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在的孩子不好管,动不动就自杀、跳楼,哪个家长老师敢硬管?其实,问题不是出在不敢管,是管得晚了。让孩子体验挫折感,这种养育起始在孩子3岁上下,在他能够说出自己的要求时,就要开始对他说“不行”,结果可能是让他痛哭一番的经历,严重些就是哭的气噎、哭得地上滚来滚去,但他没有其他反抗能力,于是学会了什么叫“无能为力”、接受、服从、遵守。他会慢慢知道,这个世界不是为所欲为的,爸爸妈妈以及亲人们爱他但绝对不是处处都以他为中心,有些不合理要求会被拒绝的。真正的成长,就是一个从任性到克制的过程。否则,如果等他青春期,你才开始对他“说不”时,他除了哭闹、气噎、打滚,还有威胁父母的选项:离家出走、服毒、跳楼。所以
2、,3岁后,为人父母一定要懂得说“不”的艺术。03如何提高逆商:适当地让孩子“受点气”给孩子体验失败的机会有的父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孩子输不起怎么办?积木倒了,就大哭;游戏输了,就发脾气:“我再也不玩了!”下棋时,大人不能赢,赢了就生气;这些都是因为孩子没有树立正确的输赢观,或者大人陪孩子的玩耍时,一味地迁就孩子、让着孩子。我们需要和孩子说清楚,比赛有很多种可能性,有人赢,也会有人输,但这些都只是暂时的,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输并不可怕,怕输才可怕。鼓励和帮助孩子,而不是代劳在很多父母眼里,逆商教育的关键在于“故意”给孩子制造挫折,故意让孩子吃点苦,让他们不断地感受失败。我们没有必要让孩子去接受
3、一些人为的无意义挫折。因为孩子的成长已经有无数的小挑战。第一次出门、第一次做饭、第一次洗衣服,这些都是孩子成长的机会,重要的是父母舍得放手让孩子去尝试,放手让孩子自己做选择。认同、疏解孩子情绪当孩子遇到挫折,父母首先必须在情感上给予支持,而不是打击否定,比如:“不就是批评了几句?又不会怎样。父母应该关注孩子正在经历的事情,认同孩子出现的情绪,比如难过、无奈,感同身受地表达对孩子的理解。父母充足的爱意和理解,是孩子面对挫折的内心力量。04采用正确的方法批评孩子我们在强调给孩子挫折教育的同时,也一定要注意采用正确的方法批评孩子,避语言暴力伤害了孩子!1.先听听孩子的解释 当孩子犯错后,不要剥夺孩子
4、说话的权利,给他一个说话的机会,也让自己的批评更有针对性。2.让孩子学会换个立场当孩子强辩是别人的过错,跟自己没关系时,问问孩子“如果是别人,该说些什么”3.父母也要自我批评在批评孩子之前,先来一番自我批评,拉进孩子的心理距离培养孩子勇于承担责任的品质。4.批评孩子注意场合家长批评最好单独进行,不应在公开场合,如公共场合、当着亲友和朋友的面。5.批评时别翻旧账本来一个很小的错误,非要延伸到其他事情上。这样的批评只会让孩子与你对抗,不承认自己的错误。6.批评时就事论事批评孩子只评价事实,不分析动机,剥夺孩子最后一块遮羞布,给他强加罪名,无异于火上浇油。7.批评时不要动手打孩子不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
5、反思错误,而是一味打骂,这种急于求成的批评,往往会造成反效果。8.批评要尽量简短尽量用最简练的语言、花费最短的时间来完成。受批评的感觉是不舒服的,谁都希望这种感觉尽快结束。9.语音语调不能高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倾听你的话。10.学会暗示和沉默 父母保持沉默,孩子感到“不自在”,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家长能心平气和地启发孩子,孩子自然能很快明白家长的用意。11.想批评前可以借鉴他人父母用他人类似的行为,暗示孩子不要犯同一个错误,这么做可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12.给孩子一点心理安慰孩子犯错误受批评后往往心里失落,父母应及时给孩子一些安慰,让孩子感觉你们依然爱他。
