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提倡教化,很有可能被视为封建思想的死灰复燃,从而遭到严厉批判。但在 20 世纪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教化”变成了等同于吃人礼教的一个贬义词。A. B. C. D. 二、文言文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诲侄等书元 稹告仑等:吾谪窜方始,见汝未期,粗以所怀,贻诲于汝。汝等心志未立,冠岁行登,能 不自惧?吾不能远谕他人,汝独不见吾兄之奉家法乎?吾家世俭贫,先人遗训常恐置产怠子 孙,故家无樵苏之地 ,尔所详也。吾窃见吾兄,自二十年来,以下士之禄,持窘绝之家,其 间半是乞丐羁游,以相给足。然而吾生三十二年矣,知衣食之所自,始东都为御史时。吾常 自思,尚不省受吾兄正色之训,而
2、况于鞭笞诘责乎?吾尚有血诚,将告于汝:吾幼乏岐嶷 ,十岁知方,严毅之训不闻,师友之资尽废。忆得 初读书时,感慈旨一言之叹,遂志于学。是时尚在凤翔,每借书于齐仓曹家,徒步执卷,就 陆姊夫师授,栖栖勤勤其始也。若此至年十五,得明经及第,因捧先人旧书,于西窗下钻仰 沉吟,仅于不窥园井矣。如是者十年,然后粗沾一命,粗成一名。及今思之,上不能及乌鸟 之报复,下未能减亲戚之饥寒,抱衅终身,偷活今日。故李密云:“生愿为人兄,得奉养之日 长。”吾每念此言,无不雨涕。汝等又见吾自为御史来,效职无避祸之心,临事有致命之志,尚知之乎?吾此意虽吾兄 弟未忍及此,盖以往岁忝职谏官,不忍小见,妄干朝听,谪弃河南,泣血西归
3、,生死无告。 不幸馀命不殒,重戴冠缨,常誓效死君前,扬名后代,殁有以谢先人于地下耳。呜呼!及其时而不思,既思之而不及,尚何言哉?今汝等父母天地,兄弟成行,不于此时佩服诗书,以求荣达,其为人耶?其曰人耶?汝等出入游从,亦宜切慎。吾生长京城,朋从不少,然而未尝识倡优之门,不曾于喧哗 纵观,汝信之乎?吾终鲜姊妹,陆氏诸生,念之倍汝。汝因便录此书寄之,庶其自发。千万努力,无弃斯 须。稹付仑、郑等。(选自元稹集,有删节) 【注】樵苏之地:指薄田。岐嶷:形容幼年聪慧。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汝等心志未立,冠岁行登 登:达到 B.以下士之禄,持窘绝之家 窘:穷困 C.吾幼
4、乏岐嶷,十岁知方 方:正直 D.吾终鲜姊妹 鲜:缺少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元稹感激兄长对家庭的贡献和对自己的爱护,为自己年轻时不谙世事、不理解兄长的教 诲而感到愧疚。B.母亲教诲元稹,要他借书而读,不窥园井,使得他能立志于学业,研读深思,终于获得 了官职与名望。C.元稹任谏官,虽因敢于进谏而遭贬谪,但他仍誓言要效力献身于君主,播扬名声于后代, 以告慰祖先。D.元稹读书得陆姓姐夫传授,对诸外甥情感颇深,他叮嘱侄子将此信抄寄陆氏诸生,亦有 “诲甥”之意。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吾谪窜方始,见汝未期,粗以所怀,贻诲于
5、汝。(4 分) 译句: (2)效职无避祸之心,临事有致命之志,尚知之乎?9.元稹对侄辈主要有哪些教诲?请简要概括。 三、古诗词鉴赏(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011 题。唐 多 令刘辰翁明月满沧洲。长江一意流。更何人、横笛危楼。天地不管兴废事,三十万、八千秋 。落叶女墙头。铜驼 无恙否?看青山、白骨堆愁。除却月宫花树下,尘坱莽 、欲何游? 【注】三十万、八千秋:佛家语,指灾难深重、历劫长久。本词作于 1276 年中秋前。是年正月,元 兵入杭州。铜驼:古代置于宫门外的铜铸骆驼。坱莽:广大无边的样子。10.简要分析上片开头两句在词中的作用。(5 分)11.“看青山、白骨堆愁”中“堆”了
