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33.01KB ,
资源ID:1911223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11223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大豆加工业行业发展研究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大豆加工业行业发展研究Word格式.docx

1、蛋白制品类冲调饮用系列速溶豆粉、豆奶粉、豆奶、豆腐晶、豆乳、大豆炼乳、冰淇淋等添加剂用系列分类蛋白、浓缩蛋白、组织蛋白、全脂大豆粉、脱脂大豆粉、半脱脂大豆粉、活性蛋白粉、半活性蛋白粉、水解蛋白粉、大豆蛋白肽、乳清蛋白粉、大豆发泡粉、大豆精粉、大豆食用纤维、功能性蛋白粉等磷脂制品类基础产品系列浓缩磷脂等中间产品系列精制卵磷脂、脑磷脂、肌醇磷脂、粉末磷脂、粉状磷脂、膏状磷脂、液状磷脂、氢化磷脂、酵素磷脂、改性磷脂等终端产品系列磷脂胶囊、磷脂软胶丸、磷脂片、磷脂冲剂、磷脂脂肪营养乳、磷脂乳化炸药、磷脂饲料、磷脂洗发香波、磷脂燃油乳化剂等副产物加工制品类食品系列大豆低聚糖、大豆皂甙、大豆异黄酮、大豆膳

2、食纤维等医药系列大豆价铁、大豆甾醇、大豆干酪素、大豆维霉素等精细化工系列大豆活性炭、大豆脱模剂、大豆脂酸、大豆干酪素等油脂制品单一制品类毛油、水化油、机榨油、色拉油、烹调油、起酥油、人造奶油、固体油脂、粉末油脂、植脂末、代可可脂、固化油、环氧油、氧乙烯化油、氧化油等复合调和油、强化油、生物柴油等2004年,全球用于加工的大豆占总产量的82%,大豆制品销售额平均年增长12%。美国和日本是全球大豆加工强国,产品种类多,应用领域广。近年来,大豆主产区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加工业正迅猛增长。中国近几年的大豆初加工能力平均为5000万吨。至2005年,中国大豆的年加工能力已接近6800万吨。“十一五”末,基

3、本形成中国现代大豆加工业的构架,实现工业化大豆食品占大豆食品总消费量的40%以上。然而国际大豆市场风云变幻,中国的大豆加工业正经历着全行业巨额亏损的局面。预计2005年中国大豆产量为1700万吨,大豆进口可能达到2450万吨左右,豆油进口也可能达到200万吨左右。中国大豆加工行业对国际市场的依存程度正在逐步加强,国际市场大豆价格的变化对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加大。也可以说,国际市场大豆价格的涨跌决定着国内市场大豆价格的变化方向。2005年2月以后,由于南美干旱天气、南美大豆减产大豆粕价格暴涨,国内大豆期现货行情在2月下旬至3月下旬经历近1个多月爆涨。国内市场也由于进口大豆到港数量增加,大

4、豆供给充足,油粕价格下跌,大豆制油利润萎缩;2005年4月到5月间,国内大豆购销市场整体处于相对停滞之中,价格也小幅振动走弱。随着天气转暖,能源需求下降,同时中国减少对铁矿石、煤炭等产品进口,国产大豆价格受油粕价格下跌影响持续走弱。随着国际豆价的下跌,中国大豆市场价格也由2004年初的4500元吨跌至2005年初的2800元吨(图4-2)。图4-2 20042005年中国三级大豆均价走势图受之影响,国内大豆加工厂在高成本的大豆原料库存压力下,出现严重的全行业亏损局面。大豆加工利润也由年初的1000元吨降到目前的500元吨。另外,中国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也对大豆行业造成不小的影响。诸如:一方

5、面,政府要求严格把关贷款审批制度,这使得财务状况本已恶化的大豆加工企业再度限入资金更加不足的窘境;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步入加速发展的时期,各行业对煤炭、电力等能源的需求大幅增加。与此同时,中国2004年也遭遇了越来越重的能源荒。一些主要大中城市被迫采取各种形式的限电措施,使油脂加工企业面临新的开工困境;此外,公路治超的整顿力度加大,进一步提升了包括大豆产品在内的所有社会商品运输成本的增加。而在大豆加工行业中,无论是原料的运输,还是产成品的销售,都非常依赖公路运输。所以说,运输成本的变化直接导致大豆加工业的利润随之反向变化。因此,2004年一度被业界称为油脂企业的寒冬年3.中国大豆加工业存在的

