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7 ,大小:49.66KB ,
资源ID:1902159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02159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唐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唐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

1、唐山市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块表附表12:唐山市矿产资源开采分区表附表13:唐山市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块表附表14:河北省规划唐山市矿业经济区表附表15:唐山市新建矿山最低开采规模及服务年限表附表16:唐山市主要矿产“三率”规划指标表附表17:唐山市矿山整改、联合、关闭规划表附表18:唐山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重点项目规划表附表19:唐山市矿山土地复垦规划表附图目录1唐山市矿产资源分布图2唐山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图3唐山市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规划图4唐山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图5唐山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规划图6-1唐山市马兰峪金厂峪一带铁、金矿勘查、开采规划区块图(一)6-2

2、唐山市马兰峪金厂峪一带铁、金矿勘查、开采规划区块图(二)6-3唐山市迁安一带铁矿勘查、开采规划区块图6-4唐山市滦县一带铁矿勘查、开采规划区块图6-5唐山市煤炭、耐火粘土矿勘查、开采规划区块图6-6唐山市石灰岩矿勘查、开采规划区块图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合理有效地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推进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河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及唐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按照

3、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55号)要求,结合我市矿产资源赋存特点,并在总结唐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12010年)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编制唐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0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本规划对我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等工作进行总体规划部署,是我市今后矿产资源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我市制订与矿产资源相关的其他专项规划和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的依据。规划适用范围为唐山市所辖行政区域。本规划以2010年为基期, 2015年为规划期,展望到20

4、20年。一、矿产资源现状及形势唐山市位于河北省东部,总面积13472平方公里,人口735万人。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69.08亿元,居河北省第一位。我市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发现矿产50种,煤、铁、金、石油、石灰岩、冶金用白云岩等为我市优势矿产。我市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矿业经济大市,钢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精品钢材、基础能源、优质建材、装备制造和石油化工是我市依托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五大支柱产业,其增加值占全市工业总量的65%以上,对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截至2010年底,在河北省的统一安排下,已经完成全市15

5、0万区域地质调查、重力测量与地热资源调查;完成全市120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水系沉积物测量、重力测量、航空磁测;完成全市15万航空磁测、水系沉积物测量和航空放射性测量等基础性调查工作。已完成全市水文地质调查评价和全市农业水文区划工作,基本查明了全市地下水资源状况。矿产资源勘查工作。截止2010年底全市已探明储量的固体矿产地为208处,其中能源矿产43处、金属矿产111处、非金属矿产54处。按勘查工作程度划分:勘探矿区111处、占53.37%;详查矿区66处、占31.73%;普查矿区31处、占14.90%。我市地质调查评价、勘查工作程度较高,但矿种间并不平衡。铁矿床均已查明或控

6、制,勘探深度可达300500米,个别大、中型铁矿床超过5001000米,仅剩少数因盖层厚或埋藏深的铁矿异常尚未系统勘查;有色金属和贵金属,所发现的异常均已被检查,绝大多数已完成查证工作;煤炭资源,1200米以浅的煤炭资源基本查清;冶金辅助原料矿产、建材及化工原料、陶瓷原料矿产,其资源分布等特征虽已基本查明,但地质工作程度仍偏低;煤层气、地热资源远景区已初步控制;地下水资源条件及水环境基本调查清楚,但有相当部分水源地勘查工作程度较低。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地质调查评价、勘查工作仍需不断进行,对资源危机矿种、矿山后备资源需加大调查评价及勘查投入,尽快缓解资源短缺的矛盾。对煤层气、地热

7、及后续接替煤矿等的勘查开发需加快步伐,以适应优化和调整矿业布局的客观要求。对正在开发利用的铁矿,由于多数矿山需转入地下开采,急需提高勘查程度。(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矿业经济与布局。截至2010年底,全市共有各类矿山企业820个,矿山企业从业人员约25万人,采掘业工业增加值达596.3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6.6%。我市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区域内矿产配套理想,如钢铁产业所需铁、煤、冶金辅助原料等,可大部分自行解决,从而逐步形成煤、铁、金、石灰岩等矿产生产开发基地。集约利用、布局合理的矿业开发格局正在形成。资源利用状况。2010年全市固体矿石产量约1.70亿吨,其中:煤炭产量0.44

