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37.24KB ,
资源ID:1923213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23213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王二小的事迹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王二小的事迹文档格式.docx

1、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他的先进事迹还被录制为短片广为传播。当有人问他27年来坚持植树造林、管理林图的是什么?王小苗总是微笑着说:过去革命前辈打下的江山,我们有责任把它守好、绿化、美化好。八个老人文化程度都不高,头几年种树没有任何经验,完全是摸索着干。华山松的种子种下去之后,荒山里的松鼠和小鸟经常偷吃,种出来的树寥寥无几。后来,当地林业部门技术人员给他们提建议,改在冬天下种,雨季移栽。他们一试,成了。挖坑下种时,八老满山遍野找有水的地方,在水源附近安营扎寨,除草挖坑。冬天种下的华山松沉睡到春天,就会探头探脑长出来。初夏的雨季来临时,华山松的树苗长到有豆芽菜那么高的时候,就要移种了。

2、下雨的时间,是移种华山松的最佳时期,八位老人分头招募村民,每人带百八十人上山,戴着草帽,披着蓑衣,一起冒雨移栽树苗。王家云回忆,1982年陆良县搞了包产到户后,请农民上山种树,就要每天付钱了工费3角。这个数字慢慢涨了些,最后,上山种树的日工资为7角3分,八老的工钱和其他农民完全一样。年底林业部门上山查看林场,验收合格了,八老就能拿到每亩10元的补贴。这笔钱支付了募来的人的工资之后,给八老剩下的已经不多。一进一出,基本上等于白干。我们当时守山,是自带包谷面等干粮的,刚够糊口。王家云说。离家去种树,钱又赚不到,一个人支撑家庭的老伴保小四意见很大。每次下山回家休息,保小四都要劝老伴别干了。我告诉他种

3、树赚不到钱,但他不听,劝也劝不祝最后,保小四只好不说了,把埋怨压在心底。王家云的大儿子王吉荣也不支持父亲上山。在家里,我不怕我爹,他钱都赚不回来,我赚的钱还比他多。王家云上山种树的头几年,王吉荣正是20岁出头的小伙子,也跟着凑热闹上山种过树,我吃不了那个苦,比盘田还苦后来王吉荣外出打工,几年后成了小包工头。包产到户时,王吉荣在当地一个叫做对面山的地方分到了2亩多地,但他常年在外干建筑,分到户的土地也荒废了。王家云就自作主张,在儿子的土地上培育树苗。结果,2010年八老离开花木山林场时,王吉荣的土地也一并被交还了。如今,王家云老两口和大儿子住在一个大院里,儿子住一边,老两口住一边。王家云不抽烟、

4、不喝酒,唯一的爱好是吃甘蔗。家门口的一小块荒地被王家云平整后用来种菜,老两口日常的蔬菜就是从这地里得来。回想老伴这30年以树为伴的人生,保小四有些不以为然。他说他是共产党员,要为国家、为人民树倒是种了一大堆,老了还不是要回家,要我们养着。其实,如果追溯王家云的人生经历,他对种树的执著倒是有一套可以解释的逻辑。王家云幼年时父母相继离世,年纪尚幼的他要承担兄妹四人的生活,这段经历对他影响极深。解放前,我家没有父母,都是几个娃娃,没人来管。长大成人后,王家云表现积极,成为生产队副队长、党员,每天都要带着村民们干活,做事亲力亲为,免得不能服众。老伴保小四领教过丈夫的这种性格。1962年,王家云带着村民

5、们到陆良马街镇去插秧,这个工作需要持续数天,他没空回家照顾即将分娩的保小四。由于无人照料,他们的女儿在出生后50天就夭折了。种树守山30年,王家云虽然没有为家里带回实实在在的财富,但是却给乡亲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王吉荣说,以前,整个绿映塘村周围都是光秃秃的山,风很大,种出来的苞谷容易被吹折,长不大。近些年来,山上的松林逐渐长成,挡住了肆虐的山风,种的苞谷都能长成正常大小了。王家云有个亲弟弟,叫王家德。王家云当年是生产队副队长,王家德那时在陆良的一家国有煤矿当矿工,两兄弟都是党员,后来,又一同跟随王小苗上山种树。弟弟王家德79岁,身板还算硬朗。去年靠卖猪、卖菜挣了1万多元钱,维持老两口的生活