6、问题 在过去的10年里,大豆消费量虽然有小幅波动,总体上,仍然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特别是近两三年中国大豆加工业取得了迅猛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入世以来,进口大豆对国产大豆的冲击加大,加工利润大幅缩水,中国大豆产业形势更加严峻。首先,大豆产业链衔接不够。中国大豆的主产区在东北三省,特别是黑龙江,而中国大豆的加工厂主要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这就造成了大豆主产区的产品不能就地转化,运输到南方的运输成本很高,不少南方企业都采取直接进口的方式。农民的产品由于不能及时销售,影响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削弱了农民种植优质大豆的积极性;大豆的质量得不到提高,反过来又影响加工厂提高生产效率,造成即使在主产区

7、或离主产区较近的大豆加工企业也不愿意使用当地产大豆,形成了恶性循环。其次,部分大豆加工企业的规模较小、设备陈旧、技术水平低、产品单一,导致大豆加工业的深度开发程度和综合利用率很低,竞争力不强,其产品品种、质量与数量与国家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同时,认识误区的存在,也阻碍大豆深加工的发展。由于没有专门的宣传,对大豆的营养价值的深入认识不够,减少了市场对大豆深加工产品的选购率。中国经常食用的仍是一些传统的大豆食品,这些食品的产销形式都很落后,很少有机构和企业对此进行专门投资和研究。以上问题的都直接导致中国大豆食品行业举步维艰、任重道远。二、市场竞争1.市场空间全球食用油市场稳定增长,一般每年增速

8、为5。总部位于汉堡的行业刊物油世界表示, 2005/06年度豆油产量增至3,470万吨,将超过3,436万吨的预期消费量。就中国市场而言,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食油9公斤以上,农村人均消费食油8公斤以上。如果加上食品加工等用油量,全社会人均消费食油量可能已达到11.5公斤左右,食用油消费总量约1700万吨左右,其中进口量约为450万吨。总体而言,国内植物油供给相对充足、市场需求稳定。图3和图4是2004年中国食用油市场的消费构成和来源。2.豆油加工行业国内食用油市场潜力巨大,一般每年有的增长。中国大豆加工的最大行业是浸油业,年加工大豆能力已超过3000万吨,是中国大豆产量的2倍以上,但是效

9、益低下,平均吨加工利税50元。不同地域的油脂企业由于受其自身条件的限制,企业生产成本、销售、盈利情况也各不相同。沿海企业,其进口油料进厂接卸、产品出口费用低;产成品主销区的企业,其产品销售市场优势大、出货及时、运出费用低;原料主产区企业占据原料购进和原料运输优势。总体上,豆油加工企业全部依靠规模效益,日加工能力在1000吨以下的中、小工厂,半数以上处于倒闭、停产、半停产状态。食用油消费市场构成见图4-3,食用油来源构成见图4-4。图4-3 2004年食用油消费市场构成图4-4 2004年食用油来源构成进入2005年以来,以加工进口大豆为主的中国榨油厂,一直延续大面积亏损状态。6月以前,平均加工

10、每吨大豆的亏损约为100元,6月份则上升到160元左右,进入7月中下旬以来更是高达200元以上。目前国内榨油厂的亏损很大程度上还是国内供大于求的环境造成的。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在2005年上半年进口大豆数量达到了1201万吨,较2004年同期提高了33.6%,节余下来的这些进口大豆价位比较高,也是造成大豆加工业亏损的原因之一。图4-5是2004至2005年度进口大豆的消耗去向,益海、中粮和华农是中国使用进口大豆最大的企业集团。图4-5 2004至2005年度中国进口大豆的消耗去向事实上,国内的压榨能力又是远远过剩的。截至2004年12月31日,中国共有日处理大豆200吨以上的大豆压榨企业16

11、9个,总加工能力为日处理大豆23.37万吨,按300个工作日计算,折合年加工能力7010万吨。中国现有大豆压榨能力是豆粕市场实际需求的2.6倍以上,大豆压榨业的年综合平均开工率不足40%。表4-3是2004年度总产量10万吨以上大型食用油加工企业名单。表4-3 2004年度总产量10万吨以上大型食用油加工企业名单1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2852764吨2嘉里粮油(中国)有限公司1570477吨3三河汇福粮油集团有限公司420052吨4江苏南通宝港油脂发展有限公司357640吨5黑龙江九三油脂有限责任公司339579吨6河北秦皇岛金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262463吨7中国植物油公司19398

