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特别指出的是一些灰分元素在干灰化过程中,可能形成难溶的复杂硅酸盐,尤其是富含硅的禾本科作物的灰分,即使用盐酸长时间消煮也不溶解。例如锰、铜、锌等会有其总量的1/4以上形成这类难溶物1。这对粗(总)灰分测定虽无影响,但对个别灰分元素,特别是微量元素的测定必将带来严重误差。此时可以用干灰化法与湿灰化法相结合的方法来制备待测液。13.1.1粗灰分的测定13.1.1.1直接灰化法(注1)13.1.1.1.1方法原理总灰分常用简单、快速、节约的干灰化法测定。即将样品小心加热炭化和灼烧,除尽有机质,剩下的无机矿物质冷却后称重,即可计算样品总灰分含量。由于燃烧时生成的炭粒不易完全烧尽,样品上可能粘附有少量
2、的尘土或加工时混入的泥沙等,而且样品灼烧后无机盐组成有所改变,如:碳酸盐增加,氯化物和硝酸盐的挥发损失,有机磷、硫转变为磷酸盐和硫酸盐,质量均有改变。所以实际测定的总灰分只能是“粗灰分”。13.1.1.1.2主要仪器1.灰化器皿:1525mL的瓷或白金、石英坩埚(注2);2.高温电炉:在525600能自动控制恒温;3.干燥器:干燥剂一般使用135下烘几小时的变色硅胶;4.分析天平;5. 水浴锅或调温鼓风烘箱。13.1.1.1.3试剂1.硝酸(11)溶液;2.双氧水(H2O2)=30%;3. 100gL-1NH4NO3溶液:称硝酸铵(NH4NO3,分析纯)10.0g溶于100mL水中。13.1.
3、1.1.4操作步骤1.样品预处理(注3):可以采用测定水分或脂肪后的残留物作为样品:(1)需要预干燥的试样:含水较多的果汁、可以先在水浴上蒸干;含水较多的果蔬,可以先用烘箱干燥(先在6070吹干,然后在105下烘),测得它们的水分损失量;富含脂肪的样品,可以先提取脂肪,然后分析其残留物。(2)谷物、豆类、种实等干燥试样一般先粉碎均匀,但磨细过1mm筛即可, 不宜太细,以免燃烧时飞失。2.灰分测定: 将洗净的坩埚(注4)置于550高温电炉内灼烧15min以上,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平衡后称重,必要时再次灼烧,冷却后称重直至恒重为止。准确称取待测样品25g(水分多的样品可以称取10g左右),疏松地装于
4、坩埚中。3.碳化(注5):将装有样品的坩埚置于可调电炉上在通风橱里缓缓加热,烧至无烟。对于特别容易膨胀的试样(如蛋白、含糖和淀粉多的试样),可以添加几滴纯橄榄油再同上预碳化。4.高温灰化:将坩埚移到已烧至暗红色的高温电炉门口,片刻后再放进高温电炉内膛深处,关闭炉门,加热至约525(坩埚呈暗红色),或其它规定的温度(表13.1.)。烧至灰分近于白色为止,大约12h(注6) 。如果灰化不彻底(黑色碳粒较多),可以取出放冷,滴加几滴蒸馏水或稀硝酸或双氧水或100gL-1NH4NO3溶液等,使包裹的盐膜溶解,炭粒暴露,在水浴上蒸干,再移入高温电炉中,同上继续灰化。灰化完全后(注7) ,待炉温降至约20
5、0时,再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必要时再次灼烧,直至恒重。13.1.1.1.5结果计算(注8) 粗灰分, % =(m2-m1)/(m3-m1)100 式中:m1空坩锅重(g); m2灰化后(坩锅+灰分)质量(g); m3(空坩锅+样品)质量(g); 13.1.1.1.6注释 (适宜测定的样品种类) (注1)该方法一般适用于大多数植物茎、叶、根、蔬菜、水果、饲料、茶叶、咖啡、坚果及其制品,牛乳、提取脂肪后的油脂类、糖及糖制品、鱼类及其制品、海带等试样。 (注2)灰化容器一般使用瓷坩埚,如果测定灰分后还测定其它成分,可以根据测定目的使用白金、石英等坩锅。也可以用一般家用铝珀自制成适当大小的
