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5 ,大小:49.77KB ,
资源ID:1925721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25721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精品新人教版必修四高中政治第十一课第一框社会发展的规律优质课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四高中政治第十一课第一框社会发展的规律优质课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观点二: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由“天命” 、“神”、“绝对精神”决定的。说明:两种观点都属于历史唯心主义,分别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实质上都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完全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设问3: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人类社会历史领域的认识有何不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首次在人类社会历史领域坚持了唯物主义。马克思从实践出发认识人类社会,用实践的观点考察人类社会,找到了以物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存在,追溯到产生各种社会意识的物质原因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

2、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具有能动作用。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有时先于或落后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思考1:鲁迅: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拣煤渣老婆子的辛酸,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老太爷一样。鲁迅的的这段话说明什么道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思考2:在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落后的、腐朽的思想。不尊重知识和人才的现象,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珍惜劳动成果、挥霍浪费的现象还是有发生。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今天,为什么会存在落后愚昧的思想?体现了什么道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设问4:请指出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主要分歧在哪里?根本观点是什么?【拓展】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区别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和历史唯心主义(唯心史观)的划分标准: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A历史唯物主义

4、根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历史唯心主义根本观点: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原理归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形成科学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引起事物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用上述观点看人类社会,可以看到,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引起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内部的矛

5、盾,那么,推动社会发展的矛盾是什么?社会发展的规律又是什么?问题二:社会基本矛盾及发展规律(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思考1、马恩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说明了什么道理?1、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材料一 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决定了我国除了实行公有制为主体,还应该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及除了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还应该允许多种分配方式并

6、存。 材料二、建国初期我国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不利于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我国实现了市场经济体制,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以上材料分别体现了什么哲理?【答案提示】(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服务于生产关系: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3)体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归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状况性质;变化发展变革;(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推动;不适合阻碍(3)结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

7、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1)含义:A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B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指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建起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建立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思想上层建筑是指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宗教等等。(2)经济基础

8、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思考3 资料: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决定了政治上必须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我国原有政府管理过多过滥,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2004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规范政府的职权,更好地发挥了为市场经济服务的职能,促进经济发展。 以上材料体现了什么哲理?【答案提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服务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推动经济基础的发

9、展。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促进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服务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2、结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注: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而经

10、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总和,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人类社会就是在这两对基本矛盾相互作用中不断发展。 两对基本矛盾在社会生活中地位作用不是并列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是一切矛盾的物质根。【小结】阅读教材90页图示及第三段。人类社会两个基本矛盾及普遍规律问题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从刀耕火种到现代文明,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然而它却只存在了15年!历史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虽然秦始皇希望自己的统治能够长期延续下去,但最

11、终还是挡不住历史车轮。思考: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如何?道路如何? 社会历史发展的实现途径是什么? 2、秦的灭亡,汉的兴起,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什么? 3、社会主义社会的自我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依靠什么方式?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2)、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途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都是通过实践实现的)(3)、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主义社会,基

12、本矛盾的解决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推进社会主义工作的强大动力。总之,人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地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板书设计第一框 社会发展的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旧的社会历史论的局限性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2、实现途径教学反思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 1知识目标识记人民

13、群众的含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2能力目标通过社会历史的主体的学习,明确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形成自觉坚持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坚持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教学重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教学难点】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情景导入】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探究:你支持何种观点,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结论一: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

14、历史的创造者。结论二: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的性质、大小是不同的。结论三:人民群众是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包括普通个人、杰出人物。其主体是劳动人民。概念巩固:判断:属于人民群众的是:图片判断。【情景探究一】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高密举行新闻发布会:“非常感谢大家跑到我们高密。这本是一个有红高粱的季节,可惜现在不种红高粱了,我估计你们都没有看到过。”记者:“800万奖金怎么用?莫言:“”莫言获奖后,将会干什么?学生:一、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主体。 (2)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事物质资料

15、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情境探究二】高密新闻发布会:“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随我成长,所以当我拿起笔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的元素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材料中可以看出人民群众的什么作用?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泉。 (2)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3)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情境探究三】高密发布会:高密人为什么不种红高粱了?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

16、定力量(1)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2)此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3)实现方式: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情境探究四】高密新闻发布会:”莫言:“”又问,获奖之后写啥?“继续站在人的角度写人的作品。【探究】如何理解“继续站在人的角度写人的作品”这句话?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党的群众观点 地位。 基本内容。【情景探究五】高密新闻发布会后续反映:莫言迷、莫言热,纷纷表示要到高密看红

17、高粱,强烈期盼当地高密政府打算投资67个亿的项目将打造出一系列的旅游区域:“种万亩红高粱”、“建莫言文化体验区”支持:扬红高粱文化。反对:高密被商业化。学生探究:莫言获奖后,高密政府该2、党的群众路线 党的群众路线的地位。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本节课从唯物史观出发,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求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情景探究六】音乐响起: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谈谈你将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回报这片生你养你的土地和家乡人民。如果我是,我将如何【教师总结】愿我们有这样一种情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第二框: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

18、造者实验高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年级 政治 学科主备教师 第十二课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 知识目标:掌握价值与价值观的含义,能列举事例阐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能力目标:通过不同价值观及其作用的比较,提高比较能力;分析不同价值观的现象及其实质,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树立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自己行为的思想;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2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引导:每年的两会都是我国的大事,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昨天在北京召开,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明日在北京召开。每年召开的两会对我国有没有价值,与会代表及每一个中国人又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

