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277.19KB ,
资源ID:19236177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23617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化学练习题十七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化学练习题十七Word文档格式.docx

1、1molCH3OH(l)1molCO2(g)+1mol H2(g)写出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制备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_ _。该反应的S_0(填“”或“S2,在答题卡上画出 c(CO2)在T1、S2条件下达到平衡过程中的变化曲线。(3)某科研机构,在t1下,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了不同时间的NO和CO的浓度(具体数据见下表,CO2和N2的起始浓度为0)。时间/s12345c(NO)/xl0-4 mol L-1100450250150100c(CO)/xl0-3 mol L-1360305285275270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平衡时NO的体积分数为 。(4)若该反应在绝热、恒容的

2、密闭体系中进行,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进行到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代号)。(下图中v正、K、n、m分别表示正反应速率、平衡常数、物质的量和质量)(5)煤燃烧产生的烟气也含氮的氧化物,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CH4(g)+2NO2(g) = N2 (g)+CO2 (g)+2H2O(g) H=-8670 kJ mol-12NO2 (g) N2O4 (g) H=-569 kJ mol-1H2O(g) = H2O(l) H=-440 kJ mol-1写出CH4催化还原N2O4 (g)生成N2 (g)、CO2 (g)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 。5、利用I2

3、O5可消除CO污染或定量测定CO,反应为:5CO(g)I2O5(s)5CO2(g)I2(s);H 1(1)已知:2CO(g)O2(g)2CO2(g);H 22I2(s)5O2(g)2I2O5(s);H 3则H 1 (用含H 2和H 3的代数式表示)。(2)不同温度下,向装有足量I2O5固体的2 L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CO,测得CO2的体积分数(CO2)随时间t变化曲线如图。请回答:从反应开始至a点时的反应速率为v(CO) ,b点时化学平衡常数Kb 。d点时,温度不变,若将容器体积压缩至原来的一半,请在图中补充画出CO2体积分数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容器内气体密

4、度不变,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两种温度下,c点时体系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相等C增加I2O5的投料量有利于提高CO的转化率Db点和d点的化学平衡常数:KbKd(3)将500mL(标准状况)含有CO的某气体样品通过盛有足量I2O5的干燥管,170下充分反应,用水乙醇液充分溶解产物I2,定容到100mL。取25.00mL,用0.0100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消耗标准溶液20.00mL,则样品气中CO的体积分数为 。(已知:气体样品中其他成分与I2O5不反应;2Na2S2O3I22NaINa2S4O6)6、(改2014年广东高考16分)用CaSO4代替O2与燃料CO反应,既可

5、提高燃烧效率,又能得到高纯CO2,是一种高效、清洁、经济的新型燃烧技术,反应为主反应,反应和为副反应。1/4CaSO4(s)+CO(g) 1/4CaS(s)+CO2(g) H1 = -47.3kJmol-1 CaSO4(s)+CO(g) CaO(s)+CO2(g) +SO2(g) H2 = +210.5kJmol-1 CO(g) 1/2C(s)+1/2CO2(g) H3 = -86.2kJmol-1(1)反应2CaSO4(s)+7CO(g) CaS(s)+ CaO(s)+6CO2(g)+ C(s) +SO2(g)的H_(用H1、H2和H3表示)(2)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对数lgK随反应温度T的变化

6、曲线见图18,结合各反应的H,回答下列问题。a)曲线中对应反应的是_(选填“”或“”)。归纳lgK-T曲线变化规律: b)_ _ 。c)_ _ 。(3)向盛有CaSO4的真空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初始浓度为C0 molL-1 的CO,反应于900达到平衡,此时c平衡(CO)=8.0X10-5 molL-1。d)用图18中相应的lgK的值计算CO的转化率(忽略副反应,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e) c(CO)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19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请在答题卡坐标图中分别画出升高反应温度(高于900)和降低反应温度(低于900)c(CO)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图,并作相应的标注(忽略

