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2 ,大小:216.09KB ,
资源ID:1906253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06253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环山路滑坡地质灾害治理施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环山路滑坡地质灾害治理施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4.2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详见附表二) 164.3工期总体保证措施 174.4 过程中的工期控制措施 17第五章、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185.1施工方案制定 185.2 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195.2.1土方开挖施工 195.2.2锚杆施工 215.2.3格构施工 235.2.4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要求 255.2.5钢筋工程施工要求 275.2.6排水工程 27第六章、工程监测方案 28第七章、 施工组织管理 297.1 岗位职责 317.1.1项目管理主要岗位职责 317.1.2项目总工岗位职责 317.1.3测量人员岗位职责 327.1.4质检员岗位职责 327.1.5材料

2、员岗位职责 327.1.6专职安全员岗位职责 327.2 施工机械组织 337.3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337.4工程材料进场保证措施 347.5临时用水用电方案 34第八章、安全施工措施 348.1 安全生产工作目标 358.2 安全生产组织 358.3 安全生产岗位责任 358.3.1项目经理安全生产责任制 358.3.2项目总工负责安全生产责任制 368.3.3 专职安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378.4 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388.5 绿化、养护安全注意事项 398.6 地下管线及其它地上设施的安全及加固措施 39第九章、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409.1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标准 409.2 环境

3、保护措施 419.3 减少扰民降低环境污染及噪音的措施 42第十章、 消防措施 42第十一章、 夜间施工及冬、雨季施工措施 4311.1 夜间施工措施 4311.2 雨季施工措施 4411.3 冬季施工措施 45第十二章 关键施工技术及实施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45第十三章 工程竣工应提交的资料 46第一章、项目总体情况概述1.1项目概况.位于牛首山南,东善桥镇祖堂村北,高约256米,系牛首山分支。该山有南唐二陵、弘觉寺等众多景点。.山势陡峻,是牛首山风景区最为陡峻的山体。为了重现牛首美景,江宁区政府积极打造牛首山景区,对牛首山的公路进行了完善和修建,新修建的南唐二陵风景区道路全长3495.3

4、38米,道路宽12米,该道路的修建使得游客到达弘觉寺和南唐二陵风景区更为便利。新修建的.环山公路蜿蜒曲折,所经路段大都地势险峻。 .环山路滑坡位于环山路的北侧,滑坡所处路段道路在历史上曾多次毁坏,经调查确定该道路位于一个古滑坡体上,整个滑坡由三个相对独立但又关联密切的滑坡组成,即后缘滑坡、中部滑坡、前缘滑坡,分别位于古滑坡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其发育规模为:后缘滑坡位于山脊的上部,后缘标高约142米,滑坡剪出口标高110115米,整个坡体高差约2732米,坡长约98米,坡体整体坡度约2535度,后缘宽约5米,坡体前缘约71米,该滑坡体面积约4200平方米,滑坡体体积约9000立方米,滑坡主滑方向

5、为近南北向。整个坡体周边均可见明显的变形裂缝,根据调查访问得知,该滑坡裂缝形成于两年前,目前仍在缓慢蠕动。中部滑坡位于山脊的中部,为.北侧公路经过路段,该滑坡后缘紧邻后缘滑坡,中间仅隔一道挡墙,相距约1015米,滑坡后缘标高约106米,前缘标高约80,坡长约140米,整个坡体高差约26米,坡体坡度约1525度,该滑坡体面积约12700平方米,滑坡体积近12万立方米,滑坡主滑方向为北西340度。该滑坡在历史上曾多次产生滑动,在2009年底环山道路修建完成后又产生了新的滑动,滑坡后缘和围界可见多处裂缝,本次勘查期间,裂缝的宽度还在逐渐增加,目前该滑坡还在快速变形中,急需进行整理处理。前缘滑坡位于山