6、哪些“愁”?“堆”字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6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诗经卫风氓) (2)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 (3)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5)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赤壁赋) (6)辅车相依, 。(左传僖公五年) (7)判天地之美, 。(庄子天下)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316 题。骑一头蟋蟀夜行宋长征蟋蟀是卑微的歌者,城市是傲娇者的天堂,你很难在钢筋水泥的丛林听见蟋
7、蟀的歌唱。 只有在乡村,蟋蟀才肯抽出纤细的弓弦。背景是空旷的田野,清澈的月光是上帝设置的灯光, 树叶是幕后的天使合唱团,拉开夜之帷幕,熟悉的乡村小夜曲开始奏响。我太熟悉这样轻柔的旋律,谷物的香甜在村庄弥漫,婴孩在睡梦中露出天真的笑容, 一只狗尚未因为白昼的追逐而疲倦,深深陷入这美妙的旋律。也许,这样的夜色只有一次, 即便只有一次也因为秋虫的歌唱而缱绻。也许,这样的场景已经持续了千年,只是我们在今 日的月光下才静下心来,听蟋蟀弹奏月光的琴弦。促织鸣,懒妇惊,说的是一种乡村状态。如果到了蟋蟀歌唱的时节,一个村庄里的妇 人还未给丈夫和孩子预备御寒的衣物,那么她会心生慌乱,赶紧趁着明亮的月光,纺纱织布
8、, 缝补衣物。这是民谚的一种温暖,以虫为名,提醒季节的变迁。周作人在知堂随笔中说: “因了秋虫的鸣声引起来的感想,第一就是秋天来了,仿佛是一种警告。” 我也有这样的感觉。每逢入秋,就觉得时间一下子短了起来,白日里尚未做多少事情, 夕阳就挂在了树梢。接下来是冷风吹,接下来是秋雨绵绵,接下来是雪花飘,好像一年的时 光就这么恍惚一下过完,让人不免悲叹。不知何时起人们发明了斗蟋蟀。宋理宗时,丞相贾似道十分喜爱斗蟋蟀,将其位于杭 州西湖葛岭的住所命名为“斗闲堂”,并撰写了促织经。不得不说这是一次旷古未闻的发 明,一个丞相不研究如何治理国家,处理内忧外患,却以虫之名进行了另外一个行业的探索, 到最后只留下
9、“朝中无宰相,湖上有平章”的笑料。聊斋志异中的促织,说的是人世寒凉。为满足宫中斗蟋蟀之乐而“岁征民间” 的任务摊派到了一个叫成名的人身上,成名不过是一个被官吏陷害的里正,面对征促织的任 务,既不敢敛户口,又无力抵偿,形势所逼,只能自行捕捉。无所得,只有“转侧床头,惟 思自尽”。故事以儿子化身为促织,成名入宫献促织得厚赏而结束,得到了喜剧形式的大圆满。 而我却很久不能从曲折离奇的情节中走出来。最近有消息说:“每年 7 月中旬至 8 月底,来自全国各地的蟋蟀爱好者汇集在泰安泗店 镇收购蟋蟀,木工、泥瓦工甚至周边的上班族,都会专门抽出时间到田间地头抓蟋蟀,外出 务工的泗店人也会以各种理由丢下工作回乡
10、抓蟋蟀。村民介绍说常年抓蟋蟀的抓上一个月至 少收入在一万五以上。”这是一则如假包换的信息。当蟋蟀成为了一种产业,疏忽的却是其巨 大的乡村背景。于是,我在XX输入“斗蟋蟀赌博”,类似“上海破获斗蟋蟀赌博,单场输赢 高达 5 万元”“男子因斗蟋蟀赌博被赌友捅死”的条文达两万多条。我小时就喜欢蟋蟀的歌唱。坐在门前的石墩上,听缥缈的夜色中传来轻柔的鸣唱,小 心翼翼走到叫声所在的地方,忽而又听它的声音在别处响起。再次走近,它却又在另一个地 方逍遥起来。由此,我断定蟋蟀是用灵魂在歌唱,小小的身体能发出一种飘忽的声音,游走 在乡村的夜色里。我到底是没有亲眼见过斗蟋蟀,我也不愿看见同类厮杀的场景。我所看见的蟋
11、蟀,抛却被作为玩物的身份,应该是天籁中的音符之一,流淌的月光下,从诗经蟋蟀中弹跳 而出,落在安静的书桌上。“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 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在苦行与享乐之间应该还有一条道路,就是要有作为人的起码忧 患意识。那么,我情愿骑一头蟋蟀夜行,走过多情的人间。(选自山东文学2016 年第 4 期,有删改) 13.赏析第段中画线语句的表达特色。14.本文第段引用丞相贾似道的材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15.“当蟋蟀成为了一种产业,疏忽的却是其巨大的乡村背景。”请解说这句话的含意。16.请探究文题“骑一头蟋蟀夜行”的意蕴。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8
