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59.72KB ,
资源ID:1944560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44560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生物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考案课件配套课时训练9第九单元2930讲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生物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考案课件配套课时训练9第九单元2930讲Word下载.docx

1、D.鹿、美洲狮、狼等在该生态系统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6.某小组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锥形瓶中进行如图所示的培养,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达到K值的时间不同B.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C.内的种群数量先于内的开始下降D.4个锥形瓶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均相同7.(2018北京东城期末,21)为研究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的影响因素,研究人员释放了一定量的标记过的斜纹夜蛾,适当时间后用杀虫灯诱杀,统计其中标记个体数占释放总数的比例(回收率),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数据显示随着灯距的减小回收率下降B.实验结果表明

2、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杀虫灯高度无关C.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会改变该种群的年龄组成D.若诱杀总量为N,回收率为A,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可表示为A/N8.(2019届河南滑县联考, 24)在某生态系统中,动物X是初级消费者。现将动物Y引入该生态系统调查动物X和动物Y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表所示。若不考虑气候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时间/年12345678动物X种群数量/只18 90019 50014 50010 5009 5009 600动物Y种100120200250180170A.动物X和动物Y最可能为竞争关系,竞争的结果表现为相互抑制B.动物X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不受动物Y引入的影响

3、C.该生态系统中动物Y种群的K值是250只D.在第5年时,动物X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属于稳定型9.(2019届浙江仿真模拟,15)关于下图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种群“J”型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B.种群呈“S”型增长的过程中,在达到 K 值之前就是指数增长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 600 时,种群的增长率为 0D.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 K 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10.(2019届内蒙古自治区月考,36)某研究小组对一个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进行调查,获得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数据并整理如表所示。研究表明,该种鱼在2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7时丧失

4、繁殖能力(进入老年)。年龄0123456789个体数9218758555752607485112注:表中“1”表示该种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A.种群的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B.由表中数据推测该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为增长型C.在食物充足的条件下,该鱼种群数量将呈“S”型增长D.调查关于种群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11.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 hm2(1 hm210 000 m2)。在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在一夜间对布氏田鼠进行初捕,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3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

5、量的捕鼠笼进行重捕,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_只/hm2。事实上布氏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_。(2)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_。(3)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乙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_型;甲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_型。12.图1中,是布氏田鼠迁入某草原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2是布氏田鼠从迁入该草原到图中的a时期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1中,DE段鼠群的年龄组成为_型。(2)布氏田鼠种群的最大净补充量在图2中的_

6、点,该点与图1中的_点相对应。(3)图1中a时期引入某种生物,鼠群数量明显下降后保持新的动态平衡,引入的生物与布氏田鼠之间最可能是_关系。(4)由图1给予的启示是对于外来物种的引入要遵循_原理,而且要考虑环境的承载力。13.(2019届四川棠湖中学月考,29)某生物研究小组为了验证酵母菌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才能产生酒精,他们依据“酒精具有还原性,可使酸性重铬酸钾变为灰绿色”的原理进行实验,装置如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A装置中滴加石蜡油的目的是_。(2)A、D装置中注射器的作用是_。(3)实验10 min后,从A、D两装置中各抽取2 mL溶液,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摇匀,均出现了灰绿色。甲

7、、乙两同学对于D装置出现灰绿色提出了不同的解释:甲同学认为D装置也产生了酒精;乙同学认为是由于D装置中的葡萄糖未消耗完导致的。甲同学解释的依据是_。乙同学解释的依据是_,若设计实验判断此依据是否正确,其基本思路是 _。若实验结果是由乙同学分析的原因导致,则实验操作应如何改进?_。 (4)在培养后期对培养液稀释100倍后,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2516式)计数,显微观察时,甲同学在调焦清楚后,只看到血球计数板的横线而看不到竖线,此时应该_,后来统计其中的五个中方格共有酵母菌120个。同时兴趣小组的同学另取一定量培养液用台盼蓝对酵母菌进行染色,多次镜检获得结果如下:项目第一次

