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23.87KB ,
资源ID:1914866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14866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农村改革第二次飞跃的现实路径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农村改革第二次飞跃的现实路径Word文档格式.docx

1、 “我们现在经营土地有5万多亩,总盈余达5328万元,社员每户分红两三万元,亩均近千元。”望着这幅现代化大农业图景,回忆起最初“合作社亏损,出资人赔钱”的尴尬境地,李凤玉仍唏嘘不已。 59岁的李凤玉成年后的人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8至26岁,作为一名拖拉机手,他的梦想就是在东北这片土地上,实现全程机械化,把土地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来。第二阶段是26岁开始任仁发村的村支书,一直干到现在。第三个阶段就是2009年底,他旧梦重拾,牵头创办农机合作社,成为理事长。 “当时乡里召集全乡9个村开会,说上面有支持发展千万元农机合作社的政策,其他村都不作声,我想到村里一家一户都还是用小四轮作业,要是有

2、大农机,打破犁底层,一亩地最低能多打300斤粮,效益很可观,就站出来说想试试。 要建合作社,第一步就是找伙伴。开动员会的时候,参加的人有好几百,尽管大家都认识到国家有政策是好事,但又觉得是新生事物,心里不托底,结果没人响应。后来总算动员了包括村干部、收粮户、开拖拉机的共6户人家出资入社。 7个人中,李凤玉出资550万元,其余6户每家出50万元,总共凑了850万元建场库,财政配套了1200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乡政府院子倒出来给合作社做了场地。就这样,仁发现代农机合作社正式成立了。 2010年开始运营时,合作社以每亩240元的市场价从农民手里包了1100亩地。“这1100亩地总共有27条,条条

3、不挨着,大农机派不上用场,还要花钱雇小四轮耕种;指望着大机器放到外地去给人家代耕赚点,结果受气不说还没挣到钱。”李凤玉说,秋后一算账,不提折旧的话只盈利13万元,要是按规定提取折旧反倒赔了187万多元。 刚起步就陷入困境,有几家要撤股,想把50万元投资要回去,个别社员甚至提出退社要求。那阵子对于李凤玉来说特别难熬,“一听敲门声心里直翻个儿,头一次尝到了躲债的滋味,火上得满嘴起泡,我挨个给他们打欠条,后来心一横,都动了分农机的念头。 转机发生在2011年春耕前。黑龙江省农委主任王忠林调研合作社运营情况,来到了仁发,向满面愁容的出资社员问明原因后,给他们指出了失败的症结。 “你们这个合作社实质不是

4、合作社,是几个出资人的合作企业。合作社缺乏与农民的合作,没有抓住土地这一农业生产核心要素,没有形成经营规模,没有很好发挥现代农机作用,自然就没有经济效益。”他建议实行土地入社,把合作社办成农民自己的合作社。 启示:土地规模经营是合作社生存发展的基石。缺乏连片土地这个劳动对象和核心要素,即使有充足的资金、机械和人才,合作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土地规模经营不能强制,只有采取符合法律政策规定、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有效整合农民手中少而散的土地,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才能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科技化水平,才能推行现代经营管理方式、不断转变增长方式。 带地入社实现规模经营 “七条承诺”吸引成百上千

5、的农民带着土地加入合作社,土地的规模效益凸显出来:2011年自营加代耕共实现盈余1342万元,是2010年盈余的100倍;农民每亩土地获得纯收益710元,是当地土地流转价的近3倍 “要把土地连成片,就得给农民算账,用效益把大家吸引来。”省农委的同志给大家出主意:提高土地入社保底价格,并依法将财政补贴收益部分,平均量化给社员,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对合作社的扶持政策。 调研组走后,李凤玉的心一下子敞亮了。他像迷路的人终于看到指路明灯一样,脚步一刻也没有停下来。 他们7户成员开会讨论决定:合作社要把发展方向放在组织化、合作化、规模化上,以提高土地入社保底价格、土地折资等同投资参加年终盈余分红、国家补贴

6、资金产生效益社员平均分配、实行民主决策一人一票、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等“七条承诺”吸引农民带地入社,促进土地向合作社聚集,向规模经营要效益。 随后,合作社印发了致全体村民的一封公开信,7名社员和乡村干部挨家逐户宣讲“七条承诺”,为农民算入社土地保底账、规模经营增产账、统购统销节本增收账、国家政策扶持效益账、打工额外收益账等最直接的好处。 合作社党总支书记卢玉文告诉记者,当时土地流转最高价为每亩240元,合作社给农民的保底价是每亩350元,高出110元。大伙坐到农民家炕上开始掰手指头算账:“一家平均20多亩地,一亩收入200元,一年4000元,还得搭上劳动力。入社后,每亩保底能拿到350元,一年就是

