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33.85KB ,
资源ID:1916771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16771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安德义论语解读八佾篇第三以礼表现德行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安德义论语解读八佾篇第三以礼表现德行文档格式.docx

1、【原文】3.6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孔子多次批评季氏,认为他们专权、违制、僭礼。第一次批评他们不合“舞乐之礼”,“八佾舞于庭”。第二次批评他们不合“宗庙之礼”,即“祭祖之礼”,“相维辟公,天子穆穆”。本章(第三次)批评不合“郊社之礼”,即“祀天的郊礼和祭地的社礼”。礼制规定,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祭祀天地的资格,季氏仅仅是鲁国的大夫,竟去祭祀泰山。第四次批评是“褅祭之礼(见3.10节),”这一种祭祀分四季举行,系天子之祭,是一种极为隆重的大祭之礼。鲁国在以季氏为首的三家撺掇下也沿用此例,由舞乐、祭祖、祭山到“褅祭”,他们的违礼

2、行为一次比一次升级,一次比一次放肆。孔子第一次批评用语使用了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兼反问的语句,“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可遥想当年老夫子气得吹胡子瞪眼睛、怒不可遏、愤懑之极的情景。第二次祭祖违礼时则用了一个反问句,“奚取於三家之堂?”语气比第一次缓和多了。第三次使用的是一个感叹句,“呜呼!”一个反问句。“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林放尚知问“礼之本”。感叹其无可奈何。第二次的反问句用“奚”,指责语气明显。第三次用“曾乎”,则是一般性的反问,问问而已,似是仰天长叹,与第二次相同,均是反问,但语气轻重有别。第四次批评,孔子既不感叹,也不指责了,只是说从“褅祭”到“裸祭”,向受祭者献酒时,一再违礼,我就不

3、想看了,持沉默的态度。违礼程度愈重,批评愈轻,叹息越重,直至沉默,沉默则是最高的轻蔑了。从怒斥到反问,由反问到感叹,由感叹到沉默,感叹其僭礼,沉默无力救其既颓,可以想见,当年孔子痛心疾首之状,也可见孔子无一时一刻不关注礼制的建立和维护礼制所作的努力。“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是孔子的一贯风范。本章谈“君子之争”。谦谦君子,彬彬有礼,其争也温文尔雅,因为射箭这件事表现了“仁者”的君子之风,儒家文化强调竞争,反对不择手段的竞争。本章是孔子对子夏的“巧笑美目”,“素以为绚”的解答。“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大意是“十指嫩得像茅草芽儿,皮肤细腻如凝冻的膏脂

4、,粉白的颈项像蝤蛴,牙齿整齐如瓠子儿,蝉样方正的额儿,弯长的蛾眉,两个酒窝深深笑得美妙,眼儿黑白分明漂亮十分!这是一首描绘女子漂亮外貌的诗,从手、皮肤、脖颈、牙齿、脸形、眉毛、笑容、眼睛多方位予以描绘,前面均是外貌的静态描写。“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这三句是动态描写,浅浅酒窝,笑语盈盈,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顾盼生姿,流连多情,犹如白色的底子上绘着花卉,显出一种朴素而又高雅的美,真是十分漂亮动人啊!描绘十分传神。子夏读到这里禁不住向孔子问道,“何谓也?”也就是说为什么描绘得这样传神呢?孔子到底是孔子,不放过一切机会向他的学生传授他的道德学业。他不从正面去回答,而是巧妙地从绘画理论上给予

5、阐述,绘事后于素,先有白色底子,然后再绘画,意思是人应先有内心纯洁的修养,表现在外的才有真正的美丽。真正的美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气质美,孔子将其上升到哲学高度在讨论。子夏到底是子夏,不愧为孔门高足,勤于学业,深思熟虑,由人的内质和外美,以及绘画艺术的内白色而外花卉,很快推及联想而到“仁”与“礼”的先后和内外的关系,“礼后乎”。“人而不仁,如礼何”,谈的是仁内礼外,“礼”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外在行为规范。“仁者人也”,“仁”是一个人的最基本的本质,所以应是“仁”先“礼”后,“仁”内“礼”外,孔子听到这里,给子夏一个高级别的表扬,“启发我的啊,是卜商你啊,并且可以与你讨论诗经啊!孔子认为“始可言诗”的学

