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简要分析。【提示】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一、字音辨识单音字李煜(y)黯(n)乡魂凄恻(c)月榭(xi) 半篙(o) 迢(tio)递津堠(hu)多音字空称削 行二、字形辨认 三、词语释义春半:春天过了一半。无凭:没个准。山映斜阳:夕阳映照着山头。斜阳外:斜阳照不到的地方。黯乡魂:因思念家乡而极度伤心。黯,内心忧郁凄惋的样子。旅思:羁旅之思。离席:饯别的宴席。榆火:寒食这天禁火。唐制,清明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数驿:几个驿站的航程。津堠:渡口附近供瞭望歇宿的处所。四、名句默写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
2、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走近作者(1)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埋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后主本有集,已失传。现存词四十六首,其中几首为前期作品或为他人所作,可以确定者仅三十八首。 (2)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北宋前期改良运动的领袖。景祐年间知开封府,上百官图,讽刺宰相吕夷简,被贬饶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戍边多年,西
3、夏不敢窥边,人称“龙图老子”。庆历三年(1043)任枢密院副使,参知政事。范仲淹诗词文均很出色,有范文正公集,词仅存五首。(3)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年落魄不羁,后因向神宗献汴都赋万余言,被擢为太学正。精通音律,能自度曲,词律细密。词风浑厚和雅,富艳精工,极铺陈之能事。词集名清真词,又名片玉词,今人吴则虞校点清真集共收词206首。写作背景(1)清平乐公元九七一年秋,李煜派弟弟李从善去宋朝进贡,被扣留在汴京。九七四年,李煜请求宋太祖让从善回国,未获允许。据说李煜非常想念他,常常痛哭。这首词有可能是从善入宋的第二年春天,李煜为思念他而作的。(2)苏
4、幕遮这首词是一首羁旅怀乡之作。诗人范仲淹当时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在边关防务前线,当秋寒肃飒之际,将士们不禁思亲念乡,于是有了这首借秋景来抒发怀抱的绝唱。苏幕遮,原为唐教坊曲名,由西域传入,是当时高昌国语的音译。(3)兰陵王这首词写于作者最后一次出京时。据南宋人所撰樵隐笔录载:南宋初年,在京城临安“盛行周清真咏柳兰陵王慢,西楼南瓦皆歌之,谓之渭城三叠”。由此可见,这首词流传之久之广。由此看来,宋人陈郁所说的“贵人、学士、市侩、妓女,皆知美成词可爱”,此言不虚也。相关知识“多情自古伤离别”,别离主题在中国古典诗词的大花园中可谓一枝独秀。从被称为“万古送别之祖”的诗经中的邶风燕燕
5、开始,离情别绪始终是诗人们青睐的一个描写内容。作为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范畴之一,意象又具有递相沿袭性,如“鱼雁”的内意是书信,“鸳鸯”的内意是夫妻或爱情,“花”的内意是美女,“菊花”的内意是高洁等等。而与别离文学结缘最深的意象则有“柳”“月”“水”“酒”“草”“云”“西风”“高楼”等等。清平乐中“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这两句词有何妙处?【点拨】这两句词以远接天涯、绵绵无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愁别恨,形象可感。此处的春草,既可是词人眼前的实景:愁恨齐涌心上之时,正是草色无边,一碧无情之景笼于目前!又可是离恨的象征,忧愁本是不可名状的无形之物,却借春草之葳蕤延展,写愁思的广阔之际。此处的春
6、草既是景象,又是喻象,还是心象,渗透了作者情志。这种奇特的意象由于作者赋予深情,自然产生出情与景合,思与境偕的艺术效果。“更行更远”是说无论走得多么远,自己心中的“离恨”不就像那无边无际、滋生不已的春草吗?无论你走到哪里,它们都在你的眼前,使你无法解脱。这个结句,比喻浅显生动,而且通过形象给人以离恨无穷、有增无减的感觉,使这首词读起来显得意味深长。李煜清平乐是以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点拨】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对亲人的思念。词从春天特有的景色开篇,点明事由与季节。为什么在春意正浓、春光明媚之时,却说“触目愁肠断”呢?原是“别来”之随影笼罩了一切,触目之影还是“砌下
7、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砌下”“还满”写出落花之多、伫立之久,表现了词人无限哀伤的情怀和形象。下阕紧承“别来”二字,“雁来音信无凭”既是景象的转换,也是情感深入,谓雁能传书,但是雁来人不来,雁归人不归,徒增愁恨。“路遥归梦难成”又翻进一层,为所怀念之人设想,语意奇特,委婉之至。结尾二句以远接天涯、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愁别恨,形象生动,贴切自然。“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这句词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点拨】开篇“碧云天,黄叶地”上下辉映,写出了秋日的天高气爽,渲染了澄碧的秋色。以如此广袤无垠的天地作为秋思乡愁的背景在宋词中比较少见,宽大深远的境界中所烘托出来的情感也显
