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36.63KB ,
资源ID:1918576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18576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医三基医师金匮要略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医三基医师金匮要略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3.下列哪些是茵陈蒿汤的主治症候( )A寒热不食B食谷即眩C心胸不安D身目发黄鲜明E小便不利4.金匮要略的脉法十分灵活,张仲景常用脉象来( )A阐述病机B鉴别病证C确定治则D指导处方E判断预后5.下列治法中哪些是金匮首篇提出的内容( )A虚实必须异治B表里当分缓急C新旧宜有先后D治病当随其所得E治病当辨清标本6.小建中汤主治的症候有哪些( )A腹痛里急B心悸衄血C梦失精、四肢酸疼D咳嗽气喘E手足烦热,咽干口燥7.当归生姜羊肉汤可用于治疗下列哪些病证( )A血虚寒疝腹痛B血虚而寒之胁痛里急C产后血虚腹中痛D虚劳不足E瘀血腹痛三是非题(共8题,每题0分)1.以未得甲子,而天气温和,此为至而不至。(

2、 )A正确B错误2.酒疸,症见心中懊侬而热痛者,可选用栀子大黄汤治疗。3.产后下利虚极者,宜选用白头翁汤主治。4.治疗风湿证,当用发汗法,但只宜微微似欲出汗者,方能使风湿俱去。5.大黄虫丸有缓中补虚的作用,麦门冬汤有止逆下气的作用。6.百合地黄汤须用泉水煎服,赤小豆当归散宜用浆水送服。7.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痼疾,后乃治其卒病。8.栝蒌薤白半夏汤是用酒煎煮药物,炙甘草汤的药物则是水,酒同煮。四填空题(共8题,每题0分)1.虚劳腰痛宜选用_方主治,虚劳失眠宜选用_方主治。2.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_,即不识人,邪入于_,舌即难言,口吐涎。3.胶艾汤用于治疗冲任脉虚所

3、致的三种下血证是指崩漏,_和_。4.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_,雾伤于_。5.水气病的治疗原则是:腰以下肿,_;腰以上肿_。6.风湿历节宜选用_方主治,寒湿历节宜选用_方主治。7.浸淫疮,从口起流向四肢者_,从四肢流来入口者_。8.下血,先便后血,此_也,黄土汤主之,下血先血后便,此_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五名词解释(共8题,每题0分)1.脏躁2.僻不遂3.湿痹4.胞阻5.缓中补虚6.治未病7.转胞8.肾着六简答题(共58题,每题0分)1.根据原文,试述腹满虚实辨证要点是什么?2.何谓宿食?怎样治疗?3.为什么肾气丸既可治小便不利,又可治小便反多之病证?4.虚寒性腹满如何

4、辨证论治?5.金匮要略首篇提出了哪些治疗原则?6.女劳疸用硝石矾石散治疗,其辨证要领与思路是什么?7.湿病的主症、治则和注意事项是什么?8.湿病如何辨证论治?9.肠痈如何辨证论治?10.治疗风湿为何只宜采用微汗法?11.治疗百合病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服百合地黄汤后为何有“大便当如漆”的反应?12.金匮要略的主要精神是什么?13.试述水气病与痰饮病的关系。14.何谓远血、近血?如何治疗?15.奔豚气病如何分型论治?16.产后腹痛如何辨证论治?17.狐惑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如何辨证论治?18.金匮要略首篇关于预防疾病方面提出了哪些具体措施?19.水气病的分类、主症、病机、病位是什么?20.治疗喝病应

