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111.20KB ,
资源ID:1927782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2778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炭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炭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docx

1、炭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FRP /C M 2009.N o .6炭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郑争旗1,余 洋1,闫 曦2(1.新疆创越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2.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1摘要:本文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Sod i u m C arbonxy m ethy l C ell ulose ,C M C 与硅微粉(F i ne Silica Fu m es ,SF 作为复合分散剂对PAN 基炭纤维进行协同分散来制备炭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材料(Carbon F i ber R e i nforced Ce m ent

2、Composites ,CFRCC,研究了炭纤维用量、分散剂配比及水灰比对其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此法对纤维具有良好的分散效果。经过对各个掺量进行优选发现,在炭纤维为水泥掺量的1%,CM C 和SF 的分别为0.05%和15%,水灰比为0.300.32时效果最好,所得CFRCC 7d(7天的抗折和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31.22%和41.25%。关键词:炭纤维;增强水泥;制备;力学性能中图分类号:T B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999(200906-0031-04收稿日期:2008 07 01本文作者还有史景利和郭全贵。作者简介:郑争旗,男,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碳纤维的开发

3、及其应用研究。炭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材料(Car bon Fi b er Rei n f o rced Ce m ent Co mposites ,CFRCC是70年代末期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这类材料以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良好的抗弯、抗拉、抗冲击强度以及纤维的化学稳定性等优点而倍受人们青睐13。CFRCC 在很多国家的建筑、桥梁,石油钻井等领域都有应用。日本鹿岛建设公司于1982年最先将沥青基炭纤维制成的CFRCC 板用于伊拉克的A l She hee 纪念馆的外部,1986年又利用CFRCC 为幕墙板建成了Kasaka Koppong 区的一座办公大楼,总面积达32000,与普

4、通混凝土相比,重量减轻50%,强度增加510倍,钢材减少20%。1988年在东京兴建的几座大楼又采用这种幕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反响4,5。目前,有关CFRCC 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门领域,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科技工作者的注意。其中,以美国纽约Buffa l o 大学的D.D .L .Chung 、X.Fu 及P W.Chen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欧进萍、同济大学的吴科如及武汉工业大学的沈大荣、李卓球等人的研究最具代表性,他们在这一领域进行了系统而深入地研究。现已成功地研制出具有温度自监控、自修复、自适应、自调节、损伤自诊断和反射与吸收电磁波等功能的智能型混凝土615。虽然国内外在CF

5、RCC 制备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但由于炭纤维的表面疏水性,在CFRCC 制备方面还存在着炭纤维的均匀分散问题。目前,国内外解决这种问题的主要方法是加入分散剂和纤维表面处理两种方法1618。其中表面处理法由于工艺复杂很少被采用,而用分散剂分散纤维虽然可以很好地改善纤维在CFRCC 中的分散性,但是分散剂加量太小时,分散效果不明显,而加量太大又会向CFRCC 中引入大量缺陷,另外,分散剂还具有增稠作用、缓凝作用和价格昂贵等缺点19,因此,单一用分散剂来分散纤维已经不是经济可行的好方法了。有文献报道20,含有活性成份的外掺粉料(如硅微粉、粉煤灰、珍珠粉砂等对纤维也有较好的分散作用,而且这些外掺粉料具

6、有提高CFRCC 的密实度,增加其力学性能等作用。因此本文拟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Sodiu m Car bonxy m et h yl Cellulose ,C MC 与硅微粉(Fi n e S ilica Fum es ,SF作为复合分散剂对PAN 基炭纤维进行协同分散,同时考察了复合分散剂、炭纤维用量及水灰比对CFRCC 力学性能的影响。1 实验原料及制备工艺1 1 实验原料高效减水剂FDN A ( 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山东汶河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硅微粉(800目、P AN 基炭纤维(T300、消泡剂(磷酸三丁酯、羧甲基纤维素钠(C MC 、水泥:PS 325级水泥。表1 PAN 基炭纤维的

7、物理性能参数T ab le 1 T he physical param eters o f PAN based ca rbon fiber直径/ m 密度/g c m -3拉伸强度/GPa 弹性模量/GPa 长度/mm 71.763.53230231 2 试样制备(1将称量好的C MC 缓慢加入占试验总用水量约25%的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P AN 炭纤维和SF继续搅拌至纤维成单丝状态;(2将一定比例的减水剂和水泥倒入烧杯混合,分出一部分后,将剩余水加入烧杯搅拌均匀,然后将(1中的纤维加入并充分搅拌使纤维分散均匀;最后,将分出的水泥倒入烧杯滴入几滴消泡剂继续搅拌;(3将(2中配制的水泥浆倒入涂

8、有脱模剂的模具中捣实,并将表面用刮刀抹平,24h后脱模,放入恒温水泥砼养护箱中养护(湿度!95%,温度为201#。1 3 性能测试(1采用数码相机(N ikon L3观察炭纤维在复合分散剂中的预分散效果和CFRCC的断面形貌;(2在深圳新三思公司生产的C MT4303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分别测试3d(3天和7d(7天的抗折和抗压强度,测试速率为0.1mm/m i n。2 结果与讨论2 1 炭纤维掺量对CFRCC力学性能的影响表2 PAN基炭纤维掺量对CFRCC3d、7d的抗折和抗压强度的影响T able2 Infl uence o f content o f PAN based ca rb