8、亿吨,铁矿石产量1.10亿吨。已探明储量的208处固体矿产地中,有165处矿产地已被开采利用。我市的矿产资源,除了冶金用白云岩外,其余固体矿产资源都面临着后备资源不足的问题。相对而言,我市地热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但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目前仅开发了部分温泉洗浴项目。资源利用特点。由于我市大中型矿床少、小型矿床多,因此在矿山规模结构上亦呈现出小型矿山比重较大、大中型矿山比重较小的格局。截至2010年底,全市共有矿山820个,其中大中型矿山104个(占13%),小型矿山716个(占87%)。以大中型矿山企业为主体力量,全市矿产资源利用效率继续提高。2010年,全市煤炭开采回采率78.77%、选矿回

9、收率为51.90%;铁矿露天开采回采率91.16%、地下开采回采率88.28%,选矿回收率78.32%。从矿山企业技术结构来看,大中型企业的技术装备和各项技术指标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矿山采选技术支撑体系,但一些小型矿山企业技术仍比较落后。产品结构总体表现为单一产品多、配套产品少,一般产品多、优势产品少的特点。许多企业的矿产品为原矿石或初加工产品,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较少。(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截至2010年底,我市因矿产资源开采累计占用、破坏土地5.98万公顷,其中开采区用地1.58万公顷,废(矸)石堆占用土地面积0.17万公顷,尾矿库占用土地0.11万公顷。共有废(矸

10、)石堆135个,累计存放废(矸)石达157576.78万吨。共有尾矿库72个,累计存放量达7086.98万吨。全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矿山土地复垦及矿山固体废弃物、尾矿的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截至2010年,累计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面积0.65万公顷。2010年度全市处理废(矸)石7626.32万吨,当年排放治理率达68.8%;处理尾矿4139.25万吨,当年排放治理率达396.7%。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我市的矿山地质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四)首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实施情况首轮规划发布实施后,我市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发利用形势有了较大的改观,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得到了一定的

11、转变,矿业市场初具格局,矿业秩序有所改进,进一步发挥了矿业经济在全市区域经济中的基础产业作用。地质勘查工作得到加强,初步缓解了我市主要矿产后备资源紧张的局面。由于国家加大了对地质勘查的资金投入,加之逐步兴起的矿业市场,国家鼓励和支持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带来了多渠道的勘查资金来源,使我市原本处于低谷的地勘工作,开始触底反弹,掀起了新一轮的矿产勘查热潮。自2000年至2010年唐山市新增上表矿产地25处,其中金属矿产地23处,非金属矿产地2处;唐山市7种主要矿产中,煤矿、铁矿石、岩金、熔剂灰岩、冶金用白云岩5种矿产上表矿产地保有资源储量同2000年相比分别增加4.33亿吨、22.71亿吨、7221千

12、克、0.21亿吨、1.47亿吨。全市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分制运行机制正在逐步探索,矿产资源勘查规划项目及任务得到了较好落实,规划重点、鼓励勘查矿种的找矿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后备资源紧张的局面。调控矿产资源开采总量及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初见成效,有效保证了我市生产和建设的资源需求。规划通过开采总量控制促进矿产供需平衡,首轮规划主要鼓励开采矿种铁矿、石灰岩、冶金用白云岩产量年平均增长率均达到7%以上,2010年产量分别达到11021万吨、6126万吨、165万吨,为唐山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障;规划主要控制开采矿种煤、岩金产量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6.