5、注意什么?伤暑热盛证如何治疗?21.肺痈脓溃有何症状,如何治疗?22.治疗虚劳病为什么要重视脾肾?23.根据原文试述惊悸的病因病机。24.防已黄芪汤为什么既能治风湿证又可治风水证?25.泻心汤并无止血之品,为何能主治吐血、衄血证?26.有消渴病与消渴症之分,试引用原文加以说明之。27.胶艾汤为何能治漏下、半产后下血和胞阻三种下血病证?28.实热性腹满如何辨证论治?29.胃反的临床特征、病因病机和治法是什么?30.妊娠腹中疗痛与产后腹中疗痛的病因病机与证治有何不同?31.金匮要略重视治病求本,请举例说明之。32.金匮将黄疸分为几大类?其病因病机和主症是什么?33.何谓脏躁?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

6、治法、方药是什么?34.溢饮如何辨治?溢饮的辨证要领是什么?35.痉病如何辨证论治?36.胎癥的鉴别要点要从哪些方面考虑?37.皮水如何辨证施治?38.梅核气是如何形成的?39.产后下利在证治上有何特点?40.转胞为何用肾气丸治疗?41.试述蛔厥的证治。42.桂枝汤调治妊娠恶阻轻证的辨证要点是什么?43.竹皮大丸的辨治要领与思路是什么?44.痰饮病的治疗大法是什么?应如何理解?45.何谓肝着?46.泻心汤的煎服法有何特点和意义?47.试述历节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和病因病机?48.水气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49.试以肾气丸为例,说明异病同治的精神。50.温经汤证的特点是什么?51.虚劳病如何辨证论治?

7、52.诊断百合病的临床主要依据是什么?53.水气病是如何形成的?54.风湿历节、寒湿历节各有何临床特征?55.请举例说明仲景治疗胸痹心痛的用药规律。56.肺痿如何辨证论治?57.何谓肾着?58.何谓“产后三病”?其病因病机及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正确答案:一单选题1.C2.C3.C4.E5.D6.B7.B8.B9.B10.D二多选题1.A,C,D2.A,B,C,D,E3.A,B,C,D,E4.A,B,C,D,E5.A,B,C,D6.A,B,C,E7.A,C,D三是非题1.B2.A3.B4.A5.A6.A8.A四填空题1.八味肾气丸,酸枣仁汤2.脏,腑3.半产下血,胞阻下血4.下,上5.当利小便,

8、发汗乃愈6.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7.可治,不可治8.远血,近血五名词解释1.脏躁:由于思虑过度或肝郁化火,暗耗阴血,心脾失养而致哭笑无常,困倦乏力,呵欠频作的一种病症。僻不遂:指口眼斜,肢体不能随意运动的一组症候。3.湿痹:指湿邪流注关节,闭塞筋脉气血,出现以关节疼痛,烦扰不宁,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为主的一种病症。4.近血、远血:指大便下血,先血后便者称之为近血,先便后血者称之为远血。5.缓中补虚:指峻药缓投,寓补虚于消瘀之中,使之达到缓消瘀血,祛瘀生新的作用。6.治未病:指调理未病的脏腑,以防止疾病的传变或蔓延。7.胞阻:又称胞漏,指妊娠下血,并兼有腹中疼痛者。8.肾着:指寒湿之邪附着于肾之

9、外府,引起腰部沉重冷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六简答题1.原文指出:“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以温药。”这三条原文,对腹满虚实辨证作了原则性论述,现归纳其要点如下:腹满属实者,腹满不减,减不足言,按之痛(拒按),舌苔黄厚;腹满属虚者,腹满时减,复如故,按之不痛或按之痛减(喜按),舌苔淡白。执此辨证之要领,腹满虚实自明矣。2.宿食即伤食,是脾胃功能失常或暴饮暴食致使食物滞留于胃肠经宿不消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宿食病的治疗主要是根据宿食停积的部位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就近以排除病邪,这