12、5吨8河南爱厨植物油有限公司185794吨9金光食品(宁波)有限公司173975吨10福建金石制油有限公司160000吨11上海良友(集团)有限公司155724吨12莱阳鲁花浓香花生油有限公司154727吨13广西防城港新海油脂工业有限公司148949吨14宁波正大粮油实业有限公司143837吨15山东香驰粮油有限公司119288吨16深圳市南顺油脂有限公司117500吨17河南许昌山花实业有限公司109800吨18沈阳金豆食品有限公司100000吨从中国大豆压榨的资源供给来看,2004年国产大豆1800万吨,大约有900多万吨用于榨油;同年进口大豆2023万吨。2004年中国大豆压榨业的原料

13、供给为2900多万吨,远远低于每年7010万吨的大豆压榨能力。各地集中建设榨油厂,造成了中国的产能已经足够应付全球一大半的大豆加工要求。这种危机,在行情好的时候,市场有一定的利润支撑,暴露不明显,但当市场低迷时,将会立时显现。另外,大型大豆压榨企业的布局不尽合理,一港多厂的现象已经在大连、东莞等港口城市出现,加剧了企业的经营难度和经营风险。在山东一些沿海城市,同一个港口并列着数家日处理量在1000吨以上的油厂,而且现在还在兴建新的大型榨油厂。油脂行业规模大,但竞争不规范,当市场向好时,由于恶性竞争,会很快被打压下来,各个榨油厂不考虑行业利益。中国豆粕2005年的形势严峻。一般来说6月是豆粕的消

14、费高峰,但是2005年的消费高峰却迟迟未到,这说明饲料行业对后市没有信心。2005年饲料厂一改以前囤积部分库存的做法,随需随买,比较零散,大量豆粕库存在压榨厂,而豆粕的保存期又较短,给压榨厂造成巨大的压力,不得不低价出售。另外,榨油厂现在还面临着进口油的竞争,目前进口的一级豆油与国内的四级豆油价格几乎持平,前者每吨5200元,后者5150元,这对国内榨油厂相当不利。3.行业盈利能力图4-6 2004年9月至2005年9月中国每吨大豆的压榨利润图4-6为2004年9月至2005年9月中国每吨大豆的压榨利润。伴随着2003年大豆压榨行业的高利润,国内压榨规模是继续攀升至7000万吨/年,大大超过了

15、国内消费需求。其后始于2004年4月的进口大豆价格暴跌拉开了压榨行业整合的序幕,不少风险控制不当的压榨厂在当年一度受到重创。2004年四季度到2005年初一度压榨利润得以回升,压榨厂压力有所缓解。但从2005年1-8月份国内大豆进口1765.1万吨,同比急增41.2%情况来看,压榨厂对原料的争购带来了过量进口,并最终带来压榨利润的明显下降。进口大豆虽然其到岸成本价要高于国产大豆成本价,但是前者较后者压榨成本低,出油率也高。而且同时受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国产与进口豆压榨利润也时有变化。表4-4是2005年8月3日国产与进口豆压榨利润的情况。表4-4 2005年8月3日国产与进口豆压榨利润对比(

16、单位:元)2005-8-3CBOT大豆8月国产大豆BOT收盘价689.5涨跌16.50升贴水28运费37到岸成本价2917.74268028202850地区大连山东江苏广东黑龙江豆油价格50505100 49605200豆粕价格250026202620 2650压榨利润1-138.74 -45.14 -36.14 -37.94 52.00 -112.00 -46.00 压榨利润2-158.74 -65.14 -56.14 -57.94 32.00 -132.00 -66.00 压榨利润3-178.74 -85.14 -76.14 -77.94 2.00 -162.00 -96.00 1、进口大

17、豆运费37元,出油率18%,出粕率78%,压榨成本:80元/100元/120元2、国产大豆出油率16%,出粕率80%,压榨成本:100元/120元/150元 单位:元/吨另外,从生产技术方面来看,中国目前大豆浸油工业90%以上采用“高温脱溶”工艺。而“高温脱溶”所得豆粕,在高温作用下,蛋白质发生“过度变性”,目前国内、外在理论与生产实践方面,均认为“过度变性”的豆粕,已失去加工功能,只能用作饲料。大豆每吨加工效益在60元以下,80%以上的浸油厂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大豆浸油工业目前也急需具有共性的、“企业自救”的高新深加工技术来应对大豆加工业的严峻形势。三、发展机遇1.国家政策大力扶持,机遇良好

