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691.14KB ,
资源ID:1903440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03440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版新教材人教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教案讲义1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版新教材人教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教案讲义1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文档格式.docx

1、黄河中下游代表器物是黑陶,被称为“蛋壳陶”红山文化北方辽河上游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良渚文化三、原始社会组织1.社会分段:原始社会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2.母系氏族社会的特征: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3.父系氏族社会的特征(1)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2)组织结构: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3)文明的萌芽: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权贵阶层。他们通过战争不断争夺财富和权力。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思考点(教材P2) 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观察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

2、址分布图,你能指出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吗?提示主要分布在大河、大江流域;星罗棋布;多元一体;源远流长。判断正误仰韶彩陶文化遗址的发现,使世界认识到中国有自己的新石器文化,加深了世界对中国是文明古国的认识,改变了世界学术界所持有的“中国文化西来说”这一错误观点。()易错易混比较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距今年代约170万年前至约1万年前约1万年前至约50002000年前社会组织原始人群,晚期进入母系氏族公社母系氏族公社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生产工具打制石器磨制石器方式以采集狩猎为主以种植粮食和饲养家畜为主生活群居生活定居生活,开始使用陶器知识点二从部落到国家一、炎黄联盟1.三

3、皇传说:三皇时代较早,名称众说不一,神话色彩浓重。2.人文始祖:传说中居于五帝之首的黄帝,是黄河中上游一带的部落首领。他联合另一部落首领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他们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二、尧舜禹的禅让1.尧舜时期:尧年老时,根据推举和他对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这种做法称为“禅让”。2.“万邦”时代:考古学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阶级阶层分化比较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三、夏朝的国家治理1.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2.夏朝的统治(1)中央:夏

4、王是最高的统治者。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2)地方:夏朝社会仍然是聚族而居。除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直接统治外,夏朝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3)夏朝文化遗存:考古学家在河南偃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学思之窗(教材P5)关于启的继位,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说法?提示第一种说法说明了原始社会末期禅让制的继续推行,是称颂禅让制的体现;第二种说法说明了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表明“公天下”变成“家天下”,中原地区从此出现“国家”的概念。构图解史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知识点三商和西周一、商朝1.建立与迁都:约公元前1

5、600年,商部落首领汤推翻夏朝,建立商朝。公元前14世纪,商朝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一带),所以商朝也称殷朝。2.实证: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文是商人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占卜记录,证实了文献中有关商朝的部分历史记载。3.国家机构:商王是最高统治者,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实行内外服制的国家管理结构,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4.势力范围: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二、西周1.西周的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经过牧野之战,灭商建周,定都镐京,史称西周。2.西周的政治制度(1)概况: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

6、。(2)分封制与宗法制的作用:二者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3.西周的灭亡:公元前841年,爆发“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三、商和西周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表现农业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农业生产中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商和西周实行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历史文献中所说的井田制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手工业青铜铸造是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概念阐释内外服制商朝在盘庚迁殷后采取的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内服

7、是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外服是商族以外的附属国。其特点是商王控制着联盟的实际权力,与各附属国形成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中央政权与各附属国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教材P6)商朝为什么推行内外服制?提示商王通过两种不同的管理制度来处理本族和臣服的外族的事务。由此,商王控制着联盟的实际权力,与各附属国形成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加强了商朝的统治。图说历史井田制的特点(1)一切土地归天子所有,诸侯、卿大夫和士对分封的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2)层层分封,受封者要向天子承担义务,缴纳贡赋。(3)使用奴隶集体耕作。(4)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探究点一源远流长,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起源史料一石器时代重要

8、人类和文化遗址分布图1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图2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史料二八个氏族文化区,时间有先有后,规模有大有小,水平上有高有低,但是,它们各有特点,自成系统。这就说明中国文化起源地不限于中原一个中心,而是有若干中心区域;不是单一地从一个氏族文化中心区向四周传播,而是各个氏族文化区既相交流,又逐渐融合,为以后渐渐形成的古代中国文化共同奠定基础。摘编自丁季华中国文化起源“单一中心”说质疑读史指导史料一图1反映了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的分布区域,图2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分布。两幅图反映了中国文化起源区域广泛,具有多元化特征。由图可知,中国文化分布既分散又集中,主要分布在