9、on fi ber on the CFRCCs flexural strength and co m pressi vestreng t h i n3days and7daysPAN炭纤维掺量抗折强度/M Pa抗压强度/M Pa /w t%3d7d3d7d3.88表2所示为CFRCC3d、7d的抗折、抗压强度与炭纤维掺量的关系。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随着炭纤维掺量的增加,CFRCC 3d和7d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均增大,炭纤维的掺量在1%时,抗压和抗折强度均达到最大值,随后, CFRCC的强度反而随着炭纤维掺量的增加而降低。纤维对CFRCC的增强机理可解释为:水泥基材料中大量的

10、微裂纹在试件受载后会产生扩展,损害水泥基体及各组分间的界面。纤维加入后,一方面抑制了裂纹的扩展;另一方面又利用自身的高强度,在被拔出或拔断地过程中消耗一定的能量,实现了复合体综合力学性能的提高。在轴向受压状态下,复合体要发生横向变形,由于纤维的存在,加大了这种变形的难度,并阻止了纵向裂纹的扩张,最终发挥了纤维的高强抗拉特性,使CFRCC的性能得以提高。随着炭纤维掺量的增加,纤维在水泥基体中形成的三维网络分布越密集,纤维的增强作用越大;但掺量太大时,炭纤维易发生集束团聚,导致材料内部发生应力集中,使材料的抗折和抗压强度降低,从而影响纤维的作用发挥。因此,为了保证炭纤维较为均匀地分散于水泥基体中,

11、炭纤维的掺量不宜过大。2 2 SF与C M C复合分散剂对CFRCC力学性能的影响炭纤维是疏水性物质,在水中不易分散,故常需采用分散剂。C MC、HEC、MC等常用作纤维的分散剂21。这些物质对纤维具有分散性是因为他们中所含有的极性官能团(羟基和羰基能与H2O分子之间形成氢键,增强纤维的表面亲水性,使纤维在水中的分散性得到改善。因C MC价格相对低廉,本试验选用它作为分散剂。此外,含有活性成份的外掺粉料(如硅微粉、粉煤灰、珍珠粉砂等对纤维也有较好的分散作用,这是因为这些极细的球状外掺粉料在水泥基体中的%滚珠效应&可以大大提高纤维在基体中的分散程度。有试验研究表明,炭纤维含量较低时,采用SF可以

12、有效提高炭纤维的分散性;而炭纤维含量较高时,只要搅拌均匀,也可使炭纤维在整个体积内分布均匀。另外SF又具有填充水泥与纤维间缝隙的作用,使试件致密,同时其中的活性成份S i O2与水泥水化产物Ca(OH2发生反应,生成C S H(C a O S i O2 H2O凝胶,使本来界面上较富余的Ca(OH2转变为C S H凝胶,提高了界面粘结强度及复合材料性能20,22。因此本实验用%SF+ C M C&作为复合分散剂研究其对CFRCC力学性能的影响,图1为SF与C MC复合分散剂对炭纤维的分散效果图,从图1(a、1(b可以看出炭纤维在复合分散剂及CFRCC中分布非常均匀。表3和表4分别为C MC和SF

13、掺量对CFRCC的抗折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表3 C M C掺量对CFRCC的7d抗折、抗压强度的影响T able3 Infl uence of contents o f C M C on the CFRCCs flexural streng t h and co m pressi ve streng t h i n7days从表3可以看出,在纤维掺量一定时,随着C M C掺量的减少,CFRCC7d的抗折和抗压强度均增大。这是因为C MC虽然对炭纤维具有良好的分图1 %SF+CM C&复合分散剂对PAN基炭纤维的分散F i g.1 P ho t o o f PAN based carbon fi

14、ber d ispersedi n composite dispersant and CFR CC散作用,但是过多加入C M C后会产生引气作用,在基体材料中形成许多气泡,影响CFRCC的力学性能,磷酸三丁酯等物质具有消除气泡的作用,加入后可有效消除水泥浆体中的气泡,但由于其具有酸性,而水泥的水化反应又是在碱性环境中进行的,所以消泡剂的加量必须适中。同时C M C过多加入后会极大增加水泥浆体的黏度,影响浆体的流动性,甚至会导致已经预分散开的纤维重新团聚。通过对CFRCC断面观察可以看出,0.05%的C M C足以使实验所用纤维在基体中分散良好,因此本文选用水泥质量的0.05%作为C MC的最佳

15、掺量。表4 SF掺量对的CFRCC3d、7d的抗折和抗压强度影响T ab l e4 In fl uences of conten ts o f sili ca f umes on t he CFRCCs flexura l streng t h and co m pressive streng th in3days and7daysCM C+SF掺量/w t%抗折强度/M Pa抗压强度/M Pa 3d7d3d7d表5 水灰比对CFRCC3d、7d的抗折和抗压强度的影响T able5 Infl uences o fw ate r cem ent ra ti o on the CFRCCsfl exura l strength and compress i ve strength i n3days and7days 水灰比抗折强度抗压强度3d7d3d7d3 结 论本文采用%C MC+SF&复合分散剂对炭纤维进行分散来制备CF RCC,此法可有效地对炭纤维进行分散,所得CFRCC材料7d的抗折和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31. 22%和41.25%,并通过实验对炭纤维掺量、水灰比, C MC和SF的掺量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后得出: FRP/C M 2009.N o.6(1炭纤维的掺量为水泥质量的1%时最好,太低时不能有效阻止裂纹的扩散,太高时纤维又易产生团聚现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