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9 ,大小:56.22KB ,
资源ID:1941305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41305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三章相互作用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三章相互作用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3、通过介绍“神五”发射升空过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和社会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教学重点1、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2、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教学难点1、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2、重心的概念教学方法创设情景,导入目标自主探索,实践体验表达交流,总结归纳教学用具:长方形木块,锯条,橡皮条,已知质量的钩码,重锤线,铅笔,刻度尺,质量均匀分布的金属板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在初中已经学过力的有关知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力的知识。二、进行新课1、对“力和力的图示”的学习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投影播放“运动员踢球、守门员接球

2、、运动员用头顶球”等录像资料。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解释现象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讨论现象的共同点,教师引导,得出结论点评:通过实际问题以及现象的分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演示用手压锯条、拉橡皮条等等,提出问题;l、类似这些你还能举出哪些生活实例?2、所有这些现象说明什么?学生思考讨论列举实例,概括总结自己的结论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兴趣,完成力的定义的教学教师提出问题:1、用手指推长方形小木块,你能看到几种不同的现象?2、比较几种不同的现象,你能说出力的作用和它所产生的效果之间的关系吗?3、说出你的结论。学生实验推木块。操作参考: l、用大小不同的力推木块靠近桌面的地

3、方 2、用大小相同的力推木块的不同侧面 3、用大小相同的力推距离桌面不同高度的地方学生叙述现象,讨论交流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分析现象,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叙述实验现象、抽象概括总结物理问题的能力。总结、点评、提出问题: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力也是一个矢量。1、我们学过的物理量中,有哪些是矢量?2、我们怎样用数学方法来表示力?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观看课件力的图示作图法,完成对力的图示的教学。思考问题、阅读教材,观看课件。2、对“重力”的学习多媒体展示神州五号升空录像,带有苹果落地、航天飞机绕地飞行、人抛出物体、月球绕地运行的图片。 1、发射卫星或飞船为

4、什么用那么大的火箭? 2、苹果落地、航天飞机绕地飞行、人抛出物体落向地面、月球绕地运行说明了什么?学生观看录像和图片,感受人类探索自然的成就感,交流讨论得出结论。进一步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并勇于探索科学,得出重力的定义。指导学生用弹簧秤测已知质量的物体的重力,提出问题:l、通过测量不同质量物体的重力,你能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吗?2、关于重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你的结论是什么?学生实验测量,交流讨论,得出结论通过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物理问题的能力。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演示不同情况下的重锤线。学生猜想、观察、分析得出重力方向的结论。通过演示实验的观察,

5、培养学生分析观察概括总结的能力。l、你能用一支铅笔将一个刻度尺水平支起来吗?做做看。2、根据二力平衡,你能找到刻度尺的重心吗?3、根据刻度尺的重心的位置,猜想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的重心在哪里?4、你的猜想正确吗?你该怎么做?5、若在刻度尺的一端放上一块橡皮,刚才支点的位置改变了吗?说明什么?学生动手做实验: l、平衡刻度尺 2、确定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金属板的重心并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培养学生实验能力。3、对“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学习引导学生阅读“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提出回答:l、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分别是什么?2、质子带正电,但质子(与中子一起)却能聚在一起构成原

6、子核,请猜测原因可能是什么?3、假设重力不存在了,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阅读;学生解答;交流讨论,发表见解。阅读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提取物理信息的能力。三、课堂总结、点评这节课重点是对重物牵引下小车的运动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涉及到了实验的设计、操作以及作图象的方法、原则,很好地提高了大家各方面的能力,同时又为后面学习这种匀变速运动打下了基础。四、实例探究关于重力的理解1、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B、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C、地球上的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D、物体只有落向地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2、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重力的大小可以用