9、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流域史料二从新的史学研究角度论证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的特征问题思考(1)据史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归纳我国石器时代重要人类和文化遗址分布的主要特点。这说明了什么?答案特点:东西南北都有发现,分布区域广泛;大都分布在江河流域、土地资源丰厚的平原地带;分布区域的自然条件较好,有充足的食物来源;等。说明:在远古时代,我国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到处都留下我们祖先生活过的遗迹,这说明中华文明起源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中国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黄河、长江等大河流域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2)据史料二指出中华文明起源的途径,并归纳中华文明起源的总体特征。答案途径:各个氏族文化区相互交流,

10、逐渐融合,共同为以后形成的古代中国文化奠定基础。特征: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相互融合、绵延不断。中华文明的特点1.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本土特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2.中华文明的起源如同满天星斗,八方雄起、百花齐放、多元并进,而后又汇聚于中原黄河流域,形成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多元一体化格局。3.中华文化的发展在不同区域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性导致了不同区域间的互补关系,是中华文化产生汇聚和向一体发展的动力因素。4.中华文化是兼容并蓄的,不仅各主要史前文化区之间彼此吸收各自长处,交流日益深入,而且中华文明在形成过程中还吸收周边地区先进文化因素,造就了中华文化的丰富与长久生命力

11、,使中华文明成为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1.中华文明的起源是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充满着兴衰起伏、不断流徙与融合的情景。上演这些情景的主要舞台是()A. B. C. D.1.答案D题干中的“主要舞台”是关键,黄河下游的河南地区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起源地。故选D项。2.神话传说及民族学研究表明,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文化集团;考古学家夏鼐发表的碳十四测定年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学把中国远古文明分为七个区域。据此可知()A.神话传说完全符合真实的历史B.历史研究必须依赖考古发掘C.中国文化的起源具有多元特点D.中国文化华夷之辨根深蒂固2.答案C根据题干“中华民族的远祖可

12、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文化集团”“中国远古文明分为七个区域”可知,中国文化的起源具有多元特点,故C项正确。探究点二家国一体,血缘政治夏商西周早期国家的特征史料一禹贡五服图史料二西周早期青铜器大盂鼎大盂鼎部分铭文译文:王说:“盂,赐给你异族的王臣十三名,夷众一千零五十人,要尽量让这些人在他们所耕作的土地上努力劳动。”王说:“盂,你要恭谨地对待你的职事,不得违抗我的命令。”史料三协田和耦耕协田牛骨商王令众人协田(三人并肩耕作),刻辞牛骨。亦服尔耕,十千维耦(两人并肩耕作)。诗经周颂臣工之什噫嘻从“甸服”“侯服”“绥服”“要服”和“荒服”等信息,可以看出夏朝实行的国家管理制度内外服制度大盂鼎上赐民

13、和赐土的相关铭文,反映了西周以封土、封民为主要内容的分封制史料三众人协田和上万人的“耦耕”,显然都是集体劳动(1)史料一、二,分别体现了我国古代早期怎样的地方管理体制?就中央与地方关系而言,史料二较之史料一有何异同?答案内外服制度和分封制。异:相较于内外服制度,分封制以明晰的权利与义务原则,并依托血缘关系,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同:都未实现中央集权。(2)史料三反映了怎样的劳动方式?形成这种劳动方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方式:集体劳动。原因:生产力低下。夏商西周早期国家的特征1.政治:血缘亲族关系尚未被地域关系所取代,最高统治集团集权程度不高,管理比较松散;维持着世官世禄制度,国家官职仍由氏

14、族贵族世代承袭;尚未有成熟的常备兵制度,王朝的军队由各酋邦军队组成;尚未出现真正固定的成文法,国家法律制度尚未健全。2.经济:进入青铜时代,但生产力水平尚属低下,生产工具仍是木石工具;劳动方式为集体劳动;已经出现了奴隶制;贵族和平民是社会两大基本对立的阶级。3.思想:呈现出较浓厚的鬼神迷信与原始宗教色彩;统治阶级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民本思想。1.武丁卜辞记载:“卜,毂(壳上的花纹)贞,王大令衆(众)人曰恊(协)田”据此可知,商代() A.实行王位世袭制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井田制广泛盛行D.统治集团矛盾重重1.答案B材料体现了商王借助占卜来加强统治,体现了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特点。故选B项。2.殷