6、脊的下部,该滑坡后缘距离中部滑坡的剪出口约31米,标高约75米,前缘标高约50米,坡长约97米,整个坡体高差约25米,坡体坡度约1525度,该滑坡体面积约5000平方米,滑坡体积近4.5万立方米,滑坡主滑方向为北西325度。根据现场调查,该滑坡后缘和围界可见多处地面裂缝,为新近形成,目前仍在发展变形中。根据整个滑坡坡上各个滑坡的变形特征,确定古滑坡后缘标高约142米,前缘标高约50米,坡长约360米,坡长高差约92米。该滑坡体面积越31000平方米,滑坡体积约15万立方米,滑坡主滑方向为北西325度。纵观整个坡体可见积水洼地、地面裂缝、醉汉林以及路面开裂等变形现象。1.2 项目治理目标及期限工

7、期目标:本项目施工工期为75个日历天。工程质量目标:合格,且符合设计要求。环境管理目标:本工程环境管理目标为:无肆意破坏自然环境事件,固废100%分类处理,粉尘、噪声达标排放率100%,作业泥浆100%定点排放。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零死亡事故,零重伤事故,零重大交通事故,零火灾爆炸事故,轻伤事故小于5%,无新增职业病发生, 食物中毒事故发生。1.3 滑坡特征(1)滑坡体形态特征后缘滑坡位于古滑坡体的最顶部,其后缘标高约142米,滑坡剪出口标高约110115米,整个坡体高差约36米,坡长约98米,坡体整体坡度约2535度,后缘宽约5米,坡体前缘宽约71米,该滑坡体面积约4200平方米,滑坡体体

8、积约9000立方米,滑坡主滑方向为近南北向。最深滑动面深度约2.5米,滑面为折线型。中部滑坡后缘标高约106米,前缘标高约80米,坡长约140米,整个坡体高差约26,坡体坡度约1525度,该滑坡体面积约12700平方米,滑坡体积近12万立方米,滑坡主滑方向为北西340度。最深滑动面深度约16.5米,滑面为折线型。前缘滑坡位于山脊的下部,该滑坡后缘距离中部滑坡的剪出口约30米,标高约75米,前缘标高约50米,坡长约97米,整个坡体高差约25米,坡体坡度约1525度,该滑坡体面积约5000平方米,滑坡体积近4.5万立方米,滑坡主滑方向为北西325度。最深滑动面深度约10米,滑面为折线型。(2)根据

9、勘查资料,滑坡体主要由以下土层组成:后缘滑坡主要由表层耕填土和残坡积土组成,耕田土厚约0.5米左右,残坡积土厚约1.5米,整个滑体平均厚约2米,总体呈前部较薄、中后部厚,两侧薄的特征。中部滑坡主要由人工填土和粘土组成,填土厚约1.78.5米,粘土厚约3.08.0米,最厚处达16.5米,总体呈前部、后部较薄、中部厚,两侧薄的特征。 前缘滑坡主要由表层耕填土和残坡积土组成,填土厚约1.01.5米,粘土厚约4.57.7米,最厚处达9.0米,前部剪出口较薄,中后部较厚,两侧薄的特征。(3)滑带从钻孔揭露和探槽情况来看,在滑坡体中部普遍分布一层全风化的凝灰岩,已呈高岭土化,不易透水。该层浸水后强度急剧降

10、低,结合地面调查综合分析确定为滑面。(4)滑床这几处滑坡床均为岩层,岩层为侏罗系龙王山组全风化强风化凝灰岩其中后缘滑坡床面岩性为全风化凝灰岩,滑面较陡,整体坡度25-30;中部滑坡滑床面岩性为全风化强风化凝灰岩,坡度上陡下缓,整体坡度7-9前缘滑坡滑床面岩性为全球化凝灰岩,前缘和后缘部分位于残坡积土中,整体坡度15-20。(5)滑坡体变形特征工作区滑坡体变形特征主要有地面裂缝、下沉、塌陷,并引起道路变形见表1所示。场区地面裂缝点基本情况一览表 表1裂缝点编号裂缝点位置性质长度(米)宽度(厘米)错距(厘米)备注Dlf1后缘变形带后缘拉张裂缝10015203550裂缝形成时间较早,已停止变形。Dl