8、得格外深沉浑厚。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碧云天,黄花地”一段,明显地由此脱胎而来。秋色的渲染,已经融入了“悲秋”的情绪。秋色渗透了天地之间,那浩浩淼淼的秋水,带着无休无尽的秋意悠悠远去;秋江之上笼罩着一层翠色的“寒烟”,这是秋日特有的景象。词人由上而下、由小到大、由近及远,写出一派俊爽空灵的境界。兰陵王一词是什么题材的作品?其结构有怎样的特点?请具体分析。【点拨】这是一首送别词,状写送客之离愁。全词共分三片,每一片有两层意思。上阕前五句写柳,后五句写自己的倦游心情。中片前四句写送别,后四句设想朋友在离别后的旅途情景。下阕前五句写朋友旅途中的孤寂,最后五句回笔写自己的追忆。古人有折柳送行的习惯。这
9、首词将咏柳和送别结合起来写,更能表现作者要表达的缠绵婉转的情绪。在此词中,有生活细节,有人物活动,有抒情主体的心理意蕴,形成词作较为鲜明的叙事性和戏剧性特色。前人评价范仲淹苏幕遮“以秋景写秋心”,你如何理解?【点拨】苏幕遮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上阕所描摹的寥廓而多彩的秋色图,已蕴涵乡思离情;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却反其道而行之,景色写得阔远而浓丽。它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了离情的哀伤,又深挚而不流于颓靡。下阕相思离愁则全是从上阕生发开来。词人先在上阕摹写触目所见的伤心秋景,在下阕“明月楼高休独倚”才点出倚楼远眺、伫立凝想的主人公及其立足点
10、,这样景、情、人就更为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周邦彦的兰陵王这首词耐人寻味,你认为哪些地方最动人心弦?【各抒己见】A认为:“闲寻旧踪迹”,“寻”字并不是在隋堤上走来走去地寻找。“踪迹”也不是自己到过的地方。“寻”是寻思、追忆、回想的意思。“踪迹”指往事而言。“闲寻旧踪迹”,就是追忆往事的意思。为什么说“闲”呢?当船将开未开之际,词人忙着和友人告别,不得闲静。这时船已启程,周围静了下来,自己的心也闲下来了,就很自然地要回忆京华的往事。B认为:C认为:一、写法归纳白描手法的运用清平乐这首词多采用白描手法,语言清新淡雅,不饰雕琢,恰如清水芙蓉,天然成姿。这首清平乐没有用任何典故,也没有堆砌华丽的辞藻。只是
11、借助“落梅”“鸿雁”“春草”等意象来直抒胸臆,却达到了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字字写物,句句写景,可是我们却能感受到字字句句都是在写人心。用清新淡雅的语言表达迂回曲折的复杂心情,故能取得清而不淡的动人魅力。二、技法指导白描手法不仅可以运用于小说的描写中,还可以运用于散文、诗词的创作中。使用这种手法刻画人物时,要求作者紧紧抓住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及人物的个性、经历、言行的突出之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写,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在作品中,作者有时用白描勾勒人物肖像。运用白描手法要注意以下几点:把握白描与具体叙述的异同。记叙和描写是并列的两种不同方式,白描是描写中的一种具体手法,它和记叙中的具体叙述非常接近
12、。具体叙述是一种具体的交代,虽笔法粗疏,却与白描的质朴简洁相近。如果运用叙述手法表现事物的某一动态、风貌,简练而传神,获得形象鲜明的描写效果,就成为白描。白描要重点突出。白描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也不用曲笔或陪衬,但要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和情态。大师们常三言两语地把一个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这不得不让我们赞叹。白描语言要省俭、概括、传神。白描不用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饰语,而须用准确、简洁的语言进行朴素、单纯的描写,做到既省俭,又传神。但须注意切忌用“油滑”“八股”腔调,因为根底浅薄的“油滑”与言之无物的“八股”是同白描不相容的。三、随堂练笔请用“银河”“树影”“蛙声”等词语写一段文字,渲染一幅
13、夏日场景。要求:运用白描手法,语言连贯,不少于40字。四、他山之石夏天的夜晚是可爱的,走在树影斑驳的田间小路上,微风送来阵阵蛙声,还有那浅浅的银河,构成一幅天上人间的美景。最喜欢夏夜,月光像流水一样静静地洒下,留下斑驳的树影,我依偎在奶奶的怀抱,静听她讲述银河上牛郎织女的故事,远处的蛙声渐渐地把我带入梦乡。一、课内素材开发婉约词人李后主南唐后主李煜以其杰出的词作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化史上享有崇高地位。他的词,流传千古。但对李煜其人应该如何评价?千百年来却说法不一,近几十年来,作为亡国之君的李煜被不少文章一直重复地称为“贪图享乐”“荒淫误国”“懊丧哀叹”甚至“眷念宫女胜于亡国之痛”等等