18、国务院颁布的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和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分别提出要求:“中国成年人,平均每人每日蛋白质摄取量不低于75克”、“安排好豆类作物的发展计划,并制订有效的扶持政策,加快发展”。国务院将蛋白质和大豆制品供给作为一项国家基本政策,向全民提出具体要求,这是发展大豆蛋白加工产业的最好机遇。中国政府持续实施“大豆行动计划”,国家相关部门把大豆蛋白的开发作为工作重点,各地政策也大力支持、鼓励、扶持大豆蛋白产业的发展。中国近期实行农业税免税政策大大降低了农民负担,刺激了大豆的生产,进一步给大豆蛋白生产带来有利的影响。对于大豆分离蛋白和浓缩蛋白产品,中国实行出口退税政策,极大刺激了国内蛋

19、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积极性。同时,中国采用睦邻外交政策,与周边国家加强经贸往来,加入,与东盟签定自由贸易协定,与澳大利亚、欧盟、俄罗斯、印度、加拿大、拉美等国家、地区合作,也为中国大豆蛋白占领市场创造了很好的“大环境”。2.品质竞争优势明显,前景广阔中国大豆有其特有的优势中国大豆是高蛋白品种,籽粒中蛋白质含量高达48%50%,氨基酸平衡优于其他植物蛋白,是一种重要的优质植物蛋白资源,而美国大豆是高脂肪品种。中国大豆还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它是非转基因大豆,因此,中国的非转基因大豆及其制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其市场上需求更大。3.国内生产供不应求,需求庞大据有关专家分析,中国大豆分离蛋白的

20、年消费量达到8万吨没有问题,按国内价格计算,产值可达到180亿元。其中仅饮料行业就可应用6万吨,接近100亿元的产值。据估计,中国对大豆蛋白的消费量将会持续上升,不排除每年增长10%以上的可能。中国人均日缺少蛋白质在8克以上,仅中国一年全民蛋白质需求理论补充量就在350万吨左右,相当于大豆及其制品700万吨。而中国目前除传统大豆加工品外,现代工业化大豆加工能力不超过50万吨(包括分离蛋白、速溶豆粉、脱腥豆粉等), 即生产量不足需求量的十分之一,为中国大豆蛋白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四、大豆蛋白新的行业增长点大豆蛋白加工是最近10多年来中国大豆加工利用的新方向。其加工工艺和传统大豆加工工艺的

21、区别在于大豆经过浸出法提取油脂后,豆粕在低温条件下脱除溶剂,大豆蛋白质基本不变性。利用此低温脱溶豆粕(俗称白豆片)可以进一步生产出大豆蛋白粉、大豆组织蛋白、大豆浓缩蛋白、大豆分离蛋白等大豆蛋白产品。1.企业现状中国现今已有30余家生产大豆蛋白的企业,可以生产大豆组织蛋白、大豆浓缩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其中,大豆分离蛋白是主要品种。2002年,这些企业使用大豆40万吨。其中,大豆组织蛋白的生产使用大豆5万吨,大豆分离蛋白和大豆浓缩蛋白使用大豆20万吨。尽管现在大豆蛋白系列产品在大豆产业中还不占影响地位,但是从发展趋势看,大豆蛋白系列产品的加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仅有吉

22、林前郭、黑龙江三江、湖北云梦等少数厂家生产大豆蛋白。近几年,随着中国植物蛋白应用市场的日益扩大,尤其是肉类制品行业应用量的迅速增加,国内又纷纷投资兴建大豆分离蛋白加工厂,如双汇集团、九三油脂集团等实力雄厚的企业。目前,中国国内大豆蛋白厂已超过40家,设计生产能力超过20万吨/年。加上新增的生产线,到2005年底生产能力将会突破30万吨/年的规模,与美国不相上下。中国大豆蛋白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新产品开发滞后,产品品种较为单一,应用领域窄,产品附加值低。产品质量远低于国际水平,尽管价格较低,但销量依然无法提高。生产规模普遍偏小,导致成本高,竞争能力偏弱。国内大豆蛋白企业的融资能力不强,在产业集中