11、f2后缘变形带中部鼓胀裂缝302030Dlf3后后缘变形带后缘90123050剧烈变形Dlf4中部变形带围界1525810Dlf5112368Dlf6324变形缓慢,有加剧的趋势Dlf74.71015Dlf8前缘变形带围界74Dlf919(6)滑坡类型按照滑坡形成因素指标,工作区内的滑坡可划为以下几类,分别见表2、3、4后缘变形带分类表 表2分类指标类型按滑坡岩土体性质粘性土滑动按滑体的厚度浅层滑坡按滑动面的成因卸荷结构面的滑坡运动形成牵引式滑坡发生原因工程滑坡稳定程度活动滑坡发生年代新滑坡滑坡规模中型滑坡中部变形带分类表 表3深层滑坡堆载滑坡推移式滑坡前缘变形带分类表 表4自然滑坡1.4影响

12、滑坡的不良地质作用古滑坡体上的三处滑坡分别位于同一山脊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其产生滑动有其特定的岩土结构和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区所在地区基岩为火山凝灰岩,该火山岩风化强烈,风化层厚度较大,部分钻孔揭露的风化层厚度可达20多米,尤其是5-1层全风化凝灰岩已呈高岭土化,属于膨胀率极高(自由膨胀率为46.6%),遇水后强度极低的土层,土体易沿该层面产生滑动。工作区内地下水位埋藏浅,大部分地区地下水位在12米之间,表现出山高水高的特征,经调查发现,该地区存在一北北西340度方向断裂,其平面位置见工作区实际材料图,属于富水性断裂。在断裂的两侧可见多处泉水出露点,该断裂控制了工作区地下水的富集程度,导致工作区

13、地下水位居高不下。1.4.1后缘滑坡(1)地形、地貌后缘滑坡后缘标高约142米,滑坡剪出口标高约110115米,整个坡体高差约36米,坡长约98米,坡体整体坡度约2535度,前缘因人工切坡,地形坡度较陡,上述地形条件是形成该滑坡的地形地貌因素。(2)地表水和地下水作用滑坡体分布区为山前斜坡带,地表植被较发育,致使地表水流动由快变缓,为地表水下渗创造了条件。滑坡右侧围界在雨季经常接受冲刷,致使下部土体软化,强度降低,最后形成软弱滑动面。(3)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后缘滑坡前缘紧邻道路,曾有切坡痕迹,切坡后前缘土体临空,该滑坡体土岩接触面较浅,切坡后导致坡体临空。1.4.2中部滑坡中部滑坡后缘标高约10

14、6米,前缘标高约80米,坡长约140米,整个坡体高差约26米,坡体坡度约1525度,前缘地形坡度较陡,中部较平缓,但荷载较大,上述地形条件是形成该滑坡的地形地貌因素。滑坡体中部地势低洼,汇水条件比较好,目前已经积水成塘。该区域曾有大量堆填土,填土中形成了一些渗流通道,为地表水的入渗创造了条件,由于雨水下渗,导致土体软化,强度降低,最后形成软弱滑动面。中部滑坡坡体中部原为取土区,因建路需要,近期堆填了大量的填土,填土厚度最大达到8米以上,尤其是本次道路修建中,在坡体中部堆填了含大量块石的杂填土,进一步增加了坡体荷载,加剧了滑坡的发生。1.4.3前缘滑坡前缘滑坡位于山脊的下部,该滑坡后缘距离中部滑

15、坡的剪出口约31米,标高约75米,前缘标高约50米,坡长约97米,整体坡体高差约25米,坡体坡度约1525度,上述的地形条件是形成该滑坡的地形地貌因素。前缘滑坡前缘位于山脚,坡脚为一个溪沟,一年四季均有流水,导致坡脚土体较为疏软,坡脚塌土现象严重。该区域植被发育,表层填土松散,为地表水的入渗创造了条件,由于雨水下渗,导致土体软化,强度降低,受地表水长期冲刷,最后形成软弱滑动面。前缘滑坡前缘也有一定的切坡,但切坡高度不大,仅2米左右,该滑坡的发生,自然因素占了主导作用。1.5 滑坡工程地质概况工程地质层分层与特征:根据勘查揭示,勘察深度范围内岩土体积根据沉积时代、成因、状态及其特征,划分为四个大

