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8 ,大小:39.67KB ,
资源ID:191948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1948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小学三年级美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小学三年级美教案.docx

1、小学三年级美教案(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三年级美术(上)教案台子中心小学 朱晓东 第一课:魔幻的颜色(1)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 总课时数:第1课授课时间;9月3日教学目标:1.认识三原色。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有两个原色调处的第三个颜色。3.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教学准备:学生:颜色、纸、笔等教师:塑料杯、颜色、实物投影等教学重、难点:1.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间色并指导色彩的出处。2.理解三原色及间色的概念。教学过程:活动一:听老师讲故事,假如这个世界没有颜色会怎样?并请学生加入到讨论中来。活动二:1.说说你知道的颜色有哪些?2.你知道这些颜色

2、都是怎样来的吗?3.给学生介绍三个小伙伴:红黄蓝4.老师讲两个有红和黄色的瓶子的颜色分别到入一个空瓶子中。看产生了什么变化?5.出示课题:魔幻的颜色活动三:1.请学生也来变变看。用红和蓝、蓝和黄交朋友。看看变成什么颜色?2.产生的这些颜色在生活中那里存在?3.在倒颜色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颜色倒的多与少会影响所产生的颜色的深浅。)4.请学生再做练习。活动四:小结:橙=红+黄 绿=蓝+黄 紫=蓝+红活动五:1.考一考:请学生来做小老师考考大家。2.总结出原色与间色的概念。活动六:1.调调、画画 创造一幅美丽的画。染一染、吹一吹、印一印 感受魔幻的色彩。请学生用以上任何一种形式来完成一幅画。2.

3、作品展示活动七:拿出自己收集到的图片来进行交流。教师小结。 第一课:魔幻的颜色(2)课时:2课时 课型;复习 总课时数:第2课授课时间;9月7日教学目标:1.巩固认识三原色。2.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教学准备:学生:颜色、纸、笔等教师:塑料杯、颜色、实物投影等教学重、难点:1.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间色并指导色彩的出处。2.理解三原色及间色的概念。教学过程:一:点评、巩固知识点听老师假如这个世界没有颜色会怎样?并请学生加入到讨论中来。二:评述学生作品1.给学生介绍三个小伙伴:红黄蓝2.老师讲两个有红和黄色的瓶子的颜色分别到入一个空瓶子中。看产生了什么变化?3.出示课题:魔幻的颜色三:学生调三原色和三

4、间色在倒颜色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颜色倒的多与少会影响所产生的颜色的深浅。)四:总结出原色与间色的概念。五、作品展示教学反思:其实对于三原色以及原色、间色之间的关系,孩子们在幼儿园时就已经接触过了,但用原色和间色来进行色彩调配练习时,就不那么容易把握了。许多孩子把颜色调得很厚、很脏,或是没有计划的胡乱调,作业效果一团糟。所以我在指导时具体引导学生发现调色时毛笔蘸水的多少,调色时毛笔怎样转动调得匀,涂色时笔触怎样这些虽然不是教学重、难点,却是决定绘画效果的重要因素,掌握了这些细节,学生作业时就简单多了。 第二课:万花筒(1)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 总课时数:第 3 课授课时间:9月13日教学

5、目标: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描述它的对称方式。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法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3.试着按照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教学重、难点:1. 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图案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3.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教学准备:教师:课件、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用的纸、笔、剪刀、胶水等工具。学生:有万花筒的学生将其带到课堂,带好彩色纸、剪刀、胶水、绘图笔等。教学活动过程:活动一:玩一玩传着看看、玩玩万花筒,教师提示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找一找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这样? 分组将各自在万花筒中看到的图案简单的画一下。

6、活动二:展示各组的作业,并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放课件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只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活动三: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绿色的圆形,然后请两组同学到黑板上画一画在万花筒中这个圆形会变成什么样的图样,在学生绘画、比较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用“先设计一个图案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活动四:大家一起来画一下自己心中的万花筒中的图案,并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作业展示,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教学反思:三年级三班的张鑫淼同学在画的时候想起我们刚学的剪纸方法,把

7、纸折几下,在一个单元格里画出几何图形,再对印到其他格里。我及时肯定了这种办法,鼓励大家开动脑筋,创新出其他的新方法,孩子们纷纷效仿,有的用拓印、有的干脆用彩笔帽上的图案复印,不一会就像做游戏一样在下课铃声响起时完成了作业。我及时把这种方法总结后,用到了其他班里,效果很明显,通过这种方法的图案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开发。第二课:万花筒(2)课时:2课时 课型:复习 总课时数:第 4课授课时间:9月16日教学目标: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描述它的对称方式。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法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3.试着按照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教学重、难点:1. 能否表现

8、对称的图案。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图案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3.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教学过程活动一:教师展示用粘贴方法表现的万花筒,引起学生兴趣。请学生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简单的制作万花筒中的图案。分组尝试一下。活动二:各组向大家介绍、交流自己组找到的简便方法。(学生很难将对称图案表现得很精确,但这并不重要,重在找到方式方法)再想一下,除了用彩色纸,还可以用什么材料表现万花筒中的图案?(讨论)交流:用扣子、小粘贴、橡皮、夹子、小花片活动三:试着用各种材料来表现万花筒中的图案。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观察一次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