7、7000元,年底还分红,一个劳动力在合作社干活,工钱一年至少两万,要想出去打工,也负责给介绍,算下来一年差不多4万块钱。4000和4万,就是110的关系。 为了确保土地连片规模经营,给在家村民算账的同时,他们还想方设法与在外打工村民取得联系,组织专人到打工地面谈。李凤玉专程到秦皇岛说服39户村民以870亩土地入社。 合作社的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土地入社的积极性。不到两周时间,合作社成员就由7户发展到314户,合作社自营土地,一下达到了万亩。 有了土地,大家开始甩开膀子干起来。春季,合作社与客户签下农产品销售订单,根据订单在连片的土地上种植了万亩玉米和2000亩马铃薯。通过产前统一购买生产资

8、料,选用高产稳产品种,产中采用大垄双行播种、大型喷灌、强化农作物田间管理等措施,统一组织标准化种植,产后统一销售,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量、增加了效益,土地规模经营的效应显现出来。 转眼又到了秋后。一算账,社员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农民每亩土地获得纯收益710元,是当地土地出租价的近3倍;农民出资由上年分文未分到投资回报率达到31%。 “离乡不丢地,不种有收益。”以土地入社的农民纷纷表示,“现在不种比自己种收入高出一大截,腾出身来还可以再打一份工。”曾经因泄气“不想干了”的出资人杨斌感叹道:“过去全家四口人26亩地,靠种地一年才5000多元收入,只能维持基本生活,后来靠收粮攒了点钱,又从亲戚朋

9、友那儿七拼八凑了50万元,那会又眼瞅着要打水漂;现在行了,每年都能分十几二十万,本儿已经回来了。 “路子对了,才能有这么好的效益。”通过前后两年的对比,李凤玉深切感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只靠一腔热血不行,重要的是,要让社员有收益,让利益把农民拧成一块,这样农民才能感受到合作社是自己的合作社,才关心合作社,才自愿加入合作社。在代耕、租赁和入社这三种土地向合作社流转的主要形式中,只有土地入社才能既解决土地规模化问题,又能解决农民组织化问题。土地入社的方式坚持了家庭承包制度,土地所有权仍属集体,经营权交给合作社,农民保留了承包权和收益权。在这种方式下,土地不仅成为农民参与合作社分配的重要依据,也成

10、为与合作社联系的纽带,这在农民只能拿出土地参加合作社的情况下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民与合作社成为利益共同体。 收益分配向带地农民倾斜 实行以土地分配为主,国家投资收益平均量化及公积金记在个人账户等同投资,做到“未分配盈余为零”和没有“无主”财产,有效解决了如何保障农民收益和发展资金瓶颈等问题 2012年看分钱了,动真格的了,周边学习村、二河村、大河村的农民都主动找来,合作社成员增加到1222户,入社土地3万多亩,这一年的盈余达到2759万元;至2013年底,合作社成员发展到2436户,入社土地50159亩,盈余万元,固定资产3295万元。 正在田间指挥打药的刘友如今找到了“干事业”的感觉。

11、他说家里20亩地,以前全家种地收入也只有五六千,现在不用种,年底“净落”小两万。由于刘友在农药方面是内行,合作社农药的采购、选配、指挥喷施都由他负责,一年工资五万元,再加上奖金能拿六七万元,儿子开农机,一年三四万元,媳妇儿媳铲地、锄草、掰玉米、起土豆,打打零工,也能赚上一两万元,家里一年收入十几万元。 社员的积极性和合作社的收益为什么能“芝麻开花节节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高度重视收益分配,兼顾各方利益,尤其是让带地入社农民充分受益。 卢玉文给记者算了笔收益分配的细账,讲明了土地折资和出资人、国投资产如何按比例分配利润:以2011年为例,合作社总收入万元,扣除机具折旧、场库折旧、机械维修、驾

