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小孩子的尖叫声刺耳”指的是声音的 _ ;(2)“你的声音真好听”指的是声音的 _ .四、简答与计算题(共20分,第17小题4分,第18、19小题各5分,第20小题6分)17.德国著名钢琴家贝多芬晚年耳聋,他用一根棒来听取钢琴的演奏,他把棒的一端触到钢琴上,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请用所学知识解释这样做的原因?18. 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南昌西站,然后乘高铁去上海游玩迪士尼乐园,9:32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图所示,求:车次 南昌西开 上海虹桥到 运行距离G1346 09:
2、43 13:18 780kmG1386 10:05 13:59 780kmG1348 10:26 13:41 780km(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19.第一次测定铸铁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的实验是在巴黎用下面的方法进行:在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若管长931m,两次响声间隔2.5s,如果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铸铁中的声速.(结果保留整数)20.一小球在光滑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10s内通过的路程为100m,问:(1)小球前8秒的速度?(2)小球前8内通过的路程?(
3、3)通过60m所用的时间?五、实验探究题(共40分,每小题8分)21. 左图为小红、小辉用自制的土吉它研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粗细、材料图中已标出,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1)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 _ .(2)若他们选择a和b是为了研究 _ .(3)他们能否选择c和d进行研究,答 _ ;理由是 _ .(4)两位同学还可以选择 _ 进行哪项研究: _ .22.如图所示的广口瓶内放一个音乐芯片,在瓶口塞上插有玻璃管的软木塞.(1)此时,你能听到音乐声吗?(2)用抽气机将瓶内的空气抽出,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你听到的音乐声有什么变
4、化?(3)推想,如果把瓶中的空气完全抽出来,我们还能听到声音吗? _ .由此我们可得出的结论是 _ .23.某同学在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 _ ,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_ ,这说明音调是由 _ 决定的(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在用力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 _ (选填“变大”或“变小”),声音的响度 _ (选填“变大”或“变小”),这说明响度与 _ 有关.当锯条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_ .24.小丽等同
5、学 “探究声音的产生”的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1)当小丽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 .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 .这种思维方法叫做 (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3)若实验过程中小丽同学加大敲击音叉的变化:听到和看到的现象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根据实验现象的变化,你又可以总结出什么结论?25. 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1)实验中测
6、量小球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填写公式) _ ;(2)实验中要使斜面坡度较 _ (选填“大”或“小”),是为了 _ .(3)小车从甲点运动到丙点用时 _ s,滑过的距离为 _ m;(4)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_ m/s.(5)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作 _ (选填“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答案和解析【答案】1.D 2.C 3.B 4.C 5.AD 6.CD7.物体运动快慢;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8.运动;静止9.5;5010.B;1.3511.音调;响度;音色12.乙;相同时间内,乙运动的距离长13.静止;2.514.高;振动频率15.反射;加快16.音调高;音色好17.答:钢琴弹奏时产生的振
7、动通过木棒传到牙齿,引起牙齿的振动,再通过口腔内的骨骼传递引起听小骨的振动,同样能使听觉中枢产生兴奋,产生听觉.说明固体能够传声.18.解:(1)由图知,s=30km,限速v=60km/h,由v= 得,驾车到南昌西站所用的最少时间:t= = =0.5h=30min,爷爷9:35开车出发,经过30min后到达南昌西站的时间为10:05,由于到站时火车G1386正好出发,根据实际情况,爷孙俩只能上G1348车次;(2)根据列车时刻表可得,乘坐G1348到达上海虹桥站所用时间:t=13:41-10:26=3h15min=3.25h,总路程s=780km,所以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v= = =240km
8、/h.(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爷孙俩最快能赶上G1348车次;(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240km/h.19.解:管长931m,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t1= = ;两次声响相隔2.5s,且声音在铸铁中的传播时间比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少.声音在铸铁中的传播时间t2=t1-2.5s= -2.5s.声音在铸铁中的传播速度v铁= = 3908m/s.铸铁中的声速为3908m/s.20.解:(1)小球的速度v= = =10m/s,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保持不变,则前8s的速度是10m/s.(2)v= ,小球前8s内的路程:s1=vt1=10m/s8s=80m.(3)v
9、= ,通过60m所用的时间:t2= = =6s.(1)小球前8秒的速度是10m/s.(2)小球前8内通过的路程80m.(3)通过60m所用的时间6s.21.a、d;音调与琴弦粗细的关系;不能;材料不同,长度也不同;a、c;研究音调的高低与材料的关系22.能;音乐声逐渐减弱;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23.高;高;频率;变大;振幅;24.(1)乒乓球多次弹开,物体发声时在振动;(2)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转换法;(3)听到音叉发声的响度变大,看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变大;声音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5.v= ;小;便于测量小球运动所用的时间;6;0.9;0.15;变速直线
