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是否健康一般采用量表测量,其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心理健康标准随着时代变迁、文化背景变化而变化。但就目前的标准来衡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标,我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论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指标体系的评估方面.二、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指标分析1、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人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探索、认识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不仅可以直接转化为学习动力,而且还可激发大学生的潜能,提高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一旦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广泛性和稳定性确立,不但使正常的学习有了可靠保障,同时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全面协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学习兴趣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指标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2 知识水平。
2、大学生知识水平不仅包括一定的生活常识,还包括其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及与人的发展相关的各类语言、文学、艺术、历史等诸多方面的文化知识,它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的指标之一。研究发现,大学生知识水平的高低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知识水平较高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高于知识水平较低的大学生。3 责任感。责任感是指责任主体在一定责任认识的指导下,对责任对象履行一定的责任,并由此得到相关的内心情感体验。大学生是一个有明确的认知和理智的行为注意力的责任主体,其责任感包括自我责任感、家庭责任感、他人责任感、职业责任感、集体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六种。从现状来看,当前大学生
3、的责任感出现了非常令人担忧的责任感淡化甚97至缺失倾向,这种倾向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日益突出,并在某种程度造成了一些学生的人格缺陷,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正常生活。4 包容性。包容性包括对环境的适应与对各种人际关系的适应两个方面。对环境的适应,指大学生能在不同的环境里生活、学习,尤其是在逆境中能经受得住各种突发事件的打击; 在对各种人际关系的适应性表现在处理好同学之间、班级之间、竞争者之间的各种关系,并能够包容各种人的态度。大学生群体由于经济活动、家庭生活、工作、学习环境的改变以及人际关系的环境改变使得自身在适应与改变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为高校心理健康问题的焦点之一。5 组织协调
4、力。大学生的组织协调力表现在学生在从事集体活动中是否能与团队成员合作,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与技能协同工作,既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又要集思广益,密切协作,形成合力解决问题,以达到相互促进,彼此学习与交流,增进友谊的目的。组织协调力出众的学生可以得到团队的认可与很高的评价,从而进一步增强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团队协作能力,目前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中最积极的因素之一。6 计划性。大学生的计划性体现在学生在学业方面的合理计划,人生目标的计划确立以及综合能力提高的计划性.研究表明,当前大学生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缺乏计划性.这与目前大学生来自 80、90 后家庭社会关系的极大变化有密切关系。
5、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由于高考结束进入理想中轻松的大学生活而一片茫然,也有部分学生是源自过去学习生活的被动计划性,而在大学的学习生涯中不知所措。这些缺乏计划的学生长期处于一种心理焦虑的情绪状态,如果得不到很好的化解和宣泄可能会导致心理失衡,现在行为上就会产生孤僻、厌学、漠视现实等等一系列现象.7 应变能力.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应变能力首先代表的就是适应校园环境,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选择如何令自己面对各种环境、各种事物的变化而不消沉、不消极,能够较快地接受现实环境并积极乐观的面对; 其次是指校外环境,尤其是指在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学生的就业心理适应问题。这就需要大学生转换就业观念,学会由当前的等
6、待、寻找工作机会变为创造工作机会。大学生应变能力的培养不仅源于个人的人格完善,同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挫折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值得重视的八个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学业问题、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焦虑问题、情感问题、性健康、特殊群体心理健康问题和大学生活适应问题是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1、学业问题 学习压力大,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困难等学业问题始终困扰着大学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学习动力不足.在大学生生活事件量表中,列在第一位的是学习压力大.调查结果表明:有69。6的新生和54%的老生感到“学习难度加大,非常
7、困难;在座谈中问到学生为什么学习时,学生淡淡地说:“为学习而学习”。一位大二学生也写道:“学习始终不能进入状态,总感到是在巨大的考试压力下被动地学,而静下来想为什么学时,会感到很苦恼。”特别是一年级学生,认为“学习负担重,难以应付”的占70.4。2) 学习目的不明确.自习路上永远有匆匆的身影,但仔细考虑学生的学习目的却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很多同学为了应付不得不参加的考试,不能不做的事而学习。有的学生甚至直截了当地回答:为了能够考试过关,至于为什么学心中没有底。一位学生这样写道:“在中学时代,各方面表现都很出色,进入大学后,沿着中学的惯性学习,尽管成绩还算理想,但学习虽然努力却常常感到心力交