6、。如果不是家里遭遇变故,他觉得自己还能再干几年农活。去年年底,王家德的外孙染病身亡,王家德的女儿悲伤过度导致精神失常,投水自荆接连失去亲人,让王家德老两口倍受打击。王家德的老伴陈有香今年71岁。她患有骨质增生,去年以来渐趋严重,到医院求诊也不见好转。现在连走路都要借助一个小凳子,用做扶手。见老伴成了这个样子,王家德心里非常自责。那些年,老妈妈(老伴)一个人照顾家里,苦多掉了。在王家德上山种树的日子里,陈有香一个人要照顾家里的5个孩子和10亩地,这位善良的农妇起早贪黑、日夜辛苦,默默地忍耐着繁重的劳动。如今,孩子们都各自长大成家,老伴也从山里回来了,陈有香却不能走路了。陆良当地会对80岁以上的老

7、人给予每年360元的补贴,王家德马上就可以领到这笔钱了。他打算干完今年的农活,明年就不干了。我干不动了。与哥哥王家云平缓的性格不同,王家德说到激动处,常会提高嗓门、瞪大眼睛,让人以为他在发怒。其实,老人是个性情中人。1980年,王小苗找上门来,约王家德一同种树时,以现在种树,国家重视这么个简单的理由,就说动了王家德这个老共产党员。王家德自己也有想法:种出树来,下地的肥料也就有了,而且自家兄弟也参与。就这样,两人一拍即合。与其他几位老人不同,王家德印象最深的不是种树的辛苦,而是当年计算工钱和管理人员的那些事。用现在的话来说,他感兴趣的是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王家德说,每逢雨季来临要种树了,八老就分

8、头各自招人,上山种树。每位老人带百八十号人,种树期有时长达一个多月,每天都可能有新来者加入,也可能有人在种树季节还没完就离去。八老中没有一个人识字,算工钱就成了个大问题。他们琢磨出了一个办法:把招来的人分成8组,再由八老各自在组内挑选人品好、有文化的人,担任计工员。每天干完活,计工员都会大声读出每个人当天所干的工时,参加种树的每个人还要在本子上签字确认。到工期结束,每个人照着本子核对,按照每天0.73元的工资来结算。账算得清清楚楚,从未产生过纠纷。近千人上山种树,有男有女,人员管理也是个问题。夜间休息时,八老各自指挥,男女各划一边,在山间安歇。大家也比较听安排、守规矩。王家德说,男男女女在荒山

9、上,随便搭个塑料棚就住下了,没发生过任何问题。在人员管理上,他们还采用了一套现代企业常见的激励措施。工期结束时,八老会下山去买热水壶、脸盆等物品,奖励工作成效突出的人。下山之后,王小苗还会用红纸包个红包,里面放上2元钱,亲自上门去送。绿映塘村的小组长王国才由于当年种树卖力,也得到过奖励。虽然不多,但是心意在那儿。这八个老倌还是比较有办法的。王国才说。随着八老不断被邻近乡镇请去种树,又产生了一个新问题:上山做饭时的灶具处理。这时,8个人就会聚在一起,商量灶具的折旧率。比如说,一口60块钱买来的大铁锅得折成多少卖掉才合适。折价处理的灶具会被当工资,支付给参加种树的人。王国才当年也跟着出去种过树。他

10、回忆,当年曾以15元钱工钱兑换回了一口原价60元的大铁锅。至今王国才都觉得这个价格很公道。王开和:希望那些年轻的护林员能看好山林今年85岁的王开和种了30年树,现在,他已经干不动农活了。但是,这些年来,他的老伴周巧智没有向他抱怨过一句。为什么不抱怨呢?这位小脚老太太也说不上来,只是咧嘴微笑,一言不发。种树之前,王开和当过绿映塘村的生产队长。1977年,他到陆良县交通局当养路工人,3年后回村,跟着王小苗种树、守山,一干就是30年。王开和的家在绿映塘村边上,两间土房正对,形成一个狭长的院子,嘿嘿,我家房子都要倒了。招呼记者坐在土房屋檐下,王开和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他指着屋檐下一根十多厘米长的支撑木棒