6、铝珀杯来代替,因其质地轻,能在525600的一般灰化温度范围内能稳定地使用,特别是用于灰分量少、试样采取量多、需要使用大的灰化容器的样品,如淀粉、砂糖、果蔬及其它们的制成品,效果会更好。(注3)各种试样因灰分量与样品性质相差较大,其灰分测定时称样量与灰化温度不完全一致,表13-1 所列条件可供参考。 (注4)新的瓷坩埚及盖可以用FeCl3和蓝黑墨水(也含FeCl36H2O)的混合液编写号码,灼烧后即遗有不易脱落的红色Fe2O3痕迹的号码。(注5)由于灰化条件是将试样放入达到规定温度的电炉内,如不经炭化而直接将试样放入,因急剧灼烧,一部分残灰将飞散。特别是谷物、豆类、干燥食品等灰化时易膨胀飞散的
7、试样,以及灰化时因膨胀可能逸出容器的食品,如蜂蜜、砂糖及含有大量淀粉、鱼类、贝类的样品一定要进行预炭化。(注6)对于一般样品并不规定灰化时间,要求灼烧至灰分呈全白色或浅灰色并达到恒重为止。也有例外,如对谷类饲料和茎秆饲料灰分测定,则有规定为600灼烧2h.。(注7)即使完全灼烧的残灰有时也不一定全部呈白色,内部仍然残留有炭块,所以应充分注意观察残灰。(注8)有时灰分量按占干物重的质量分数表示,如谷物、豆类极其制品的国际标准(ISO)及谷物产品的国际谷化协会(ICC)标准灰分测定均按此表示。13.1.1.2添加醋酸镁灰化法(注1)13.1.1.2.1方法原理谷物及其制品中,磷酸根阴离子一般过剩于
8、阳离子,高温时磷等酸性元素易逸失,且灰化过程中形成钾、钠等磷酸盐(如KH2PO4),容易形成在较低温度下熔融的无机物,因而包裹未灰化的炭,造成供氧不足,延长灰化时间,且难以灰化完全。因此添加灰化辅助剂,如醋酸镁,过量的镁与过剩的磷酸结合,残灰不熔融,呈白色松散状态,避免了磷的损失,灰化时间也可大大缩短,并且不损坏灰化容器。但同时须做空白试验,校正加入的醋酸镁量(灼烧后变成氧化镁)。13.1.1.2.2主要仪器:同13.1.1.1.2。13.1.1.2.3试剂1.醋酸镁溶液:称取MgOAc (分析纯) 6g于烧杯中,加蒸馏水50mL,再加1mL冰醋酸,边搅拌边在水浴上或电热板加热溶解,然后加45
9、0mL甲醇混合,装于细口的塑料瓶内,盖紧。2.其余试剂同13.1.1.1.3。13.1.1.2.4操作步骤样品及灰化容器的预处理同13.1.1.1.4。将适量试样(注2) 25g疏松地装于灰化容器内,称重(精确到0.1mg),用移液管准确吸取醋酸镁溶液5mL,均匀地洒布于试样表面,使其全部湿润。放置510min.,使过剩的甲醇完全蒸发。然后按13.1.1.1.4中炭化和高温灰化步骤操作(注3)。空白测定: 与灰化试样一样,吸取醋酸镁溶液5mL加到已知衡重的灰化容器内,按与样品测定完全相同的步骤进行操作。 表13-1各种试样灰分测定条件*试样名称测定条件*试样量(g)谷物及其制品(燕麦、大麦、小
10、麦、玉米、荞麦、稻米、小麦粉及谷物粉类、谷物的副产品)B (1)B (5)约55070035(糙米、大米、大麦仁、裸麦、麦仁、小麦、小麦仁)(麸皮、细麸皮、大豆粉、淀粉)60053风干植物茎叶等新鲜或含水多植物茎叶等淀粉、淀粉制品、甜食等水果及其制品蔬菜及其制品咖啡及其炒豆、茶叶、坚果及其制品牛乳、奶油、浓缩乳油脂 (1)A (1)AB(1)(2)(3)B(1)(2)(3)AB (1)C (1)525约525525550550600231020510254550糖密、砂糖及其制品蜂密肉及肉制品,肉的提取物鱼类及其海产品AB(1)(1)(2)(3)2柠檬、桔子提取物和香精、香草提取物10mL原糖
11、、砂糖、粗糖密、白糖B (4)800*此表摘自日本食品工业学会编,郑州粮食学院译,食品分析法1四川科技出版社,1986,稍有改动。*(A)作为前处理需要预干燥;(B)作为前处理需要进行预炭化;(C)作为前处理需要进行预灼烧。(1)一般直接灰化法;(2)灰化后的残渣用水浸湿后再次灰化;(3)灰化后的残渣用热水溶解过滤,残渣再次灰化;(3)硫酸灰化法1;(5)添加醋酸镁灰化法。13.1.1.2.5结果计算粗灰分,%=(m2 -m1 -B)/(m3 -m1)式中: m1空坩锅质量(g); B空白试验时残渣的质量(g)。13.1.1.2.6注释(注1)含磷较高的种子样品等,可以先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镁或醋