15、墟考古发掘中,曾经在一个坑内集中出土了一千多把石刀,另有坑内出土了440把石镰和78件蚌器。由此可推测商朝()A.尚未进入青铜时代 B.生产力高度发达C.农业采取集体劳作 D.开始出现贫富分化2.答案C农具的集中保管反映了当时集体劳作的生产方式,故C项正确。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出现青铜器和贫富分化,故A、D两项均不正确;商朝社会生产力并未达到“高度发达”阶段,B项错误。知识联网史论术语1.中华文明起源地主要分布在大河、大江流域,具有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特点。2.中国原始文化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两个时期,古老的原始文化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基础。3.中国早期国家是在血缘关系的基

16、础上形成的,以血缘关系结成氏族,然后氏族间成立联盟,通过禅让制推荐有威望的人担任领袖,设置一系列的办事机构,早期国家形成。4.青铜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是中国早期国家的突出标志。5.夏、商、西周是中华文明诞生和早期国家的形成时期,也是奴隶制社会的形成与繁荣时期。6.西周通过分封制、宗法制及礼乐制确立起政权与族权相结合的“家国一体”的早期社会等级结构。一、中华文明起源的标志首先要想到“礼器”这个概念,礼器的重要性在于反映了社会分化的加剧、社会资源的集中、宗教礼仪的政治化,以及其在划分、维持贵族等级的作用方面。用这一宽泛的概念来取代青铜器、玉器等具体的

17、概念,并作为文明起源物化标志是较为合适的。城市是考古学家所重视的另一个重要的文明标志。城市之所以能象征着文明的出现,在于它反映了掌握和支配社会财富的统治阶层的存在,并透露出统治阶层所具有的对社会下层劳动力的强大组织和调配能力,这是复杂国家机器的一个缩影。文字其实是最成熟的文明标志,也是最高等级的文明标志。文字已不完全是一种公权力或强制权力的化身,它更代表着国家为人类社会发展所提供的保障能力和促进作用。1.判定文明出现的标志时,可将其主要物化为两点:(一)金属器具被比较广泛地使用;(二)已能记载语言的成熟的文字的应用。按照此标准,中国文明社会形成的时间最迟不晚于()A.一万年前 B.黄帝时期C.

18、商周时期 D.秦汉时期1.答案C据题干中“(一)金属器具被比较广泛地使用;(二)已能记载语言的成熟的文字的应用”及“中国文明社会形成的时间最迟不晚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周时期青铜器被广泛运用于祭祀、生活、生产、战争中,甲骨文也在此时成熟,故选C项;一万年前中国原始农耕农业产生,排除A项;黄帝时期出现部落联盟,排除B项;秦汉时期符合题干中的两点标志,但晚于商周时期,排除D项。二、殷周社会思想的演变1.殷商的神本文化。在人类文化的初始阶段,人既没有“天”的意识,也没有“人”的意识,他们尚未把自己同自然界分开,没有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在他们的心目中,自身与外界是一个整体的混沌世界。2.周初的敬德保

19、民。殷商的“神本”文化渐被西周的“人本”文化所替代。正如礼记表记所云:“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3.西周的礼乐文化。礼是外在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用以维持社会与人伦秩序。而乐则通过对人的道德、精神、情感的熏陶,建立一种内在心理的自觉性,它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手段。2.殷商崇尚“天命”,最终走向残暴而导致国家灭亡。周人在吸取商亡教训的基础上,制定了以敬天保民、明德慎罚为主导的礼乐文化。这一变化反映出()A.周人沿袭了商代的治国理念B.周人治国有更多的人文色彩C.儒家思想已被统治者所推崇D.神学思想对政治影响的加深2.答案B周人吸取殷商崇尚“天命”,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的教训,制定了以敬天保民、

20、明德慎罚为主导的礼乐文化,体现出人文色彩,故选B项;周人制定了礼乐文化,没有沿袭商代崇尚“天命”的治国理念,排除A项;儒家思想创立于春秋时期,排除C项;从周人“以敬天保民、明德慎罚为主导的礼乐文化”可以看出,神学思想对政治的影响逐渐减弱,排除D项。课时达标训练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题组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1.下图所示器物是一种制作精致、造型小巧、外表乌黑发亮、胎壁薄如鸡蛋壳的黑陶。此类器物是下列哪一文化的代表性器物()A.大汶口文化 B.河姆渡文化C.龙山文化 D.仰韶文化答案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器物属于蛋壳陶。蛋壳陶是一种制作精致、造型小巧、外表乌黑发亮、胎壁薄如

