年龄别死亡率,计算的死亡率,为标准化死亡率。9、影响人口死亡水平的因素:生理因素(年龄、性别、疾病);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灾害、“生物地球化学说”与地方病、地形、气候);经济和科技因素;社会因素(如战争、阶级差异、城乡差异等)。10、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

9、。11、人口再生产类型划分:原始型、年轻型、成年型、衰老型。(参讲义)12、人口转变理论兰迪(法)的“三个序列”理论1934年法国人口学家兰德里人口革命第一次提出人口再生产类型岁生产力发展历史阶段而转变的观点,认为西欧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经历了三个序列或历史阶段。第一序列为原始阶段,简称“高高低”类型,覆盖整个古代。第二序列称中间过渡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稍有下降自然增长率仍然很低,延续时间为中世纪。第三序列为现代阶段,简称“高低高”类型,人口加速增长。此后演变为“低低低”类型。诺特斯坦:人口转变与第三个序列的细分1944年美国人口学家诺特斯坦第一次提出了人口转变的概念,将兰德里的第三个序列划分

10、为三个阶段:“高低高”阶段、过渡阶段、“低低低”阶段。对发展中国家将经历一次人口高速增长进行了准确的预测。寇尔:人口转变模式的定量划分标准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高位静止阶段:出生率、死亡率高,并达到均衡;早期扩张阶段: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逐渐加速;后期扩张阶段: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较低的水平,出生率也开始下降;低位静止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下降并达到较低水平,并重新达到均衡;绝对衰减阶段: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出现负增长状态。人口转变的机制上述理论统称人口转变理论。决定人口转变过程的经济基础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发展阶段构成了人口转变的社会基础。经济发

11、展,由此引发生活方式和生育观念的进步,妇女地位的提高,促进了人口的自然转变。人口政策,即政府对生育的态度及其制定的相关人口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人口的自然转变过程。13、人口迁移的分类按涉及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按迁移时间,分为:永久性迁移、季节性迁移。按社会组织形式,分为:个人迁移、集体迁移、自愿迁移、被迫迁移、自发迁移和有组织移民。14、拉文斯坦的迁移法则大部分的移民只是短距离的迁移,长距离的移民一般倾向于迁移到大的工商业中心。乡村人口向城市或其它地区的迁移具有阶段性。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富迁移性。短距离的迁移以女性居

12、多,在较富冒险性且距离遥远的迁移中男性居多。大部分移民是年轻人,由祖国携家带眷全家移出是很少见的。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农业地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迁移的主要动机以经济为主。拉文斯坦的推论道:迁移发生率与源地、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成反比。15、人口迁移的社会经济影响对人口数量和分布的影响导致迁出区人口减少和迁入区人口增加,这种此消彼长关系对人口地理的改变作用,远比自然变动迅速和强烈。对人口结构的影响经济性迁移以青壮年男性为主,使迁入区性别比上升,老龄化延迟;迁出区相反。家庭性迁移以女性为主,使迁入区性别比下降,迁出区上升,对年龄结构影响不大。移民相对而言多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对迁出区和迁入区具有此消彼长

13、的作用。对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有利于各民族和各地区人民在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国家和地区之间调整了劳动力的供求比例,有助于生产要素的配置。智力移民和投资移民,带动了智力和资本的流动。对人口素质的影响促进人种基因的交流。迁移有助于提高人口的综合素质。16、人口结构:是指按不同的属性划分的各部分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关系。是人口总体的分解。人口结构分为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两种。17、性别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两性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通常用性别比、两性比例指标度量。18、影响人口性别结构的因素:出生婴儿性别比。受胎性别比120左右,出生性别比105左右。两性死亡率或

14、保存几率差异。男性死亡率一般高于女性,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同龄人性别比呈连续下降趋势,这是世界的一个普遍规律。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双重作用的结果。人口年龄结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对总人口的性别结构影响很大。人口老龄型结构性别比低,年轻型结构性别比高。人口迁移。迁入人口中男性多于女性,使迁入地性别比升高,迁出地降低;反之亦然。19、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参PPT)20、人口年龄结构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青少年比重大,死亡率低,出生率高;老年人口比重大,死亡率高,出生率低;育龄妇女比重大,出生率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劳动适龄人口与被扶养人口应保持适当的比例。目前多数发达国家