8、瘁,学而无所获。”更多的学生是懒得“精益求精,但求蒙混过关。”面对人才市场的巨大压力,很多学生也感到内心的危机感,但真正要努力学习,却提不起精神来。3) 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困难的学生虽然在大学生群体中占的比例并不大,但他们的负性情绪,对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有的学生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有的学生不适应大学生生活,“小学、中学都是尖子学生,到大学生后一下子变为普通学生,个人约束力又差,自制力弱,大学期间较为放任,因而学习差了”;“虽然学习上很尽力,上大学就是为了求学,而学习成绩总是不理想,因而感到很自卑,也十分压抑。调查中有42%的学生经历过考试失败,我们随机抽查了一个30人的大四工科班级成绩,在
9、七学期中,有63门次不及格,人均2.1门次,不能不引起重视. 4) 学习动机功利化.市场经济的利益杠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对于学习,学生表现出空前的功利意识。对还没有学的课,学生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我学习这门课有什么用?”因而出现了专业课、基础课门前冷落车马稀,而技能类课程如计算机、外语、股票各种各样的证书班摩肩接踵、门庭若市的明显对比.“考证热正是学习功利化的直接表现.学生充分了解到市场对各种证书的青睐,因而放弃了专业课的学习去追逐各种有用的证书. 2、情绪问题 稳定的情绪、积极良好的情绪反映,是学生成才很重要的因素,也是学生心理健康中值得重视的问题.如下表所示:大学生的负向情绪高于正向情绪
10、,值得引起重视。四、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那么,如何消除他们的心理差距,使其顺利成才呢?其具体的途径和方法如下:第一,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第二,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
11、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亿能力减退. 第三,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青年期的突出特点是人的性生理在经历了从萌发到成熟的过渡之后,逐渐进入活跃状态.从心理发展的意义上说,这个阶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这是因为,经验的缺乏和知识的幼稚决定了这个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
12、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正在发生复杂和深刻的变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科学技术急剧发展。这种情况也会在早晚要进入社会的青年学生中引发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例如父母下岗、家庭生活发生变故、学习成绩不佳、交友失败、失恋等。这些心理问题如果总是挥之不去,日积月累,就有可能成为心理障碍而影响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所以大学生
13、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3、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心理健康的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人际交往,使他们能够认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遵守
14、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保证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4、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对大学生心理产生影响和作用的环境包括生存环境、成长环境、学习环境、校园环境等。第四,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通过社会交往才能实现思想交流和信息资料共享。发展社会交往可以不断地丰富和激活人们的内心世界,有利于心理保健。第五,求助心理老师或心理咨询机构,获
15、得心理咨询知识。心理老师具备了较雄厚的理论功底和生活实践经验,对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具有良好的解答方式和处理技巧。大学生在必要时求助于有丰富经验的心理咨询医生或长期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和心理老师.心理咨询是指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巧,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从心理咨询具有治疗功能的角度来说,心理咨询属于心理治疗,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和治疗手段,心理治疗的对象主要是正常人和有轻度心理障碍的人。通过咨询者与求询者的交谈、指导,针对求询音的各种心理适应和提出的问题,帮助求询者正确地认识到自身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引导求询者更为有效地而对现实,为求询者提供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机会;增加求询者的心
16、理自由度,帮助求询者改变过去的心理异常,最终恢复健康的心理.心理咨询兼有心理预防和心理治疗功能,通过心理咨询,为咨询对象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和条件,提高其精神生活质量和心理效能水平,以实现降低和减少心理障碍,防止精神疾病,保障心理健康的目的.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所以大学生要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没有意志,没有不屈不挠的向上精神是不可能的。健康的心理,以积极进取、服务于社会的人生观作为自己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树立远大理想,“以天下为己任”,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内驱力,推动大学生努力完成
17、学业,自觉攀登科学高峰。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有了良好的心态,不仅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有益于终身的发展。如果离开良好心理的培养,就培养不出具有先进文化知识的合格大学生。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而且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四有”人才的重要保证和基础. 总之,大学生要做到心理健康,争取身心健康是关系到成才与否的头等大事。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学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内在条件,一颗颗人才的新星就有可能升起。“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先生这一名言震荡着一代代年轻大学生的心灵,我们大学生要以良好的心理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为国家的富强奉献自己的青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