12、酸镁的甲醇或乙醇溶液后再灰化,温度即使高达800也不至引起磷的损失。由于硝酸镁容易导致爆燃,所以通常一般用醋酸镁。同理,含硫、氯较高的样品,可以用碳酸钠或石灰溶液浸透后再灰化。(注2)稻、麦、玉米、荞麦、蚕豆等谷物及其加工品,鸡蛋,肉制品等试样应该尽量采用此法。因为这些样品中磷等酸性元素含量相对较高。若采用直接灰化法,具体测定条件见表13.1。(注3) 添加镁灰化,即使高温也不熔融,故理论上最好采用高温,但是作为实用的灰化温度,采用600也能得到实质上与700灰化相同的测定值1。13.1.2水溶性和水不溶性灰分测定将上述测定的粗灰分中加入蒸馏水25mL,盖上表面皿,加热至沸,用无灰尘滤纸过滤,
13、并以热水洗坩埚等容器、残渣和滤纸,至滤液总量约为60mL。将滤纸和残渣再置于原坩埚中,再进行干燥、炭化、灼烧、放冷、称重。残留物重量即为水不溶性灰分。粗灰分与水不溶性灰分之差,就是水溶性灰分,再根据样品质量分别计算水溶性灰分与水不溶性灰分的百分含量。 结果计算: 水不溶性灰分,%= ( m2- m0)/ m 水溶性灰分,% =粗灰分(%) - 水不溶性灰分(%)m0灰化容器质量(g); m2灰化容器和粗灰分的质量(g); m试样的质量(g)。 13.1.3 酸溶性和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取水不溶性灰分或测定粗灰分所得的残留物,加入100gL-1 HCl 25mL,放在小火上轻微煮沸5min。用无灰
14、滤纸过滤后,再用热水洗涤至滤液无氯离子反应为止。将残留物连同滤纸置于原坩埚中进行同上干燥、灼烧,放冷并且称重。结果计算: 酸不溶性灰分,%= (m3 - m0)/ m 酸溶性灰分,% =粗灰分(%)- 水不溶性灰分(%) m3灰化容器和酸不溶性灰分的总质量(g); m试样的质量(g)。植物的常量元素通常指氮、磷、钾、钙、镁和硫,它们是土壤农化分析的常规分析项目。确定土壤养分的供应状况、诊断作物的营养水平和施肥效应及肥料利用率等,一般都离不开测定其中一种或几种元素,特别是氮、磷和钾三要素的含量。在农产品收获物的品质鉴定工作中,食品和饲料中蛋白质的测定实际是其有机氮的测定,而磷、钾、钙等则是营养价
15、值很高的灰分元素。植物体内的氮主要以蛋白质、氨基酸等有机氮的形式存在于植物组织中。一般植物体全氮含量在1.05.0%之间,尤以苗期或结实器官中含量较高。苗期作物、刚刚施用过大量氮肥后的作物,尤其是它们的茎叶营养器官、叶菜类作物,往往会有含量相当高的硝态氮,如西葫芦016627 mgkg-1,甜椒16524 mgkg-1,土豆21916435 mgkg-1,甜瓜63077 mgkg-1,茄子83320 mgkg-1(Simonne等, 1998)。植物体内的磷主要以磷脂、核酸、植素等有机态存在。植物种子内的磷5080%以上以植素(PHYTIN)形态存在。与氮和钾相比,植物含磷量相对较低,一般为0
16、.20.5%, 而植物体内的钾几乎都以无机离子态存在。钙是植物体大分子物质的重要结构组分,部分钙以交换态存在于细胞壁和质膜外表面。钙在细胞液泡内占有很高比例,而细胞溶质中钙的浓度很低。一些钙生植物体内累积的钙达到10%以上而仍能正常生长(Marschner, 1996)。植物体含镁量一般为0.251.0%,大致与含磷量相近,叶片内6090%的镁可以被水提取,510%的镁在细胞壁中与果胶呈紧密结合或在叶泡内呈易溶性的磷酸盐,大约有625%的镁与叶绿素结合,这个比例取决与植物镁素的营养状况。正常生长的作物体内含硫量大多在0.10.5 %之间,却基本都以有机态硫的形态存在。一般十字花科作物含硫量高于