14、。其实应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李煜南唐灭亡是历史大势所趋,不能强求李煜。而李煜作为一国之君,他做到了宽待宗室,仁爱百姓,忠于爱情,并能组织抗宋战争,亡国不忘志,身为囚徒而心不屈服。李煜理应得到历史的公正评价。适用话题这则材料可用于“生命的高度”“个性”“人才”“位置与人生”“诗歌与人生”等有关话题作文的写作中。【类文示例】一个命运的捉弄,错生帝王家;一段意外的邂逅,误结识敌友;一场宫廷的变革,踏上不归路你才华横溢,工书善画,能诗擅词,又通音律,是被后人千古传诵的一代词人;怎奈命运捉弄人,让你出生在帝王之家。你的才华是作为帝王的悲剧,但却是中国文坛的幸运。中国的文坛少了一个李煜,那将是一个怎样
15、的遗憾!正因为这样,你的名字才能在中国的历史上依然叫得如此响亮。二、课外素材储备北半球多地现极端天气,大气环流异常是主因7月以来,北半球气温偏高,北美大陆地区尤为突出;降水分布不均,欧洲大部及印度大陆东北部降水偏多3成以上。近期北半球多地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高温炎热造成全美至少30人死亡,强降雨及引发的山体滑坡造成印度东北部逾121人死亡,俄罗斯西南部突降暴雨引发洪水已致141人死亡。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间接原因,大气环流异常状态的持续及其对海表温度变化的响应是其直接原因。这则材料可用于“问题的两面性”“转变”“保护环境”等有关话题作文的写作中。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这
16、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而且对我们每个人的幸福也有很大关系。回顾历史,再看现实,人类的每一次发展,每一次进步,每一次都是要求自然的给予。从刀耕火种的草与木,再到工业革命的煤与铁,再到今天石油成为了人类的血液。人类的发展进步,在这不知是不是两厢情愿的联姻中,最终得益的总是人类,付出的总是自然。在人们高科技的逐渐发展中,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方便、省力。所以我们必须马上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环境,保护自然,创建绿色校园,共建美好家园。一、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这两首词,完成12题。清 平 乐 李煜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17、 黄庭坚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这两首词都写到了春,可是表达的内容有所不同,请分析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答案:这两首词分别表达了离愁别恨和爱春惜春之情。(大意相同即可)李词中“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一句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好在何处?黄词构思巧妙,说说你的理解。李词的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手法,以物喻情,用春草喻离愁别恨,生动而贴切,意蕴丰富,充分传情。春草一望无际,如同离愁之绵远;春草之细密,如同离愁之盘曲郁结等。黄词在构思上新颖、曲折。作品中写春天消逝,作者如失去亲人,各处找寻,把春拟人化,希望
18、春回与己同住,回到现实,无人知春去处,问询黄鹂,知春已去蔷薇处,暗示夏季到来,巧妙地表达了春的可爱,要珍惜春天,别让它轻易流逝的情感。(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34题。苏 幕 遮 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本词是乡思离愁之作,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是怎样抒写“乡思离愁之深重”的。从芳草天涯的景物描写中暗暗透出乡思离愁;“黯乡魂,追旅思”句直抒胸臆,主人公羁泊异乡时间之久,与乡思离情之深自现;从“斜阳”到“明月”显出时间的推移,而主人公所处的地方依然是那座高楼,足见乡思离愁之深重。从情与景的关系角度,侧重赏析词中“寓情于景”部分
19、。范仲淹苏幕遮这首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情景相映。上阕开头两句点明季节:青碧瓦蓝的天,铺满了黄叶的地。这是渲染空阔清冷的氛围。接着,词人放眼远望,秋景连绵无际,如波浪一样往前伸展,同远处的江水融和连接。这里天、地、原野、绿波,一句一景,景景暗含词人心中的思乡离愁。上阕末句中“芳草”暗寓离情,既自然,又精巧。下阕直抒怀乡念远之情。二、语言运用用“儒、道、佛”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苏轼的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因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儒、道、佛各方面对苏轼都有影响,使得他思想比较复杂,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按要求补写文段中空缺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连贯。诗歌