6、生有两个,一个是子贡(见1.15),一个是子夏。朱熹注引谢氏曰:“子贡因论学而知诗,子夏因论诗而知学”。子贡因与孔子讨论道德学业而始可与言诗,子夏因与孔子讨论诗经而获得学业上的长进。另外,二人同样具有“问一而知二”的联想推导能力,孔子对子夏给了一个高级别的表扬,“起予者商也。”对子贡却只给了一个“告诸往而知来者”的一般性的表扬,皆是因二人性格不同而给予的不同程度的鼓励。子夏深思沉静宽厚,子贡聪明伶俐,巧嘴利舌,善于品评人物,臧否是非;子夏性格内向,子贡外向,因此在表扬程度上也有轻重之别。这也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典范事例。【原文】3.9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7、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注释】杞(q)不足征:杞,国名,在今河南杞县一带,相传是夏禹的后代。不足征,杞现存的史料比足以证明。宋:国名,在今河南商丘一带,是商汤的后代。战国时被齐、魏、楚三国共灭。文献不足故也:这是历史文字资料和贤者不够的缘故。文:文献典籍。献:贤人。【语译】孔子说:“夏代的礼仪我能讲述,但(它的后代)杞国却不能找到足以证明的资料。商代的礼我也能讲,但(它的后代)宋国却不能找到足以证明的资料。这是由于历史文献不充足的缘故。如果充足,则我可以证明了。本章孔子谈对礼制的因革损益变化的求证。多有人批评孔子维护礼制,僵化而不思改变,其实不妥。仅从这一章即可看出,礼制是因朝代更替

8、,人事变迁,而不断因革损益变化的,孔子也十分明白,他在这一章谈到的夏礼、殷礼“能言”而不能求证,也可证明孔子对礼制的增益变化这一事实的认同。可参看2.23章解读。3.10子曰:“褅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褅(d)自既灌而往者:禘祭的仪式从第一次献酒后。禘,古代天子每五年隆重地祭祀祖先之礼称禘,灌,以酒洒地曰灌。而往者,指此以后的礼节。“对于行禘祭的仪式,在开祭献酒以后,我就不想看了。本章谈禘祭的违礼行为。参见3.6章。3.11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禘:见3.10章注。 示:即置,放。斯:这儿,指手掌。有人问及禘祭的道理。孔子回答说:“不知道

9、啊。知道那些道理的人平治天下,会像把东西明示在这里一样容易。”他一边说,一边指着自己的手掌。本章记载孔子不答禘祭之问。有人问“褅祭”的理论,孔子不回答,可做两点说明:第一点,在我国古代,“唯祀与戎,国之大事”。祀以郊社祭天地之礼和褅尝祭祖先之礼为大。天地是人生之本,祖先是生命之本,祭祀天地祖先,同是不忘本,不忘己之所从来,是一种致诚的表现。所以用极大的虔诚来履行祭祀,犹如有鬼神在上下左右监察一样,若有为非作恶的念头,就要受到惩罚,因而自觉律己。古代政教合一,天人合一,所以通过祭祀天地、祖先,可以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如此,则可以达到治国的目的。第二点,孔子采用的是不屑之教,读前面孔

10、子对于季氏的四次批评(请结合3.1、3.2、3.6、3.10),孔子由痛恨怒斥到感叹沉默,可见孔子对违礼之人的愤怒。这里有人又问“褅祭”理论,孔子余恨未消,继续沉默,不屑讲也不愿讲。但孔子毕竟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篇)的精神,虽不愿意,但不能一点儿也不讲,于是云天雾罩般的说一些很难听懂的话,一边说,一边摆弄手掌,不屑之教中不乏“诲人不倦”的殷殷深情。3.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与祭,如不祭。祭如在:祭祀祖先像祖先真在面前。祭:祭祀祖先。祭神:祭祀神。与(y):参与。祭祀祖先时,就像祖先在面前;祭祀神灵时,就象神灵在面前。孔子说:“我如果不能参与祭祀,那就如同不曾祭祀。本章记载孔子