12、驶员工资、管理人员工资和土地经营投入万元,全年盈利万元。按每亩土地350元兑现土地保底费用525万元后,盈余817万元。 把结余的万元,按当年参与资金2622万元(包括7家大户注资850万元、国家补贴1324万元、农民土地折资525万元、上年未分盈余13万元)进行分配,每元分得3角1分钱。其中入社农民、7户出资人、国投资金按出资比例分别分红万元、万元、万元。 万元的国投利润再由314户社员平均分配,户均红利12251元。土地“保底”分红、土地折资分红、国投利润分红这三项分红累计,平均每户社员共得到分红34677元,每亩土地平均效益710元。 在合作社成立之初,采取的是“土地保底二次分红”分配机

13、制,农民亩收益2011年、2012年分别达到710元、730元。这种分配机制,使合作社在发展之初信誉不高的时候,迅速跨过了“社员由担心到放心、由顾虑到信任、由自家经营低收入到入社后逐年高回报”的过程。 2011年出资人投资回报率为31%,2012年为44%。出地社员感到投资回报率偏高,为此在2013年初,主动提出取消保底,通过成员代表大会表决,实行“盈余共沾,风险共担”的分配方式。 在李凤玉看来,实行“土地保底二次分红”也是合作社从初级走向中级、从承担风险走向风险共担的必由之路。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再给保底,说到底还有承包租赁的成分,不是合作关系,对他们来说也是“带着风险搞经营,踏在浪尖求发展。

14、取消保底后,合作社把入社土地等同于交易量,盈余分配向入社土地倾斜。出资人心里都明白“是农民的土地救活了大家,没有地,形不成规模,用不了大机械,也就产生不了这么大效益。”为此,经过讨论,大家一致同意提高土地入社的分配比例,降低了投资分配比例。具体是将总盈余万元的74%按土地面积分配,比合作社法规定的“盈余返还60%以上”的指标高出14个百分点,总盈余的26%按资金分配。按照这种分配方式,农民每亩土地分红达922元,比2012年又增加了192元。 仁发合作社分配方式的另一个亮点就是“国家政策,雨露均沾”,将国家补贴形成的资产及其收益平均量化给当年每个社员。 合作社在成立之初并没有实行国家补贴平均量

15、化,以为国家补贴是给出资人的,农民也感觉合作社是几个出资人的合作社,所以没有参加合作社的积极性。 后来大家才知道,国家投资,如果只是少数人得了好处,多数成员没得到,实际上国家的投入成了个人投资的匹配资金。国家对合作社的支持是对入社的广大农民的支持,是对所有入社成员“联合”的支持,因此在国家补贴面前合作社成员人人平等,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党和政府惠农政策的普遍性。 到2013年末,合作社累计国投资金万元,国投资金分红685万元,平均每亩地分得收益136元。国家投资收益平均量化,不仅增加了成员收入,也放大了国家惠农政策效益。合作社国投农机具资产1734万元,平均到2436户,每户7118元就实现了全程

16、机械化,补贴散户最高可补到20万元也实现不了全程机械化,国家财政补贴效益放大了几十倍。现在虽然合作社成员增加,国家补贴分给每个人的收益“摊薄”了,但由于规模效益已经逐步显现,个人收益未减反增。 合作社还探索了将提取公积金记入个人账户等同投资的办法,有效调动了全体成员投资发展合作社的积极性。 2011年经社员代表大会表决,合作社开始提取公积金,将盈余的万元,提取50%,按分红比例记入每个成员名下,等同于投资。这样合作社有支配权,成员有所有权和收益权,不仅成员之间产权明晰,而且不同年份也利益清楚,社员们都愿意提取公积金。目前,合作社累计提取公积金2800多万元,正常经营基本“不差钱”。 大家意识到

17、,合作社实行联合所有,财产是大伙的,每一分钱都应体现在成员身上,为此做到了“未分配盈余为零”和没有“无主”财产。“将来利益还要继续向农民倾斜,因为这是活力源泉。”李凤玉说道。仁发合作社做到“未分配盈余为零”和没有“无主”财产,妥善处理按土地分配和按资金分配的关系,合理安排国投资产收益和个人资产包括提取公积金所得收益的归属,保障了合理分配。他们的实践表明,收益分配合理化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建立科学分配机制,既要保护出地人利益,又要兼顾出资人利益,既要让社员充分得利,又要留足发展资金,促进经营主体持续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社务管理科学民主 实行重大决策一人一票,严格财务管理