20、欣赏可以认为是读者在诗人所启示的范围内重新创造的艺术世界,即把自己内心的主观世界融进诗的客观世界中去。例如后人读李后主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时,若添加进去若干属于自己的东西,就可以使得“问君能有几多愁”的“愁”不再成为_,而变成了苏轼被贬黄州的失落,_,李清照丧夫之后的凄凉。亡国之君的哀怨示例:陆游报国无门的无奈/辛弃疾被迫隐居的绝望一、基础考查下列各组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触目愁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空伫立 侯馆梅残B波上寒烟翠 明月楼高休独倚玉簟秋 月迷津渡C拂水飘棉送行色 梨花榆火催寒食砌成此恨 草薰风暖D渐别浦萦回 回头迢递便数驿雁子回时 花自飘零解析:选B。
21、A项,“侯馆梅残”中的“侯”应为“候”;C项,“拂水飘棉送行色”的“棉”应为“绵”;D项,“雁子回时”的“子”应为“字”。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拂水飘绵送行色行色:行人出发前的神态、情景或气派B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趁:趁机C玉阶空伫立伫立:久立D黯乡魂,追旅思旅思:羁旅之思B项,“趁”这里意为随着、伴着。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B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C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D雾失楼台,月迷津渡选D。A、B、C三项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D项,“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是互文见义。下列对有关诗歌的赏析,不正
22、确的一项是()A清平乐借助落梅、鸿雁、春草等意象来直抒胸臆,达到了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B“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碧云,黄叶,绿波,翠烟,天、地、山、水,浑然一体,由下及上,由近到远,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C兰陵王写欲留不得,非去不可,以柳发端,以行为愁,回想落泪,极回环往复之致,具沉郁顿挫的风格。D一剪梅中作者对“愁”的描写,极其形象,和李煜相见欢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B项,“由下及上”有误,应改为“由上及下”。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56题。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张元幹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
23、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注】张元幹:南宋初爱国词人。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向金屈辱求和,枢密院编修官胡铨(字邦衡)因上书请斩秦桧,被贬为福州签判。绍兴十二年,胡再遭迫害,被除名押送新州(今广东新兴)加以管制。时张元幹寓居福州,作贺新郎以送胡铨,后因此词而被捕下狱,并被削职为民。故宫离黍:旧时宫殿长满荒草。耿:明亮。大白:酒杯。下面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
24、一项是()A这首送别词与通常的婉约之作迥然不同,满纸忠愤,慷慨悲凉,具有震撼心弦的力量。B“底事”,即何事、为什么,冠领以下三句,是作者客观的疑问;“昆仑倾砥柱”,指遭逢地震之类的自然灾害。C“更南浦”二句,始入送别正题,将送别场面置于广阔的时代背景之下,突出了送别的意义,充满悲壮感。D“目尽”二句是说:我们关注的是天下古今大事,怎么能像小儿女那样只顾个人的恩怨呢!B项,应是悲怆的质问;“昆仑倾砥柱”,喻指北宋的灭亡。结合整首词,具体分析作者抒发的情感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对沦陷的广大中原地区的深切思念。对沦陷区惨遭金兵铁蹄践踏的悲惨景象的极度悲愤。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投降、求和苟安的责问与抨击。对自己长期报国无门、渐至衰老的悲怆。对好友胡铨一再遭受迫害的不平。对胡铨前途命运的牵挂与担忧。对挚友面对厄运的支持与激励。(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