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25.24KB ,
资源ID:1910098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10098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古代汉语》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

1、5.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相互结合。除注重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外,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并使这些作业的难度需要学生经过一定程度的阅读和思考才能独立完成,教师全批全改作业并作出认真的记载和讲评。三教学内容第1单元 绪论(2学时)怎样查字典、辞书(2学时)一、教学目标:掌握古代汉语课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教材的内容、特点及要求,以及如何学好古代汉语课;掌握四种检字法和历代汉字注音的方法,识记所介绍各部工具书的性质、内容、作者、出版时间等;字、词、句全面理解和掌握;要求学生背诵课文。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古代汉语课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如何学好古代汉语课;检字法和查检工具书应该注意的问题;重点实词和虚词

2、。(二)难点:词类的活用;反切注音。三、主要内容(一)什么叫古代汉语1.汉语发展的分期 2.汉语的古代书面语系统(二)古代汉语课的性质1.明确古代汉语课作为语言课的性质2.明确古代汉语课作为工具课的性质(三)本门课程指定教材的介绍1.指定教材古代汉语(郭锡良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2.文选、常识、常用词三结合的体例特点(四)文选古代汉语的语言材料1.常识学习古代汉语要求掌握的有关知识和理论2.常用词学习古代汉语必须积累的古代词义材料(五)文选: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钴鉧潭西小丘记(六)学习古代汉语要查哪些字典辞书(七)汉语字(词)典排列汉字的主要方法 1.按音序排列 2.按部首和笔划排列 3.按号

3、码排列 (八)汉语字(词)典的注音方法 1.读若(读如)法 2.直音法 3.叶音法 4.反切法 (八)介绍几部常用的字典、词典:1.字典(1)新华字典(2)康熙字典(3)汉语大字典2.辞典(1)现代汉语词典(2)辞海(3)辞源(十)文言虚词方面的工具书1.经传释词 2.词诠四、实践要求:指导学生熟悉教材,掌握本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讨论学习的计划、方式等。结合文选使用工具书。五、练习作业:(一)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师生互动方式比较各种工具书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一)完成本章思考和练习,要求在课本、笔记和作业本上有适量体现,本章教学任务完成前检查作业完成情况。第2单元 汉字的结构(10学时)古书中的

4、用字(6学时)能够熟练运用六书的原则分析常用汉字的结构,进而探求其本义;掌握六书的定义;区分什么是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三、主要内容:(一)“六书”的名称及功用(二)“六书”的定义及其分析: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三)古书中的用字: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要求学生将古书中的用字与现代社会中的各种用字现象进行比较,写出心得,择机讨论。完成本章思考和练习(部分可在教材中相应位置作注解或说明,要求学生能利用“六书”结构理论即时分析各类汉字)第3单元 古今词义的异同(8学时)词的本义和引申义(8学时)同义词的辨析(4学时)掌握古今词义的异同;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

5、古今词义的感情色彩、程度轻重;对古代汉语中的常用词能够从古今词义异同方面进行分析;掌握同义词的差异,要求能在阅读古书中针对具体对象进行辨析。古今词义的感情色彩、程度轻重、本义的探求方法、词义异同的分辨、引申义与本义的关系;同义词的差别,辨析同义词的方法。(一)古今词义异同的三种情况:1古今意义基本相同2古今意义完全不同3古今意义有同有异(二)古今词义差异的主要表现:1词义范围的差异(1) 词义的扩大 (2) 词义的缩小 (3) 词义的转移2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1) 词义褒贬的变化 (2) 词义轻重的变化(三)古今词义差异辨析举例(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1.词的本义 (1)什么是词的本义 (2)

6、怎样掌握词的本义 (3)常用词的本义举例 略2.词的引申义 (1)什么是词的引申义 (2)词义引申的主要方式 从引申义与本义的关系角度分析 直接引申;间接引申;直接引申和间接引申举例从本义与引申义所表示的内容角度分析 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由实词到虚词 (3)词义引申的主要规律 相似比喻 相容联想 相关代用 相因推演 3.词的假借义(1)同义词的辨析(2)同义词之间的差别(3)辨析同义词的根据和方法(4)辨析同义词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搜集现代汉语中保留古义的词语,教师要及时跟踪和检查。五、作业练习:结合文选完成思考和练习,要求学生在大量阅读古代文言作品的基础上运用词义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解决