11、对神灵虔诚的态度。祭祀祖先天地神灵,在今天看来似是一项迷信活动,古人却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必须的一种仪式,它是“仁、孝、诚、敬”的综合表现。祭祀祖先是“亲亲”的扩大,是“孝”的延续,“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是“仁”的根本,“仁”又是治国的根本,“诚”是实行“仁”的重要方法,“敬”则是仁、孝、诚的表现形式。礼记?中庸中说“明乎郊社之礼,褅尝之义,治国其如示之掌”,意思是“明白郊社祭祀上帝和后土的礼,通晓宗庙祭祀祖宗的道理,那么治理国家就好象运于股掌之中一样容易了”,鉴于此,祭祀时,必须做到“诚”。朱熹注引范氏说:“有其诚则有其神,无其诚则无其神。”诚能感天地动鬼神,“诚”主于内

12、,“敬”显于外,内心真诚,外表庄重恭敬,并要亲自参与其中。孔子说祭祀祖先神灵,好象祖先神灵出现在眼前一样, 这便是“仁、孝、诚、敬”的综合体现。3.13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王孙贾:卫国大夫。媚:讨好,巴结。奥:房子的西南角,古人认为那里有神。灶:做饭的灶。古人认为奥神比灶神尊贵,但灶神可以“上天言善事”,有实权。“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可能是当时的俗语,意思是与其巴结地位高的人,不如巴结地位低但有实权的人。王孙贾问道:“民间所谓与其祈祷西南角的奥神,不如祈祷灶神。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那么样说)不正确!如果得罪了上天,到哪儿祈祷也没用

13、。本章孔子谈舍近求远还不如抓住事物的根本。孔子强调中庸,凡事“时中”、“执两用中”。奥神尊贵,灶神实用;奥神远,灶神近。孔子通常的观点应该是与此二位神氏等距离交往,以道事之,保持独立的人格,不偏倚。王孙贾却从实用主义角度出发,提出与其讨好奥神,不如讨好灶神。孔子采取以偏治偏、釜底抽薪的方法,批驳他说:“得罪了上天,连祈祷的地方也没有”,意思是你想谄媚投机取巧,不以道事君待人,连根本都没有了。孔子所说的“天”即“道”。另外,他俩谈话艺术都很高妙,打哑谜,均采取比喻说法。比喻所指的内容历来分歧较多,我们不去讨论。王孙贾暗示孔子,应讨好有势力的人,孔子也用同样的方法回答他,任何有势力的人都无法逃脱大

14、道的制约,还是以道事君,忠道不盲目忠君,更不要谄媚趋附。3.14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监于二代:周朝的礼仪制度是借鉴于夏朝、商朝制定的。监:同“鉴”。二代:夏商二代。郁郁:丰富,繁盛。礼乐制度。从:顺从,赞同。“周代借鉴了夏商两代的文明成果,它的(典章制度)表现出无比丰富华美的文采啊!我追随周代。梦周,复周,用周,从周,“周”或指周代,或曰周公,是孔子魂牵梦绕挥之不去的感情之结。孔子自己在阳货篇中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中庸引孔子的话说:“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用周礼,学周礼,从周礼,礼记“坊记”“檀弓”篇中也有记载,如殷商封棺吊于旷,周朝反哭吊于家,孔子以为

15、吊唁问候慰丧于家,显得质朴率真,或者相比吊唁于旷野更简略一些,更人性化一些,孔子则从周礼。原文这样记载:殷既封而吊,周反哭而吊,孔子曰:“殷已悫,吾从周。”(礼记?檀弓下)殷人吊于圹,周人吊于家,示民不背也。子云:“死,民之卒事也,吾从周。坊记)周代对夏、商二代礼仪有所损益增补删削,显得更加详瞻周备。汉书?礼乐志记载:王者必因前王之礼,顺时施宜,有所损益,即民之心,稍稍制作,至太平而大备,周监于二代,礼文尤具,事之为制,曲为之防,故称“礼经三百,威仪三千”,孔子美之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之情结,周之思念,深深的嵌入孔子的脑海,届尽暮年,日渐衰微,精力不济,梦中不复梦见周公,孔子则感慨万千

