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9.99KB ,
资源ID:1918797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18797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必修二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必修二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城市设有“市”,市区与住宅区严格分开,设有专职官员市令或市长管理,有时间限制。(2)唐代:长安城内有坊、市;市有两个(东市、西市),市与坊分开,有时间限制。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飞钱类似于汇票。唐政府在广州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农村集市有了发展。唐后期,市坊界限逐渐被打破。(3)宋代:店铺随处可设,“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时间上早晚都可经营。开封城内既有繁华的商业街区,也有专业交易场所。临安店铺林立,早市、夜市昼夜相接。许多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开始转向市场。各种类型的集市出现。北宋益州发行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两宋在与辽、西夏、金相邻的边境地区设榷场

2、。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唐代:黄河流域的长安、洛阳,长江流域的扬州、益州,广州是重要的外贸港口,设有市舶使。两宋:开封、临安。元朝: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泉州是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明清:徽商与晋商。所谓“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徽商),江北则推山右(晋商)”。3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及其影响“重农抑商”政策:(1)含义:封建政府采取限制工商业,保护农业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巩固封建统治。(2)表现:明太祖“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雍正帝“农以天下本

3、务,而工贾皆其末也”。(3)影响:妨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强化了自然经济,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海禁”政策:(1)明朝为防止倭寇而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的政策;清代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而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康熙帝时规定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2)影响: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了解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 (1)洋务运动:19

4、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内容包括:“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求富”为旗号,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创办近代教育。结果: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2)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区东南沿海地区;最早创办者官僚、地主、商人;著名企业方举赞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陈启源在南海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朱其昂在天津创办的贻来牟机器磨坊等。2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主要原因);(2)外商企业的刺激(3)洋务运动的诱导。民国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了解民国初年民

5、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原因:(1)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2)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抵制日货”,“发展实业”和“实业救国”成为共同愿望。(3)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是有利的外部条件。发展最快的部门:纺织业和面粉业。著名实业家:张謇,周学熙,荣宗敬荣德生。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2了解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国民政府实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国民政府前十年(19271936年)民族工业较快发展。3了解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1)抗日时期: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在沦

6、陷区被日军所毁或吞并;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垄断经济命脉,官僚资本的压榨。(2)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美国对中国经济侵略(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通货膨胀。4理解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1)地位: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是其先天不足,加上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的压迫,发展很不充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大。民族资本主义代表新的生产方式,代表中国进步的潮流,民族资产阶级是旧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是中国民主革

7、命的重要力量之一。(2)作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并深刻影响着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一方面,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性的一面,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如:19世纪末,民族资产阶级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20世纪初,领导了辛亥革命,但由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具有妥协性,未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至70年代我过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1理解三大改造(19531956年)(1)背景: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一五”计划开始执行,有计划经济建设开始。(2)含义:1953195

8、6年,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全行业公私合营。(4)意义:1956年基本完成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了。2了解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1956年)(1)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主要任务:集中力量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八大是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是成功探索。3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1)原因: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

9、出的总路线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在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思想指导下发动。(2)概况:大跃进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提高指标;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公有化程度高、集中管理、大锅饭;违背了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水平。(3)评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严重失误。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首先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确立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2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对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10、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作出的战略决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1)结束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束缚,重新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2)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3)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党的一次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经济体制改革1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以来农村实行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过程: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安徽、四川试点,主要形式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坚持土

11、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采取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采用包产到户等形式,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3)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全国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真正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2了解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1984年,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主要内容:(1)改革管理体制: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实行政企分开。(2)改革所有制: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改革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4)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后,

12、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作用: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了解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1)创办经济特区:第一个经济特区是1980年设立的深圳经济特区,同年建立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1988年设海南经济特区。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是全国的排头兵,具有探索示范作用,提供宝贵的经验。(2)在沿海开放城市和其他开放城市划出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外资、高新产业、加工出口品为主,具有人才、技术、知识密集特点,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3)1984年决定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其中江苏是连云港和

13、南通。(4)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湾地区。(5)1990年,决定开发开放浦东。目的:以该区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并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浦东依靠上海长期积聚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享有独特的地理、交通、人才和产业优势,发展迅速。被海内外人士称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 浦东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化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6)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标志着我国全方位、多

14、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测试内容4:理解十四大和十五大的主要决定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邓小平理论”,并把它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单元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1了解近代的服饰变迁鸦片战争后,西装在传入中国,先是广州上海等地的买办穿,继而留美幼童揭开“断发易服”的序幕。维新派也主张“断发易服”。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带有反清革命色彩。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倡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2了解近代“废止缠足”与婚姻自由的习俗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废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

15、度。民国临时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近代大城市中的新一代知识分子主张婚姻自主。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1了解中国近代诞生的交通工具轮船:鸦片战争后轮船传入中国,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首次打破列强的垄断局面。铁路: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辛亥革命前夕,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到“九五”期末,中国铁路总里程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汽车: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新中国建立后,公路交通得到较快发展,飞机: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2了解中国电讯事业的发展19世纪7

16、0年代丹麦在上海建立第一个电报机房。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中国第一个有线电报线。20世纪初上海崇明设无线电台和无线电报局。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办第一个电话局。2000年末,中国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位居世界第二。大众传媒的发展1知道中国近代前期的一些代表性报刊报刊的诞生,是人类由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标志。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办的著名报纸有中国丛报万国公报。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被认为是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戊戌变法时期时务报、辛亥革命时期民报、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新青年等,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2了解影视事业发

