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体现了周天子高高在上的君主专制权威B.体现了分封制下诸侯与周王的经济关系C.体现了西周宗法中嫡子继承的血缘关系D.体现了周代礼乐文明下君臣的文化联系7先秦时期,梁襄王问孟子:“天下恶乎定?”孟子对曰:“定于一。”吕氏春秋则有言:“王者执一,而为万物正。”这反映了A两者的认识都诞生在诸侯纷争、社会动荡的春秋时期B两者的认识都对当时诸侯国国君的权力提出了质疑C两者都认为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D当时诸子的观点分歧大于共识8战国时期,郡制设立多在边远之地近敌之处,如魏文侯“以吴起善用兵乃以为西河(郡)守,以拒秦、韩”。朝廷往往授予这些“郡守”节制周边县域文武官员,统一调度县域人、财、物以应对紧急突发
2、事件的权力。这反映出当时A负责地方管理的郡守都是武将B吴起变法加强了魏国集权体制C魏国地方管理实行郡守负责制D郡的设置具有巩固国防的作用9秦朝建立了完备监察机构,官员称御史大夫,汉武帝正式把“吏不廉,背公向私”和“阿附豪强,进行贿赂”列为监察的重要内容,以后历代相沿不绝。明朝皇帝朱元璋除了允许越级告状、鼓励实名举报外,还支持民间进京上访。这说明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A内容、范围不断扩大B以强化皇权作为出发点C对象包括官员与平民D首要任务是加强官吏管理10学者张鸣指出春秋开始孕育的一种制度实际上要算是“公司架构”“所有的官员(管理者),都是皇帝的雇员”“可以动员比封建制国家更大的力量,从事战争或者其
3、他规模较大的建设事业”。这表明张鸣认为A郡县制下国家机器更有效率B科举制下官员成为皇帝雇员C封建制下国家机器更加稳定D内阁制下皇帝拥有更大权力11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乃营建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而从2002年的阿房宫考古队考古发掘中发现,阿房宫前殿没有建成,“火烧阿房宫”是历史误传。以下解读,正确的是A关于阿房宫的研究要通过多种途径来论证B教科书关于秦朝后期的历史必须重新编撰C任何历史研究必须通过考古发掘才能证实D史记不可能是信史,信史之说不正确12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
4、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13“它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它具有双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地方,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据此判断,“它”的设置A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B较好的发挥了地方的独立自主C标志着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成熟 D改变了绝对专权的政治大环境14.就北魏“均田制”,著名学者黄仁宇做了如下的归纳:“魏之三长、均田以及(其后)各朝的府兵,都系用间架性的设计作基础,也就是先造成理想上的数
5、学公式,广泛地推行于各地区。行不通时,互相折衷迁就,只顾大体上在某种程度上的可行,无意以条文作主,凡事认真。这种办法施行至公元775年安禄山叛变时,已不能继续。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政府制度在实际推行中受挫B.材料分析出唐朝灭亡的原因C.黄仁宇否定三长均田府兵制D.材料认为政府执行力度不够15. 著名学者钱穆认为“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据此,对汉、唐政治制度理解正确的是A. 汉代由宰相独揽一切统治大权B. 汉代相权严重威胁皇权C. 唐代制度比汉代更利于巩固皇权D. 委员制从根本上制约了皇权16新唐书百官志载:“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唐高宗永淳年间,“裴炎
6、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年间中书令张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且于其后分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政事堂变迁反映出A唐朝三省权力牵制体制削弱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逐渐完善C唐朝中枢机构权力依次轮换D我国封建社会皇权运行困局17宋朝许多蜚声中外的文学家往往是朝廷命官,如苏东坡、欧阳修、王安石等。这在他朝,对于整日被冗杂的政事缠身的政府官员来说,是不可思议的。这与宋代实行官、职、差遣分离政策,“吏强官弱”“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等有关。A体现了宋代重文轻武治国传统B反映了宋代官僚制度发生变化C结束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局面D说明了理学深刻影响宋代科举18.南宋宰相杜范在描述宋朝的政治制度时
7、说:“凡废置予夺,一切以宰执熟议其可否,而后见之施行。如有未当,给(给事中)、舍(中书舍人)得以缴驳,台(御史)、谏(谏官)得以论奏。是以天下为天下,不以一己为天下,虽万事不易可也”。由此可知他认为这一制度A.确保了君主决策正确性B.起到消除君主专制的作用C.体现了君臣共治的理想D.军国大事均须由朝臣议定19元史百官志有云:“宣慰司,掌军民之务,分道以总郡县,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据此可知宣慰司A是掌管军政大权的行省分设机构 B为宣政院辖属的地方宗教机构C是中书省派驻边疆的地方机构 D被少数民族地区的僧俗首领掌管20朱元璋建国之后,废除宰相制,发布皇明祖训警告子孙:“凡我子