7、古今词义混淆的问题,避免乱用古语词等错误的语用现象。针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向学生反馈,不留知识盲点。第4单元 判断句(2学时)古代汉语被动意义的表达方式(2学时)古代汉语的成分和语序(8学时)古代汉语词类活用(8学时)掌握古代汉语实词的用法和特点;掌握古代汉语虚词的类型、语法意义和用法;掌握古汉语中特殊的语序和固定句型;掌握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和表达判断的常用方式;掌握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和被动句式;掌握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几种主要情况;要求学生能正确翻译文选的部分段落并分析其中的各类语法现象和特点。重点实词和虚词的分析;古代特殊的语法现象;古代汉语语序问题。(一)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1.不用判断

8、词的判断句(1) “者,也”式。(2)“,也”式。(3)“者,”式。(4)“,”式。(5)在“者,也” (6)在“者,也”式及其省略形式的谓语前面加上否定词“非”,表示否定判断。2.用判断词的判断句 (1)用判断词“是”的判断句 (2)用判断词“为”的判断句 3.判断句的活用 (1)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比喻 (2)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压缩了的内容。(3)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因果关系 (二)古代汉语被动意义的表达方式1.意念上的被动句 2.结构上的被动句 (1)“于”字式 (2)“为”字式(3)“见”字式 (三) 古代汉语的成分和语序1.谓语前置2.宾语前置(1)什么是宾语前置”。(2)疑问句中疑问代

9、词作宾语时前置(3)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4)用代词“之”、“是”等复指的前置宾语(5)无形式标志的宾语前置3.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的词序(1)数词作状语(2)数词作谓语(四)词类的活用1.名词的活用 (1)名词的使动用法 什么是“使动用法”一般名词的使动用法 专有名词的使动用法 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使动用法中的宾语省略 (2)名词的意动用法 什么是“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意动用法中的宾语省略 (3)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4)名词用作状语 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 普通名词作状语 (5)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判断方法 2.动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使动用法和作状语。(1)动

10、词的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2)动词用作状语 在古代汉语中,动词有时候也用来作状语,对作谓语的动词进行修饰,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情态、状貌等。 不及物动词作状语 动宾词组作状语 动词作状语与连动式的差别 3.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3)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4)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判断方法4.数词的活用结合本单元内容,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完成本单元思考和练习,要求学生书面完成第三、第四和第五题,通过练习掌握词类活用的典型用法。第5单元 代词(4学时)副词(4学时)介词和连词(4学时)语气词(4学时)能够熟悉并掌握五类代词的性质和功能,

11、并能够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能够熟悉掌握重点副词的特点和用法;能够熟悉并掌握常见介词和连词的性质和功能,并能够结合具体的作品进行分析;领会所介绍的词头,掌握常见的词尾和语气词。人称代词和疑问代词,者和所的用法;程度副词和范围副词,表敬副词和称代副词,几组古今差异较大的副词;以、于、为、而的用法;连词与介词的区别;之的用法;句首和句尾语气词的意义和用法;词头和词尾。(一)代词1.人称代词(1)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吾,我,余,予,朕,卬。(2)第二人称代词。女,汝,尔,若,而,乃。(3)第三人称代词。之,其,彼,渠。(4)第一、二人称代词后,加“侪()”、“曹”、“属”、“辈”等字,可以表示复

12、数。(5)用于谦称的名词。如“寡人”、“不谷”、“孤”、“臣”、“妾”、“仆”、“愚”等,以及自称其名,均可代第一人称。(6)用于尊称的名词。如“子”、“君”、“先生”、“陛下”、“足下”、“大王”、“将军”、“公等”等,以及称人之字,均可代第二人称。2.指示代词(1)近指代词。此,是,斯,兹,之,然,尔,若。(2)远指代词。彼,夫(),其。(3)旁指代词:他。(4)特殊的指示代词:焉,诸。3.疑问代词(1)指人的疑问代词。谁,孰。(2)指物的疑问代词。孰,何,胡,曷,奚。(3)指处所的疑问代词。安,恶,焉。4.无定代词(1)肯定性的无定代词:或。(2)否定性的无定指代词:莫,无,靡。5.辅助