17、豆科作物,豆科作物又高于禾本科作物。鉴于不同植物和不同品种之间及同一作物不同生育期、不同部位间营养元素本身会有相当大的差异,而不同营养环境常常又能十分显著地影响这种变异,分析工作者应尽可能了解样品的特性,并在分析过程中采用相应的方法减少干扰,缩小分析误差,对最后的结果作出合理的评判。植物体内氮主要以蛋白质、氨基酸或酰胺等有机态存在,加上数量不等的硝态氮。有条件的实验室现在也常采用杜马氏(Dumas)方法的自动定氮仪,该法是将植物样品充分燃烧,植物所有形态的氮均转化为氮气(N2),通过计量氮气的体积来计算样品中的全氮量(Bergerson, 1980)。该法的主要缺点是仪器太贵,不能普及。植物全
18、氮测定通常均用开氏法(Kjedahl)法,即用浓硫酸和混合加速剂或氧化剂消煮样品,将有机氮转化为铵态氮后用蒸馏滴定法测定。混合加速剂(K2SO4或Na2SO4-CuSO4-Se)无疑能有助于快速分解植物样品。近年来氧化剂的使用,特别是HClO4,H2O2又引起人们的重视,因为H2SO4-HClO4,H2SO4-H2O2的消化液,均可同时测定N、P、K等多种元素,有利于自动化装置的使用。前者氧化剂的作用过于激烈,容易造成氮的损失,使测定结果不够稳定可靠;后者如果控制好的H2O2用量、滴加的次数和滴加的速度, 使氧化作用不要太强,达到氧化还原的平衡,可以防止氮的损失,此法的主要特点是一次消煮,可以
19、同时测定N、P、K等多种元素。对于含硝态氮较高的样品,全氮量通常是将硝态氮与开氏法单独测定的氮加在一起,其数值与杜马氏方法测定的结果并不一致,但两者可以有一定的比例(Simonne,1998)。若要使开氏法的测定结果包括硝态氮,一般需要将硝态氮还原成为铵态氮,然后再进行开氏定氮。其做法通常是在样品消化前,先用含有水杨酸的浓硫酸处理,使硝态氮在室温下与水杨酸生成硝基水杨酸,再用硫代硫酸钠或锌粉使硝基水杨酸还原为氨基水杨酸;此外,也有先用金属铬粒在酸性条件下还原硝态氮。然后进行H2SO4-混合加速剂法消煮分解,将全部有机氮(包括氨基水杨酸)转化为铵盐。此处不能用H2SO4-H2O2法分解含有大量硫
20、代硫酸钠或锌粉还原剂的样品。该法得到的待测溶液也不能用比色法测定氮和磷。因此在选择溶液中元素(包括氮)测定方法时应该考虑样品的分解方法,两者应该相互匹配。对蔬菜作物和其它可能含量高浓度硝态氮的样品,研究植物全氮含量时,应考虑测定方法的差异。待测液铵态氮的测定习惯上多采用半微量蒸馏法,该法较为快速、准确。若要进行大批样品的分析, 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扩散法,所需设备简单,操作所费人力少,准确度也能符合常规分析的要求。此外也可以用氨气敏电极法测定,因消化液酸度很大,碱的加入量必须保证最后测定时,溶液pH大于11。靛酚蓝比色法测定铵态氮的灵敏度很高,形成的显色液为真溶液,若最后显色液浓度过高,可以直接
21、稀释后比色测定,用自动比色仪测定十分方便;其缺点是催化剂硝普钠有剧毒,使用时要十分小心。上述方法的测定原理、步骤、主要注意事项可参考土壤分析部分。植物样品消煮液中铵离子测定,也常常使用下面介绍的奈氏(Nessler)比色法,该法较简单、快速。需要强调的是植物全氮含量远高于土壤中的氮,除了因消煮方法不同要注意不同的干扰因子外,样品的稀释倍数、中和待测液酸度的碱量也不尽相同;另外,空气及测定环境中气态的氨很容易被强酸溶液吸收而导致空白值增大,氨的污染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因此实验室中测定氮的含量时,应注意环境的清洁,如实验过程中不能抽烟,不能使用氨水等能挥发出氨的试剂,注意实验室不宜离卫生间太近等