8、孙,钦承朕命,毋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并敕谕群臣国家罢丞相,设府、部、院、寺以分理庶务,立法至为详善。以后嗣君,其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论以极刑。”这一做法A导致了明朝政治的腐败 B消除了皇权旁落的隐患C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D堵塞了制度改良的可能性21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在军机处“行走”的官员或为大学士,或为尚书,或为侍郎,同时兼理原官职。此后,大学士“必充军机,始得预政事”。这表明A低级别官员已无权参预朝政B军机大臣位高权重C内阁地位已被军机处取代D内阁权力开始弱化22在科举制度下,考中进士或举人,就有机会进入宫廷或地方衙门为官作吏;考中秀才,也可在乡村里当教书先生
9、,当一名乡绅。这反映出科举制A造成了官员队伍的分化 B有利于社会阶层合理流动C进一步固化了社会等级 D使儒学统治地位得到巩固23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措A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 B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C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 D推动丞相制度走向解体24西汉早期的王侯墓,大多仿战国风格,注重高大坟丘,深邃墓室,多重棺椁,随葬品多为铜陶器。文景之后,模拟地上豪华府第建筑的风气开始流行,随葬品有玉衣、丝织品、金银器等。王侯墓风格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奢靡之风逐渐扩散开来B官营手工业日益
10、进步C王侯拥有高贵的的政治地位D政局稳定和生产发展25西周时期,同宗兄弟或共居共财、或异居共财。春秋战国时期,财产个体私有的小家庭崛起,社会风气更多体现出一种自我的意识和家庭的观念。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A农业生产耕作方式发生转变 B家长制受到挑战C公民意识增强 D中央集权的削弱26清代学者包世臣在郡县农政一书中说:“凡治稻皆宜精,虽地宽之处,广种薄收者多耗本,可举代田之法,每田一区,分三分,每岁更代,收成过漫种不治者。”“代田之法”最早出现于A西周时期 B春秋战国 C西汉时期 D明清时期27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全国兴修水利工程10793处,其中两浙路修建1980处。此外,还在东南沿
11、海修筑了长达500余里的江北捍海堰和浙江捍海石塘、钱塘江工程等。这反映A连年暴雨导致严重涝灾 B水利政绩成为擢升依据C江南经济发展推动水利建设 D人口大量增加需要新耕地28白银资本一书说,直到19世纪以前,“作为中央之国的中国,不仅是东亚纳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据支配地位”。这一看法A否定了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 B肯定了中国农耕文明的地位C否认白银在中国的普遍流通 D肯定了纳贡贸易体系的作用29明朝规定,佃农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仅亲戚间例外;但在一些土地荒芜,招募劳动力较难的地方,还常有佃户“刁悍成风”、地主“吞声茹苦”一类记载。这一现象说明A佃
12、农逐步获得独立地位 B人地矛盾影响租佃关系C政府决策脱离地方实际 D租佃关系改变社会结构30历史图片被称为“凝固的历史”,关于下列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图一反映了西周时期青铜铸造的高超工艺B图二可作为作为汉代丝织业高超工艺的实物证据C图三反映了东汉时期地方政府对水利灌溉工具的重视D图四是西汉海昏侯发行的五铢钱31班固汉书卷五九张安世传载:“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光。”材料反映了当时A贵族官僚开始经营工商业 B已经出现雇佣关系C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提高 D私营作坊颇具规模32. 下表是唐宋律令对丝织品
13、输出规定的比较。由此可知律令名称时间被禁止输出的纺织品种类关市令开元二十五年(737年)锦、绫、罗、绣丝绢、丝布天圣令北宋1032年未出现关于限制丝织品输出的条款A. 宋代对外贸易比唐朝繁荣B. 宋代对外贸易政府不加干预C. 丝织品是宋代主要出口商品D. 宋代的商业政策相对宽松33据上海县志记载,嘉靖时上海县“外内有事,田家妇女亦助农作,镇市男子亦晓女红”;浙江通志亦云,万历时嘉善县“纺织为纱,织之为布者,家户习为恒业男妇或通宵不寐”。材料反映出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 B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变化C纺织业是主要的手工业部门 D家庭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34.青海都兰县唐代吐蕃贵族墓葬中出土的纹锦,
14、图案中,驾车出行的太阳神题材来自欧洲,驾车的有翼神马源自希腊神话,联珠纹是波斯的特征,太阳神的手印和坐姿是弥勒菩萨的形象,织入的汉字“吉”和织造技术来自中原。该文物反映的历史信息是A青海是当时欧亚经济文化中心 B中国丝织技术已传往世界各地C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D欧亚各地区宗教文化不断融合35下图是我国古代几个历史时期城市发展变化示意图,你认为下列分析符合材料的是 市的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政府对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渐放松南方城市的经济地位逐渐提升A BC D36据史料记载: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始定江南夏税折征木绵(棉)等物;大德年间(12971308年),松江乌泥泾的