17、展的标志性事件(1)电影:1905年定军山标志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的歌女红牡丹。蔡楚生导演,王人美主演的渔光曲在1935年莫斯科获奖,这是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2)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3认识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报纸、广播、电视被称为三大媒介,互联网被称为“第四媒介”。近代报刊和影视作品以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直观的形象,及时传递时事信息,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互联网是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介,们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同时也催

18、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单元五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1了解开辟新航路的史实(1)主要原因:15世纪前后,在西欧国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用作货币的黄金、白银需求量日增,人们对黄金、白银的渴望日益强烈。(2)开辟新航路的史实“地理大发现”时间人物开辟的航线1487迪亚士非洲最南端“好望角”1497达伽马印度1492哥伦布美洲15121522麦哲伦环球航行2认识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1)新航路的开辟,加强欧洲同亚洲、非洲和美洲之间的联系,逐渐结束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2)新航路的开辟,

19、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3)新航路的开辟,大大推动了欧洲商业的发展,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所有这些,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展1了解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市场的史实(1)荷兰: 17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海上马车夫”。荷兰成立东、西印度公司等垄断性贸易公司。并积极抢占殖民地:从葡萄牙手里夺取好望角;在亚洲,在印度沿海建立殖民地,夺得马六甲和锡兰,侵入印度尼西亚,占据中国的台湾;在美洲,建立新尼德兰等殖民地。17世纪时,成为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2)英国:1588年打败西班牙

20、的“无敌舰队”后开始走上对外殖民扩张道路。组织垄断性贸易公司,发展海外贸易,拓展殖民地。逐渐蚕食印度;在北美,以詹姆士顿为中心,建立弗吉尼亚殖民地,后来陆续建立了13个殖民地。通过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夺取新尼德兰,改名纽约。17世纪末荷兰失去海上殖民霸权。英法“七年战争”,英国取得胜利。通过不断的殖民侵略,英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号称“日不落”帝国。 2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建立的主要途径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建立的主要途径:殖民扩张和掠夺。了解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发明创造和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一工业革命:(1)发明: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标志

21、着工业革命的开始。动力革命:1785年,瓦特制成性能可靠的蒸汽机正式在工厂投入使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交通运输: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蒸汽轮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1825年,英国建成第一条铁路。从此,交通运输也进入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变革,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突出;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市场形成了;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电的广泛使用是显著成就。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发电机,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随着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众多的电气产品的涌现,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内

22、燃机的创制和使用: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化工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进步。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广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国际分工日益明显;资产主义列强凭借强大的实力,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单元六 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罗斯福新政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贫富差距,股票投机,分期付款,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根本原因)。(2)爆发标志:美国纽约股票市场崩溃。(3)特点:范围广、持续时间长(19291933年)、破坏性大(“大萧条

23、”)。(4)影响:加深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使世界局势变得动荡不安: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彼此之间矛盾更加尖锐;各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激起了当地人民更强烈的反抗。2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美国;胡佛自由放任的反危机措施失败加剧了社会动荡。全国上下要求改革呼声高涨,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摆脱危机。3理解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救济、复兴和改革三个方面。实施救济贯穿“新政”全过程。整顿银行与金融业;调整农业政策;复兴工业(中心措施);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推行“以工代赈”)。4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与作用

24、(1)特点: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和管制。(2)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3)作用: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缓和了美国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更重要的影响是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了解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表现战后二十年(50至70年代),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20世纪70年代初期滞胀;20世纪80年代里根采取措施,经济出现低速持续增长;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倡导介于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的第三条道路,经济出现持续增长。2001年起再次陷入衰退。2了解二战后联邦德国经济发展的表现20世纪50年

25、代,联邦德国进入持续高速发展时期;60年代初,成为头号欧洲经济大国。原因见书本作了解。3理解政府干预是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变化(1)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最重要的变化)(2)西方福利国家得到发展;(3)第三产业蓬勃发展;(4)“新经济”成为一个新趋势。单元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1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 实行余粮收集制;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2理解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国内战争基本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带来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3了解新经济政

26、策的内容并认识其作用(1)内容:农业: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解除了对大部分小型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型企业。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2)特点:新经济政策实际上是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前提下,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形势。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了解“斯大林模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1)1936年新宪法的制订,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2)“斯大林模式”既有历史功绩,也存在弊端。功绩: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成为工业强国;有利于提

27、高国民文化素质。弊端:政治上高度集权,破坏民主集中制,社会缺乏民主,个人高度专权。干部职务终身制,对干部没有形成必要的监督;个人崇拜盛行。经济上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排斥市场;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测试内容3:苏联的改革1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1)政治上:平反冤假错案,为受害者恢复名誉;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强调集体领导原则。(2)经济上: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价格,增加农民收入;撤消全国机器拖拉机站,把所有农业机械卖给集体农庄;大规模开垦荒地,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改革工业管理体制,部分权力下放地方,扩大地方和企业的权限;精简机构;大力压缩国民经济计划指标。2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主要内容与后果(1)主要内容:戈尔巴乔夫改革首先进行经济改革,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调整了所有制结构。后来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改革: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主张“公开性、民主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多元化”;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2)后果:民族主义势力泛滥,民族矛盾激化;苏共内部也产生严重分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倾向日益加强。最终导致苏联解体。苏联存在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