7、弹簧秤或天平直接测出B、物体对悬线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一定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C、物体对悬线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二定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D、物体静止地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对重心的理解3、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点B、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作用的集中点,也就是合力的作用点C、物体的重心可以不在这个物体上,但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的重心就一定在物体上D、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4、把一条盘在地上,长为L的质量分布均匀的铁链向上提起。当铁链刚好拉直时,他的重心位置升高了 。5、如图所示把一个边长为a的正方形

8、薄板ABCD绕过C点的水平轴转动,其重心最多可升高 附录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教材分析这一章教材通过分析生活和生产中大量的实际问题(如运动员踢球、守门员接球、压锯条、物体落向地面、地球自转等)引入力的概念和重力的概念,并应用二力平衡原理引入重心的概念。自然界中的物体,正常情况下都离不开重力的作用,因此在相互作用的教学中,教材将重力放在其它力的前面,突出重力的重要性。由于学生对重力并不陌生,因此教材在这部分的处理中只做陈述性的简单介绍。从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现有接受能力来看,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和重心的概念是这节课的难点。为了解决重心这一难点,教材列举了大量的实例,以求

9、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难点。附录2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学生分析在初中,学生已经学过了重力和力的概念,对重力和力的概念已有初步的了解,并学习了力的图示,学生的这种储备为这节课的教学带来方便,使教学难度大大降低,因此教学中要抓住这一特点,突出过程的体验和情感教育,这样使我们的物理课更接近生活,更易于学生接受,从而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弹力1、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图示或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画出它们的方问。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4、针对实际问题确定弹力的大小方向,提高学生判断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

10、5、掌握利用胡克定律计算弹簧弹力的力法。1、培养学生根据弹力产牛的条件分析弹力方向的能力。2、体验显示微小形变的方法。3、帮助学生掌握设计实验、收集数据、数据处理和总结规律的能力。1、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求知欲。2、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1、弹力产生的条件、弹力的方向。2、胡克定律及应用。1、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是否有弹力的判断。2、弹力方问的确定。实验观察思考归纳传感器、计算机、弹簧、小车、砝码、弹簧称、带有支架的平面镜(两个)、刻度尺、激光光源、墨水瓶(灌满红墨水)等。展现常见的一些相互作用(推、拉、提、压、举等)。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其相互作用的共

11、同点及本质。亲身感受推、拉、提、压、举等相互作用,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分析。列举实际问题分析现象,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并导人新课。1、对“弹性形变和弹力”的学习指导学生实验,提出弹性形变和弹性限度。学生实验体会,归纳总结。通过拉长和压缩弹簧,使学生认识弹性形变,并理解弹性限度。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推、拉、提、压、举等力是怎样产生的?学生进一步分析归纳总结。结合对前面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实验讲解,学生观察思考,掌握方法。学生观察思考,体验观察微小形变的法,提高实验能力。观察微小形变,培养观察能力和掌握显示微小形变的方法。2、对“几种弹力”的学习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启

12、发学生思考,分析弹力的方向。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出弹力的方向。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归纳的能力。在掌握弹力产生条件的基础上,思考弹簧和绳子产生的弹力方向,提高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教师引导学牛总结归纳弹力的方向。学生分析常见的弹力的力向。并进行总结。小结弹力的方向,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3、对“胡克定律”的学习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研究,从感性认识出发,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得出结论。感受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弹簧形变的关系。利用传感器,通过计算机实时测量,处理试验数据,分析买验结果。学生观察思考,通过计算机演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实验研究胡克定律,使学生了解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对数

13、据进行处理(利用图象处理),如何分析图象找出规律。学牛讨论交流,总结现津,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进行数据分析、探索和寻找数据之间的关系,发现物理规律的能力。指导学生做F-x图象,利用数学知识确定F和x的关系,找出物理规律。学生利用用实验数据做图象,进一步体验用图象处理数据的方法。掌握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判断弹力的方向及计算弹力的大小是这节课学习的重点。只有掌握了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确定了弹力的方向,才能为今后的受力分析打下良好的基础。弹力大小的计算在今后也将有许多实际的应用,方法有多种,主要有:利用平衡条件及动力学规律,利用公式F=kx来计算。关于弹力产生的原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放