10、是仲景治病的特色之一。如宿食在上者,可用吐法,用瓜蒂散涌吐宿食;如宿食在下者,可用下法,用大承气汤荡涤宿食。3.“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这两条原文,一为“小便不利”,一为“小便反多”,同用肾气丸一方统治之,何也?肾为水火之脏,内寄真阴真阳,职司气化与开阖。气化正常,开阖有度,则小便排泄正常。虚劳腰痛是肾阳不足,气化不利,职失其开,故小便不利;男子消渴是肾阳虚衰,气化失常,职失其阖,故小便反多。“小便不利”与“小便反多”所表现的症候迥然不同,消渴病与虚劳病亦相去甚远,然两者的病机却相同,悉为肾阳虚衰,气化、开阖失

11、职,因此均选用肾气丸进行治疗。“小便不利”者,用肾气丸温扶肾阳化气利水使之开;“小便反多”者用肾气丸温扶肾阳化气摄水使之阖。这是因为肾气丸具有振扶肾气,恢复肾阳化气的双向调节作用,从而能够使之达到开阖复常之目的。4.治疗虚寒性腹满,应区别病机,辨别症候,施以不同治法和方药。虚寒性腹满有三个证型,其证治如下:(1)寒饮逆满证:因脾胃阳虚,滋生阴寒,停聚水湿所致,临床表现以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为主症,治用附子粳米汤温中散寒,化饮降逆。(2)寒饮腹痛证:因脾肾阳虚,阴寒内盛,水饮停聚所致,临床表现以腹满痛,四肢厥冷为主症,兼有呕吐,心下悸,苔白滑,脉沉细而迟等,治用赤丸散寒止痛,化饮降

12、逆。(3)脾虚寒盛证:因脾胃阳衰,阴寒肆虐,上逆胃与胸所致,临床表现有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部上冲皮起,出现有头足样的块状物隆起,起伏蠕动,上下痛不可触近等症候,治疗用大建中汤温阳建中,祛寒止痛。5.(1)治未病:有病早治,已病防传。(2)虚实必须异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补不足,损有余”,勿犯“虚虚实实”之诫。(3)表里当分缓急:表里同病时当根据表病与里病的轻重缓急来决定治疗先后,一般而言,表病较急的当先表后里,此乃常法;里病较急的当先里后表此乃变法;表病与里病缓急相当,势均力敌的则采取表里同治的方法。(4)新旧宜有先后:先治新病(卒病),后治旧病(痼疾),但治新病时应注意照顾旧病,

13、以免雪上加霜。(5)攻邪当随其所得:即强调审因论治,治病求本。6.(1)女劳疸属瘀血夹湿热,症见黄疸反复不退,腹胀满,大便时溏或呈灰黯色,面色灰滞或面额黑,巩膜黄染,牙龈出血,肝脾肿大,舌质有紫斑,苔白腻等。(2)用药注意顾护胃气。硝石,矾石均为石药,有碍胃之弊,用大麦粥汁和服,旨在和胃护中。7.湿病的主症是:发热身重,肌肉、骨节疼烦。湿病有内湿和外湿之分,金匮要略所论以外湿为主。外湿多挟风寒,侵犯肌肉关节所致。治则以发汗散邪为主,但是,使用汗法只宜微微发汗。治疗内湿或内湿与外湿相合之湿痹,则以利小便为主,小便通利,则内湿去,阳气通,外湿也得以祛除。因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湿性濡滞,非阳不化,故

14、无论是发汗还是利小便,都应照顾阳气,同时要注意切忌妄用大汗、火攻和下法。8.湿病主要有寒湿与风湿两大类型。寒湿有两个证型。(1)头中寒湿者,症见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脉大,治疗可取瓜蒂散或辛荑散纳药鼻中,以宣泄头中寒湿:(2)寒湿在表者,症见发热恶寒,无汗,身体疼重,治疗用麻黄加术汤解表散寒,微汗除湿。风湿有五个证型:(1)风湿在表者,症见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无汗,治疗用麻杏苡甘汤解表祛湿,轻清宣化;(2)风湿兼气虚者,症见脉浮身重,汗出恶风,治疗用防已黄芪汤益气固表,祛风化湿;(3)风湿兼表阳虚风邪偏重者,症见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脉浮虚而涩,治疗用桂枝附子汤通阳解表,散风除