10、运动【解析】1. 解:A、“南辕北辙”这个成语讲的是我国古代某人要去南方,却向北走了起来,位置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夸父追日”这个成语中的夸父和太阳的位置关系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顺水推舟”这个成语中的舟和水的位置关系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精忠报国”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将个人理想信念和国家的理想信念连接在一起,没有机械运动,故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发生改变,我们说物体做了机械运动,据此分析答题.本题将物理知识和语文知识联系起来,这类题能提高学生的做题兴趣,也能很好的利用学生其它方面的知
11、识,达到学习物理的目的.2. 解: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讲台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8dm=800mm左右.故选C.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长度的估测,必须熟悉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以此为标准对研究对象作出判断.如: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左右;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一步的步幅在75cm左右;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等等.3. 解:生、熟西瓜因其内部瓜瓤熟的程度不同,所以拍打时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相同;选项A、C、D是错误的,选
12、项B正确;故选B.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本题考查了音色的应用,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最重要的依据.4. 解:“引吭高歌”中的“高”说明声音的响度大,“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响度小.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声现象与生活实际中的一些说法相联系,深入理解音调和响度的概念.5. 解:由v= 可知,v一定时,s和t成正比,v不随s和t的变化而变化.所以s-t图象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v-t图
13、象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故选A、D.解答图象问题首先要明确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根据图象特点进行判断.匀速直线运动是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本题关键抓住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图象和速度图象的特征进行选择,不能漏解.6. 解: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不同介质传播声音快慢不同,同一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故选C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传声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本题考查了影响声音传播快慢的因素,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7. 解: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是速度;故答案为:物体运动快慢;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
14、值.根据速度的定义与物理意义分析答题.本题考查了速度的定义与物理意义,是一道基础题,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8. 解:开始时“神九”离“天宫”越来越近,“神九”现对于“天宫”的位置不断变化,以“天宫”为参照物,“神九”是运动的;二者锁定后,“神九”现对于“天宫”的位置不变,再以“天宫”为参照物,“神九”是静止的.运动;静止.要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物体是运动的.本题考查了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一道基础题,知道“物体相对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
15、化,物体是运动的”是正确解题的关键.9. 解:(1)小明的速度为:v小明= = =5m/s;(2)设小明与小丽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需要的时间为t,根据题意可得:v小明t+v小丽t=s,代入数据可得:5m/st+3m/st=400m,解得t=50s.5;50.(1)已知跑道的周长和匀速跑一圈用时,利用v= 计算其速度;(2)根据小明与小丽所跑的路程之和等于田径跑道的周长,利用速度公式列出等式,即可求得明与小丽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需要的时间.此题考查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关键根据小明与小丽所跑的路程之和等于田径跑道的周长,利用速度公式列出等式.10. 解: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故选B;由图知:刻度尺的
16、分度值是1mm;起始位置对应的刻度值是0.00cm,末端对应的刻度值是1.35cm,物体的长度L=1.35cm.B;1.35.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看:使用前先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损坏;放:放正尺的位置,使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数值和单位;此题主要考查刻度尺和停表的正确使用,做题时关键要看清刻度尺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要忘记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11. 解:声音音调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的,由于男女声带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音调也会不同,即会有女高音与男低音;“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
17、中的“高”与“低”指声音的响度不一样,是由声源振动的幅度决定的;“声音清脆”和“声音浑厚”是由于女歌手和男歌手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音调;音色.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掌握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这三个特征的含义,以及其影响因素.12. 解:由图可知,甲、乙两人同时从起点出发,在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距离比甲长,所以乙的速度快.故答案是:乙;相同时间内,乙运动的距离长.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距离的长短;二是通过相同的距离