8、/个第二次/个第三次/个未染色酵母菌201723蓝色酵母菌则培养液中活酵母菌的密度为_个/mL。第30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1.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可忽略,不必记录下它们的特征B.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两种:一是取样器取样法;二是目测估计法C.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进行调查D.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2.根据图中显示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图中所有的植物构成生物群落B.决定植物分层的主要环境因素除光照外

9、,还有地形、湿度、盐碱度等C.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有分层现象,动物没有分层现象D.从山麓到山顶的群落分布属于水平结构,是由地形起伏造成的3.鳄鱼常爬上岸来躺着不动,并张开口让一种小鸟吃口腔内的小虫,当敌害来临时,鸟惊飞,鳄鱼逃走。下列有关上述生物之间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敌害与鳄鱼之间属于捕食关系B.鳄鱼与小虫之间属于寄生关系C.鳄鱼与小鸟之间属于种间互助关系D.小鸟与小虫之间属于竞争关系4.(2018江苏无锡期末,6)下面是某地沙丘中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沙丘上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初生演替B.引起上述群落演替的环境因素最可能是该地区雨水增多C.在群

10、落演替过程中,群落中所有种群的数量都呈“S”型增长D.不同时期群落中优势种群不同于植物对光、肥、水等的生长需求不同有关5.下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其中表述正确的是()A.曲线不重叠时,M与N不存在竞争B.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弱C.M、N将呈现“J”型增长D.db时,M与N种间竞争激烈6.(2018黑龙江哈尔滨师大附中模拟,6)某林区因森林火灾导致生态系统被毁,成为秃山。下面是之后20年间该林区植被变化情况图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地区20年间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恢复力稳定性增强C.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D.演替过程

11、中群落的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7.下图为美国大雾山不同垂直高度上七种昆虫的分布曲线,其中a、c、f、g是叶蝉,b、d是啮虫,e是芜菁。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图中显示出群落具有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B.不同种的昆虫只局限在一定的高度范围内存活,可能与其食物来源有关C.图示表明群落的空间结构为随机分布D.同一海拔分布的昆虫之间无竞争关系8.下图表示的是不同群落中生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可以表示草原上狮子和猎豹之间的关系B.图乙可以表示白蚁和其肠道内的鞭毛虫的关系C.图丙的三个种群一定形成一条食物链D.甲、乙两图都表示生物种间的竞争关系9.(2019届山东青岛调研检测,2

12、8)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经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森林,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对野生动植物种群不能进行开发利用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10.(2019届湖南调研联考,4)下表是退耕还林后,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群落自然演替所经历的“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中优势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单位:株/平方米)第1年笫5年第10年

13、第15年第20年物种a10物种b物种c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第110年内,该生态系统中物种的丰富度先升高然后再降低B.第120年内,物种b逐渐成为优势物种,主要与其适应环境有关C.第15年内,物种a密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该种群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D.第1015年内,物种a逐渐消失的原因可能与其不能适应弱光环境相关11.乔木树种馨香木兰是云南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研究人员为探讨馨香木兰种群的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1)为调查馨香木兰所处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可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本研究中调查乔木层和灌木层时最小样方面积为5 m5 m,而调查草本层时最小样方面积为1 m1 m,可见设计最小样方

14、面积的原则是_。(2)下表为馨香木兰所处的A、B、C三个群落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由上表可以看出,三个群落中的_物种丰富度最高。在三个群落的垂直结构中,丰富度最高的是_层。(3)科研人员调查了三种群落中的馨香木兰的植株胸径(胸径的大小可表示植株的树龄大小),绘制成下图。研究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预测_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趋势,但需结合生物的生存环境具体分析。由图可以看出,馨香木兰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_型。虽然现在馨香木兰有丰富的幼树,但难以进一步发育为优势种,其原因可能是幼树耐荫蔽,在茂密的常绿阔叶林下能生长良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树木对光照的需求加大,在与其他阔叶乔木的_中不占优势,从而生长受

