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694.90KB ,
资源ID:1943070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43070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的设计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的设计Word下载.docx

1、3。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的工艺设计3.1.。估算再沸器尺寸3.1.1.。再沸器的热流量3.1.2。计算传热温差3.1.3.。 假定传热系数K3.1.4.。估算传热面积3.1.5.。工艺结构设计3.2.。传热能力核算3.2.1.。显热段传热系数计算KL3.2.2.。计算显热段管内传热膜系数i3.2.3.。壳程冷凝传热膜系数计算。3.2.4.。计算显热段传热系数KL3.3.。蒸发段传热系数KE计算3.4.。显热段及蒸发段长度3.5.。计算平均传热系数KC3.6.。面积裕度核算3.7.。循环流量的校核3. 7.1.。计算循环推动力PD3.7.2.。循环阻力Pf 设计任务书 任务: 连续精馏塔再沸器的设计

2、 一、工艺条件 釜液组成: 2%苯 , 98%甲苯 (质量分率) 操作压力: 塔顶压力为常压 加热方式: 间接蒸汽加热 蒸发速率: 7200kg/h 加热蒸汽压力:2.2Mpa 塔底部压力:0.12Mpa 设备型式:立式热虹吸再沸器 二、设计内容 1、 设计方案的选择及流程说明 2、 工艺计算 3、 主要设备工艺尺寸设计 三、设计成果 完成设计说明书一份7200kg/h 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简介:立式热虹吸再沸器是利用塔底单相釜液与换热器传热管内汽液混合物的密度差形成循环推动力,构成工艺物流在精馏塔底与再沸器间的流动循环。这种再沸器具有传热系数高,结构紧凑,安装方便,釜液在加热段的停留时间短,不易

3、结垢,调节方便,占地面积小,设备及运行费用低等显著优点。但是由于结构上的原因,壳程不能采用机械方法清洗,因此不适宜用于高粘度或者较脏的加热介质。同时由于是立式安装,因而增加了塔的裙座高度。设计方法和步骤: 立式热虹吸式再沸器的流体流动系统式有塔釜内液位高度、塔釜底部至再沸器下部封头的管路、再沸器的管程及其上部封头至入塔口的管路所构成的循环系统。由于立式热虹吸再沸器是依靠单相液体与汽液混合物间的密度差为推动力形成釜液流动循环,釜液环流量,压力降及热流量相互关联,因此,立式热虹吸再沸器工艺设计需将传热计算和流体力学计算相互关联采用试差的方法,并以出口气含率为试差变量进行计算。假设传热系数,估算传热

4、面积。 其基本步骤是:1、依据估算的传热面积,进行再沸器的工艺结构设计;2、假设再沸器的出口气含率,进行热流量核算;3、计算釜液循环过程的推动力和流动阻力,核算出口气含率 。釜内液位与再沸器上管板平齐管内分两段:LBC显热段LCD蒸发段(1)再沸器壳程与管程的设计条件 壳程 管程温度/ 190210 116压力/Mpa 2.2 0.12蒸发量/(kg/h) 7200(2)物性数据 壳程液体在定性温度200下的物性数据:潜热rc=1938.2kJ/kg 热导率c=0.663W/(m.k)黏度c=0.136mPa.s 密度 c=863.0kg/m3 管程流体在定性温度116下的物性数据:液相潜热

5、rb=361.14 kJ/kg 液相热导率b=0.124 W/(m.k)液相黏度 b=0.24 mPa.s 液相密度 b=791 kg/m3表面张力 =0.0173N/m 液相比热容Cpb=1.6 kJ/(kg.k)汽相密度 v=5.81 kg/m3 汽相黏度 v=0.009 mPa.s蒸汽压曲线斜率(t/p)=0.00303 m2.K/kg1、估算再沸器尺寸(1)再沸器的热流量 :物流相变热,kJ/kg,V : 相变质量流量,kg/s, b,c 分别表示蒸发和冷凝(2) 计算传热温差 T:壳程水蒸气冷凝温度Td:混合蒸汽露点Tb:混合蒸汽泡点 t:釜液泡点(3). 假定传热系数K 查表 有机