19、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十二课第一框题:价值与价值观。请同学们将课本翻到96页。板书:一、价值与价值观1、人的价值(1)物的价值课堂探究:情境:假如你明天就要代表江西人民去北京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请问你会随身携带什么物品前往首都呢?请说明理由备选:食物,伞,太阳镜,衣服,口罩、手机等。 学生回答结论:从同学们的方案中,我发现,同学们选择的东西都是对自己有用的,也就是说,之所以会选择这些东西,是因为它们对我们有用,他们的某些属性和功能能满足我们的某种需要。因此,我们哲学上就把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称为价值,也就是,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书写板书:一、人的价值 1、价值的含

20、义)价值是一种关系,是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和功能间的相互关系。生活中,无论是衣食住行,自然环境,还是文学作品,科学理论,只要对我们有积极意义能满足我们的某种需要,那么就认为是有价值的。因此哲学上的价值概念,涵盖了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那么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事物(如口罩)的价值是一样的吗?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那么哲学上的价值与经济学商品的价值是一样的吗?不一样,跟商品的使用价值类似。(2)人的价值社会价值过渡衔接:作为人大代表,要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同时也要履行自己的义务,接下先回顾一下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人民为什么会选择你做他们的代表?学生回答人民之所以会选择你都是因为他能

21、满足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的需要,对于人民说,你有价值。问题:那么你又怎么满足你的需要呢?你能能创造满足人民需要的东西。因此,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人能创造价值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这是人的社会价值,又叫贡献和责任。(2)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设问:刚才我们知道你能满足人民当家作主的需要,体现了你的的社会价值,那么你自己有没有需要? 自我价值自己在代表人民行使权利的过程中,你们的衣食住行等由国家支付,也就是说你自己的某些需要也得到了满足,同时自己的心血和劳动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扬,得到社会的承认,也获得了自我的满足。答:所以人的价值和物的价值是不一样的,因为人本身也是有需要的,人在满足他人、

22、社会需要的同时,也需要满足自己的需要,这就是人的自我价值,又叫索取。所以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我们又是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大小?主要看什么呢?作为人大代表,你既有社会价值又有自我价值,那么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是看你自我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还是看社会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2)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那我们又该如何理解这里的贡献?人的价值体现在多方面的,可以是物质方面,也可以是精神方面;可以是对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价值,也可以是对人类和社会的价值。最根本的是看他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23、,也就是说,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小结:根据刚才我们的分析,我们知道了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他人、社会和自己的需要。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价值观的含义过渡:在前面的活动探究中,我们分别探讨了事物的价值,人的价值,也知道了评价价值的标准。在生活中,我们总会思考我们选出的人大代表是否有价值,价值是大是小,也就是说我们对人大代表的价值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每个人都会对事物或人的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价值观的含义)根据我们之前学的知识,这里的价值观是一种看法和观点,那么价值观是社会存在还是社会意识?价值

24、观是本质上一种社会意识,之前我们学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指导作用,接下,我们一起探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书写板书:(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近些年,尤其是习主席上任以,在八项规定的指导下,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刮起了一股风勤俭节约之风。在这阵风的影响下,今年的两会也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变化,请看视频。矿泉水取代沏茶倒水,并且矿泉水实行“实名制”,请问:你怎么看待这个变化?对于这个变化,网上很多网友展开了议论,我选取了这么三个网友的观点展示课件,并解释三个观点。请结合视频和网友的观点思考以下两个

25、问题问题1:为什么不同的人对这一变化的看法不同?学生回答,点评。由此可见,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问题2:你在生活中厉行节俭吗?具体怎么做的?可见,价值观还影响着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综上所述,价值观影响着人们认识和评价事物,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总之,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总结:生活中,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面临着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选择,价值观选择正确,将在改造世界中获得成功,选择错误,必将在改造世界中遭到失败。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导向作用 过渡:作为人民,我们选出代表为我们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那么我们就要

26、关注我们选出的代表是否很好的履行了职责,是否很好地代表了人民。接下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这位人大代表 展示视频:湖南衡东人大代表当街遇袭被刺9刀,王江河秉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冒着生命危险如实举报他人,我们暂且不说的他的方法科学不科学,但是他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推崇的。这是代表了绝大多数人大代表的正面形象,然而也有一些人大代表并没有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甚至侵害人民和集体的利益,比如: 展示课件探讨:在面对生与死、公义与私利之间的抉择时,王江河和陈安众们分别做出了什么选择?为什么他们的选择不一样?这告诉我们什么哲学道理?学生讨论后点名回答。点评:王江河冒着生命危险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一个人大代表应有的价

27、值取向;而陈安众们选择了私利,他为了自己的私利,侵害了他人和集体的利益,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制裁。我们可以看出:当不同的人面对生与死、公义和私利的时候,他们的选择是不一样的,那么为什么他们的选择不一样?因为他们的价值观不一样,价值观不一样,人们做出的选择就不一样。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都是在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选择了不同的价值观就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因此,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书写板书: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这个导向作用体现在:既然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那么我们大家应该怎么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果有正确的价值观,那么人生是美好的,光明的;相反,有错误的价值观,自私自利,消极悲观,就容易与庸俗与苟且为伍。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在央视评论说:一个社会一定要有一个主流价值观,支配我们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