11、说,这是他为了防止屋檐垮塌而钉进去的。要是没这根柱子,房子怕早就倒了。王开和有三个儿子,都在外打工。每年,三个儿子都要给老两口送来700元钱,加上每年政府给80岁老人的360元补贴,老两口就靠这些钱生活。每个月,老伴周巧智会步行到六七公里外的龙海乡去买米。丈夫上山种树那么多年,没给家里带来任何改善,但周巧智很宽容。王开和有个想法,想在自己离世前,把这两间摇摇欲坠的土房均分成三份,留给三个儿子。另外,他还有一个愿望:希望现在守山的年轻人要看好这片山,不要被人乱砍掉,也不要被火烧。现在,王开和每天在村子里四处走动,偶尔心血来潮,回到山脚下,看看那些在他和老兄弟们手下变成绿地的山头。八老下山后,谁当

12、护林员?在陆良县交通局当养路工人时,王开和负责从陆良马街到师宗水草湾路段的道路养护,这条公路全长26公里,每天要铺沙、铺石头。1980年,王小苗找王开和去山上种树,王开和当时只觉得王小苗是个好人,没多想,就跟着去了。王开和至今还记得,在失败多次之后总结出的种华山松经验。挖坑有标准的,挖出30公分深、20公分宽的坑,撒下去的树种才容易长成。为了防止虫和鸟吃种子,每个坑要撒两三个松子才行。还有,移栽树苗时,树间距不能太密,也不能太稀。太密的话,树只长高不长粗;太稀的话,树只长粗不长高。多年下来,八位老人摸索出一套经验,能够根据山势、地形判断,在哪些地方应该有多少树间距,才能让华山松长得又快又好。从

13、1980年到1991年的11年间,八老在陆良各地到处奔走、种树。后来的日子,他们大多留在花木山,看管花木山林场。看管林场,是个责任很大的烫手活。每年下来,八老只有千把块钱的管理费。守山的时候,八老每天都要分头巡查在山林里,利用闲暇时光,在山林间空地里种点芋头,还办了个养猪场。2010年,当地政府考虑到八老的身体状况,要他们下山回家。王开和说,到了那一刻,他的心才算静下来。因为守山时,护林防火责任重大。不交掉林场不敢回家啊!现在交出去,心也放松了,只希望那些年轻的护林员能够看好这片山林。老人们退休以后,留下了一个难题很多村民不愿意去当护林员。绿映塘村附近的山林,这两年经常更换护林员。现在,绿映塘

14、村小组长王国才兼任着护林员的工作。没人愿意干这活。每个月才100多块钱,还责任重大。我要不是当着这个村组长,我也不干了。66岁的村民李琼美年轻时曾经跟着八老上山干过,见识过种树和守山的艰苦。现在,见到老态龙钟的王开和从门前走过,她总是要感慨:这八个老倌,干的是前人栽树、后人吃果的事情。树是一天天长高了,老倌们的背却是越来越驼了。王德映:就怕人家说我们党员还叫苦连天78岁的王德映,当年曾是村里的生产队长,与身为民兵营长的王小苗经常因为各种公事而聚在一起。在上山种树之前,两人就已十分熟络。1980年,就因为王小苗的一句热情招呼,出于私人关系和同为党员的考虑,王德映应了来种树的邀请。他一直记得,那年