13、39%、-19.73%,较好的保护了资源和提高了效益通过“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保障了我市自给不足矿种煤、铁的需求。我市铁矿石自给保障程度从2000年的自给自足下降到2010年的约为40%,不足部分通过购买承德等市及进口国外铁矿石得到了解决;我市煤自给保障程度从2000年至2010年由约为78%下降到约为51%,不足部分通过购买山西、内蒙等地煤得到了解决。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得到优化调整。首轮规划实施以来,我市通过对由市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颁发采矿许可证的矿产资源,按照矿山开采规模必须与矿区的资源储量相适应的规划要求,新建矿山严格执行规划准入条件和矿床最低开采规模制度,避免大矿小开,使矿

14、山开采规模普遍有所提高。通过联合、兼并等方式进行资源整合,使一矿多开状况得到遏制,提高了矿山开采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促进了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全市矿山企业数量由规划基期2000年的1450个减少到2010年的820个,减少了43.45%,其中煤矿由112个减少为66个、铁矿由568个减少为244个;大中型矿山所占比例由规划基期2000年的1.86%提高到2010年的12.68%。超额完成了首轮规划目标,矿山规模结构明显改善,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效率的提高。但总体上看,小矿数量依然偏多,实现与矿床储量规模相适应的规模化开采的任务依然繁重。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有所提高。规划实施

15、以来,我市严格执行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强化了矿山企业资源消耗的自我约束机制,鼓励企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并加大了对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监督力度。全市矿山企业的采选冶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逐步实现了矿产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向集约、节约的转变。全市矿山“三率”考核体系逐步健全,资利用效率明显改善。2010年煤矿回采率、洗选回收率分别达到78.77%、51.90%,较好的落实了规划目标;其他矿种均接近或达到规划目标受第四系强含水层及赤铁矿选矿等采选技术条件限制的司家营铁矿,由于采用了自下而上分段阶段出矿嗣后充填采矿法及新的选矿工艺,使矿山得到开发利用。首钢迁安矿业公司通过采用尾矿

16、复合精选工艺对尾矿进行了利用,通过铁路建筑用道砟开发工程对采矿剥离的废石进行了利用;开滦煤矿通过发展新型建材企业制造煤矸石烧结砖及利用煤矸石发电,对煤矸石进行了综合利用;唐钢矿业公司、首钢迁安矿业公司及开滦煤矿对矿井水均作为生产或生活用水,进行了综合利用。通过这些大型矿山的努力,推进了矿产资源领域循环经济的发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取得较大进展。2002年完成了全市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作,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了重要依据;2004年,颁布实施了唐山市“绿色矿山”建设规划,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工作更加规范。全市先后实施了开滦集团公司、首钢矿山公司、唐钢集团公

17、司石人沟铁矿、棒磨山铁矿等32个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新建了唐山开滦煤矿国家矿山公园。几年来,矿山治理面积达0.65万公顷,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五)矿产资源供需形势我市石灰岩、白云岩等非金属大宗矿产品资源潜力较大,资源相对较丰富;铁矿有一定资源潜力,目前未开发利用的查明资源储量有30亿吨,通过勘查预计到2015年可新增资源储量20亿吨;煤炭资源潜力不大,-1200米以浅的煤炭资源基本查明,是目前开采对象,通过勘查预计到2015年可新增资源储量14亿吨;我市的岩金资源面临枯竭。我市资源储量能够保障或基本能够保障需求的矿产有:石灰岩、白云岩、玻璃硅质原料、建筑石料等。能够部分

18、保障需求的矿产有:煤、铁、金、耐火粘土等。煤炭: 2010年底我市保有煤炭资源储量48.82亿吨,其中开采利用42.91亿吨,暂未被开发利用5.91亿吨。我市2010年度煤炭消费量为0.87亿吨,煤炭产量为0.44亿吨,供需缺口达到0.43亿吨,自给保障程度约为51%。煤炭需求缺口的补充主要来自山西和内蒙。预计到2015年、2020年,煤炭需求量将分别达到1.05亿吨、1.20亿吨,煤炭产量将稳定在0.4亿吨左右。煤炭的供需缺口达0.650.80亿吨,自给保障程度约为3338%。铁矿: 2010年底我市保有铁矿资源储量为67.44亿吨,其中开采利用36.67亿吨,未利用30.77亿吨。2010