15、面临老年扶养比过高问题。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是少年儿童扶养比过高问题。对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消费与年龄结构密切相关。21、制约人口年龄结构的因素出生率的影响:出生率上升,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死亡率的影响:比较复杂。在死亡率从较高向较低转化阶段,儿童死亡率下降较快,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在死亡率已下降到较低水平阶段,儿童死亡率下降空间已较小,死亡率下降成为推动人口向老龄化演变的动力。人口迁移的影响:迁入年轻化,迁出老化。22、人口密度: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23、世界人口分布的特征及一般规律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表现在:

16、水陆之间、南北半球之间、高原与平原之间、各大洲之间、大洲内部等的差异。世界人口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趋向性:趋向暖湿地区(中低纬)、趋向低平地区(平原、丘陵)、趋向岸边(海岸、河岸、湖岸)。邦奇-人类大陆图揭示:世界四个人类大陆: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洲东部世界人口最稀少的四类地区:干旱(沙漠)地区、寒冷的两极地区、热带雨林地区、海拔5000m以上的高山地区。24、世界上人口上亿的国家(11个):亚洲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日本、孟加拉国;美洲:美国、墨西哥、巴西; 欧洲:俄罗斯; 非洲:尼日尼亚。25、中国人口分布特点东南半壁稠密,西北半壁稀少。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在中国人

17、口之分布一文中提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自黑龙江的瑷珲(今黑河市)到云南腾冲。明显的沿海指向性,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研究表明,我国距海岸200 km、500 km、1 000 km范围内的人口分别占35.9%、60.2%、90.6%。明显的低地指向性,人口垂直方向上分布不平衡。我国绝大多数人口集中分布在较为低平的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黄淮海平原、四川盆地等都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26、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体和矿产资源等);社会经济因素(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等);历史因素与政治因素(历史因素、政治因素、文化

18、因素、风速因素、科技发展)。27、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28、适度人口的意义适度人口的确定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修编,区域未来人口的预测以及各专项事业的评价等都有重要的意义。国家制定人口战略的基础和出发点,有助于对现行人口政策科学性、稳定性、连续性的认识和执行。对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有着重要的意义。第四章 文化地理学1、辞海对文化的定义:文化从广义上来说是指人类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

19、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2、文化结构分层:根据大多数学者的意见,将文化分为两个方面-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3、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题文化区文化的空间现象; 文化扩散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景观文化现象综合体。4、文化区的类型: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5、文化扩散:文化扩散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6、文化源地,如世界古文明中心有5个,近代工业文明的源地是欧洲。古文明中心:东亚黄河流域的中国、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埃及、

20、南亚印度河流域的印度、西亚两河流域的巴比伦、美洲的印第安古文明中心。7、文化扩散分两大类:扩展扩散、迁移扩散。其中,扩展扩散又包括:传染扩散(或接触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8、扩展扩散内涵:某种文化现象通过其居民,不断向四周传递、辐射,占据空间扩大的过程。特点:空间上的(相对)连续性;扩散速度的差异性。类型:接触扩散(传染扩散)、等级扩散(等级性)、刺激扩散(刺激反应)。迁移扩散文化主体的迁移、流动对文化的引进与传播引致文化扩散。文化保持原汁原味(客家文化、中国饮食文化:色、香、味、火候);空间上不连续,呈“点”状分布;速度快。9、景观内涵:景观一词原来在西方称为风景画,指景物、景色。后被

21、引入地理学,表达地域综合体。基于地理现象有两大类: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景观相应分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10、人文景观(文化景观)景观的研究始于德国近代地理学。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首次注意文化景观的研究。美国人文地理学家索尔(苏尔)主张文化景观是人文地理的核心。对其概念索尔、李旭旦等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卡尔索尔: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各种人类活动形态。李旭旦:地球表面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本教材: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11、人种或种族:是指在自然体质特征,如肤色、眼色、发型和发色、身长、面型、头