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文史学家胡小石胡小石原籍嘉兴,生于南京。其父季石先生为晚清举人,曾在南京候补,故举家迁居南 京。季石先生曾师从兴化刘熙载,受刘氏影响,很早就引导胡小石走上博学多能的道路。1906 年小石先生考取了两江优级师范预科,因做了一篇很好的文章,受到学堂监督李瑞 清(梅庵)先生激赏,成了梅庵先生悉心指导的入室弟子。梅庵先生又介绍他拜于散原老人 陈三立门下学习诗学,由专习唐人七绝入手,而后兼习各体,他所作绝句,旨趣神妙,风调 隽美,直追中晚唐。陈三立先生赞其诗:“仰追刘宾客(禹锡),为七百年来罕见。”今人钱仲 联主编的近代诗钞录入小石诗作达八十多首,称其风格独特。
13、先生寓沪时,沪上寓居不 少遗老,其中不乏宿学之士,有幸向他们请教,获益很多。20 年代初,先生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曾给学生讲授过修辞学、诗歌选作、中 国文学史等课,许多课程尚属“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阶段。先生讲课,于每一时代取其代 表性作品加以剖析,于每时代文学,分别其主流与支流,探究其来龙去脉,使之真正具有“史” 的规模。这在当时是很有独创性的。小石先生治学作文就是这样追求独出手眼,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决不俯仰随人,亦步亦 趋。他讲招魂,不仅根据史记屈原传赞来纠正王逸以来认为是宋玉所作的错误看法, 断定为屈原所作,而且从考古学角度列举楚墓的大墓群新出土的精美文物加以印证,由此推 知诗中
14、所写楚国贵族生活确有现实依据,并非虚饰夸张,不是过之而是不及;他认为招魂 主旨是屈原招楚怀王之魂,非楚国之魂,亦非自招。除屈原以外,小石先生最喜爱与崇敬的诗人就是杜甫。小石先生称赞杜甫是一位“诗国 革命家”,作诗总是以求新为贵。老杜以诗描写时事,为诗之历史化;以诗发抒议论,为诗之 散文化。至于老杜冲决旧藩篱,化赋为诗,在诗史上独辟一途,更是前所未有的。他对杜诗 含英咀华,深得其中三昧,多发前人所未发。小石先生对杜甫的挚爱是深厚而绵长的。在他离开人世的前一年,在南京大学纪念校庆举办的讲座中,七十三岁高龄的他以抱病之身,走 上讲台,满怀激情地把自己最喜爱的诗人杜甫及其诗作精华北征与羌村三首介绍给
15、广大师生。听众很多,除了中文系的师生,还有外系师生,整个大教室内座无虚席。无论是 在当年的中央大学,还是在以后的南京大学,胡小石都是最有学术威望、最受学生欢迎的教 授之一。授课之余,先生常邀学生数人,或是去城南城北几个老字号菜馆品尝佳肴,或是去清凉 山扫叶楼饮茶品茗。先生好昆曲。抗战前,苏州昆曲到南京演出,已没多少人听,而胡小石 每场必到,他与黄侃教授总是合买几十张票,邀请弟子们观看。每到精绝处,他一鼓掌,学 生就在后排响应,齐声叫好,向演员表示鼓励。弟子们时常到家中拜访,师生谈笑风生,乐 此不疲。每到就餐时分,弟子起而告辞,他总是热情留客吃饭。当时市面上柴草紧张,保姆 见胡小石又留客吃饭,面
16、带难色:“先生,家中没柴烧了。”胡小石慨然应答:“不要紧,把我 书房里的报纸拿去烧就行了。读到这般雅事,今人笑则笑矣,但先生在举手投足间蕴藏的匠心,却是让人深味。胡门弟子、著名教授程千帆曾忆:一日,先生读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读着读着,便情不自禁地拿着书唱了起来,唱了一遍又一遍。五六遍之后,先生把书一掷,对诸生 说:“你们走吧,我什么都告诉你们了。”胡小石的唱念和掷书,完成的是一次次漂亮的以心 传心:我把什么都告诉你们了,夫复何言?(选自学苑奇峰文史学家胡小石,有删改) 资料链接:小石师给我们传授知识,是没有“课堂”界限的,一遇有机会,他就兴致勃勃地带我们 去接触外面的精彩世界。或是看戏曲