9、来。活动四:收拾与整理。课后拓展:在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边形图案的外边,还有无数个三角形花样,所以,我们才叫它万花筒。不同的学生看万花筒,得到的感觉也不一样。建议学生试着用多种外形来概括万花筒图案的形状,表现它的缤纷。试着做一个万花筒。教学反思:现在的万花筒里的花片都是塑料的了,反而不如以前用纸片做的效果好。赵佳怡同学拿来了她妈妈小时候玩过的万花筒,在班里传来传去,惹得同学们十分羡慕。有了这个五彩缤纷的宝贝,孩子们的思维便被调动起来了,作业的效果还真不错。 第三课:大人国与小人国(1)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 总分课时:第5课授课时间:9月18日教学目标: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比较才可以体

10、现出来的。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教学准备:学生:玩具、纸、笔等教师:电脑图片、动画资料、实物投影、玩具等教学重、难点:1.如何理解大与小是通过比较表现出来的。2.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表现画面中的大与小。教学活动设计:第一课时活动一:1.教师讲述:故事格列佛游记引导同学们认知大人国和小人国理由去的事物。2.同学讨论:故事中主人公是如何来到大人国、小人国的?你看过那些这方面的书?或是动画片吗?3.出示课题:大人国与小人国活动二:1.将同一辆玩具车分别放在不同的背景下,为什么有时显得非常大,有时显得非常小?(小组讨论)2.教师举例:雕塑汤匙桥衣夹等(电脑展示)3.请学生用自己身边

11、的事务举例说明物体的大小是通过对比体现出来的。(微缩景观等)活动三:请学生思考:1.你想表现大人国还是小人国?2.你想用那几样物体的反差来表现主人公时来到大人国还是小人国?3.画面的主体是什么?4.用什么背景来衬托它的大或小?5.教师示范大人国和小人国的画面:大人国的大人和高楼、大树先后比较,小人国里的小人和文具,昆虫相比较,展现他们的大和小。活动四:学生创作,教师指导。活动五:交流作品初稿。提出修改意见。教学反思:以前学生画人总是画小了,现在有了大和小的对比,构图比以前好多了。特别是三一班的田恩泽小朋友,有了明显的进步,自己完成的作品已经设计的作品比例适中,大人和小人的比例都有了明显的参照,

12、想象力丰富。第三课:大人国与小人国(2)课时:2课时 课型:新授 总分课时:第6课授课时间:9月25日教学目标: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教学准备:学生:玩具、纸、笔等教师:电脑图片、动画资料、实物投影、玩具等教学重、难点:1.如何理解大与小是通过比较表现出来的。2.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表现画面中的大与小。教学过程活动一:继续完成上节课的作业。活动二:作品交流展示。教师从构图及色彩方面进行总结。活动三:游戏:大人和小人:每个同学将自己画的人剪下来,随意找一位同学的作品进行比较,看看自己的是大人还是小人,再找另一位同学的进行比较,看

13、看又变成大人还是小人了? 课后拓展:用泥塑的形式配以一些玩具、模型、背景图表现立体的大人国或小人国。 教学反思:我找到了格列佛游记的故事碟片,放了一段给学生们看,让孩子们直观的感受同样的一个人在大人国和小人国不同的遭遇和感受。这使学生们感受到了很多,在创作画时想象出了诸如:在小人国一下子割了一亩麦子,在大人国住在苹果屋里想象力的的丰富促使了画面效果的丰富。结合我给同学们的比较参照,大人为合称其大?小人为何称其小?同学们创作出很多“毛毛虫和小人”“蔬菜国里的小人”“文具盒里的小人过”“奥特曼大战大人国”等等作品第四课:前前后后(1)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 总课时数:第7课授课时间;9月27日学

14、习领域: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教学目标:1.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2. 能够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的作品。教学重、难点:1.能否用“近大远小” 这一规律来表现前后关系。2.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教学准备:教师:一些有明显透视效果的图片、课件。学生:剪刀、胶水、彩色纸、绘画工具。教学活动过程:第一节活动一:课件展示小朋友站上课队、气球升空、兵马俑、林间小路等有明显透视效果的图片、影视资料。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说一说什么在前,什么在后。这些图片中的景象都有些什么共同的规律?(近大远小)可别小瞧前前后后,其

15、中还有不少的奥秘,来,让我们一起去发现!启发学生回忆自己以前看没看到过类似的现象,并举例说明。 教师举例: 1. 同样是一位学生,我们站在教学楼上看她,在近处看就比较大而清晰,如果她在操场上我们再看她,就小而且模糊不清楚了。 2. 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就会产生前后的感觉。3.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活动二: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你是用什么方法表现前后关系的?知道了“近大远小” 的规律后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的前后关系?找一找语文、数学等课本、课外读物的插图上是如何表现景物的前后关系的,有哪些画法值得我们学习?教师在黑板上画学生们站队做操的场面,请两位同学上来分别同学的队伍,并请大家讨论、分析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先画前面的)活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