6、13.父母应“统一战线”父母教育孩子时,如果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孩子想的就不是如何改正错误,而是如何寻求庇护。14.别把坏情绪发泄给孩子受到坏情绪影响时,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就不是客观公正的“你一天到晚”“你从来都是”等很可能使矛盾激化。15.增加身体接触搂着孩子的肩膀说话,或拉着他的手讲道理给他,用眼睛正视孩子,能达到恩威并用的效果。16.批评和鼓励相结合批评后加一点鼓励,不仅能使孩子尽快改正错误,还能引导孩子向自己擅长的方向发展。激发孩子内在学习动力如何才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呢?我觉得家长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一些尝试。学习有什么意义?读书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有时候反而就是无欲则刚
7、。你给孩子说,地球上有人和动物,你看看猫过的什么日子?一千年前猫怎么过现在还怎么过,可人不同。人过的是创造性的生活,因为人会学习,大自然给了人的大脑就是用来学习的,课堂学习是狭隘的一部分。你不学习也可以啊,那跟猫狗来到这个世界是一样的。学习有什么用?课堂学习就是在训练思维,思维训练到一个高的水平,怎么看出来呢?你到乡下去,找个跟我年龄差不多的老太婆,提一个同样的问题,这时候就看出差别来了。我会三角函数会解析几何,懂得变量之间的关系。如果这两个老太婆让你带一个回去,你带哪个呢?不是不想学,可是学习太苦了,怎么办?孩子,苦是情绪,感觉是想法引起的,不是事情引起的。要改的是想法。比如,有个人请你和一
8、个和尚一起吃饭,桌上全是蔬菜。和尚一看,觉得这个人太尊重我了。你一看,什么意思,请我吃个饭全是蔬菜。同一件事,就是因为想法不一样,两个人反应不同。人和动物不同,耕耘有收获,人就有乐趣。没有比课堂学习更体现耕耘收获的了,这就是人的乐趣。某某某小学没毕业,现在是亿万富翁,怎么说?发财是特质决定的,第一是投资魄力,第二要行动力极强,第三赚一百万能把四十万分掉。小学没毕业,活得很辛苦的人更多。人有两部分享受,物质和精神,而动物只有物质享受,家长不要把功利的东西套在孩子身上。家长要跟孩子交流“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我认为一个人的学习不应该只限于教科书,生活是最好的学校。我们都有这种经历:-
9、去爬山,如果你对自然科学很感兴趣,那你对大自然的感受一定比别人深;- 去海洋公园,如果你对海洋动物的习性很了解,那你一定比别人更兴致勃勃;- 去历史博物馆,如果你对这段历史缺乏了解,看到那些文物(artifacts)提不起很大兴趣,只是为了孩子而来;- 去旅游看古建筑,如果你没有建造此建筑的背景知识,那此建筑只能成为你到此一游的纪念而已。如果你认为世界是迷人的,你的孩子也会有相同的认识,因为激情是会传染的。家长应帮助孩子树立这样的理念:你不是考试机器,你也不是为了爸爸妈妈而学习。你是为了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从而使你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而学习;你是为了增长智慧,为了探索你的独特个性、人生价值,从而
10、使你的人生更有意义和快乐而学习;你是为了更充分运用你的特长和才能去帮助他人而学习。在聊天中告诉孩子,学习的过程是不断探索自我的过程,你会逐渐了解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不喜欢什么、不擅长什么;会学习到一些知识和技能,让你今后有更多的选择权,去做你感兴趣的事。对孩子,你只需要提出3点要求:1.一定要努力,总结经验就行,但不要过度在乎考试成绩。2.在现在知识更新这么快的时代,你怎样学比你从书本学到什么更重要。我希望你能学到各种能力,比如时间管理能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寻找资源和自学的能力等等。3.我希望你对这个世界有好奇心,想去探索世界的未知,求知欲强,有
11、终身好学精神。我希望你能在学校发现一、二门你很感兴趣的学科,我希望你能钻进去,甚至用业余的时间在网上看更多的相关资料。我希望你问老师的问题,老师都不一定能马上回答上来,而是说“嗯,好问题!我得想想,然后再回答你”。学习不等于书本知识,更不等于学习成绩。书本知识只是学习的一个部分,生活才是最好最大的校园。家长不要大包大揽,学会放手我以前带学生去农村学农,看到孩子们在果园里摘苹果。孩子们蹦着跳着从树上摘下苹果,有时用水冲冲,有时洗也不洗,擦擦苹果皮就把苹果吃掉了。再看看这些孩子平时在家里吃水果,都是家长把苹果皮削好了,把苹果切成片,摆在果盘里,牙签插好了,递到手上,孩子们还一副懒得吃的样子。这就是