21、鸡蛋壳的黑陶,其为龙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是一种祭祀的酒器,多见于较大型的墓葬中,C项正确。2.(2020山东烟台高一期中)下图是对中国新石器时代某一文化遗存的描述。该文化遗存是()A.河姆渡文化 B.红山文化C.良渚文化 D.陶寺文化答案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良渚文化距今约5000年。其分布的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而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则在钱塘江流域的东北部、东部。该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其出土的玉器,C项正确。3.(2020辽宁鞍山高一期末)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文化被后人称为“农耕文化”,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是我国古代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农耕文化的特点有()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修建房屋,过

22、定居生活饲养家畜种植农作物有成熟文字A. B.C. D.答案A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是我国古代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二者的共同之处即为农耕文化的特点,符合题意;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排除。故选A项。题组二从部落到国家4.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据传他使用焚烧林地的方法开垦土地,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这些传说()A.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B.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C.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D.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答案A根据题中“神农氏”“耕作方法”和“生产工具”可知中国原始农耕的发展情况,故A项正确。传说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参考,但不能作为直接证据,其还要考

23、古发掘来证明,故B项错误;传说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并不是凭空想象,故C项错误;炎帝只是传说中的人,材料内容只是一种传说,并不能证明炎帝的真实性,故D项错误。5.(2020辽宁辽阳高一期末)陶寺遗址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的遗址,确切年代为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900年。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了规模空前的城址和气势恢宏的宫殿。根据发掘的成果来看,这时社会贫富分化悬殊,形成了特权阶层。据此可知,当时()A.已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 B.开始产生贫富差别C.已进入奴隶社会鼎盛时期 D.已进入传统农耕社会答案A根据材料“发现了规模空前的城址和气势恢宏的宫殿。根据发掘的成果来看,这时

24、社会贫富分化悬殊,形成了特权阶层”可知,在当时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A项正确。B项错在“开始”,排除;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C项排除;D项与题意无关,排除。题组三商和西周6.根据甲骨卜辞,商朝的最高统治者称王,天上的至上神则称为帝。王每每出师征讨,必先卜帝是否授佑。这反映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C.皇权受到很大限制D.最高执政集团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答案A根据材料“商朝的最高统治者称王,天上的至上神则称为帝。王每每出师征讨,必先卜帝是否授佑”可知,其反映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中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特点,A项正确。7.商朝王位的继承

25、,自第二代以下,以兄终弟及为原则。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的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但传末弟之子抑或传其先兄之子,似无定制,多数是传末弟之子,但有不少例外。这表明商代()A.宗法分封制初步形成B.宗法制度已经出现C.王位世袭制并未确立D.世袭制并不成熟答案B材料中并没有提及分封制,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商朝王位的继承,自第二代以下,以兄终弟及为原则。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的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可知,宗法制度在商代已经出现,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商朝王位的继承,自第二代以下,以兄终弟及为原则”可知,王位世袭制在商代已经确立,故C项错误;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的资格,至无弟可传,然

26、后传子”可知,商代的世袭制已较为完善,故D项错误。8.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这反映了当时()A.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B.农业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C.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答案C材料反映的是甲骨卜辞中对农业生产的记载,并非“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故A项错误;农业收成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有关,与祭祀活动无关,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甲骨卜辞的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农业生产已经是重要的经济活动,故C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自然环境的恶化,故D项错误。9.西周建立后,在分封同姓诸侯的同时,也分封了部分异姓诸侯。其目的是()A.

27、稳定统治秩序 B.强化宗法制度C.促进民族交融 D.加强文化交流答案A分封同姓与异姓诸侯的目的是加强对各地的统治,并使各诸侯国作为周王室的屏藩,以巩固周王室的统治,A项正确。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B项排除;C、D两项是分封制的影响,排除。10.(2020山东济南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这一观点说明西周实行的分封制()A.沿袭了前代的制度模式B.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是形势所迫的统治策略D.带有较强的神权色彩答案C由“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可知,实行分封制是形势所迫,故选C项。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考古专家对某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研究后,认为当时阶级分化明显。下列能够为此结论提供证据的考古发现是()A.农作物和牲畜遗骸B.比较大的氏族公共活动场所C.制陶场和公共墓地D.墓葬大小和陪葬品的悬殊答案D根据所学可知,墓葬的大小和陪葬品的悬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