15、湿;(4)风湿兼表阳虚湿邪偏重者,症见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脉浮虚而涩,大便坚,小便自利,治疗用白术附子汤温经通阳,行水化湿;(5)风湿并重表里阳虚者,症见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身微肿,治疗用甘草附子汤温阳补中,散风除湿。9.肠痈根据脓未成与脓已成进行辨证论治。(1)脓未成:症见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发热,自汗出,恶寒,脉沉紧等,用大黄牡丹汤攻下通腑,荡热逐瘀,消肿排脓。(2)脓已成:症见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等。用薏苡附子败酱散排脓解毒,散结消肿。10.风湿为病,客于肌腠,流注关节,卫外之气痹阻不通,则

16、一身尽疼痛。治疗风湿之病只宜采用微汗法而不能大汗。这是因为风为阳邪,其性轻扬,易于表散;湿为阴邪,其性濡滞,难以速去。若大发其汗则风去湿存,不仅不能病愈,反徒伤卫阳。而微微发汗,保持药后持续小汗,不仅能祛除病邪,还能使阳气充溢于肌肤与关节之间,缓缓蒸发,营卫畅通则能鼓舞正气抗邪外出,使风湿俱去而病获痊愈。这是治疗风湿病必须掌握的重要方法。11.养心润肺,益阴清热是治疗百合病的基本原则。百合地黄汤有清心润肺,滋阴安神作用,故百合病用百合地黄汤主治。服用百合地黄汤后“大便当如漆”,何也?仲景于此是用一“漆”字来描述大便的颜色与性状。此漆”是特指黑颜色的漆,其性状是半流状或稠糊状。以漆类比大便,可知

17、大便颜色漆黑,质地溏薄。这是因为百合、地黄均属甘寒而润之品,能软化大便致溏;地黄汁色黑必将大便染成黑色,故有此反应。服药后见大便如漆时,说明阴已得复,热已得泄,药已奏效。只要停药,大便即可恢复正常,故见此反应,医者应明示患者不必惊恐。12.金匮要略的主要精神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认为疾病证候的产生都是整体功能失调,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反应。从这一基本论点出发,提出了根据脏腑经络病机和四诊八纲进行病与证相结合的辨证方法。强调诊察疾病时,务必四诊台参、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深入分析脏腑经络病机,才能把握疾病的本质,做到治病求本;在防治疾病时,必须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既治已病

18、,又治未病,重视人体正气的恢复与抗邪作用,正确运用扶正与祛邪的方法,旨在全面提高防治效果。13.水气病与痰饮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水气与痰饮两者属异名同类,都是水液潴留于体内所引起的病证。但痰饮是水液停蓄于局部为病,一般不浮肿,小便异常改变也不明显。而水气病是水液泛溢于全身,故以浮肿为主症,往往有小便不利。但两者又有密切联系,痰饮病某一阶段可并发水肿。如溢饮为水饮泛溢肌表四肢,轻者见肢体疼重,重者则可见浮肿;支饮咳逆,其形如肿,严重时亦可出现浮肿而转为水气病。14.(1)以大便在先,便后出血为特征者称之为远血。因病变部位来自直肠以上(胃或十二指肠等),病灶离肛门较远而得名。以先有出血,后有人便

19、为特征者为近血。因病变部位来自直肠以下(广肠或肛门附近),病灶离肛门较近而得名。故原文指出:“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2)远血往往因中焦脾气虚寒,统摄无权而血液渗漏于下所致,故治疗选用黄土汤温脾摄血,滋阴养血:近血多因湿热内蕴,灼伤肠络,迫血外溢所致.治疗用赤小豆当归散清热利湿,活血止血。15.奔豚气病有三个证型,其证治如下:(1)肝郁化热奔豚:病机为肝郁化热,肝气夹冲气上逆;症见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治用奔豚汤养血平肝,和胃降逆。(2)阳虚寒逆奔豚:病机为汗后阳虚,寒邪入侵,阴寒内盛,寒气冲逆;症见针处肿起而赤,气从少腹上冲心;治疗外用艾灸核上以温经散