17、演出,或是去踏访古迹,或是一边品尝传统佳肴,一边 谈今论古,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术素养这令其他专业的研究生羡慕不已。 (摘自独向深山深处行忆胡小石师) 17.胡小石为什么能成为文史领域的一代宗师?18.胡小石在治学作文上的“独出手眼”有哪些表现?19.胡小石与学生交往的雅事中蕴藏着怎样的“匠心”?七、作文(70 分)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70 分) 一位艺术家挑选了一些游客在柏林大屠杀纪念馆的搞怪留影,然后将图片中肃穆的建筑背景替换为大屠杀中真实的场景。背景一换,纳粹种族清洗的历史便瞬间来到眼前,累累白骨、层层尸墙,游
18、客的搞怪行为特别显眼。这位艺术家说:“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很沉重的地方。”语文附加题1.由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解答,其他考生不做。本试卷总分 40 分,考试用时 30 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考试号写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横线上。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纸。一、阅读材料,完成 2123 题。(10 分) 今人作文,皆不足为文,大抵专务节字更易新好生面辞语至说义理处又不肯分晓观前辈 欧苏诸公作文何尝如此?圣人之言坦易明白,因言以明道,正欲使天下后世由此求之。使圣 人立言要教人难晓,圣人之经定不作矣。若其义理精奥处,人所未晓,自是其所见未到耳。 学者需玩味深思,久
19、之自可见。(节选自朱熹文论) 2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5 处)(5 分) 大 抵 专 务 节 字 更 易 新 好 生 面 辞 语 至 说 义 理 处 又 不 肯 分 晓 观 前 辈 欧 苏 诸 公 作 文 何 尝 如 此 ?22.与朱熹同为“程朱理学”代表人物的“二程”分别是谁?(2 分) 23.作者认为今人作文怎样才能“足为文”?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 分) 二、名著阅读题(15 分) 2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A三国演义中赵子龙忠心耿耿,英勇善战,他单骑救主大战长坂坡,截江夺阿斗挫败 周瑜阴谋,参与伐魏力斩韩德父子五人。
20、B边城中,老船夫向二佬求证那晚唱歌的情形,二佬说“做傻子唱过一晚的歌”,语 气中既有自己的悔恨,也有对老船夫害死大佬的埋怨。C茶馆以陈设的变化昭示三个不同时代的特征,“莫谈国事”的纸条越写越大,数目 越来越多,预示着社会的压抑和危机越来越深重。D红楼梦中,铁槛寺净虚为帮人抢亲,给熙凤三千两银子来摆平此事;凤姐和贾琏勾 结官府,迫使已有婚约的张金哥和守备之子双双自尽。E莎士比亚的语言内涵丰富,如哈姆莱特的独白“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 寓意即使死亡,反抗黑暗、重整乾坤的理想还在。高三语文附加卷 第 2 页 共 2 页 25.简答题。(1)鲁迅通过风波中的七斤与头发的故事中的 N 先生
21、对剪辫子的不同态度,分 别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2)子夜第十七章,在吴荪甫和赵伯韬谈判后,有这样一段描写:“然而这两个月的 心血算是白费了!吴荪甫自言自语地哼出了这一句来,在那静悄悄的大客厅里有一种 刺耳的怪响。他跳起来,愕然四顾,疑心这不是他自己的话。”此时他面临什么样的困 境?这段描写体现了吴荪甫什么样的心理?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2628 题。读一部小说要比看一幢建筑更为复杂。要了解小说家创作过程中的细枝末节,也许最简 便的办法不是读,而是写,亲自去尝试一下把握语词有多么艰险。当你想用语词来重现某一 印象深刻的景象时,就会发现它已散乱成了千百个相互矛盾
