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20.71KB ,
资源ID:191541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1541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从痰论治胸痹.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从痰论治胸痹.docx

1、从痰论治胸痹从痰论治胸痹 作者: 日期: 从痰论治胸痹 第五学习小组摘要:胸痹是指以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引肩背、喘息不得平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痰浊往往是引发胸痹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处所云之痰乃无形之痰,通过分析其所表现的症状和体征,通过审证求因的方法确定,而不是视之可见,闻之有声,触之可摸有形质的痰液。按其性质可分为寒痰、热痰,虚痰、郁痰、瘀痰和湿痰等。方以仲景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关键词:痰浊 胸痹 遣方用药痰浊的形成源于体内水液运化输布的失常,一般认为湿聚为水,水停成饮,饮聚成痰,可以随着气机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而筋骨皮肉,无所不至。如果痰浊停留胸中,痹阻心阳,心阳不振,心脉不通,则可导致胸

2、痹。内经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有言:“饮入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津液的输布运化和脾、肺、肾三脏关系密切,那么这三脏功能的失常皆可导致痰浊的产生,同时肝气郁结导致肝失疏泄,全身气机失畅,也可导致痰浊的产生。按期与寒热相兼,虚实转化可分为寒痰、热痰、虚痰、湿痰、瘀痰、郁痰。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选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治其壅遏之痰实,结合痰的具体性质进行加味并调理与之有关脏腑的气机。以达到化痰宣痹、恢复病脏生理功能的效果。一、胸痹从痰瘀论治的病因病机(一)饮食不当及不良嗜好因素致痰瘀生成现代人生活条件都较优越,不良的生活方式,不好

3、的饮食习惯等,如饱食及或过食油腻、高盐饮食、少运动、长期静坐、酗酒、吸烟、精神紧张或焦虑等均导致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动脉粥样硬化等。这些中医都可以称为血浊,浊为瘀也、为痰也。现代研究证明,膳食中的胆固醇含量与动脉硬化的形成、冠心病的发病呈正相关。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内膜下,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血管增厚硬化,同时伴有凝血纤溶系统功能障碍,继而诱发胸痹。而烟酒对血管的内皮细胞有破坏作用,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这都是痰浊瘀生成原因。如素问五脏生成:“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日心痹”。素问至真要大论:“民病饮积。”明代龚廷贤寿世保元乙集嗜酒丧身云:“酒性大热有毒,大能助火,一饮下咽,肺先受之,

4、酒性喜升,痰郁于上,溺涩于下,肺受贼邪,不生肾水,水不能制心火,诸病生焉或心脾痛”(二)内伤致痰瘀生成内伤致病主要指情志过激,七情异常变化首先伤及脏腑,造成脏腑功能虚损,影响水液的运化和血液运行,产生痰浊、瘀血等致病因子,一旦停阻于心脉便引发胸痹。如晋代王叔和脉经:“愁忧思虑则伤心,心伤者,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重,心中痛彻背,当脐跳手,此为心脏所伤所致。”(三)体质因素先天体虚肥胖、年龄增加,致脾虚痰生、气虚致瘀血内生,痰瘀阻于心脉,胸阳失展,不通则痛,发为胸痹。肥胖与冠心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尤其短期内发胖或极度肥胖者,发病率更高。因为过度的体重增加,加重心脏负荷,且肥胖易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

5、尿病等疾患,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加重。另外,肥胖后体力活动减少,妨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者侧支循环的形成故有肥人多痰之说。综上述,现代医家认为,胸痹的发病机制多数为痰瘀为患,如邓铁涛认为,冠心病早期、中期以痰证常见,晚期以瘀血维多。沈绍功亦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起居的好逸恶劳,加之气候环境的恶化,使冠心病的中医症候分类发生了变化,痰瘀证比例日渐增加,其易于瘀血互结。临床研究发现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患者可见血液粘稠性、黏滞性、聚集性和凝固性增高,丙二醛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降低。二、胸痹从痰瘀论治的症候及方药(一)寒痰胸痹寒痰痹阻胸脉或虚或实。实者可由长期感受寒邪,寒

6、邪凝滞,阻滞气机,气不化津,津停成痰,痹阻胸阳,或素体阳虚水湿不运,俱而成痰等多种原因造成。其核心症状为:胸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痛势剧烈,遇寒加重,得温则减,心悸怔忡,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弦滑。或伴有形寒肢冷,气短乏力,面色苍白,自汗等症。此证,实偏盛者则当以散寒泻实为主:通阳散寒、祛痰开痹,治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加郁金,枳实增其行气化痰之力,再加桂枝通其心阳消除痰浊之痹阻;虚为主者则当以温阳散寒,化痰除痹,方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加附子,干姜,仙灵脾,肉苁蓉,补阳柔剂与补阳刚剂相结合,恢复人一身之阳气,驱散胸中之阴霾。(二)热痰胸痹热痰胸痹之形成,或由痰湿久蕴化热,或因素体痰多外感风热化为痰热。主要

7、临床特征为:胸口闷痛,痞满不舒,咳吐黄痰,口干口苦不欲饮,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治以瓜蒌薤白半夏汤通阳散结,行气祛痰加胆南星,黄芩,枳实,竹茹,贝母增其清热化痰之力。热痰并存时应当清则清,当利则利,当润则润。若兼有热盛伤津耗气之口渴欲饮,气短乏力的症状还要加麦门冬,天门冬,南沙参,生地等养阴清热的药物。(三)瘀痰胸痹朱丹溪丹溪心法里首创“痰夹瘀血,遂成窠囊”一说。瘀痰胸痹可先有血瘀阻滞气机,气机失于条畅,气滞津停,聚而为痰;也可由痰浊停聚,气滞而血瘀,二者相互为患。主要临床特征为胸闷胀、或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昼伏夜甚,痛甚则痛引肩背,心悸短气,爪甲青紫,舌紫脉涩。治以瓜蒌薤白半夏汤通阳散结,