19、年我市铁矿石产量为1.10亿吨,消费量为2.76亿吨,供需缺口达1.66亿吨,自给保障程度约为40%。铁矿石需求缺口的补充主要依靠进口国外和外省市资源。预计2015年和2020年,铁矿石的需求量将分别达到2.95亿吨,铁矿石产量将稳定在1.20亿吨。铁矿石供需缺口将达1.75亿吨,自给保障程度约为41%左右。非金属矿产:我市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截止2010年水泥用灰岩保有资源储量为6.1亿吨,均已开采利用,年产量约5600万吨。预计2015年和2020年,水泥用灰岩的需求量将分别达到5300万吨、5500万吨。2010年我市制碱用灰岩保有资源储量为1.4亿吨,均已开采利用,年产量353万吨。预

20、计2015年和2020年,制碱用灰岩的需求量将分别达到460万吨、500万吨。2010年我市熔剂用灰岩保有资源储量为4.1亿吨,均已开采利用,年产量373万吨。预计2015年和2020年,熔剂用灰岩的需求量将分别达到420万吨、420万吨。2010年我市冶金用白云岩保有资源储量为5.3亿吨,其中开采占用5.0亿吨,未利用0.3亿吨,年产量165万吨。预计2015年和2020年,冶金用白云岩的需求量将分别达到280万吨、280万吨。水泥用灰岩、制碱用灰岩、熔剂用灰岩、冶金用白云岩、建筑用石料等资源在满足我市经济建设的同时,也为京津城市建设提供了资源保障。(六)存在的问题找矿难度增大,煤、铁、金等

21、主要矿种资源储量不足。矿业及其相关产业为我市的支柱产业,随着我市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市浅部矿产勘查程度已很高,须进行及加大深部找矿,但由于深部找矿方法、手段不足,勘查机制不健全,使得地质找矿难度及成本加大。从而导致新增矿产地较少、可供矿山建设的资源储量不足、储采比失调、供需不平衡等矛盾突出,主要矿产如煤、石油、天然气、铁、金等的自给率逐年下降,我市矿产资源的传统优势日渐弱化。矿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资源利用效率、综合利用率不高,矿产品精加工、深加工少。矿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但矿业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缓慢、技术支撑力较低,从而导致矿产资源的粗放式开发

22、、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经济效益低下。矿山企业尤其是一些小型矿山“小、散、乱”的状况依然存在,集约化程度低;部分矿产资源回收率低下,选冶设备和工艺落后,能源消耗过高;选冶废渣的综合利用及尾矿的再利用程度不高。矿产品仍以初级加工为主,精加工、深加工矿产品少,附加值低,单位产值资源消耗量大。如我市的钢铁产业一次材生产能力大,但产品附加值低;我市的化学工业,以煤为原料的煤化工产业链尚未形成,大型石油化工和煤化工发展尚属空白。矿山地质环境破坏速度大于治理速度,保护与恢复治理任务艰巨。采矿活动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破坏了大量土地,毁坏了地貌景观资源及生态环境,且破坏的速度大于治理的速度。截止2007年

23、,我市因矿产资源开采累计占用、破坏土地5.98万公顷。采矿引发的地质灾害使矿区周围地下水均衡遭受破坏,影响了生产、生活用水。矿业废渣、煤矸石、尾矿大量堆存,使矿区及其周围的水、土、大气环境均受到污染,尾矿、废渣堆弃在河道内,给防洪安全造成重大隐患。地下水超采严重,水资源供给形势日趋严峻。全市矿业平均年疏干排水量约0.8亿立方米,破坏区域水均衡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由于连年超采,导致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引起地面沉降,形成地裂缝。南部沿海地区因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资源,引起水位大幅下降,地面沉降量已达到200803毫米,沉降面积906平方公里。矿产资源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显现。矿业勘查

24、投入不平衡。对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尚缺乏良好的引导,项目总体资金不足,且主要集中于铁矿,对其它鼓励性矿种的勘查投入明显更少。统筹调控能力有待提高。对未来矿产品需求缺乏动态预测,且受市场波动影响,部分总量调控指标未得到有效落实。管理制度有待健全,执行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对矿产资源“三率”的考核体系不健全,大部分小型矿山企业的“三率”考核只停留在报表和文字上。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保证金制度的实施进程缓慢,延缓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的资金投入。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环渤海地区