20、寒;内服桂枝加桂汤以调和阴阳,平冲降逆。(3)阳虚饮动奔豚:病机为下焦素有停饮,汗后伤阳,水饮内动,逆而上冲;症见脐下筑筑动悸,欲作奔豚上逆之势;治疗用苓桂甘枣汤通阳降逆,培土制水。16.产后腹痛可按如下四个证型进行辨证论治。(1)血虚里寒腹痛证:可见产后腹部绵绵作痛,喜温喜按,形寒畏冷等症,用当归生姜羊肉汤养血补虚,温中散寒。(2)气血郁滞腹痛证:可见产后腹部胀满疼痛,拒按,烦躁不得安卧等症,用枳实芍药散行气散结,和血止痛。(3)瘀血内结腹痛证:可见产后少腹刺痛拒按,痛处固定不移,按之有块,舌紫暗,脉沉涩等症,用下瘀血汤破血逐瘀,行气止痛。(4)瘀血兼胃实腹痛证:可见产后少腹部坚满疼痛,拒按

21、,恶露不尽,发热烦躁,日晡剧,便秘,食则谵语,脉微实等症,用大承气汤通腑泄热,攻逐瘀血。17.狐盛病以目赤,咽、喉及前后二阴腐蚀为特征,临床上还可见发热,默默欲眠,饮食不佳,恶闻食臭,卧起不安,目不得闭,面色乍赤、乍黑、乍白,声音嘶哑等症候。狐螫病是因湿热虫毒蕴结所致,治以清热化湿,杀虫解毒为原则。若虫毒上蚀咽喉者,用甘草泻心汤清热燥湿,和中解毒。蚀于前阴者,用苦参汤外洗以燥湿杀虫。蚀于肛门者,用雄黄熏之以杀虫解毒。无论是蚀于前阴还是后阴,在外洗或熏蒸的基础上,配以甘草泻心汤内外兼治,则更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狐盛虫毒酿腐成脓者,用赤小豆当归散渗湿清热,解毒排脓。18.首篇在预防疾病方面主要提出

22、了未病预防和已病早治防变两方面,具体措施根据原文归纳如下。(1)未病预防措施有:“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这说明人在未病前要注重预防,内养正气,外慎风寒,同时还要加强道德修养,遵纪守法,避免意外伤害,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和适度的节制,只要做到“不遗形体有衰”,保挣“五脏元真通畅”,才能保证身体健康无病。(2)已病预防措施有:倡导早期治疗,消灭疾病于萌芽状态。具体措施如“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重视“治未病”根据脏腑虚实相传的基本规律,既要重视治疗已病之脏腑

23、,也要重视调治未病的脏腑,使之正气充足,抗邪有力,从而预防疾病从已病脏腑向未病脏腑传变,截断传变途径,防止病势发展蔓延。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则是“治未病”之例。19.水气病分为五类,其主症、病机、病位如下:(1)风水:主症是“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身重”或“一身悉肿”;病机为外邪袭表,肺气不宣,通调失职,水湿内停,泛溢肌表而成;病位主要在肺与皮毛。(2)皮水:主症是“其脉亦浮,外证腑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一身面目黄肿,小便不利”或“四肢肿,四肢聂聂动”;病机为肺失宣化与通调,脾失运化,水湿内停外溢肌肤而致;病位在肺,脾与肌肤。(3)正水:主症是“其