6、液体-水蒸汽 570-1140 W/(m2K)假设传热系数K=600 W/(m2K) (4) 估算传热面积(5) 工艺结构设计 选定传热管规格、单程管长、管子排列方式 计算管数,壳径,接管尺寸 管规格:、252.5 管长L:2000mm计算管数: 壳径DS:且取管程进口管直径Di=250mm, 出口管直径D。=300mm 正三角形排列:L/DS应合理约46,不合理时要调整 卷制壳体内径以400mm为基数,以100mm为进档级。接管尺寸,查表2、传热能力核算1.显热段传热系数计算KL (1) 设传热管出口处气含率xe=0.15(25%),计算循环量 Db:釜液蒸发质量流量,kg/sWt:釜液循环

7、质量流量,kg/s (2) 计算显热段管内传热膜系数iS0:管内流通截面积,m2di:传热管内径,mNT:传热管数管内Re和Pr数:Re 104, 0.6Pr50(3) 壳程冷凝传热膜系数计算。 m:蒸汽冷凝液质量流量,kg/s Q:冷凝热流量,W c:蒸汽冷凝热,kJ/kg(4) 计算显热段传热系数KL污垢热阻R查表 沸腾侧Ri=1.76*10-4m2*K/W 冷凝侧R。=5.2*10-4m2*K/W管壁热阻Rw=4.299*10-5m2*K/W3. 蒸发段传热系数Ke计算设计思路:xe25% 控制在第二区:饱和泡核沸腾和两相对流传热双机理模型:同时考虑两相对流传热机理和饱和泡核沸腾传热机理

8、v :管内沸腾表面传热系数t p: 两相对流表面传热系数 n b: 泡核沸腾表面传热系数 a: 泡核沸腾压抑因数Ke=887W/m2*K4.显热段及蒸发段长度 根据饱和蒸汽压和温度关系计算5.计算平均传热系数KC6.面积裕度核算 30%,若不合适要进行调整7、循环流量的校核 (1)计算循环推动力PD 液体气化后产生密度差为推动力蒸发段两相流平均密度以出口气含率的1/3计算。管程出口管内两相流密度以出口气含率计算。(2)循环阻力Pf Pf=P1 + P2 + P3 + P4 + P5 管程进出口阻力P1 传热管显热段阻力P2 传热管蒸发段阻力P3 管内动能变化产生阻力P4 管程出口段阻力P5 管

9、程进出口阻力P1 Li:进口管长度和当量长度之和,mDi :进口管内径, mG:釜液在进口管内质量流速,kg/m2s传热管显热段阻力P2 LBC:显热管长度,mdi:传热管内径, m釜液在传热管质量流速,kg/m2s传热管蒸发段阻力P3分别计算传热管蒸发段气液两相流动阻力,再以一定方式相加。 汽相阻力 LCD:蒸发段长度,mx: 该段平均气含率。液相阻力:蒸发段阻力P3:管内动量变化产生阻力P4 M:动量变化引起的阻力系数管程出口段阻力P5汽相阻力 液相阻力管程出口段阻力P5(3)循环推动力PD与循环阻力Pf的比值计算 正常工作时,两项数值相等 设计时,推动力应略大于阻力(安全设计)上述比值太大,则应降低xe上述比值太小,则应升高xe- 【总结】该比值在0.010.05之间,符合设计要求,所以设计合理小结与体会:通过此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我获益颇丰,在这次设计中,既巩固了我所学的知识,又自学了新的知识,真心希望以后多多拥有这样的机会,能锻炼了自我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附:参考文献 【1】 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 匡国柱,史启才。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2】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化工传递与单元操作课程设计) 贾绍义, 柴诚敬。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2【3】 化工设计 黄璐 王保国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