13、性代词(1)者(2)所(二)副词1.程度副词 (1)表示最高程度:最、太、至、尤、甚、绝、殊、极、良、雅、颇、孔、尽。(2)表示程度加深:愈,益,弥,滋,尤,加,倍。(3)表示程度较浅、较低:略,少,稍,微,颇。2.范围副词 (1)表示总括范围:悉,尽,咸,举,毕,胜,皆,具,俱,偕。(2)表示限定范围:独,专,特,直,但,徒,第,仅,止,适。(3)表示共同涉及的范围:共、俱、凡、同、并。3.时间副词 (1)过去:向,曩,适,尝,曾,业,既,已,既已。(2)现在:方,会,适,质,正。(3)将来:行,行将,将,方,且,垂,殆。(4)短暂:俄,俄而,俄顷,顷,顷之,顷刻,少顷,旋,寻,斯须,少间,

14、无何,未几,既而,已而。(5)缓急:徐,渐,稍。(6)终结:卒、终、竟、遂。(7)频仍:数,亟,骤,素,累,屡,每,复,恒,辄,仍。4.情态副词(1)表示肯定确认的语气:信,诚,实,果,必,良,即,固,乃。(2)表示估量测度的语气:殆,盖,得无。(3)表示反问诘难语气:岂,宁,庸,讵,独,顾。(4)表示转折语气:顾。(5)表示暂时让步的语气和情态:姑,且,聊。(6)表示故意特指的语气情态:特、故。5.否定副词常用的否定副词有:不,弗,毋,勿,未,非,否,微,莫,靡。6.敬谦副词常用的有:请,敬,谨;幸,惠,辱,蒙;敢,窃,伏,伏惟;忝,猥。7.称代副词称代副词只有两个:相,见。(三)介词和连词

15、1.介词古汉语的常用介词有:于(乎),以,为,与,因,由,自,从,及,在,被,当,方。2.连词古汉语的常用连词有:而,以,则,然,且,与,及,况,苟,即,使,向,设,自,倘,抑,将,虽。(三)助词、语气词和词头、词尾1.助词“之”和“所”。2.语气词(1)句尾语气词常用的句尾语气词有:也,矣,已,乎,与(欤),邪(耶),为,哉,焉,夫,耳,者。(2)句首语气词常用的句首语气词有:夫,唯(维、惟),其。(3)句中语气词常用的句中语气词有:其,也。3.词头、词尾要求学生扩大古籍课外阅读范围,并写出心得。完成本单元思考和练习,教师追踪提问并答疑。第6单元 古书的注解(4学时)古书的标点(2学时)古文

16、今译(1学时)古代文化常识(1学时)理解古注的作用,了解古注的概况,掌握古注的体例和古注常用术语;够综合运用古代汉语的知识,正确地标点中等难易程度的文言文;掌握古文今译的规则、方法,能够正确地翻译中等以上难度的文言文;讲清古代文体知识,训练学生正确识别古代文体的技能,提高古书阅读能力;了解古代姓氏的作用及名与号的联系,熟悉古代的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并能运用于古书阅读。古注体例,古注术语,古注的阅读;标点的要求,标点的原则和方法,古文今译的原则和方法;古人对文体的研究,古代文体的分类标准。(一)古书的注解1.古注对于阅读古书的作用2.古代著名的注释家及注本3.古注的分类(1)传 (2)笺 (3)

17、章句 (4)集解 (4)疏4.旧注的编排体例(1)注疏体(2)集解体5.旧注的内容6.旧注的风格7.旧注的术语(1)曰、为、谓之(2)谓 (3)貌、之貌 (4)犹 (5)之言、之为言 (6)读若、读如 (7)读曰、读为 (8)辞、词 (9)衍文,脱文(二)古书的标点问题1.句读与标点符号(1)什么是句读 (2)什么是标点符号 (3)标点符号和句读之间的差别 2.标点古文的基本要求(1)字句必须能够讲通 (2)内容必须符合情理 (3)文句必须合乎古代语法 (4)文句必须合乎古代音韵 3.标点古文的具体方法(三)古汉语今译问题1.直译和意译 XX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2.今译的标准 (1

18、)信 (2)达 (3)雅 3.今译的具体方法(四)古代的文体1.什么叫“文体”2.古人对文体的研究3.文体分类的标准(五)古代文化常识1.古代的姓氏和名号(1)古代的姓氏(2)古代的名字(3)古代的号(4)避讳2.古代的职官(1)国君 (2)宰相 (3)中央各部门长官 (4)武官 (5)监官与谏官 (6)君主的秘书与文学侍从 (7)学官 (8)宫廷事务官 (9)地方长官 (10)佐官、属官与胥吏 (11)试官、加官与赠官 (12)爵、勋、品、阶 要求学生通过本地调查、外出旅游等方式,了解古代文化的各种遗存,要求交出调查报告。完成本单元思考和练习,选千字左右文言作品(无标点原文)作标点训练,并全