7、副反应)。7、研究CO2与CH4的反应使之转化为CO和H2,对减缓燃料危机,减少温室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2CO(g)+O2(g)2CO2(g)H566 kJmol-1 2H2(g)+O2(g)2H2O(g)H484kJ CH4(g)+2O2(g)CO2(g)+2H2O(g)H802kJ 则CH4(g)+CO2(g)2CO(g)+2H2(g)HkJ(2)在密闭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1的CH4与C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H4(g)+CO2(g)2CO(g)+2H2(g),测得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据图可知,P1 、P2、 P3 、P4 由大到小的顺序

8、 。在压强为P4、1100的条件下,该反应5min时达到平衡点X,则用CO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3)CO和H2在工业上还可以通过反应C(s)+H2O(g) CO(g)+H2 (g)来制取。在恒温恒容下,如果从反应物出发建立平衡,可认定平衡已达到的是 A体系压强不再变化 BH2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 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5,且保持不变 在某密闭容器中同时投入四种物质,2min时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有1mol H2O(g)、1mol CO(g)、2.2molH2(g)和一定量的C(s),如果此时对体系加压,平衡向 (填“正”或

9、“逆”)反应方向移动,第5min时达到新的平衡,请在下图中画出25min内容器中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曲线。8、CO2和CH4是两种重要的温室气体,通过CH4和CO2反应制造更高价值化学品是目前的研究目标。(1)250时,以镍合金为催化剂,向4 L密闭容器中通入6 mol CO2、6 mol CH4,发生如下反应:CO2(g)CH4(g)2CO(g)2H2(g)。平衡体系中各组分体积分数如下表:物质CH4CO2COH2体积分数0.10.4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已知:CH4(g)2O2(g)CO2(g)2H2O(g) H=-890.3 kJmol1CO(g)H2O (g)CO2(g

10、)H2 (g) H=2.8 kJ2CO(g)O2(g)2CO2(g) H=-566.0 kJ反应CO2(g)CH4(g)2CO(g)2H2(g) 的H ;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CO的生成速率如右图所示。t1t2时,温度升高而CO的生成速率降低的原因是 ;(代表CO的生成速率,代表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为了提高该反应中CH4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若再向容器中同时充入2.0 mol CO2、6.0 mol CH4、4.0 molCO 和8.0 molH2,则上述平衡向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2)以CO2为原料可以合成多种物质。可降解二氧化碳聚合物是由CO2加聚而成,写

11、出其结构简式: ;以氢氧化钾水溶液作电解质进行电解,CO2在铜电极上可转化为甲烷,该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1、(1) (配平1分,标明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共1分)(2)氮气 氮化硅(化学式同样给分) (2分)(3) 起点、终点与原图像一致(1分),波峰的高度比原图像低(1分)。图示答案略。(4)K=c(CO)6/c(N2)2 (1分) 减小(1分)(5)增大了氮气的浓度(1分) 加入(使用)了(正)催化剂(1分) 升高温度或缩小容器体积(2分)1、试题分析:30、该反应中碳化合价由0价到+2,氮元素由0价变为-3价,氮气为氧化剂,氮化硅为还原产物;31、催化剂不改变反应能量变化但可以降低反应活化能

12、,即起点、终点与原图像一致,波峰的高度比原图像低;32、由图确定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变小;33、t2时图像逆反应速率没变,正反应速率增大应为增加气态反应物浓度,t时反应速率增大,平衡不移动,(而且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不等不是压强改变)应该是使用正催化剂;t5时反应速率均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应为升高温度或缩小容器体积增大压强。考点:考查化学平衡有关问题。2、(1)2SO2(g)+O2(g)2 SO3(g)H=-196.6 kJ/molI II 810 L/mol【解析】(1)在一定条件下,每生成8gSO3的物质的量为0.1mol,放热9.83kJ,则每生成1

