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4.15KB ,
资源ID:19145969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14596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大田溪口煤矿会诊报告初稿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大田溪口煤矿会诊报告初稿Word下载.docx

1、矿井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了相关专业技术人员8名,特种作业人员45名。2016年4月,根据福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做好煤矿生产能力重新确定工作的紧急通知(闽经信明电201612号),矿井重新确定生产能力为7.0万吨/年。2、开拓开采系统矿井分二个采区,均采用斜井片盘开拓方式,建立二对完整的生产系统,一采区由+620水平主斜井进风,+620水平副斜井回风;四采区由665水平主斜井进风,+665水平副斜井回风;据矿井提供的资料:采掘工作面10个,其中:一采区掘进工作面5个(+468区段39#N掘进面、+438区段33#N、+438区段39#N掘进面、+438区段S石门掘进面和+438

2、区段ES石门掘进面);四采区采煤工作面2个(+438区段33#E采面和+420区段33#S采面),掘进工作面3个(+498区段S石门掘进面、+420区段39#N和+420区段E石门掘进面)。3、矿井通风系统矿井一、四采区均采用机械抽出式通风,通风方式为分区式通风。地面分别安装台套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风机(一台使用,一台备用),型号均为FBCDZ.12型轴流式通风机,风机的额定工作风量5401392m3/min。一采区由主井+620进风,副井+620为回风,实测总进风量为1156m3/min,总回风量为1293m3/min,有效风量率为89.4%;四采区由主井+665进风,副井+665为回风,实测总

3、进风量为1001m3/min,总回风量为1168m3/min,有效风量率为85.7%;矿井一、四采区的有效风量均符合规定标准。一、四采区主要通风机采用双回路供电。主要通风机房均有安装反风设施,采用风机反转实现反风。4、供电及提升运输系统供电系统:矿井一、四采区地面变电所由大田县梅林变电站和上京供电所两路10KV双回路供电,各采区地面变电所分别安装S9-M-315/10/0.69kVA一台变压器和两台KS9-315/10/0.69kVA变压器,供地面用电;一采区在井下+438m设中央变电所,安装两台KBSG-500/10/0.69KV变压器(一用一备),两路10KV电源由两条MYJV22-8.7

4、/10-335型交联电力电缆引自地面变电所,变压后供+438m排水泵及+468m及+438m各采掘工作面等供电;四采区在井下+498m和+420m设中央变电所,分别安装两台KBSG-500/10/0.69KV变压器(一用一备),两路10KV电源由两条MYJV22-8.7/10-335型交联电力电缆引自地面变电所,变压后+498m变电所供+498m、+468m及+438m采掘面等供电,+420m变电所供+420m排水泵及+420m各采掘工作面等供电。提升运输系统:矿井一、四采区主斜井分别安装一台JK-2.01.5型矿用提升绞车,一采区在+620m副斜井回风上山安装一台RJY37-35/1200架

5、空乘人装置,承担一采区+600m-+438m水平的人员运送;四采区在+665m副斜井安设一台RJY37-35/1200型架空乘人器,承担四采区+665m-+468m水平的人员运送,在+468m副斜井安设1台RJY37-35/1200型架空乘人器,承担四采区+468m-+420m水平的人员运送。各采区声光信号齐全,安全保护装置可靠。地面运输均采用CTY2.5-6G/48型蓄电池电机车改造成架线电机车牵引,主斜井均采用串车提升,井下集中石门均采用CTY2.5-6G/48型蓄电池电机车牵引,矿井各采区运输矿车均采用1吨固定矿车,主斜井均铺设22/m钢轨,地面、井下集中石门铺设15/m钢轨,轨距为60

6、0mm。5、矿井排水系统矿井一、四采区均采用片盘斜井开拓方式,一采区在+438m中央泵房安装水泵D120-505型3台,四采区在+420m中央泵房安装水泵D120-508型3台,单机定额流量均为120 m3/h,均有检修备用水泵。排水管路采用无缝钢管1605管二趟,将水抽到地面。一采区+438m水仓容量1500m(主水仓容量为900m、副水仓容量为600m),四采区+420m水仓容量2500m(主水仓容量为1500m、副水仓容量为1000m)。6、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基本概况(1)、安全监控系统矿井一、四采区安装有KJ-90NA型安全监控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由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设计、施工;井