22、的片断。这些片断,有些需要淡 化,有些需要强化,而在写的过程中,你还有可能根本就把握不住情感本身。这样的话,你 不妨丢开自己的那些乱糟糟的稿纸,翻开某个伟大小说家的作品来读一读。这时你就更加体 会到他们的高超技艺了。在那里,我们不仅会面对一个与众不同的作家,而且还生活在一个 与众不同的世界里。譬如,在鲁滨孙漂流记里,我们沿着一条平坦的大路行进;事物和 事物的次序就是一切。然而,如果说荒野和历险对笛福来说就是一切的话,那么对简奥斯 汀来说就什么也不是了。在她那里,只有客厅和人们的闲聊,以及从他们的闲聊中像镜子一 样反映出来的个性。而当我们再转向哈代时,我们又如置身于沼泽地里,头顶上是满天的星 光
23、。那里所显示的,则是人性的另一面,是独处孤寂时最强烈的那阴暗的一面。我们与之打 交道的,与其说是人,不如说是自然和命运。不过尽管他们的世界各不相同,每个世界自身 却是和谐一致的。每个世界的创造者都恪守自己的视角法则,所以不管他们多么使我们费神, 却从来不会像二三流作家那样,常把两种不同的现实引入同一本书,弄得我们无所适从。读 小说是一门艰难而复杂的艺术,如果你想真正掌握某个小说家给你的一切,你不仅需要有非 常敏锐的感受力,还需要有非常大胆的想象力。(节选自弗吉尼亚伍尔夫怎样读小说,有删改) 26.作者认为“要了解小说家创作过程中的细枝末节,也许最简便的办法不是读,而是写”, 理由是什么?27.
24、在作者看来,笛福、简奥斯汀、哈代的小说创作分别有什么样的特点?28.根据作者的观点,我们应该怎样读小说?盐城市2017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 文 参 考 答 案第卷1C2A(B、偷换主语;C、宾语残缺;D、成分赘余)3D(可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4D5B6C(方:道理。语出论语先进:“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7B(借书而读,不窥园井非母亲的要求)8(1)我被贬官外放刚刚开始,再见到你们的时间难以预期,我简略地把所想的心思,留给你们作为教诲。(4分。每句1分,重点为“谪窜”“期”“所怀”“贻”)(2)效命职守从无躲避灾祸的念头,遇到情况就有舍弃生命的心志,你们还知
25、道吗?重点为“效职”“致命”“志”“尚乎”)9爱惜光阴,遵守家训,读书进取,谨慎交际。每点1分)10意境阔大,烘托愁情的浓重;与“横笛危楼”一起营造清冷氛围,奠定抒情基调;引出“天地不管兴废事”的感叹;与下片“除却月宫花树下”相呼应。(5分。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11.(1)国都沦陷,劫难深重的兴废之忧;百姓惨遭兵乱,白骨露于野的悲愁;现实沉闷,无处可去的郁闷。(3分。每点1分)(2)化无形为有形,描写了百姓死难之多,形象表达“愁”之深重。12(1)夙兴夜寐 (2)欲辨已忘言 (3)术业有专攻 (4)寂寞梧桐深院锁清(5)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 (6)唇亡齿寒 (7)析万物之理13.(1
26、)采用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摹蟋蟀歌唱时的美妙形态;(2)运用烘托映衬的写作手法,用田野、月光、树叶等阔大背景突出蟋蟀歌唱的自豪骄傲;(3)将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营造宁静又热闹的独特的乡村氛围。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14.(1)内容上,说明斗蟋蟀之风由来已久,表达了作者对不务正业的封建官吏的嘲讽;(2)结构上,自然引出下文由斗蟋蟀引发的悲喜剧;(3)表达上,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增强阅读趣味,激发读者联想。(6分。每点2分)15.(1)“蟋蟀成为了一种产业”揭示了斗蟋蟀之风蔓延全国的现状;“疏忽的却是其巨大的乡村背景”预示着这种现象对乡村生活的严重危害;(2)此句表明了作者对当前利益至上的城乡生活有着深深的忧患。16.(1)抒发作者愿与蟋蟀为伴,重返自然的心愿;(2)劝告人们不要玩物丧志,而应淡泊处世,享受宁静之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