13、mol三氧化硫反应放热98.3KJ,所以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2SO3(g)H=-196.6 kJ/mol。I2SO2(g)+O2(g)2SO3(g)正反应是体积缩小的反应,在500,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向容积为1L的甲、乙两个密闭容器中均充入2mol SO2和1mol O2,起始时甲、乙两容器体积相同,甲保持压强不变,乙保持容积不变,充分反应后均达到平衡,甲为了保持压强不变,容器的体积不断减小,这一过程相当于到达平衡后的乙对容器加压,加压平衡正移因此,达平衡时,甲容器中SO3体积分数大于乙容器中的三氧化硫,故答案为;II乙在t1min时达到平衡,此时测得容器乙中的

14、转SO2化率为90%,则2mol SO2和1mol O2在1L密闭容器在t1min内各物质浓度发生的变化如下: 2SO2(g)+O2(g)2SO3(g)起始浓度(mol/L) 2 1变化浓度(mol/L)1.8 0.9 1.8平衡浓度(mol/L)0.2 0.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 C2(SO3)/C2(SO2)C(O2)=(1.8mol/L)2/(0.2mol/L)2(0.1mol/L)=810 L/mol。保持温度不变t2min时,化学平衡常数不变,再向该容器中充入1molSO2和1mol SO3,反应物SO2和生成物SO3,浓度在t2时都瞬间增加,所以t2时瞬间反应速率增大,在1L密

15、闭容器在t2min内各物质浓度如下:2SO2(g)+O2(g)2SO3(g),1.20.1 2.8此时浓度商为:QC= C2(SO3)/C2(SO2)C(O2)=(2.8mol/L)2/(1.2mol/L)2(0.1mol/L)K=810 L/mol,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t3min时达到新平衡,图象如图所示3、(1)3H2(g) + CO2(g)= CH3OH(l)+ H2O(l);H=50KJ/mol; 低温;(2)A、D; (3)CD;(4)0.01mol.L-1.min-1;画图试题分析:(1)根据题意可得热化学方程式:CO(g)+H2O(l)=CO2(g)+H2(g) H=41KJ/

16、mol; CO(g) +H2(g) =CH3OH(l)H=91KJ/mol; ,整理可得3H2(g) + CO2(g)= CH3OH(l)+ H2O(l);H=50KJ/mol;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一个体系的混乱程度减小的反应。所以SV逆,平衡正向移动,逆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又略有增加。因此选项为A、D。(3)A若反应达到平衡,则v正(H2)= 3v逆(CO2)。错误。B由于二者消耗时是按照3:1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消耗的,所以在开始加入的这两种气体只有按照某一确定的比例混合,达到平衡时才有关系:C(H2) = C(CO2)。因此不能作为判断平衡的标志。C由于生成物有液态物质,若反应未达到平衡,则气

17、体的质量就会发生变化,气体的密度也会发生改变。因此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变,可以作为判断平衡的标志。正确。D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等的反应,如果未达到平衡,则气体的物质的量就会发生变化,则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就会改变。因此容器内压强不变可以作为判断平衡的标志。(4)反应的容器容积为2.0L,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了2.0g/L,则气体的质量增加了2.0g/L2.0L=4.0g.其中增加的CO2的质量为所以n(CO2)= mM= =0.08mol,因此V(CO2)= c(CO2)t=(0.08mol 2L)4min = 0.01mol/(Lmin)。由图像可知:反应CO2(g)+3H2(g)CH3OH

18、(l)+H2O(l)中起始时c(CO2)=0.10mol/L,平衡时c(CO2)=0.025mol/L,则c(CO2)=0.075mol/L,所以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为:c(H2)=0.075mol/L,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当保持其他条件不变,t1时将容器体积压缩到1L,c(CO2)=0.05mol/L,c(H2)=0.15mol/L,平衡向右移动,设消耗c(CO2)=xmol/L,则消耗c(H2)=3xmol/L,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CO2)=(0.05-x)mol/L ,c(H2)=(0.15-3x)mol/L ,平衡常数不变。即,解得x= 0.025mol/L,则t2达到新的平衡时c(