7、口及监控值班室均安装有视频监控探头,各采区井下分别安装有瓦斯、一氧化碳、瓦斯断电仪、风机开停、风速、风门开关等21个传感器。(2)、人员定位系统矿井一、四采区均安装有一套KJ133人员定位系统,由北京天一众合科技股份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设计、施工。井下一采区安装有2台人员定位分站、9台读卡器,四采区安装有3台人员定位分站、12台读卡器。(3)、紧急避险系统矿井一、四采区有编制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方案,通过对紧急避险线路的计算,在矿井井下突发灾害时,井下一采区从距离硐口最远的工作面(+438m(39#)N掘进工作面)到地面的距离673米,逃生需用时间25分钟;四采区作业人员从距离硐口最远的工作面(+

8、420(39#)N掘进工作面)到地面的距离985米,逃生需用时间32分钟。报三明市煤炭管理局审查确认为我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类型为一类(明煤管【2012】249号),配备质量达标的隔离式自救器ZYX-45型号180台,并制定相关制度及应急措施。(4)、压风自救系统矿井压风系统由地面集中供风。一采区在+625m地面分别安装1台HD-150-FD(电机额定功率为110Kw)和LG-12/10G(电机额定功率为75Kw)型螺杆空压机,四采区在+665m地面安装2台HD-150-FD型螺杆空压机(电机额定功率为110Kw);一、四采区空压机全部经福建省煤炭工业科学研究所现场检测合格。一采区+620m

9、和四采区+665m主、副斜井、各水平主要运输巷、石门主供风管径均为DN110。(5)、供水施救系统矿井一采区地面+650m、四采区地面+705m均配有300m3消防水池,池内蓄水作为矿井一、四采区防尘防灭火用水,水池水源全部来自不间断山泉水,水源充沛,日常高位水池内蓄水均都保持在300m3,均能够满足日常井下生产和防尘防灭火用水。一采区+620m和四采区+665m主、副斜井、各水平主要运输巷、石门主供水管径均为DN110;掘进工作面巷道、采煤运输巷等布设有供水支管。(6)、通讯联络系统矿井一、四采区分别在+625m和+665m调度室安装一台TC-424B型电话的程控交换机,与矿用电话耦合器配套

10、;各采区通讯系统在入井处均装设有入井防雷装置和熔断器。一、四采区通讯电缆均使用MHYA(V)型,现有数量各21和25部,各采区井下各车场、+438水泵房(一采区)和+420水泵房(四采区)、各机房硐室及采掘工作面附近安装有矿用电子防爆电话机,可实现井上下联络。第二章 技术会诊基本情况7月18日7月20日,福建省煤矿安全生产“百名专家技术会诊”专项行动专家组分成采掘通风、水害防治、机电运输提升以及安全管理等四个专业小组进行技术会诊,分别对矿井水害、顶板、通风防尘、火灾、机电提升运输等隐蔽致灾因素进行摸底排查,对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同时,对溪口煤矿生产布局、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11、,具体如下:一、矿井采掘、“一通三防”存在的主要问题:1、一采区+468m区段东石门尚未开拓到位,巷道比+438m东石门短,+438m区段东石门尾部无法布置+438+468m通风眼,造成通风系统难以完善。2、部分采面独眼开采,没有高位贯通或形成两个安全下出口。3、顶板管理不到位。如一采区+438m39#运巷挂矸较多未及时处理,局部见煤点未支护;四采区+420m33#S煤层变厚,有构造,没有按作业规程要求改成架棚支护。4、一采区和四采区主要进风巷均未按要求设置测风站。一采区+438区段东、西石门进风量偏小,内部漏风较大。5、一采区+438m水仓联络巷风门未安装联锁装置,难以保持常闭状态,容易造成

12、风流短路。6、一采区+438区段东石门4个掘进面存在多次串联,形成循环风,且未安装风流净化改施。7、栅栏密闭管理不规范,个别密闭打开未及时恢复,个别工作面储车巷长达30m没有通风。8、内业管理方面:采掘工程平面图与现场不符,部分采掘工作面没有及时填图,采掘实际点面与图纸差异大;通风系统图不规范,部分通风设施与现场不符,个别风流方向标注错误。二、矿井防治水存在的主要问题:地测小组分别对溪口煤矿一采区+438、+468、+530泵房、四采区+438西石门以及周边积水区对矿井影响情况、矿井防治水基础工作等进行现场检查会诊。该矿井主要开采童子岩组第一段的18、19、33、39、40 号等5层煤,童子岩