24、脉沉迟,外证自喘”,少腹肿满;病机为肾阳不足,阳虚水停,水聚于内,上射犯肺;病位以。肾为主。(4)石水:主症是“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少腹肿满如石硬;病机为肾阳衰微,阳虚阴凝,寒水凝结不散;病位主要在肾。(5)黄汗:主症是“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病机为水湿郁表,湿郁化热,湿热蕴结,营卫郁滞所致:病位主要在肌肤,久则入于卫分,营分。20.喝病即伤暑,以发热身重,汗出烦渴,少气脉虚为主症。暑性升散,易耗气伤津:暑多夹湿,故治疗喝病时以清暑化湿为法,但必须注意兼顾气阴,使暑湿去而气阴不受伤。同时还要注意,不可妄用发汗、温针和攻下等法。伤暑热盛者,症见汗出恶寒,身

25、热而渴,治疗用白虎加人参汤清热解暑,益气生津。21.肺痈成脓,痈溃外泄时可见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治疗用桔梗汤排脓祛痰,清热解毒。若与千金苇茎汤合用则解毒排脓之力更大,临床疗效更好。22.虚劳病虽然证候繁多复杂,但总不离气血阴阳之不足。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病之不愈,必当求之脾胃,建立中气以化生气血,扶助正气。肾为先天之本,水火之脏,内寄真阴真阳,为一身阴阳之根,五脏之病,穷必及肾。故虚劳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以脾肾症候表现较为明显,治疗虚劳亦自当重视脾肾。建立中气可以生气血,复阴阳,和营卫,调寒热:补益肾气,可助阳之弱,滋阴之虚,培根本而防病进。因

26、此,建立中气和补益肾气是虚劳的两个治本大法。23.原文指出:“寸口咏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动”脉,是指动摇不宁,如豆粒转动之状的,脉象,这种脉象的出现,往往因外界因素突然刺激,而致气血一时性的紊乱所致。气血逆乱,心无所倚,神无所归则精神失常,烦扰不宁,卧起不安,这些临床症候则概括称之为“惊”,故日“动即为惊”。“弱”脉,是指脉象细软无力,重按始得者。弱脉的出现多因气血不足,心脉失于充养,脉气无力鼓动所致。气血亏虚,血脉失充,心神失养,神志无主则见心慌心冲,动则加重,甚至悸动应衣,精神惶恐不安等,这些临床症候则概括称之为“悸”,故日“弱则为悸”。资生篇概括性地指出:“有所触而动日惊,无

27、所触而动日悸,惊之证发于外,悸之证发于内”。但是惊与悸可分而言之,又互有联系,因突然受惊必然导致心悸,心悸之人又最易发生惊恐,故临床上往往惊悸并称。24.痉湿喝病篇云:“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已黄芪汤主之”。水气病篇云:“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已黄芪汤主之”。两条原文,一字之差,一为“风湿”,一为“风水”,代表两种不同的病证。风湿属湿病,因感受湿邪致病,湿流关节,阳气不通,故除原文所述症候外,还有关节疼痛等主要症候;风水属水气病,由感受风邪,肺失通调,水气泛溢肌肤所致,故除原文所述症候外,还有面目或肢体浮肿等主要症候。但水与湿异名而同类,且两者均有脉浮,身重,汗出恶风等症候,均属风湿或风水客于肌表,表气已虚。因病机相同,故均可选用防已黄芪汤祛风固表,散水除湿。这也充分体现了异病同治之法的精神实质。25.泻心汤由大黄、黄芩、黄连组成,三味药皆属清热泻火之品而无止血之功,为何用于治疗吐血、衄血之证?因本证的吐血,衄血乃属邪热亢盛,迫血妄行所致,三味均大苦大寒,能直折其热,清其热则血自宁,不止血而血自止。正如唐容川所云:“泻心即是泻火,泻火便是止血”。此乃治病求本,釜底抽薪是也。26.消渴病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为特征,俗称“三多一少”。消渴症是指口渴引饮的症状。如原文“趺阳脉浮而数,浮即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