19、CO2)=0.025mol/L.故t1后c(CO2)随时间t变化趋势曲线为如图所示。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反应的方向性、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CO2浓度与时间图像的表示。4、(1)放热 0025 mol/(Ls) (各2分,共4分)(2)见图(在T1S1下方,起点不变、终点在虚线后即可,合理均可)(2分)(3)5000 L/mol (2分) 241% (2分) (4)B D (共2分,少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5)CH4(g)+N2O4(g)N2(g)+CO2(g)+2H2O(l) H 8981kJ/mol (2分)依据“先拐先平,数值大”的原则,可知:T1T2,而在T1条

20、件下可知,二氧化碳的含量反而低,可知,升高温度反应逆向移动,因此正向是放热的。化学反应速率等于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者生成物浓度的变化量,因此可以确定用二氧化碳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就为:0.050 mol/(Ls),再依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用氮气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就为:0.025 mol/(Ls)。增大表面积,只是增大反应速率,并不影响二氧化碳的含量,因此,只是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延长,并不影响二氧化碳的量。 2NO(g) + 2CO(g) 2CO2 + N2起始浓度:103mol/L 3.6103mol/L 0 0转化浓度:9.0104mol/L 9.0104mol/L 4.

21、5104mol/L平衡浓度:104mol/L 2.7103mol/L 9.0因此平衡常数:根椐,平衡时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浓度之比,所以平衡时NO的体积分数为:A图中正反应速率反应开始后是减小的,错误;B图中表示的是化学平衡常数随时间的变化,因为是绝热的,而反应又是放热的,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放出的热量散不出去,衡常数减小,但在某一个时刻达到平衡状态。正确;C图中在t1后各自的物质的量还在变化,则不是平衡状态,错误;D图中一氧化氮的质量在t1时刻质量不变,一定是一个平衡状态。 CH4(g)+2NO2(g) = N2 (g)+CO2 (g)+2H2O(g) H=-8670 kJ mol-

22、12NO2 (g) H2O(g) = H2O(l) H=-440 kJ mol-12:CH4(g)+N2O4(g)N2(g)+CO2(g)+2H2O(g) H 8981kJ/mol5、(1)2.5H20.5H3(3分)(2)0.6molL1min1(2分,不带单位扣1分),1024 或者45(3分) AB(2分,选对一个得1分,有错选得0分)(3)8.96%(3分,三位有效数字,错误扣1分)(1)根据盖斯定律,对照第1个反应和第2个反应中CO,对照第1个反应和第3个反应中I2或I2O5,可得H 12.5H20.5H3。(2)设转化的CO物质的量浓度为x,根据三段式进行计算: 5CO(g)I2O

23、5(s)5CO2(g)I2(s) 起始浓度(molL1) 1 0转化浓度(molL1) x x平衡浓度(molL1) 1-x xa点CO2的体积分数为0.3,则x/1=0.3,可得x=0.3molL1,则v(CO)=0.3mol/L0.5min = 0.6molmin1;类似a点计算,可求出b点CO的平衡浓度为0.2molL1,CO2的 平衡浓度为0.8molL1,则b点时化学平衡常数Kbc5(CO2)c5(CO)=0.850.25=45。d点时,温度不变,若将容器体积压缩至原来的一半,压强增大,因为该反应前后气体的系数相等,所以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CO2的体积分数不变,可画出CO2体积分数

24、的变化曲线。A、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说明气体的质量不变,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B、c点时两温度下CO2的体积分数相等,说明气体组成相同,则体系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正确;C、因为I2O5为固体,增加I2O5的投料量,CO的转化率不变,错误;D、b点CO2的体积分数大,说明b点平衡常数大,所以Kb Kd,错误。(3)根据化学方程式可得对应关系:5CO I2 2Na2S2O3,n(CO)=5/2n(Na2S2O3)=5/20.0100molL10.02L4=0.002mol,则样品气中CO的体积分数为:0.002mol22.4L/mol0.5L100%=8.96%6、(1)4H1+H2+2H3(2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