25、新型工业化基地的目标,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为基础,以矿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为目标,努力实现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以重大工程项目实施为手段,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勘查和综合利用水平,增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效果;充分利用我市环京津、临渤海的独特区位优势,开拓两个市场,构建多元化的资源供应渠道。从而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以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促进全市矿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基本原则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强矿产资源

26、调查评价与勘查,不断发现新矿种、新产地,提高资源保障能力。把节约与集约利用资源摆在首位,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矿山采、选综合回收率和共、伴生矿产的综合利用水平。切实有效地实行矿产资源保护性开发政策,限制选矿与综合利用技术未达到要求的矿产地的开采,杜绝矿山企业的短期行为,严格禁止采富弃贫、乱采滥挖等破坏、浪费矿产资源的行为,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资源开发不能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需统筹考虑矿业开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注重污染防治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监督矿山切实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的责任与义务

27、,发展绿色矿业,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坚持市场配置与宏观调控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培育和规范矿业权市场,形成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协调发展的局面。以市场为导向,充分、灵活运用市场的杠杆作用,同时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引导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方向和重点,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勘查开发合理布局。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的新机制,促进矿产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坚持两种资源与两个市场兼顾,保障区域经济发展。突破就矿论矿,就地规划的传统思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提倡实行资源共享。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我市的资源与市场;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宽途径,制

28、定相关政策,积极利用国内外资源和市场。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促进我市特色矿业经济区域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三)规划目标1总体目标面向建设现代化沿海大城市的目标,加大煤、铁、金、石灰岩矿产勘查及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力度;实现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的重大突破,扭转主要矿产保有资源储量不断下降的局面,提高对经济发展的保障程度;煤炭、钢铁和石油为主导的矿业经济在全市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形成结构更加优化、布局更加合理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体系;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集约与节约并举,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资源持续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得到有效治理,矿山地

29、质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形成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良性循环、协调发展的局面;矿产资源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加强,适应市场经济规则的矿业开发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基本完善,矿产资源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22015年目标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程度进一步提高,地质找矿工作实现突破性进展。改善和优化地质找矿的外部环境,进行地质找矿改革大讨论,构建地质勘查新机制。加强成矿预测与成矿规律的研究,提高勘查找矿效果。通过重要成矿区(带)的勘查,进一步查明市内矿产资源储量及资源潜力,预期新增资源储量:煤炭14亿吨,铁20亿吨,金5吨,石灰岩1亿吨,锰矿1500万吨,海泡石粘土矿200万吨,地热976亿立方米。提交可供

30、进一步勘查的后备产地1323处。资源危机矿山的深部及外围找矿工作取得显著成果,多数大中型矿山服务年限得到延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得到有效调控,主要矿产品总产量实现稳定增长。到2015年,主要矿产品的总量调控目标为:煤炭 4000万吨/年、铁矿石12000万吨/年、金500公斤/年、水泥用灰岩5300万吨/年、制碱用灰岩460万吨/年、冶金用灰岩420万吨/年、冶金用白云岩280万吨/年。合理投放采矿权,新投放石灰岩(包括制碱、熔剂、水泥、制灰)采矿权3050个,其他具备审批权的矿种3050个。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布局和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实现开采规模与矿产资源储量规模相协调。到2015年,

31、矿山数量比2010年减少15%以上,大中型矿山比例增加到20%以上。全面遏制一矿多开、大矿小开的行为,实现矿山规模结构优化、采选冶产业链较为完善的良好局面。矿产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主要共伴生矿产得到有效利用。2015年全市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在2010年基础上稳步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得到较大提高。达到到2015年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及综合利用率相比2010年分别提高13、24、15个百分点以上的目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力度和进程不断加快,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新建和生产矿山采矿权人必须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的责任与义务,对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和破坏的土地实现同步恢复治理。属于历史遗留的矿山要建立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到2015年,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率达到50%以上,土地复垦率达到30%以上。矿产资源管理能力与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资源管理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积极推进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规范有序的矿业权市场基本形成。矿产资源监督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全面好转,统一、高效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基本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机制逐步健全,实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