18、,采用绩效工资,进行农机单车核算,建立起的一整套社务管理制度,有效解决了如何使合作社规范运作、永葆生机活力的大问题 今年,克东县永泉乡勤政村的大部分土地跨县入了仁发合作社。27岁的村民魏洋洋告诉记者,以前也有来村里想承包土地的,但村民心里不托底,但是加入仁发,大家却非常乐意。他说自家60多亩地全部入社,看中的不仅仅是收益,还因为仁发是个“农民自己说了算的合作社”。 合作社不按出资额表决,而是一人一票,赋予每个成员同等民主权利。重大事项都是由理事会“拿点子”或其他成员提建议,然后再提交成员代表大会集体讨论通过,再由监事会全程监督执行,并做到及时公开重大决议落实和财务收支情况。 社员们说,几年来,

19、修改章程、接收新社员、种植业结构调整、取消保底金等决定,都是由社员代表大会集体表决通过的。“认可的就能通过,一些看不好的就否决,大家都愿意参与。 理事会认为仅靠规模经营终会触碰增收的“天花板”,必须创新经营思路,在延长产业链条上做文章。为此今年春天,向成员代表大会提交了发展黄肉牛养殖、粮食仓储、绿色有机生产基地建设、甜玉米粘玉米加工4个项目的发展计划。现场有63个社员代表,每人代表30户。前3项顺利通过,已在今年实施。而在表决甜玉米粘玉米加工项目上,只有28人同意,由于未超半数,就没通过。 “没同意的人觉得要投入2000多万元,万一市场不好,咋办?但经过我们考察,前景是真好。但是不通过,就运作

20、不了。”面对建社以来第一个被成员代表否决的工作计划,李凤玉既惋惜、又欣慰。惋惜的是,他认为能为合作社带来效益的加工项目,未能得到多数社员同意并实施;欣慰的是合作社民主管理已经落到了实处,出资人和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已经不可能发生,合作社发展步伐将更加稳健和富有生命力。 合作社建立了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实行财务核算、预决算和审计制度,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足额提取机车装备折旧并专户存储,每个季度都将财务收支情况张榜公布,让社员对每笔收支情况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合作社来一分钱大家有份,花一分钱大家都知道。制度规范了每个人,又让每个人受益,现在收割时掉个玉米棒子也要捡起来,因为多收一粒粮食,我们就多一

21、分收入。 合作社还严格了绩效工资制度。据介绍,最初合作社7名管理人员只分红,不挣工资。虽然工作任务完成得较好,但是每个人还没有真正做到各尽所能。经社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管理人员实行目标责任制,以绩效定工资。完成目标后以年度总盈余2%作为工资总额,理事长挣工资总额的20%,其他人员挣工资总额的80%,有效地调动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农机单车核算制度也是合作社的一个创新。“农机状态不好,会影响作业。在改革农机管理模式之前,因为没和自身利益挂钩,眼瞅着螺丝松了,驾驶员也不拧一下,螺丝掉了,也不管去买;不会心疼油,离家十几里地,中午开着机车回家吃饭。”机务队长李德臣说,现在驾驶员实行全员招聘,单车核算

22、,农机具、作业量、柴油、修理费都承包给个人,定好作业量、用油和修理费标准,“自负盈亏”。作业量超了、节约油有奖;作业量没达标、浪费油就罚,极大地调动了驾驶员工作积极性。 李德臣称,一年200马力左右的车,作业量为万亩的话,每亩元,一年能挣4万元左右。“现在驾驶员为了保证作业量和收益,都惜时如金,惜油如金,对农机也倍加爱惜。只有确保成员的主体地位,处理好能人治社与民主管理之间的关系,建立现代管理模式,在规范的制度框架下组织生产经营,做到产权明确、分配合理、权力平衡、管理规范,才能不断提高合作社的经营和管理水平,确保合作社沿着规范健康有序的道路不断发展壮大。 仁发合作社的一系列探索和创新,不仅使生产效益大为提高,获得土地从事耕种的农民能够致富,更重要的是,能够使转出土地的农民也受益,能够使广大农民各得其所、都得到合理的报酬。 他们的发展实践证明,越是强调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农民越愿意参加合作社;越是考虑到合作社成员的共同广泛的利益,每个合作社成员的收益越高;越是坚持提取公积金记在个人账户等同投资,合作社社员越愿意提取公积金;越是尊重合作社社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合作社的发展就越规范;越是强调合作社规范发展,合作社发展就越快、越持久。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