19、文译为现代汉语。第7单元 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4学时)掌握古代汉语常用的修辞方式称代;互文;并提;委婉(一)引用 1.引文 2.引事 3.引言 (二)比喻 (三)借代 1.以事物的性状、特征来指代该事物 2.以泛称代特称 3.以特称代泛称 4.以原料代成品 5.以具体代抽象 6.以官职代人名 (四)并提 (五)互文 1.同句互文 2.对句互文 (六)夸饰 (七)倒置 (八)委婉 (九)双关 (十)连及 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文学创作进行修辞评价。(一)选取文选中的典型作品,作修辞评说,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派出一名发言人作主旨发言,由其他成员补充。(二)完成本单元其它练习。第8单元 音韵与诗词格

20、律(8学时)讲清古今语音差异的原因,训练学生依据韵文材料分析古今韵部变异的初步技能,达到识别古今语音变化的目的;领会通假字的问题,掌握常见的通假字及其本字,掌握常见的破读字,熟记教材所列出的特殊读音;了解格律诗的押韵、对仗、平仄要求,能够正确分析格律诗的平仄,了解词律的基本要求。三十六字母,汉语语音发展变化造成古今语音差异,古音的分期;通假字,破读;格律诗的特点,拗救。(一)古今语音的异同1.韵母2.声母3.声调(二)音韵简说1.古音学(上古音)2.今音学(中古音)3.等韵学4.北音学(近古音)(三)古书的读音问题1.关于古代诗歌韵文的读音问题2.关于古书中假借字的读音问题3.关于“破读”字的

21、读音问题4.古代一些国名、族名、地名、人名和姓氏的读音(四)诗律、词律1.什么是近体诗和近体诗的押韵2.怎样辨别古诗的平仄3.怎样掌握近体诗的平仄格式4.什么是五言体诗平仄格式(1)仄起(2)平起5.什么是七言近体诗平仄格式6.什么是拗句和拗救7.近体诗在对仗上有什么要求8.古体诗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要求学生仿近体诗格律或词律进行创作尝试,教师可作适时辅导。(一)什么是词调、词牌和词谱(二)词在格律上有什么特点(三)完成本单元思考和练习。四 考核办法(一)考核方式:第3学期考查;第4学期考试。(二)评分办法:平时成绩占50%,期末考查或考试占50%。平时成绩认定包括考勤10%、期中考查20%、平

22、时作业20%。 五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一)教材1郭锡良古代汉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许嘉璐古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2011.3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9.4张世禄古代汉语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2008.(二)参考书目1 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 达世平,沈光海.古汉语常用字字源字典M.上海:上海书店,1989.3 丁声树,李荣.古今字音对照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4 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5 唐兰.中国文字学M.上海:上海古籍,2005.6 王宁.汉字学概要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23、,2001.7 赵诚.甲骨文字学纲要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8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 北京:中华书局,2013.9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1988.10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1 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M. 北京:北京大学,2002.12 王力.汉语音韵学M. 北京:13 潘悟云.汉语历史音韵学M. 上海:上海教育,2000.14 唐作藩.音韵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2013.15 张世禄.中国音韵学史M.上海:上海书店,1984.16 王力.汉语诗律学M.上海:上海教育,2002.17 朱承平.诗词格律教程M.广州:暨南大学,2

24、004.18 郭在贻.训诂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5.19 胡朴安.中国训诂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20 汪耀楠.注释学纲要M.北京:语文,1997.21 蒋绍愚.古代汉语词汇纲要商务印书馆,2005.22 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M.北京:23 王力.汉语语法史M.北京:,1989.24 王力.汉语史稿M. 北京:中华书局,2004. 25 濮之珍. 中国语言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2002.26 杨伯峻,何乐士.古代汉语语法及其发展M.北京:语文,2001.27 孙良明.中国古代语法学探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8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著).古代汉语虚词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9 杨伯峻.古汉语虚词M.北京:30 何乐士,敖镜浩,王克仲,麦梅翘,王海棻.古代汉语虚词通释M.北京:北京,1985.31 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2005.32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复旦大学,2012.33 周振甫.中国修辞学史M.北京:34 李学勤(主编)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