23、度较低的情况下,无法实现产业大规模扩张。缺乏强有力的品牌宣传,缺少龙头企业。从大豆蛋白企业的分布来看,中国的大豆蛋白企业已从关外的松花江流域、辽河流域到关内的黄河、长江流域,广布到中国的东北、西北、华北、华中、华东地区。这其中,黑龙江9家、吉林2家、辽宁1家、河北2家、内蒙2家、山西1家、山东13家、河南6家、湖北2家、甘肃1家、江苏1家、浙江1家。从产量上看,山东最大,黑龙江次之。从新上的项目来看,黑龙江、河南最活跃,均有几万吨的增幅。中国最大的大豆分离蛋白生产基地湖北云梦植物蛋白厂设计大豆分离蛋白年生产能力可达6000吨,1999年实际生产2300吨,目前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到一半以上。面

24、对大豆蛋白这一快速成长的市场,众企业各施拳脚,行业竞争趋于激烈,跨国公司也在积极寻求商机。以世界500强杜邦公司为例,2001年,杜邦收购了湖北云梦县的蛋白厂;2002年5月合资成立杜邦郑州蛋白有限公司;2002年10月合资成立杜邦双汇漯河蛋白公司,三家企业共同构成了杜邦在内地蛋白质生产基地的布局。杜邦代表了很多跨国公司在中国扩张的模式,即选择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在完成合作和并购后,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生产和营销网络。ADM公司则在2004年于山海关建立了大豆浓缩蛋白生产基地。金城油脂公司则在江苏建立了一家大豆蛋白纤维工厂。从大豆蛋白企业的经营模式来看,具有以下特色。 模式一:大豆蛋白加工的同时,

25、也从事大豆油脂、磷脂等产品开发生产,部分企业还参与大豆和豆粕的期货交易。代表企业包括大连华农,九三油脂,ADM,杜邦等。 模式二:以科研院所为代表,主要从事大豆蛋白和磷脂类产品的生产开发,同时对外提供加工技术服务和新产品专利转让。代表企业包括中食都庆,营口渤海等。 模式三:一些实力较弱的大豆蛋白加工企业则主要依靠单一大豆蛋白的生产销售获取利润。包括了中国内地的许多生产大豆蛋白的中小企业。2产品结构当今,在欧美市场上,大豆食品种类增加到万余种。各种大豆食品随处可见,如大豆汉堡、大豆热狗、大豆蛋糕、大豆冰淇淋、大豆奶酪、大豆饮料、大豆奶、大豆烘烤食品等。中国在大豆蛋白制品的应用方面起步较晚,始于2

26、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生产的大豆蛋白(包括浓缩蛋白)90%以上为食用级的凝胶型产品,产品质量水平接近,即趋于同质化,这加剧了大豆蛋白厂间的竞争。到目前为止,虽然国内大豆分离蛋白厂总的年设计生产能力达5万吨以上,但是国内大豆分离蛋白的生产工艺大同小异,产品品种单一,功能特性较差,质量较美国同类产品相差较大,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远远低于进口产品,尽管进口的大豆分离蛋白有的是用转基因大豆生产,而且价格高于国产同类产品30%左右,但消费者还是喜欢选用进口产品。另外,国内大豆分离蛋白生产过程中的豆渣、乳清液没有充分地利用,使生产成本全部集中在大豆分离蛋白上,特别是未利用的乳清液造成的环境污染,使一部分大

27、豆分离蛋白厂被迫停产,因此中国大豆分离蛋白的实际生产能力在2万吨左右。中国大豆分离蛋白的生产技术、设备与国际水平差距甚远,目前只能生产添加到肉类食品中的蛋白粉,脱皮、脱脂和溶解指数都达不到发达国家水平。如国内大豆分离蛋白设备的脱皮率在60%80%,而国外设备达到95%99%;氮溶解指数国内小于75,而国外大于85甚至在90以上。特别是国内产品溶解技术不过关,遇到碳酸性饮料即出现沉淀。中国大豆分离蛋白的生产所用的喷雾干燥器普遍没有造粒功能,这也制约了蛋白品种的开发。另外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中国存在着研究规模小,研究者与生产者脱钩,生产企业盲目发展的状况,有些技术含量不高,过百亿元的市场面临着被国外产品抢占的危机。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宠物食品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些都为大豆蛋白制品市场的迅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因此,大豆蛋白制品的生产有着广阔的市场和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油脂加工企业外来竞争的压力、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的对健康产品的需求,低温豆粕连续化生产技术的成熟为大豆加工企业产品线延伸创造条件。油脂企业的加入,将很快提高大豆蛋白的市场供应量,蛋白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3.市场需求中国大豆分离蛋白的年消费量超过万吨,产值可达到180亿元。中国对大豆蛋白的消费量将会持续上升,预计年增长10%以上。中国分离蛋白、速溶豆粉等的加工能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