18、,比较用时长短.该题考查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难度不大.13. 解:由图象可知第3分钟至5分钟,小华的速度是0,所以小华的运动状态是静止的;图象中1200m到1500m之间有两个格,图线指在1200m和1500m中间,所以整个路程s=1350m,时间t=9min=540s,整个过程平均速度:v= = =2.5m/s.静止;2.5.从图上读出全程的路程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v= 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对于此类图象题,一定要明确横、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弄清物理量之间的联系,抓住其中的关键点、关键线段结合相应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解答.14. 解:当纸片滑动较快时,纸片振动较快,音调就会越高,这就说明
19、了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高,振动频率.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解决此类问题要利用频率和音调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15. 解:回声是指声音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人耳能听到回声的条件是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人在小巷行走时,脚步声通过小巷两侧墙壁反射形成回声,小巷较窄,回声不断加快,听起来就像一串串“咚咚”声跟着自己.白天这种回声被周围嘈杂声所淹没,因而听不见.反射;加快.小巷较窄,人的脚步声通过空气这一介质传到墙上,再反射到人耳的声音较强,能够使人听到,而直接由空气中传到人耳的声音会比反射的声音到达人的听觉神经的速度较快,所以人就听到两次脚
20、步声,从而误以为有脚步声跟着自己.本题考查回声的形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回声的特点.16. 解:(1)“小孩尖叫声刺耳”说明小孩的声音频率高,音调高.(2)“你的声音真好听”说明声音的音色好.(1)音调高;(2)音色好.声音有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细而尖的刺耳的声音音调高,低沉而浑厚的声音音调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根据音色能分辨物体音质的好坏.音调和响度容易混淆,句子中的“高”不一定指音调高,可能指响度大,要根据句子的含义,判断是指声音的高低,还是声音的大小17.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骨
21、传声,以及骨传导原理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18.(1)由交通标志牌可得,到南昌西站的路程和最快速度,利用v= 求到南昌西站最少时间,进而求出到达南昌西站的时间,据此选择车次;(2)根据列车时刻表可得所选车次到达上海所用时间及总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能从交通标志牌和列车时刻表得出相关信息是关键.19.由速度的计算公式v= ,得:t= ,根据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距离S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可以计算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由两次声响相隔2.5s,可以计算出声音在铸铁中的传播时间.根据速度计算公式就可以计算出声音在铸铁中的传播速度.本题考查了声音
22、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及速度公式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20.(1)已知路程与运动时间,由速度公式可以求出小球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保持不变,已知速度,可以求出前8s的速度.(2)已知速度与运动时间,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小球的路程.(3)已知速度与路程,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小球的运动时间.本题考查了求小球的速度、路程与运动时间,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熟练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即可正确解题.21. 解:(1)研究音调高低和琴弦长度的关系,保持材料和粗细相同.选择a和d.(2)选择a和b,材料和长度相同,探究音调高低跟粗细的关系.(3)选择c和d,不能探究音调高低的影
23、响因素,因为琴弦的材料、长度都不相同,无法进行控制变量.(4)选择a和c,长度和粗细相同,探究音调高低跟材料的关系.(1)a、d;(2)音调与琴弦粗细的关系;(3)不能;材料不同,长短也不同;(4)a、c;研究音调的高低与材料的关系.弦乐的音调跟弦的长度、材料、松紧、粗细有关,在探究琴弦和一个因素的关系时,控制其它量不变.实验中琴弦的松紧一定,要探究音调高低跟长度的关系,保持材料和粗细相同.要探究音调高低跟粗细的关系时,保持材料和长度相同.要探究音调高低跟材料的关系时,保持长度和粗细相同.掌握弦乐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琴弦音调跟琴弦长度、粗细、材料、松紧的关系.22. 解:(1
24、)因为气体和固体都能传声,所以广口瓶内放一个音乐芯片,在瓶口塞上插有玻璃管的软木塞后,音乐声仍然能通过广口瓶软木塞和空气传到人的耳朵里,人能听到音乐声.(2)用抽气机将瓶内的空气抽出,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能传播声音的空气越来越少,所以音乐声会逐渐减弱.(3)如果把瓶中的空气完全抽出来,瓶内就成了真空,没有了将声音传出瓶外的介质,所以我们不能听到音乐声.这说明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1)能;(2)音乐声逐渐减弱;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真空不能传声,事
25、实上把瓶内空气全部抽净是不可能的,所以总能听到微弱的声音,人们只是根据抽气过程听到声音越来越小进行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这种办法在物理学中叫理想实验法.23. 解:(1)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越快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这说明音调是由频率决定的.在用力拨锯条,锯条的振幅越大,听其响度大,这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很难振动,频率小于20Hz,人耳感觉不到.(1)高;(2)变大,变大,振幅,发出的声音是次声.(1)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2)响度与振动幅度、距声源的远近有关,振动幅度越大、距声源越近,响度越大.(3)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190Hz.此题考查了的音调和频率、振幅与响度的关系及人耳的听觉范围的判断,是一道声学综合题.24. 试题分析: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用小球被弹开的角度表示振动幅度的大小,这种方法是转换法.(1)通过实验发现,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音叉发出声音的同时,小球会被弹起一定的角度,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2)物体的振动有时用眼睛无法直接看到,可以通过乒乓球是否被弹起判断物体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