12、我们说的“跳一跳摘到的苹果”。对孩子学习也是一样。家长要把对孩子的期望值设置在合适的水平。既不要大包大揽,直接把“苹果”送到孩子手上,否则孩子就没兴趣。比如:孩子做作业磨洋工、拖拖拉拉、不认真,或者没完成作业,往往与很多家长以下的行为有关: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结果;担忧孩子今后的发展;过多涉入本来属于孩子的责任范畴(比如,家长一遍又一遍叫孩子开始做功课,然后坐在孩子身边监督,最后再一道题一道题地帮孩子检查作业,要求孩子把每道题改正对才行)。结果是,每次交上去的作业都拿满分或高分,但你能说那是孩子的作业吗?当你把孩子的责任揽成了自己的责任时,孩子即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学习不是我的责任,表现出来状态
13、是做作业拖拖拉拉、心不在焉、不想完成作业。字写不好、语法不对、拼写有错、有时忘了做作业、或作业落在家里了,有时考试拿个不太好的成绩回家,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经历。如果家长因此大动肝火,埋怨、催促和责骂,不仅让孩子的能量都消耗在处理这些所引起的负面情绪上,而且会加深孩子对学习的厌倦和恐惧,阻碍孩子对学习的责任感和主动性的发展,其后果比孩子最初的“毛病”严重得多。家长要做的就是:明确地告诉孩子,学习是你的责任,不是父母的责任;你为自己学习,不是为了父母学习。制定界线:比如,寒假作业在什么时候完成,必须自己完成,完成的效果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完成过程中有困难可以向谁求助等。
14、逐渐放手让孩子承担责任:包括完不成作业开学后需要承担的后果,作业错误率高需要承受的批评等,家长也可以和孩子做其他的约定。规则制定好后,家长只需要和颜悦色偶尔提醒:功课做了吗?告诉孩子,如果他哪门学科需要帮助,可以告诉我,我们一起找解决办法。只要他知道安排时间,知道轻重缓急,不要过多涉入,只是有时表扬他的时间管理做得很好。有些家长喜欢攀比,别人家的孩子怎么那么聪明?人家第一名,你呢?这样孩子慢慢就形成“我比别人笨”的心理定势,甚至产生“妈妈喜欢别人”的抵触情绪。不要攀比,要以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孩子现在能跳1.2米,那1.3米就是比较合适的目标,千万不要因为别的孩子都能跳1.5米了,就要求
15、自己的孩子一定也要跳那么高。更不要只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而逼着孩子读书,在压力下读书是做不好的。让孩子感受到责任感和成就感父母一直是孩子长大的阻力,尤其是独生子女的父母,只是你自己都不觉得。很多独生子女的问题,都是因为父母不允许他长大。长大的最高标志是什么?是选择。理论上,06岁的孩子,父母控制;612岁,共同控制;12岁后,孩子自己控制。可是在中国可能吗,我看30岁的儿子都是60岁的老娘在控制。这样怎么可能培养出有学习责任感的孩子。1.与孩子站在同一个战壕里。当孩子经历自然结果而意识到自己当初的选择是不明智的时候,我们的态度不应该是幸灾乐祸落井下石地数落孩子“你看你看,我都告诉你了,你偏偏不听,
16、现在知道错了?”而应该是鼓励的态度“孩子,没关系。妈妈(爸爸)小时候也做了好多错事,吃一堑长一智,小孩子就是这样成长的”。2.激发孩子的内动力。我坚信每个孩子天生都孕育着积极向上的种子,只要家长对孩子有高质量的陪伴、关爱、赞赏、倾听和鼓励,就给这颗种子的茁壮成长创造了条件,孩子的内动力就被激发出来了。当然了,要给孩子进步所需要的时间。3.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从短期来看,孩子在家长不停地督促监督下的表现也许比家长放手后的孩子的表现好,这也是很多家长不敢放手的原因。但孩子在家长监督下的表现来自于外界的控制,而不是来自于内在的力量。从长期来看,来自内在的力量会更强大更持久,我们毕竟只能陪伴孩子一段路,剩下的路需要孩子自己有内动力走下去,所以一定要接受孩子在成长中表现出的“不完美”。只要我们改变我们的态度和方式,孩子的很多“问题”也会有所改善的。经常听到有家长埋怨已读高中的孩子对自己的事情表现得不太负责任,这或许是孩子小时候家长越俎代庖过多,或许是家长在“负责任”方面对孩子的期待值过高。4.让孩子感受到成就感我为什么会喜欢英语?我读中学的时候,有一次在全班第一个做出了老师布置的某个难题,老师从讲台上奔过来,摸摸我的头问,你现在的感觉是不是比吃了一颗糖还要高兴?我说是的。从此以后就喜欢上了英语,认为自己英语行啊。这就是鼓励和成就感的魔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