16、层7个亚层。各岩土层描述如下:1-1层耕填土:褐黄色,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夹有植物根茎,结构松散,分布与植被覆盖地段。-2层杂填土:褐黄色,可塑强塑,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含有大量碎石、块石,砾径一般为1.82.43cm,最大达253555cm,碎石大小不一,主要分布于中部滑坡路基段。层粘土:黄褐色,湿,硬塑,含有高岭土团块,局部夹粉质粘土,切面光滑,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中低压缩性,中高强度,分布与中部滑坡体段。层残(坡)积土:黄褐色,可塑强塑,夹少量碎石,砾径一般为22.54cm204060cm,含量约10%,风化岩块多呈粘土状,分布于山体部分。-1层全风化凝灰岩:灰白色灰黄色,已风化成

17、高岭土,采芯率8085%,局部分布。-2层强风化凝灰岩:灰黄色、紫红色、青灰色,上部呈密实砂土状夹风化岩块,下部呈碎石状,手折易断,锤击声闷易碎,原岩结构已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已发生变化,岩体破碎,岩体质量等级为级,浸水易软化,采芯率8085%,局部分布。-3层中风化凝灰岩:灰黄色、深灰色、紫红色,岩芯较破碎较完整,呈短柱长柱状,手折不易断,为较软岩,岩体较破碎较完整,采芯率8085%,RQD6080%,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该层未钻穿。1.6滑坡区水文地质概况(1)场地地下水类型及其赋存特征根据地下水赋存、埋藏条件,本次勘察揭示的滑坡区场地的地下水类型为空隙潜水。空隙潜水主要赋存于1层填土空

18、隙、3层下蜀土中和4层残坡积土中,透水性、富水性均较差,由于受滑坡的影响,工作区填土层中出现多处渗水通道,这也进一步加剧了滑坡灾害。根据当地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位年变幅2.0米左右,设计时年最高水位埋深按1.0米考虑。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径流滞缓,排泄方式以自然蒸发为主。(2)地层渗透性根据室内渗透性试验,场地内除1-2层填土渗透性均较差,尤其是5-1层全风化凝灰岩已风化成高岭土状,为天然的隔水层,渗透系数数量级为10-8,各层土渗透系数详见表2所示。各层土体渗透性评价一览表 表5层号垂直渗透系数Kv(cm/s)水平渗透系数Kh(cm/s)渗透性评价1-23.2910-43.48弱透

19、水,极不均匀2.6310-72.77不透水43.4410-56.275-1(4.8110-8)(2.01注:()中为经验值,余为统计平均值(3)水质及其腐蚀性评价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附录G判断,场地属类环境,勘察时在钻孔zk12、zk13孔采集图样进行易溶盐检测分析,分析结果详见“易溶盐检测报告”。根据土中易溶盐检测报告判定场地土对混凝土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钢结构具弱腐蚀性,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本区地下水、地表水对混凝土具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弱腐蚀。1.7 治理设计方案(1)滑坡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Z/T0218-2006);(2)滑坡防治工程设

20、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1.7.2参照设计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2);(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6)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8)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9)建筑基坑支护设计规范(JGJ120-99);(10)江苏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环山路滑坡地质灾害勘察报告

21、。1.7.2 设计原则(1)综合治理与长期监测相结合的原则。(2)治理设计目标:安全可靠、长期有效、治理手段合理可行、节约造价。(3)全面考虑边坡承载状态下的荷载取值,保证边坡在使用期内的安全;(4)考虑地震和降水影响下的边坡安全问题。(5)充分考虑边坡的耐久性,保证边坡的长期使用。1.7.3 设计思路根据设计方案以及现场调查,结合我公司以往边坡治理设计经验,确定该段边坡治理方案。考虑到此边坡纵向长度较大,宜采用分级治理的措施。 稳定分析表明,本场地边坡大部分地段为不满足永久性稳定要求边坡的土体,需采取整治措施,避免坡体滑塌失稳,以达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1)后缘滑坡体滑面埋藏浅,下滑力不大,