15、妇女以棉纺织为副业的有一千余家,所织棉布成为名扬远近的商品。这反映了元朝棉纺织业在江南地区普遍推广技术水平有很大提高已占据经济主导地位成为政府的税收来源A BC D37宋元时期主要港口政府都设有专职外贸管理机构市舶司,负责管理、征舶税、收舶货。政府还制定了市舶则法,规定商人出海贸易必须先提出申请,经市舶司批准,始能成行。外国商人领取市舶司颁发的“验符”或其他官方凭证方可从事贸易活动。可见宋元时期A政府注重规范海外贸易B强调内外贸易平衡C开始设立对外贸易机构D严格限制海外贸易38明代手工业者一律编入匠籍,隶属于官府,世代相袭,实行轮班或住坐为国家服役。(明)嘉靖四十年(1562)起,轮班匠一律征
16、银,政府则以银雇工。清政府决定废除这一制度,“各省俱除匠籍为民”。匠籍的这些变化A客观上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提供了条件B根本原因是工匠的反抗斗争C反映了明清时期手工业走向衰落D说明了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39南宋理学家陈亮(11431194年)提出了“农商一事”“农商相籍”的思想,认为农业和商业同为社会经济体系的两大支柱,无高低轻重之分;两者不是彼此独立和排斥的,而是互助互利,相互促进的。这一思想反映出A商人社会地位有明显上升 B儒家义利观发生了重大变化C经济发展冲击了农本思想 D传统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40纪录片走向海洋中说,朱元璋坚信“农桑”才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他屡次宣布“通番禁
17、令”,实行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这说明A经济模式与政治决择密不可分 B中华儒学与海洋文明密切相联C海禁令主要是内忧外患的产物 D明初海禁令受西方入侵的影响41汉武帝时设置盐铁官专职管理盐、铁生产销售征税事宜。宋行引法,商人向政府购引(即取得贩运销售盐专利的凭证)后,即可凭引支盐运往指定区域,独占区内食盐销售。清政府采取“引岸制”的食盐运销体制,赋予一些商人食盐营销的垄断权,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和征税。对这一变化认识正确的是 A封建政府与民争利的出发点没有改变B不放弃专营是为了抑制富商大贾势力C政策虽有变化但是指导思想仍为法家的集权思想D从长远来看会增加成本,不利于商品的自由流通42阅读下表,(注
18、:表中之数字,表示各朝代在各区域中治水事业活动之次数。)据此无法推论的是 A. 从汉代到唐朝疆域不断扩大 B. 黄河治理是古代治水的重点C. 水利是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 D. 经济重心由北方向南方转移 43. 下面是秦汉至明清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其频率一览表。据此可以推知朝代秦汉唐宋元明清次数37549387451351055344频率0.85次/年1.7次/年2.7次/年5.31次/年18.5次/年18.9次/年A. 明清中央集权弱化抗灾能力下降B. 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环境破坏C. 明清时期政府抗灾机制比前代退步D. 明清农业生产面临严峻考验44李大钊说:“中国古代的婚姻时期,亦似在秋冬之交
19、。周礼言仲春,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这说明古代A小农经济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规律 B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C妇女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 D女人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45两宋时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而到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苏湖地区指江浙地区,湖广地区指洞庭湖流域)。这种变化说明A江浙地区农村经济结构出现转型的趋势B江南地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湖广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之地D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46宋代的人口增长在地区上是不同的,南方增长极快。南宋末年,临安府九县人口达到124万,尚不
20、包括不下十万人的军队,以及为数众多难以统计的流动人口。而同时期,伦敦只有2万人,巴黎有4万人,西方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威尼斯,也不过10万人口。这主要反映了宋代 A政治中心东迁的趋势 B多子多福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C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D小农经济较之庄园经济更稳定47右图是中国某个历史时期的政权分布形势图,下列关于这一历史时期的表述正确的是A. 当时汉族政权的都城是东京汴梁B. 当时的西藏归宣政院管辖C. 广为流传的杨家将的故事发生有这一时期D. 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转移到南方48 17世纪晚期的传教士估计,仅上海就有20万织布工人和60万提供纱线的纺织工人。广东等地的丝织、陶瓷业还主动灵活地调整产品