15、阻。12(2019届广东深圳珠海联考,44)陕北对黄土区的生态修复常用3种方式:退耕封育(封禁退耕地,依靠自然恢复)、退耕还草(人工种植紫花苜蓿等草本植物)、退耕还林(人工种植沙棘等灌木)。现已测定出经过7年恢复后的不同生态修复模式下植物群落的丰富度指数见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样地3采用的生态修复模式是_,判断依据是_。(2)表中的“物种丰富度”一列中的“0”代表的是7年后没有新增其他灌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从表中可以看出,7年后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差异主要体现在_(生长型)。(3)7年后,样地1的物种丰富度低于样地3的原因是_。(4) 后续研究发现:黄土区的耕地依靠自然演替形成以

16、达乌里胡枝子与铁杆蒿为建群种的群落类型约需10年,形成以铁杆蒿与长芒草为建群种的次生草原群落约需16年,这说明在演替初期,人工修复模式能_。3个样地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都趋于稳定,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答案与解析第九单元种群和群落1.D【解析】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A正确;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可以对农林灾害进行监测和预报、对渔业捕捞强度进行确定等,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B正确;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C正确;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D错误。2.C【解析】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

17、群密度,A错误;“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中依然有死亡率,B错误;题图中a指的是性别比例、b指的是年龄组成,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C正确;题图中c指的是种群密度,而种群密度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波动,D错误。3.A【解析】若乙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衰老个体维持基本稳定,A正确;图中的c点增长速率最大,但是环境阻力不是最小,B错误;通过镜检观察统计酵母菌数量的结果比实际值低,原因可能是取样时没有混匀等,而不是因为酵母菌个体死亡,C错误;同种生物在不同生存条件,环境容纳量不同,D错误。4.C【解析】样方法适用于调查双子叶植物、昆

18、虫卵、蚜虫、跳蝻等生物的种群密度,A错误;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B错误; 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以对种群中的个体进行逐个计数,但在多数情况下,逐个计数非常困难,需要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对种群密度进行估算,C正确,D错误。5.B【解析】1905年前,由于有天敌美洲狮和狼等的存在,鹿的数量保持在4 000头左右,A正确;1925年前后,该区域内鹿种群的数量较多,故鹿种群的种内斗争加剧,引起鹿种群的数量减少,环境容纳量下降直至4 000头左右,并保持在4 000头左右,B错误;1927年后,鹿的数量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可能是草场被破坏,C正

19、确;鹿、美洲狮、狼等在该生态系统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D正确。6.D【解析】由于培养液的体积不同,起始酵母菌数不同,因此4个锥形瓶内酵母菌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的时间不同,A正确;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B正确;锥形瓶、中的培养液体积相同,但是内的起始酵母菌数量多,种群数量会先于锥形瓶内的开始下降,C正确;锥形瓶中的起始酵母菌数和培养液体积都不一样,因此4个锥形瓶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各不相同,D错误。7.C【解析】数据显示随着灯距的减小回收率上升,A错误;实验数据显示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杀虫灯高度有关,B错误;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将会破坏该种群的年龄组成

20、,C正确;种群数量/释放总量重新捕获数/标记数,则种群数量(重新捕获数/标记数)释放总数重新捕获数/回收率,若诱杀总量为N,回收率为A,该种群的数量可表示为N/A,由于调查面积未知,因此不能确定其种群密度,D错误。8.D【解析】由题表中信息知,动物Y的种群数量逐渐增加后又减少至相对稳定,同时,动物X种群数量逐渐减少至稳定,初步推断动物X与动物Y间最可能为捕食关系,A错误;引入动物Y后,动物X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因为动物Y为动物X的天敌,B错误;该生态系统中动物Y种群的K值大约是170180只,C错误;第5年后,动物X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故第5年时动物X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属于稳定型,D正确。