22、。13.2.1 .1植株全氮的测定(不包括硝态氮, H2SO4- H2O2消煮,奈氏比色法)413.2.1.1.1方法原理植物样品在浓H2SO4溶液中,历经脱水碳化、氧化等一系列作用,而氧化剂H2O2在热浓H2SO4溶液中分解出的新生态氧(H2O2H2O2 + O)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分解H2SO4没有破坏的有机物和碳。使有机氮、磷等转化为无机铵盐和磷酸盐等,因此可以在同一消煮液中分别测定N、P、K等元素的联合测定。该消煮液除可用半微量蒸馏法定氮外,还可用奈氏比色法测定溶液中氮的含量。奈氏(Nessler)比色法的原理如下: 待测液中的铵在pH=11的碱性条件下,与奈氏试剂作用生成桔黄色配合物
23、,其反应式如下: KOH 2KI + HgI2 K2HgI4(奈氏试剂) K2HgI4 + 3KOH + NH3 Hg2O(NH4I) (桔黄色) + 7KI + H2O 上述显色过程受溶液pH的影响很大,溶液pH=4时不显色,从pH=411之间随pH升高而颜色加深,pH=11时显色完全,其桔黄色的深浅在显色液NH4-N的浓度在0.23mgL-1时符合比耳定律。凡是在测定溶液中引起混浊的物质中Ca2+、Mg2+、Fe3+、S2-以及酮、醇等,在植物分析中主要是Ca2+、Mg2+离子的干扰,可加酒石酸钠配合掩蔽。13.2.1.1.2主要仪器 开氏瓶(100mL);控温消化炉,721分光光度计。1
24、3.2.1.1.3试剂 1.浓H2SO4; 2. 300gL-1 H2O2 ; 3. 100 gL-1 酒石酸钠溶液; 4. 100 gL-1 KOH溶液; 5.奈氏试剂:溶解HgI2 45.0g 和 KI 35.0g于少量水中,将此溶液洗入1000mL容量瓶,加入KOH 112g,加水至800mL,摇匀,冷却后定容。放置数日后,过滤或将上清液虹吸入棕色瓶中备用。 6. 100 gmL-1 N(NH4+-N)标准溶液:称取烘干NH4Cl(分析纯) 0.3817g溶于水中,定容为1000mL,此为100gmL-1 N(NH4+-N)贮备液。用时吸上述溶液50mL,稀释至500mL,即为10gmL
25、-1 N(NH4+-N)工作液。13.2.1.1.4操作步骤称磨细烘干的植物样品(过0.250.5mm筛)0.10000.2000g,置于100mL的开氏瓶或消化管中,先用水湿润样品,然后加浓H2SO45mL,轻轻摇匀(最好放置过夜),瓶口放一个弯颈不漏斗,在消化炉上先低温缓缓加热,待浓硫酸分解冒白烟逐渐升高温度。当溶液全部呈棕黑色时 从消化炉上取下开氏瓶,稍冷,逐滴加入300gL-1 H2O2 10滴,并不断摇动开氏(注1),以利反应充分进行。再加热至微沸1020min,稍冷后再加入H2O2510滴 。如此反复23次,直至消煮液呈无色或清亮色后,再加热510min,以除尽过剩的双氧水(注2)。取出开氏瓶冷却,用少量水冲洗小漏斗,洗液洗入瓶中。将消煮液用水定容至100mL,取过滤液(或取放置澄清的上清液)供N、P、K等元素的测定。消煮时应同时做空白试验以校正试剂误差。取上述待测液15mL(注3),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100 gL-1酒石酸钠溶液2mL ,充分摇匀(注4),再加入100 gL-1KOH溶液中和溶液中的酸(KOH的加入量可这样确定:另取一份待测溶液,以酚酞作指示剂,测定中和这份溶液所需KOH的mL数),加水至40mL,摇匀,加奈氏试剂2.5mL,用水定容后充分摇匀。30min后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波长为420nm。在样品测定的同时需做空白试验,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