8、行气祛痰加桃仁,红花,赤芍,川芎,枳壳,牛膝,丹参增其行气止痛,活血化瘀之功。(四)郁痰胸痹肝者刚脏,性喜调达而恶抑郁,患者若长期精神情志不畅导致肝气郁结影响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从而全身气机运行不畅,气不行则津停而为痰;同时肝过亢则反侮于脾,脾者,司水液之运化,此时木旺乘土,脾气不能正常输布津液,痰浊更甚,阻遏胸阳,发为胸痹。主要临床特征为:胸憋闷,随情志变化而变化,烦劳、愤怒后而为甚,易怒善太息,苔白腻或微黄,脉沉弦或沉滑。治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加柴胡,白芍,香附,合欢皮,枳壳,陈皮,佛手等疏肝解郁之药调达肝之气机,使其疏泄功能恢复正常。(五)湿痰胸痹湿痰胸痹多因饮食不节耗伤脾胃,久病失养或素体

9、脾虚,脾虚则脾不输布津液,津停为痰,痰气阻遏胸阳,发为胸痹。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胸痛脘痞,大便稀溏,食欲不振,疲乏无力,嗜睡,少气懒言,痰稀色白量大易咯,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而厚腻,脉滑。治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党参,黄芪,白术,苍术,白扁豆,陈皮,山药,砂仁,以通阳散结,理气祛痰,燥湿健脾。(六)虚痰胸痹脾肾受损,阳气受伐,水液失于输布,停为痰饮,痰气阻遏胸阳,发为胸痹。临床特征为胸闷痛,伴心悸气短,头晕目眩,烦劳更甚,自汗盗汗,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面色苍白,唇甲淡白,舌苔白腻或舌紅少苔,舌根白腻,脉沉滑或细滑。治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加附子,干姜、仙灵脾,肉苁蓉,吴茱萸,菟丝子,杜仲,鹿角胶,枸杞,熟

10、地等温补脾肾、温运水液之药。三、总结胸痹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临床虽有不同的表现,但多以胸闷、胸痛为主症,临证可结合心电图等辅助检查明确病名诊断。因中医认为痛症多源于“不通则痛”,“通则不痛”,故诸多医者将胸痹片面地定性为血瘀,治疗也一味地活血化瘀,使其临床思路及治疗受到局限。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过食肥甘(饱和脂肪酸、糖摄入过多)损伤脾胃运化,造成痰浊为患、痰瘀互结为患的胸痹日益增多。此类患者临床多表现为胸闷胸痛,体胖,肢困神疲,多痰涎,舌黯苔腻,脉濡滑或滑。临证须详辨其症,方可准确定性,切不可拘泥于证。参考文献:1蔡诗川.胸痹中医治疗研究进展.内蒙古中医药,2014

11、,(18):12-1252江胜;杨俊;杨从鑫.浅谈胸痹从痰治J.中医药临床杂志,2,(12):135033周杰;王世岩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胸痹痰浊证的体会.中国中医急症,21,(1):79-1709马光烈,张新渝.皇帝内经素问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08.5郭霞珍,王承平,王键.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26刘学法.对药在胸痹中的应用J.四川中医200(01)刘强,史海庆,王翠萍.风药在胸痹治疗中的应用四川中医.203(08)8丁邦晗,吕强,张敏州,罗翌,马长生,张维东.胸痹的中医危险证型附375例聚类分析中国中医急症.2004(05)9庞敏,于跃飞.胸痹与五脏的关系浅论J.实用中

12、医内科杂志20(0)10庞敏,尤献民.洪治平治疗胸痹经验J.中医药学刊.206(01)1马伟国.中医胸痹的病因病机探讨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012()1任晓莉,孙艳秋.浅析胸痹的辨证论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4)1叶进胸痹研究概览J.环球中医药.2012()14王振涛,杨凤鸣.路志正辨治胸痹经验J河南中医.2011(0)15侯思怡,张哲,杨关林.祛痰化瘀兼益气健脾法治疗胸痹心痛研究简况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6龚立,宋民宪,吴承云.浅议中药新药治疗胸痹病的临床研究.华西药学杂志202(3)7胡冬裴胸痹古今证型归类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4(04)18宋建平胸痹范围源流与研

13、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01)19赵全荣胸痹病人的饮食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8(7)20周丽丽,姚耿圳,何志凌从肝肾论治围绝经期胸痹病证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0)1张广波,陈奕樑对中医内科学“胸痹”所属章节的质疑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0(11)22李英琳议肝与胸痹J中医药学刊26(2)23李飞.胸痹初探J.辽宁中医杂志.200(05)24李京玉.胸痹辨证分型及临床用药浅识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04)25李满静,周萍中医治疗胸痹心痛的进展J.基层医学论坛.206(2)2熊丽辉.胸痹心痛的中医治疗及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05(09)2赵振霞,赵振敏吴标治疗胸痹的经验点滴J中医药临床杂志.210(06)8巩雪,陈守强,庞庆荣“心痹证”病因病机探析J中医临床研究.14(06)29邱少波,王进浅谈胸痹的病因病机J国医论坛.07()陆怡衡.浅议仲景论痹证.江西中医药2010(10)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