15、王小苗来家里找他,他未加思索便答应:种树是好事,我就跟你一起种树。这一去,就是30年。一股倔强,让老人与种树结缘其实,当年王德映心里也有一种想法:都说花木山是石头山,种不出树来。我不相信,我就想看看我们到底能不能把树种出来。一上山,环顾四周,看到漫山遍野的大小石块时,王德映也曾暗暗叫苦。王德映说,当他真正开始挖塘子(树坑)的时候,一锄头下去没挖出坑,只见锄头与石块碰撞迸出的火星,他心里开始明白,碰上难啃的硬骨头了。难,都难。同去的八个老哥们一样遇到了相同的问题。简单商量之后,大家想出了办法:山上的石块太多,就先想办法把石块抠出来,锄头不行,就用钢钎,实在不行就挑石头少的地方先挖。好不容易挖出树

16、坑、撒上树种了,过了好几天却一点反应都没有。翻开覆盖的土壤查看,土里的种子已经不见了被小动物吃掉了。直到后面技术人员给出了先育苗再种树的方法,成活率才高了起来。种树期间,大家没有工资,持续数月的种树过程中,还要自带干粮、被褥,带领招来的数百人一起上山。王德映回忆,当年跟着他们种树的都是认识的村民,只要能有口吃的,大家咬牙坚持,也都能挨过去。但是,辛苦数月之后,看着遍地的树苗,八位老人心里同样没底。如果通不过验收,我们这几个月就算白干了。为了保证大家的辛苦不被浪费,大部分人种完树下山了,王德映他们还要一直坚守在山上,轮流守山。种树这么多年,虽然辛苦,但因为种树的成活率高,每次验收都能获得通过,所

17、以多多少少都有点收入。王德映说,他很知足。王二小的故事1王二小的故事 敬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二(8)班的*.*,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代表二(8)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牛儿还在山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听着这首优美而熟悉的歌曲,你一定会想起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动人故事吧。那是1939年9月的一天,天刚蒙蒙亮,王二小和几个小伙伴正在山上放牛,忽听远处传来枪炮声。他们看到一些逃难的老百姓,推着小车,背着包袱,搀扶着老人,有的妇女还抱着孩子,由北向南跑进了村里。这是怎么回事呢?王二小把牛托付给铁旦,和几个小伙伴跑进了村子。只听一个中年难民喊道:日本鬼子打过来了,你们怎么不跑啊? 王二小一听日本

18、鬼子来了,急急忙忙跑回家里。日本鬼子真的打到村里来了。只见鬼子队长拿望远镜朝村里瞅了一会儿,就下令开枪开炮。村里一下子像开了锅,子弹、炮弹一起飞进了村。好多房屋被炸塌了,着起了火,哭声四起。二小爹被日本鬼子害死了,哥哥被日本鬼子逼得逃跑了,妈妈又被活活饿死了。二小的心里对日本鬼子充满了仇恨。他默默地想,这深仇大恨一定要报!当鬼子来到村里,却发现村里一个人也没有,圈里猪也没有,村子里静悄悄的。鬼子发火了,收起军刀,向二小问道:八路的没有.老百姓、牲口.统统的哪里去了?你的.小孩.知道不知道. 二小沉着地说:我天天在山上放牛,我怎么不知道!鬼子狡猾地说:你的.小孩.不要骗人.在鬼子威逼下,王二小只

19、好走在前面带路。两个伪军在后面紧跟着他。王二小东走西转,把鬼子兵领进了八路军埋伏的山沟,远远的看见前面有一个山洞,指着说:太君!你看,就是那个洞!八路军的伤员、粮食就藏在那儿!鬼子逼着二小:你先.进山洞.二小急忙钻进了山洞。鬼子们慢吞吞地跟着。山洞里的路二小很熟,他像一只小兔子,连走带蹦,把鬼子落在后面。左拐右拐,二小来到一个叫猫儿洞的地方,把身子缩成一条扁鱼似的钻了过去,大声喊道:赶紧钻到洞子里,鬼子要来了 !气得鬼子直跳,骂道:中国小孩.狡猾. 并端着大枪追上二小,把刺刀扎进了二小的身体。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年仅13岁。但八路军和老乡得到了安全,并消灭了鬼子。王二小英勇牺牲后,他的英雄