16、。“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3.15子入太庙,每事问。或问:“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太庙:祭祀开国君主(太祖)的庙。周公旦是鲁国最初受封的君主,这里的太庙指周公庙。鄹(zu)人之子:鄹,鲁国的地名,在今山东曲阜东南。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曾在鄹作过大夫。鄹人之子,即孔子。孔子曾到过太庙,并且每件事都要发问。有人问道:“谁说鄹地之人的儿子明礼?他进入太庙后每样事都要问。”孔子听到后,说:“这就是礼呀!本章表现孔子求实好学谦虚的美德。孔子是一位博学而深通礼仪的人,在年轻时就颇有名声,入祖庙,每事问,不免引起一般人的疑惑,故而发问,孔子回答说这正是知礼的表

17、现。孔子“每事问”,有人疑惑,孔子答“是礼也”,更让人疑惑。这需做如下说明:一是表现他求实的精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二是表现他学、问、思结合的一贯学习方法,“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子张篇)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三是谦虚敬谨唯恐不及或失之。朱熹注:“孔子自小以知礼闻,故或人因此而讥之,孔子言是礼者,敬谨之至,乃所以礼也。”多学、深思、多问是敬诚,恭谨的表现 ,敬诚恭谨也是“礼”的表现。也有人说孔子是明知故问,以此警示违礼之人。3.16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射:射箭。这里是演习礼乐的射箭,而不是军中练习武艺的射箭。皮:用皮

18、革做成的箭靶。主皮:指穿透箭靶子。为(wi):因为。同科:同等。“(演示)射艺时,不以穿透皮靶为主要(评判标准,关键在中的)。因为各人的气力不同。这是古人奉行的原则。射艺主要是陶冶情操,人的力量有大小,是天生的差距,所以射艺不以力为评判标准。表明孔子尚智不尚力尚德不尚勇的观点。关于“射不主皮”,杨伯峻论语译注讲的颇为精妙,引录如下:“皮”代表箭靶子。古代箭靶子叫“侯”,有用布做的,也有用皮做的。当中画着各种猛兽或者别的东西,最中心的叫做“正”或者“鹄”。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射应该是演习礼乐的射,而不是军中的武射,因此以中不中为主,不以穿破皮侯与否为主。3.17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赐也!尔爱其羊,

19、我爱其礼。去:去掉,除去。告()朔:“朔”每月初一,“告朔”指诸侯王每月初一到祖庙做祭祀活动。饩(x)羊: 祭祀用的活羊。 赐:子贡的名。 尔:你。爱:爱惜。子贡主张免去告朔时用的活羊。“赐啊!你爱的是那只羊,而我爱的则是那个周礼啊!本章谈孔子对周朝“告朔”礼的维护。告()朔,古代的一种制度。每年秋冬之际,周天子把第二年的历书颁给诸侯,诸侯把历书藏于祖庙。每月初一,诸侯到祖庙杀一只羊祭祀,然后回到朝廷听政,这叫告朔。到子贡时,鲁国国君不亲临祖庙祭祀,也不听政,仅杀只羊做样子。所以子贡认为不必虚设这样一个形式,主张废除。子贡从节约的角度出发,想省下用于礼仪的活羊。孔子认为,在这个问题上,节约并不

20、是主要的,关键在于不要废礼。按照古代的传统观念,接受历史意味着尊奉王室的统治权,所以告朔礼的意义重大。鲁国虽然不举行礼仪活动,但没有全部废除用于仪式的祭品,还有一点礼的残存形式,如果去掉了牲羊,那就什么痕迹都没有了。3.18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尽礼:完全按礼制做。以为:认为。谄(chn):献媚。“侍奉君主完全按礼的规则去做,别人会以为那是谄媚哟!本章记载孔子依礼而行以及别人对他的误会。“事君以礼”,一切以礼为准则,行为端正,内心不逢迎阿谀,外表不胁肩谄媚,让别人去议论。论语集释引“论语俟质”:如众拜上而子独拜下,又如乡党所记,闻君命,入公门,及过位鞠躬如,色勃如,足躩如,虽未见君而己