13、组第一、三段含煤地层含水层岩性为细砂岩、粉砂岩夹泥岩,富水性极弱弱,四采区东、南部边缘二叠系上统长兴组地层呈薄层状覆盖于翠屏山组地层之上,与童子岩组第一、三段含煤地层间隔较远,且分布在山脊位置较高,地表未见泉点,富水性弱。矿区主要有F1、F3、F5、F7、F8、F9、F10、F11断层,区内大多为不导水断层和弱导水断层,有些原不含水断层或含水断层的局部不含水部位,有可能转化为矿井充水的直接通道。根据该矿井充水机理,该矿井主要水患威胁是采空区的局部积水和断层突水,详细准确的采空区分布图和断层分析是矿井水防治的关键。1、四采区+438m区段西石门施工揭露到的F突水断层,水力联系水源不清,涌水量较大

14、(60-70m3/h),治理效果差。2、矿井防治水组织机构不够健全,未配备地质专业技术员。3、矿井水文地质基础工作不够到位。一是内业图纸资料不齐全,相关图纸填绘不及时。如:矿井年度、中长期防治水计划缺生产布局安排和避灾线路;未能提供125线、126线、127线水文地质剖面图、无编制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矿井采空区、积水区未能及时填绘到相关图纸上。二是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水患调查与分析报告、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等三份报告中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不一致。三是日常井下水文观测工作开展不正常,如一采区+468区段水文观测站数据不清晰、四采区+438区段突水点未设水文观测站。三、机电运输方

15、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供电系统:1、存在问题:1)高压开关柜中的真空短路器型号偏小,不能满足现有全矿最大负荷的需求,造成矿井经常性的跳闸,影响生产和安全。2)井下有两台水泵(55kW和45kW)没有采用降压启动器或采用软启动器启动。2、原因:1)由于矿井延深系统采用原有的高压开关柜,真空断路器选用10kV、20A的型号3台,该开关最大每台只能承担350kVA的负荷,改造后,地面安装2台315kVA变压器,井下安装3台500kVA变压器和2台315kVA变压器,按照一用一备的原则,已经超负荷(实际井上下总负荷也超过),因此会造成经常性的跳闸和停电。2)由于井下有两台水泵(55kW和45kW)没

16、有采用降压启动器或采用软启动器启动,当这两台水泵启动时,启动电流将增至3-8倍,在开关负荷不够或整定值不够都可能引起跳闸和停电。(二)排水系统:一采区水泵房的3台Q=120m3/h水泵(一用一备一检修),在正常涌水量时排水能力不足。原排水系统完善,符合要求,但目前+438石门遇到裂隙出水,水量Q=60-70m3/h,增加的涌水量流往一采区泵房集中后,由一采区水泵房水泵抽往硐口排放,由于原有的涌水量加上新增的涌水量,约在100m3/h,考虑到水泵的效率一般为75%-80%,因此,在正常涌水时,其排水能力不足。(三)机电管理方面:机电人员偏少、偏紧且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矿井分一、四两个独立采区,各有

17、供电系统、提升运输系统、排水系统以及矿井的“六大系统”,全矿只配备5名机电人员(缺机电技术员),因此在机电的细节方面管理无法到位。四、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安全管理小组对溪口煤矿安全管理制度、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情况、安全技术管理方面以及内业图纸资料等进行检查会诊,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1、领导带班下井及队长跟班制度落实不够到位,体现在当班入井时间不足8个小时,夜班有掘进作业但没有领导带班和队长跟班。2、安全培训制度不够健全,全员复训不到位,体现在没有培训教案,没有做到一人一档培训档案,工人流动性大,未培训就入井或上岗现象。3、缺少采掘作业工作面安全技术论证,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针对

18、性不强,规程存在通用现象。4、井下现场工作面隐患跟踪反馈闭环管理不够到位,体现在检查隐患、反馈问题,落实整改没有结果现象。第三章 技术会诊意见一、采掘、“一通三防”建议:1、+468m东石门应尽快开拓到位,并设计施工438468通风眼完善通风系统,以解决+438m东石门采掘工作面循环风问题。2、一采区和四采区应按要求设置测风站并进行一次全面测风,查找漏风点位并进行封堵,减少内部漏风。对两个采区根据采掘布局情况重新进行风量分配,确保各用风地点有足够的风量。3、一采区+438m东石门通风眼未贯通之前,各采掘工作面应加强局部通风管理,并安装防尘喷雾设施,净化风流。4、加强栅栏密闭管理。临时停工巷道应