21、结构,开发了专供海外市场的“粤缎”“粤纱”等。此史料印证了A沿海地区生产专业化的分工 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兴盛C海外贸易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 D东南沿海自然经济开始瓦解第卷 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49题18分,50题25分,51题9分,共52分)49(18分)中国历史上的官员籍贯回避制度,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武帝规定除京畿外,其余地方上至郡国守相,下迄县令、长、丞、尉,均不用本郡国人,这是明确规定籍贯回避的最早记载。唐代规定官吏不得在本籍及其邻近州县任职。宋代规定地方官不得在原籍任职,与本人或本家族有密切利害关系的地区,如本人或其父辈曾经生活过或曾任职、
22、置有财产等地区,都在回避范围之内。清代进一步规定,即使待任命的官员,其籍贯与即将担任官职的地方,虽然不属于同一省、府、县,但二者相隔距离只要在五百里之内也必须回避。摘自吕建中中国古代的人事回避制度及其意义材料二人民信赖克里斯提尼是有原因的。这时正当僭主废黜后的第四年他既成为大众领袖,第一步便把所有的居民化为10个部落,以代替原有的4个部落,目的是要使不同部落的成员混合起来,以便让更多数的人参加到政府来。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1)结合史实,说明西周时期为什么没有实行官员籍贯回避制度。结合材料一,分析官员籍贯回避制度的发展趋势和作用。(12分)(2)材料二中克里斯提尼的改革措施,与中国古代官员籍贯回
23、避制度相比,本质上有哪些异同点?(6分)5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元明以来,关于“开窗见河,出门过桥”的江南水乡双林镇有许多史料记载:“吴丝衣天下,聚于双林。吴、越、闽、番,至于海岛,皆来市焉。五月载银而至。委积如瓦砾”“吾镇之乡村无不栽桑”“惟近镇数村,以织绢为业,男子或从事绞线,必常出市买丝卖绢”。外来商人在双林镇形成规模。这里出现了泾县会馆、宁绍会馆等。一些外来定居的商人通过家族繁衍和科举考试变成了双林镇本地的缙绅,无论是地缘关系还是血缘关系都较前大为减淡。士绅并不像某种“经纪”或者“代理人”。而是作为地方秩序的管理者,与“违犯”地方秩序者形成对立,他们似乎在官府不在
24、场的地方扮演着官府的角色。崇善堂等地方慈善组织逐渐向地方自治组织转化,基于共同利害的社区认同开始形成。据赵世瑜、孙冰市镇权力关系与江南社会变迁等整理材料二 中世纪晚期以来,几乎所有威尼斯人都是商人。他们的活动扩大了地中海的商业络,他们甚至进入中亚、印度和中国去寻找商业机遇。威尼斯货币是当时欧洲普遍流通的货币。银行家们向从事远距离贸易的商人发放信贷凭证,而商人们则发明了分散商业投资的新方法,利用有限责任促进了商业合伙关系的形成。关于债务、破产等的商业习惯法得到推广。威尼斯还成立了城市共和国他们自己管理城市事务。每一种公共设施都可以在成尼斯找到典范:退休公务人员的年金制、对孤寡的照顾、医院的医疗福
25、利制度等等。威尼斯作为“自由的长女,闪烁着自由之光的童贞城市”,堪称早期世界上第一个近代化(城市)国家。(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双林镇和威尼斯城市发展特点的异同。(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双林镇为代表的江南市镇和以威尼斯为代表的意大利城市,对中国和意大利社会转型产生的影响不同的原因。(13分)51(9分)留美学者黄仁宇,提出大历史观,主张要“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历史”,而不能简单地以道德评价笼罩一切。材料一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沿岸黄河的淤沙含量令人叹为观止在帝制时代以前,各自修建的治水工程经常是彼此分开的封建国家之间发生纷争的原因,直到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的出现,这
26、个问题才得以解决。在中国,降雨的季节性很强导致中国频发水旱灾害公元前221年之前的数个世纪里农民因饥饿和食品短缺而参加战争。大自然还给中国设置另一个难题,即北方边疆的安全问题。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案,也与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相关。黄仁宇现代中国的历程材料二况且提到这一段史实,尚要顾虑到一种历史名词的问题。我们无法忽略赵宋王朝期间,中国开展了一种“商业革命”和“文艺复兴”的说法。这些名目由少数日本学者发起,渐有西方和中国历史家效尤。黄仁宇中国大历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出现中央集权统一国家的原因。(3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代中国“开展了一种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通辽实验中学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卡姓 名 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区(居中)缺考违纪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及科目,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公整,笔记清楚。3.严格按照题号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