20、事迹传遍了解放区的每一个村庄,感动着每一个乡亲。二小的英雄事迹和献身精神将永远鼓舞和激励我们,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讲的故事讲完了,谢谢大家。 我与红领巾的故事红领巾,大家都知道吧!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的,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的一种光荣的标志。其实,我上幼儿园时候就想戴上鲜艳的红领巾了!那是发生在3年前的事了,那时我还是上幼儿园大班的事情。每次我看见小学生戴着整齐的红领巾在我旁边走过时,一股羡慕的眼神投向红领巾,那眼神多么热情又包含多么美好希望。我回家问妈妈:妈妈为什么他们能戴上红领巾,我却不能?妈妈只是说:你太小,还不了解,等到长大后自然就了解了。那时我还小,不懂,只

21、是点了点头,妈妈却微微一笑。但是,妈妈的一句话没有把我的念头打消,反而让我更对这件事有感触。后来我天天吃两碗饭,还多增强身体锻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这样我幼儿园毕业了。当我第一次跨进城区小学的大门,就有一股暖流从心中穿过,因为我听大人们聊天时知道城区小学是萍乡市的名校哦。今天,我终于已经如愿以偿了!但我还有一个愿望没有实现,那就是戴上鲜艳的红领巾。那是一天中午,肖老师说:同学们,学校要选出几名少先队员,我们先报几个名单上去。只听见肖老师念到的第一个名字就是我,我的心情如同火山将爆发一样,心情又如同洪水一样的汹涌,又如同8级地震一样猛烈。我们慢慢地走上主席台,五六年级部分学生慢慢走上主席台。

22、当我戴上红领巾的那一瞬间,我好像听到谁说话,只听见:您好,您以后就是我的主人了,以后我们一起奋斗吧!好像是自己的幻想,不一定是真的。在城区小学的第二个学期里,我终于如愿以偿戴上了红领巾。王二小的故事(好)王二小的故事我从小就崇拜小英雄,他们在危险面前表现出来的勇敢机智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今天我就在这里给大家讲述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故事王二小。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帮八路军放哨。1942年九月十六这一天,太阳快要落山了,二小甩着鞭子啪,啪赶着牛准备回家。忽然轰隆一声巨响,二小一看,原来是鬼子兵踩响了南河滩上的石雷啊!哇!有40多个鬼子,他们要去村子里扫荡,可是村子里藏着粮

23、食、枪支和弹药,还有八路军的伤员。怎么办呢?就在这时,二小发现鬼子好像迷了路,正急得团团转,鬼子也发现了他,二小被拽着来到了鬼子中队长高崎面前。高崎问道:小孩!你的什么的干活?二小答道:俺是放牛的!高崎又问道:小孩八路的在哪里?二小说:俺不知道。说完就要走。高崎一把抓住他:小孩不说死拉死拉的!二小一看,不说不行了。心想:也好,俺就把鬼子引进八路军的埋伏圈吧。于是,便装着很害怕的样子说:太太太太君!俺想起来了,晌午的时候,有好多八路往南马庄方向去啦!高崎看天快黑了,急着说:小孩你的带路!二小领着鬼子往南边走去,来到八路军的埋伏圈,发现四下里却出奇地安静,没有一点风吹草动,难道我们的人马没有发现?

24、眼看着鬼子全部进了山谷,再不打就来不及了!二小心中着急起来,也顾不了那么多啦!向着两旁的山头高喊了起来:八路军叔叔,我把鬼子引来了,你们快开枪,狠狠地打呀!快呀!四下里乒乒乓乓响起了枪声,鬼子知道上当了,气愤之极,鬼子军官举起刺刀,刺向王二小的胸膛,并把他恶狠狠地摔死在了大石头上!可怜的二小才13岁啊!干部和乡亲们脱离了危险,可二小却英勇牺牲了。他的动人事迹,传遍了整个解放区,传遍了全中国,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虽然二小牺牲了,可他的精神永远活在人们心中!同学们,今天我们在缅怀抗日小英雄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国耻,发愤图强,学好本领,报效祖国,振兴我中华!王二小的故事话说那个王二小,他是个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帮八路军放哨。太太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