21、敬畏,升堂见君则鞠躬屏气,皆是人不能然而或仅为谄也。张居正说:君子尽礼,小人以为谄,小人谄媚,亦自以为尽礼。心术之邪正,迥然不同。(张居正讲评论语皇家读本)3.19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定公:姓姬,名宋,鲁国国君,鲁昭公的弟弟,继昭公之位,在位十五年(公元前509年公元前495年)。鲁定公问道:“君主任用臣子,臣子侍奉君主,该怎样做?“君主使用臣子要按礼的要求办,臣子侍奉君主要尽忠德。本章孔子谈君臣的关系,要求君礼忠臣。君臣关系或曰上下级关系,历来是一个十分敏感而又棘手的问题。孔子从正面强调“君礼臣忠”,孟子从正反两方面强调:“君之视臣如手足,

22、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之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朱熹注引吕氏则从心理学角度说:“使臣不患其不忠,患礼之不至;事君不患其无礼,患忠之不足。”朱熹又从“两尽其道”角度说:“此岂孟子教人臣如此哉?正以警其君之不以礼遇臣下尔。为君当知为君之道,不可不使臣以礼;为臣当尽为臣之道,不可不事君以忠。君臣上下两尽其道,天下其有不治者哉?乃知圣人之言,本末两尽。这样理解,颇符合孔子原典精神,也符合孔子“执两用中”的思想。从汉儒起,强调中央集权制,重视皇权,由“君礼臣忠”向皇权一边演化,一边倾斜,发展为“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

23、“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天王圣明,臣罪当诛”,这就不符合孔子“用中”,“叩其两端而竭焉”的中庸思想了,这是其一。其二,即便是“忠君”,也有一个“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荀子?子道篇),“义以为质”的问题。孔子一向反对愚忠愚孝,要求任何事情都要问个缘由或讲出道理,反对制度上和情感上的盲目服从盲目信仰。其三,任何好的理论,若将其扭向一边,或向前跨进半步就成了谬误,朱熹的“两尽其道”的理论的确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另外,君可有三使:礼、利、权。君使臣以礼,君使臣以利,君使臣以权。以礼使之,礼尽臣忠;以利使之,利尽国危;以权使之,权尽君危。3.20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关雎:周南的第一篇,

24、描写男子追求女子时忧愁及想象的结婚的喜悦。淫:过度,过分。 哀而不伤:忧愁而不悲伤。“关雎这篇诗,所表现的欢乐而不淫邪,哀婉而不忧伤。本章谈快乐和悲伤的度。儒家是入世哲学,讲究快乐。第一,讲究学习的快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篇)。第二,即便是贫扼困窘,仍讲究生活的快乐,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篇)。第三,讲究道德修养的快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篇)。但有一点需注意,快乐不能过度,“乐而不淫,”是说快乐而不能过度,不能放荡。“而不”是一个很有

25、趣的句式,他是孔子中庸思想表述的语言形式之一,“而不”强调的内容即适度、适宜、恰当,如“威而不猛”,“哀而不伤”。与孔子回答林放“礼之本”的意思一样,“丧,与其易也,宁戚,”丧事与其大事铺排,周详完备,还不如悲伤,但悲伤也不能过分,“而不”句式还在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有一段文字“而不”一词反复出现,颇为有趣,现辑录如下:为之歌颂,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所录仅供参考,不另解释。3.21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

26、,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社”:土地神。这里指的是神主,即用木制成的土地神之牌位。宰我:名予,字子我,孔子的学生,小孔子29岁。夏后氏:夏朝的君主。战栗:害怕而发抖。遂:已经结束。既:已经。咎:责备。鲁哀公向宰我询问关于(用何木材制造)土地神主之事。宰我回答说:“夏后氏用松木做,商代人用柏木做,周代人用栗木做,其意是说,要让百姓恐惧颤栗。“已成的事不去评说,已做过的事不去劝谏,已过去的事不去责备。本章谈对已经过去了的事的处理办法。夏、商、周三代社主用不同的树木,与他们各自的风俗有关,而宰我却用不恰当的解释来回答哀公的询问,尤其是“使民战栗”一句,极易挑动哀公的杀伐之心。孔子听说后,批评宰我:“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三句话极有层次感,从时间上看,“成事”、“遂事”、“既往”,由近及远,由现在推向过去;从用词角度看:“说”,评说,议论,“谏”,劝谏,劝阻,“咎”,追究,责备,由轻到重,语气逐层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