22、且部分路段基岩出露,可采用抗滑锚杆+格构的支护方案。即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格构梁与锚杆共同作用支护坡体,在格构框格中进行植草绿化,从而保证支护处理后坡面的美观;设置坡面和坡体排水系统,加强坡面地表水的疏排。(2)由于中部滑坡滑动面埋深大,滑体厚度较大,重力式挡墙、浆砌块石,锚杆桩等措施均不太适宜,宜采用抗滑桩进行止滑。考虑设置四排抗滑桩进行抗滑,第一排桩位于5-5剖面上部,布桩范围超过滑坡围界之外5米,布桩段长度约90米,第二排桩位于上部填土前缘,紧靠6-6号剖面,布桩段长度约100米,两排桩之间通过砼拉梁连接,可确保上部坡体的稳定,保障道路的安全度。第三排桩平行于7-7剖面布置,布桩段桩长约11

23、0米,第四排桩紧靠8-8剖面布置,布桩段长度约110米,两排桩之间通过钢筋砼拉梁连接,提高道路的安全度。(3)下部滑坡体体若继续发展的,会对道路稳定性产生影响,由于其滑坡面较深,采用抗滑桩进行止滑。口岸旅前缘滑坡布置两排抗滑桩,第一排桩位于1-1剖面的中部,桩长约70米,第二排桩位于1-1剖面的下部,桩长约85米。抗滑桩桩长应满足抗滑和抗倾覆要求,持力层选择进入5-3层。(4)除上述防治措施以为,应辅以排水措施进行综合治理。1、地表水: 在滑坡后缘构筑截水沟,阻止地表水进入滑坡范围,在滑坡体范围内修筑各种排水沟,使地表水排出滑坡。 夯填地表裂缝,以及后缘裂缝壁,以阻止地表水入渗地下。2、地下水

24、: 在滑坡后缘修筑截水沟,切断其补给来源。 针对出露的泉水和湿地等,做排水沟或渗沟,将水引出滑坡体外。 滑坡体前缘,常因坡体内的地下水活动而松软、潮湿,引起坡体坍塌滑动,为此可做边坡渗流疏干,或做小盲沟,兼起支撑和疏干作用。 整个坡面植树,加大蒸发量,保证坡面干燥。第二章、编制说明2.1 编制依据(1).环山路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招标文件;(2).环山路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与施工总说明;(3)滑坡治理平面图;(4).环山公路滑坡治理排水平面图;(5).环山公路滑坡治理(滑坡段)剖面图;(6).环山公路滑坡治理冠梁及人挖桩护壁;(7).环山公路滑坡治理大样图;2.1.2 相关标准及技

25、术规范、规程(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2)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3)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4年3月1日起施行)(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6)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7)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0)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

26、GJ18-2003)(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J108-87)(1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BJ59-99)(14)施工临时用点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15)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16) 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2.2 编制原则(1)施工组织设计所安排的施工工期、施工方法、设备、劳力配备,是为确保招标文件对该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2)施工组织设计是按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编制的,所定工期,施工方法,采用的设备等有关措施都是依据招标文件、设计说明及现场踏勘编制的。(3)本工程必需按业主的要求、招标文件、设计文件、国家现

27、行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等有关文件规范进行组织施工,施工过程中需做到科学管理、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确保本工程安全、优质、如期完成。第三章、施工准备及总平面布置3.1 施工准备工作3.1.1技术准备技术准备是施工准备的核心,任何技术的差错或隐患都可能引起人身安全和质量事故,造成人、财、物的损失,因此必须认真细致地做好技术准备工作。具体有以下内容:(1)图纸会审: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设计施工图,掌握施工图纸的全部内容,熟悉设计目的、设计意图、领会设计效果,提出合理化建议。(2)熟悉边坡环境、场区地形、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特点和施工条件。(3)做好各座标控制点、标高控制点的测量放线,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测量放样。(4)依据设计施工图,招投标文件,合同条款编写详细施工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