22、型、鼻型等,以及血型、遗传性疾病等方面具有某些共同遗传性状的人群。12、人种划分种族的标志划分种族的标志很多,包括肤色、眼色、发色、头形、鼻型、面部轮廓、身高等人体表面的一些性状;近年来又增加了血型、指纹弓等一些生理特征。13、世界种族划分,用肤色和发型等体质特征划分人种的三分法和四分法流行时间很长。三分法:蒙古人种(亚美人种)、尼格罗人种(赤道人种)、高加索人种(欧罗巴人种)。四分法:三分法基础上加澳大利亚人种(原住人种)。14、地理人种的三级系统:地理人种地域人种小人种。15、世界九大地理人种:亚洲地理人种、欧洲地理人种、非洲地理人种、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印度地理人种、澳大利亚地理人种、美

23、拉尼西亚地理人种、密克罗尼西亚地理人种、波利尼西亚地理人种。16、人种与文化的关系人种与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种是先天的、生物学的概念;文化是后天的、社会学的概念。文化是人通过创造、学习获得的。种族主义观点:形态遗传性状差异智力差异文化差异的观点是错误的。人种之间的文化差异人种之间创造和学习文化的差异。科学研究证明,人种在创造和学习文化方面的能力并不存在差异。从历史的观点来看,人类文明的主要源地并不是固定的。人种之间文化发展水平差异确实存在,但形成的原因很多。其中地理环境可以加速或延缓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人类不同的发展水平,需要不同的物质条件。因此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提供不同物质条件的地理环境

24、的价值不同。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与外界文化的交往,学习与竞争并存。不同的地理环境提供的交往条件不同,对文化的发展影响不同。人种与文化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种族可以分多个民族,其文化存在差异;不同种族聚居一地,经过长期的文化变异亦可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17、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是一种文化现象。18、民族的形成经历了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部族)和民族等五个发展阶段。民族是个历史范畴,民族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条件下产生的,是氏族部落制度瓦解的结果。19、民族的特征: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

25、共同心理素质。20、民族分布的形式分布区和机能分布区(详见讲义)21、民族分布的影响因素各民族人口增长率的不同;民族迁徙;国家政权、民族政策改变民族生产力水平提高,民族间交流联系民族同化、融合22、中国主要民族的分布我国现有56个民族,分布呈以汉族(占总人口92%)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的主要特点。23、民俗:在民俗学中,“民俗”就是“民间风俗”的简称,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民俗: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历史中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风俗、仪式、习惯、信仰、谚语、故事、

26、艺术等的集合体。24、民俗的类型心理习俗:以信仰为核心,主要是崇拜和禁忌,带有奇异性和神秘性。行为民俗:也是心理的反映,但更多体现为有形的传袭活动,如仪式、祭礼、婚仪、节日、游艺等。语言民俗:主要是以语言为手段,表现人们的思想、愿望和要求的传承性艺术,包括原始神话、史诗、叙事诗、传说故事、歌谣、谚语、咒语等25、声音和意义是语言的两大组成部分,语言的产生必须有足够的声音材料和意义要素。26、语言的定义韦伯斯特将语言定义为:用习惯的记号、姿势(旗语、手语等、符号,特别是音节分明的口头声音交流思想和感情完整意思的工具。辞海对语言的定义: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27、语言的本质属性:(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信息交流工具。)社会性、交际性、工具性。28、英语的形成和统一公元前500年:讲凯尔特语公元前55年:拉丁语成为官方语公元449年:盎格鲁萨克逊语,后来形成英语的基础公元8世纪末:吸收斯堪的那维亚语公元1066年:吸收法语文艺复兴时期:吸收古代社会及当时欧洲大陆文化精华海外殖民时期:吸收大量新词汇29、把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爱尔兰、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圭亚那、加拿大大部分人30、谱系分类的等级体系:语系、语族、语支、语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