21、9.B【解析】种群“J”型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出现,A正确;种群呈“S”型增长的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由于有环境阻力的存在,种群增长曲线不是标准的“J”型,B错误;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变,此时种群增长率为0,C正确;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D正确。10.C【解析】种群的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组的个体数目的比例,A错误;表中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个体数量的比例为(92187) (5855575260) (7485112)279 282 2711 1 1,所以该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为稳定型,B错误;在食物充足的条件下,由于空间是有限的且存在天敌,故该鱼种

22、群数量将呈“S”型增长,C正确;调查鱼种群密度应采用标志重捕法,D错误。11.(1)144高(2)8/9(或32/36)(3)稳定增长【解析】(1)如果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的比例相等,则M Nm n,所以NMn/m(3236)/4288(只),由于测定的是2 hm2范围的布氏田鼠的数量,因此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288/2144(只/hm2);布氏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重捕获有标记的布氏田鼠数量比实际值小,故求得的布氏田鼠总数就比实际值要高。(2)两次捕捉的雄性个体数为181836(只),捕捉的雌性个体数为141832(只),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

23、比例为/(1418)/(1818)32/368/9。(3)根据“年龄组成”图可知,甲种群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乙种群年龄组成属于稳定性。12.(1)稳定(2)GC(3)捕食(4)协调与平衡(1)在图1中,DE段鼠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种内斗争最激烈,该段鼠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所以年龄组成为稳定型。(2)布氏田鼠种群的最大净补充量在图2中的G点,即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该点与图1的C点相对应,即种群数量达到K/2值时。(3)图1中a时期引入某种生物,鼠群数量明显下降后保持新的动态平衡,则引入的生物与布氏田鼠之间最可能是捕食关系。(4)由图1给予的启示是对

24、于外来物种的引入要遵循协调与平衡原理,而且要考虑环境的承载力。13.(1)隔绝空气,营造无氧环境(2)便于取等量样液用于检测(3)供氧不足或局部缺氧可能导致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葡萄糖具有还原性,也可能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变为灰绿色直接向2 mL葡萄糖溶液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观察颜色变化延长反应时间,等A、D装置中的葡萄糖消耗完,再抽取样液进行检测(4)(调节反光镜和光圈)将视野调暗5.0108(1)本实验目的是验证酵母菌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才能产生酒精,实验的自变量为氧气的有无,因变量为酒精是否产生。A装置为无氧呼吸装置,滴加石蜡油的目的是隔绝空气,为酵母菌创造无氧环境。(2)装置C中过氧化

25、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产生氧气,因此D装置为有氧呼吸装置,A、D装置中注射器的作用是便于取等量样液用于检测是否产生酒精。(3)甲同学解释的依据是供氧不足或局部缺氧可能导致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乙同学解释的依据是葡萄糖具有还原性,也可能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变为灰绿色。若设计实验判断此依据是否正确,可取2 mL葡萄糖溶液,直接向葡萄糖溶液中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出现灰绿色。若实验结果是由乙同学分析的原因导致,即葡萄糖具有还原性导致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变为灰绿色,则实验操作时必须保证葡萄糖消耗完,才能取样进行酒精检测。故可延长反应时间,等到A、D装置中的葡萄糖消耗完再抽取样液进行检测。(

26、4)甲同学在调焦清楚后,只看到血细胞计数板的横线而看不到竖线,此时可将视野调暗。培养后期对培养液稀释100倍后按照五点取样法计数,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 mm1 mm0.1 mm,2516式)的五个中方格中共有酵母菌120个。已知每个计数室由25个中格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 mm3,其中5个中格中共有酵母菌120个,该计数室共有120/525600个酵母菌,0.1 mm31104 mL,则1 mL样液中约有酵母菌600100/(1104)6108个酵母菌。兴趣小组同学取一定量培养液用台盼蓝对酵母菌进行染色,并取样多次镜检获得没有染上色的是活酵母菌,活酵母菌的比例是(201723)/(24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