19、按要求规范设置栅栏,破损的密闭应及时封闭,储车巷长度超6m的巷道可以采用三通小风筒进行通风。5、加强顶板管理,工作面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及时改变支护形式并编制补充作业规程。6、对主采的33#、39#煤层开采前要有安全可行的开采设计,运巷掘至边界后,采用后退式正规壁式推采,无法贯通上风巷或高位贯通的采面应形成两个安全下出口。二、防治水方面建议:1、在上京溪及溪口沟两侧要留足60m距离作为河流保护带,严禁低于河床的井下巷道穿越掘进或越界开采,切实保障井下巷道不与地表水沟通。同时对矿井块积水区(矿区中块段622老窑积水巷道)、块积水区(矿区南块段东南角积水区)均留设60m的范围作为禁采区,禁采线垂直

20、禁采标高为+460.46m以上。2、加强对四采区+438m区段西石门施工揭露到的F突断层突水情况进行观测,设置专门的水文观测站重点观测;聘请有资质的196水文地质队对F突断层突水点进行专业技术分析论证,评估该断层对矿井开采影响;聘请专业施工队伍,做好该区域的堵水工作。在对该突水断层分析论证、堵水处理之前暂缓对四采区+438m区段西块段的开采作业;或者采用避开突水断层影响,对四采区的西块段重新设计开采方案进行开采。3、完善矿井防治水机构,配足配齐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扎实开展防治水基础工作,完善矿井井下水文观测、防治水相关图纸、台帐等内业资料。及时将新开拓的巷道绘制到充水性图及隔水层等

21、厚线图上;及时将采空区、积水区等标注到充水性图上,以便更加清楚地了解相关影响,提高警觉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4、鉴于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水患调查与分析报告、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等三份报告中对于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均有不一致的结论,建议矿井进一步加强矿井水文地质综合分析工作,要根据搜集到的新水文地质资料,认真分析矿井构造及灰岩分布及导水情况、水害威胁程度情况,及时进行预测预报,采取强有力安全措施,确保矿井安全。5、水患调查与分析报告中编号为ZK12602钻孔未封孔,应加强对已留设30m半径防隔水煤岩柱监控,对编号为ZK36、ZK42号钻孔虽然已重新封孔,仍应强化日常观测,发现异常,及时处

22、理,确保安全。三、机电运输方面建议:(一)供电系统建议:1、原有高压开关柜只配3台也差1台,而且配电室有预留高压开关柜的位置,因此不必更换开关柜,只需新增2台高压开关柜,型号10kV、60A或以上的真空断路器。下井电缆移至新开关控制。原有开关只控制地面的变压器。2、井下两台水泵(55kW和45kW)新增2台降压启动器或采用软启动器启动,降低启动电流,确保安全供电。(二)排水系统建议:1、增加1台同型号的水泵,如泵房位置受限,可更换一台排水量大的水泵,撤下来的水泵留作今后备用。2、改造是应同时计算或校验供电能力、水泵及排水管路的排水能力。3、每年雨季前应做一次联合排水试验,确保矿井排水、供电的整

23、体安全。(三)机电管理方面建议:1、议适当增加机电人员(含机电技术人员),加强机电的管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加强机电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四、安全管理方面建议:1、领导带班及队干跟班的时间、天数等要进一步明确,确保井下有作业就必须有跟、带班人员,且应对各级管理人员安全履职情况进行督查,特别要加强对领导带班及队长跟班等情况的抽查,促使各级管理人员更好地落实责任制。2、严格新工人入井许可制度,规范培训档案资料,做到一人一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3、执行工作面安全技术论证制度,坚持做到每个工作面每月论证一次,特殊工作面(如厚煤层、顶板差、倾角大、隐患多)要及时补

24、充论证,如有水患工作面或周边情况不明工作面必须停止采掘作业,并画出禁采线,切实做到不安全不生产。4、落实好安全信息隐患跟踪整改的闭环管理工作,做到每班查出的隐患有记录、有整改、有反馈,把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落实到现场终端。附件 专家组名单技术会诊专家成员名单姓 名单 位职务/职称专 业备 注蔡福星集团驻邵武煤业公司安全专员高工采矿组长康春福集团驻永安煤业公司安全专员苏金伟集团驻煤电公司安全专员地质邓一兵福建省华厦能源设计研究院机电陈生春陈建兴天湖山能源公司驻矿安全专员林永辉永安煤业仙亭煤矿矿长助理熊育辉永安煤业驻矿安全专员工程师许建东邵武煤业公司培训室主任郑应龙现场反馈记录主要参会人员名单:专家组组长:(签字) 煤矿矿长:(签字盖章) 日期: 年 月 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