14、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支持力,这是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用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推力,这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由于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2、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在重力的作用下与桌面互相接触,由于书发生了微小的形变,产生了 对 的 力,其方向 。弹力产生的条件3、已知物体甲和乙之间有弹力的作用,那么A、物体甲和乙必定直接接触,且都发生形变B、物体甲和乙不一定直接接触,但必定都发生形变C、物体甲和乙必定直接接触,但不一定都发生形变D、物体中和乙不一定直接接触;也不一定都发生形变对弹力的理解4、关于弹

15、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发生形变的物体,才会对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B、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C、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子的拉力都是弹力D、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接触面5、画出图中物体受力的示意图对胡克定律的应用6、一弹簧秤由于弹簧老化而换用了一新弹簧。将弹簧秤竖直挂起来,当下面不挂重物时其指什恰好指在5N刻度处,当弹簧下挂上20N的重物时,弹簧秤示数为30N,当弹簧下挂上多重的物体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00N?弹力教材分析弹力是力学中最经常遇到的力之一,对弹力认识清楚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学习。本节课的重点是弹力产生的原因及弹力的方向,难点是常见的弹力方向的确定。教材用实

16、例引出了形变、弹性形变和弹力的概念,后又对常见弹力(压力、支持力、拉力、提力、举力等)的方向进行了分析和说明。这种先从感性认识出发,上升到理性认识,再通过实验检验并进行具体运用的研究办法十分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渗透。要掌握弹力,必须弄清楚弹力产生的原因。本节课在观察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强调对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分析,有利于认识弹力和确定弹力的方向,也有利有今后对牛顿定律的教学。在对弹力分析时,引导学生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考虑,即从定义(实质)出发和现象出发,这也是考虑问题和解题的两条思路。在今后的学习中还将有类似的情况,若能经常引导学生这样思考,无疑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附录二弹

17、力学生分析针对高一新生正处于从初中物理向高中物理跨越阶段的特点,本节教材在文字叙述上 非常简洁并配有大量的插图。内容直观、感性,较易为学生接受,加上学生们在初中对弹 力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与理论基础,若只是照本宣科,教学会很空泛。教师觉得“没戏 可唱”,学生则有“炒冷饭”之感。其实,对于学生,高中物理不仅因在知识内容上加深、拓宽而造成台阶,还因抽象思维、科学方法上要求提高而使不少学生倍感困难。所以帮助高一学生在初始阶段跨好初、高中台阶很重要的一件事是教会他们学习物理的方法。根据本节教材知识内容学生较为熟悉、易学易懂的特点,我们可将教学重心放在对物理学研究方法的传授上,使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分析

18、与归纳。基于此,本教案根据教材要求,设置了以“实验与观察分析与归纳总结与结论”为认知程序,引导学生既研究物理规律,又掌握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全课设计了演示实验供学生观察与研究;全课以“方法”为根茎,知识为枝叶,板书设计亦突出“方法”的脉络,使原本平淡的课堂教学变得充实、饱满、有声有色。3、摩擦力1、知道滑动摩擦力概念及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2、知道滑动摩擦力概念及产生条件,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知道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3、知道静摩擦力概念及产生的条件,会判决静摩擦力的方向,知道最大静降擦力的概念。4、了解滚动摩擦力和流体阻力。1、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

19、摩擦力概念和规律的能力;2、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3、让学生学会在实验中如何控制变量和实验条件。1、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培养学生实践认识(规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1、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并会用F摩Fn解决具体问题;2、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静摩擦力有无、大小的判定 实验探究法长方体木块(每组3块),弹簧秤、毛巾;玻璃板,毛刷(两个学生一组)。指导学生实验,提问学生复习摩擦力概念。将手放在桌面上,由静止开始向前移动,体会手受到的阻力。建立摩擦力概念。通过实验建立静摩擦力概念。1、对“静摩擦力”的学习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提出问题:

20、为什么弹簧秤有读数?得出静摩擦力概念提出问题:什么情况下产生静摩擦力?让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重复刚才实验,注意观察弹簧秤读数,发现问题,得出最大静摩擦力概念和静摩擦力范围。(0FFmax将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用细线连接木块和弹簧秤,用力水平拉弹簧秤,不要使木块移动,并读数。回答问题:桌面对木块有阻力作用。思考讨论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弹性形变,相对运动趋势。重复实验,慢慢拉动木块,注意观察弹簧秤读数(木块刚开始移动时读数最大)。通过实验得到静摩擦力的概念,分析出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再得到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给学生出示课堂练习:(1)如图所示,各接触面光滑,墙壁对小球有无静摩擦力 (2)如图

21、所示,人用力推木箱,但没有推动。地面对木箱有无摩擦力?完成练习:注意学习假设法和二力平衡法在分析静摩擦力时的运用。由实验分析静摩擦力有无,教给学生分析判定静摩擦力的方法。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和分析皮带传送问题,总结出静摩擦力的方向。将毛刷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用手按住向前推(不要移动),观察毛的变化(弯曲)回答老师问题(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观察皮带传送问题,判定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向)总结: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通过实验分析静摩擦力的方向。2、对“滑动摩擦力”的学习让学生重复实验,提问学生:木块移动时弹簧秤有无读数,得到滑动摩擦力概念。提问学生: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让学生

22、讨论回答。用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控制实验条件:接触面不变) 一块二块 三块木块与桌面间压力弹簧秤读数得到:FFNF=FN让学生再次实验:讨论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关系。(控制实验条件:压力不变)讲解:动摩擦因数,大小与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参看课本第62页表。重复弹簧拉木块的实验,在木块匀速运动的条件下,观察弹簧秤的读数。讨论滑动摩擦力与什么有关(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l)用弹簧秤分别拉一个,两个,三个木块(叠放),将每次的读数填在设计的表格中,分析比较: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成正比)(2)分别在桌面,玻璃板和毛巾上用弹簧秤拉动木块。观察记录弹簧秤读数。(接触面粗糙的摩擦力

23、大)(3)在光滑桌面上和粗糙木板上分别拉动同一木块,并读数。通过实验得到滑动摩擦力概念,探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得到滑动摩擦力公式。让学生完成实验,总结滑动摩擦力方向。将毛刷放在桌面上,用力水平拉动,观察毛变弯的方向。总结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并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方向合起来总结。通过实验,分析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培养学生归纳能力。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63页例题。完成训练。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我们身边有哪些地方在增大摩擦力?那些地方在减小摩擦?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力。思考回答。实验:用弹簧秤在桌面上拉木块,记下弹簧秤读数;在木块下放两支铅笔,再用弹簧秤来拉,记下弹簧秤读数比较两种情况下

24、弹簧秤读数的大小。通过实际事例说明摩擦力的利害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64页“流体的阻力”阅读“流体的阻力”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出示课堂练习。完成练习。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l、观察自行车上哪些地方存在摩擦,其中那些是有益的,那些是有害的,你能想出哪些办法来增大和减小它们?试分析你骑自行车在加速行驶和减速滑行时,前轮和后轮受到路面所给的摩擦力的方向。关于静摩擦力的求解2、如图所示,用50N的作用力F将重10N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问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方向如何?关于摩擦力的理解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存在于静止的物体之间B因为摩擦力总是阻碍

25、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所以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C滚动摩擦力总是小于滑动摩擦力D摩擦力既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4、有一长条形木板,其质量为m,全长为L、现以一定的速度使木板在一水平桌面上滑行,已知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问当木板的三分之一滑出桌面时,木板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多大?摩擦力教材分析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中摩擦力的测量涉及到二力平衡知识的具体应用,“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是摩擦力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知识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学习本节教材的知识,提高了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教学目标的确定认知目标:知道摩擦力的种类,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的大小,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 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知道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