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国A B C D101260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父亲和叔叔从威尼斯出发沿着亚欧大草原来到了忽必烈的漠北王庭,在双方的交流过程中,忽必烈可能获悉A西方兴办大学教育培养人才 B奥斯曼攻占拜占庭帝国首都C他的家乡正在发生文艺复兴 D德意志人抛弃教皇崇尚新教11有学者认为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其主要依据是哥伦布A不相信上帝和基督教会 B崇尚科技并且追逐财富C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执着的信念和冒险精神12“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文中省略的思想家是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董仲舒13据史书记载,南北朝时有一王朝“北逾
2、大碛(阴山以北),西至流沙(西域),东接高丽,南临江汉”,该王朝是A北魏 B东魏 C西魏 D北齐14开元年间,胡商们可在长安西市大量购买的中国特产是A茶叶 B铁器 C纸张 D香料15北宋时,曾流传“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它折射了A重文修武消弭边患的决心 B科举制不断走向公平公正C民间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 D重文轻武引发价值观变迁16清康熙帝晚期逐步收缩外贸路线,是因为他担心A海商倭患 B反清武装 C殖民势力 D鸦片贩子17她不曾做过一国、一省的政治中心,也没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要冲关隘以成军事重镇。在中国灿若群星的城市中,并不
3、耀眼夺目,在近代却成为名城中的翅楚。她是A上海 B广州 C深圳 D扬州1817世纪初,热衷于谈论“君权至上,信仰得救和殖民贸易”话题的居民可能生活在A佛罗伦萨 B拜占庭 C广州 D伦敦19推动西方列强进行真正意义上全球扩张的强大动力是A殖民掠夺 B奴隶贸易 C商品倾销 D资本输出20“满足了工人要求组织起来,保卫自己在工业化中的利益”诉求,并产生深远影响的文献是A1789年的人权宣言 B1802年的工厂法C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 D1935年的社会保险法21歌谣“USA再加上一个S,变成美利坚苏维埃。土地归农民所有,工人是工厂的主人,我们掌握了大权,USA变成USSA。”在美国流行于A20世纪
4、10年代 B20世纪20年代C20世纪3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22有关法国现代化进程的表述,正确的是A最早开始现代化进程的国家B民主政体的最终确立为现代化奠定了基础C拿破仑帝国灭亡后,法国现代化进程放缓D普法战争后,法国进入工业社会232015年是护国运动100周年。如果要在护国运动首义地举行学术会议,应在A北京 B广东 C湖北 D云南24观察右侧文告,最可能是A辛亥革命时期湖北新军的呼吁 B二次革命时孙中山发布的文告C土地革命前期中共发出的号召 D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发表的声明25英国从来没有打算利用本国主力舰来攻击法国,它之拥有主力舰想必是为了打捞沙丁鱼,那末何不让可怜的法国也造几艘潜水
5、艇来研究海底植物呢?”法国官员的这番言论,可能发表于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开罗会议 D雅尔塔会议26右图是创作于1947年的美国漫画。篮球上写“Marshall Plan”,篮框上写着“European Recovery”。按照篮球术语,球员斯大林在这一局势中的应对“战术”是A接力传球 B发出篮球 C接球投篮 D防守反击27蒋介石日记写到:“紧逼锦州,沈阳形势更加孤立,国军若不积极出击,作破釜沉舟之决心,则沈阳20万之官兵皆成瓮中之鳖。”日记中省略的是指A关东军 B东北军 C解放军 D中央军28右图是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的战争地理分布图,该时期可能是A康乾盛世时期 B19世纪中期C民国前十
6、年 D抗日战争时期291992年,德国学者穆勒说:“能够身经三次改朝换代魏玛共和国、第三帝国,以及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我这个岁数,竟也能够亲眼见证联邦共和国也寿终正寝。”作者感慨的事件是A东欧剧变 B两德统一 C苏联解体 D“马约”签署30右图漫画描绘的是20世纪某时期的中美关系。画中“?”应填的时代是A1940年代 B1960年代 C1980年代 D2000年代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31“中唐以来,礼崩乐坏,狂狡有作,自己制则,而事不稽古。”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佛教广泛传播 B道教一度得宠C儒学遭遇危机 D西学不断
7、冲击32汉代“楚越之地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而后世“(江浙)财赋之地(经济),人物渊薮(人文)”。表明A汉代我国经济政治重心已经南移 B随着人口南迁出现经济重心南移 C经济重心南移带来文化重心南移 D长江流域农业生态系统优于中原33麦考莱在英国史中说:“对1688年革命所能作的最高赞颂乃是:它是我们的最后一次革命。”作者A批评革命方式是错误选择 B赞扬1688年革命终结政治革命C肯定此前革命的正确方向 D褒奖1688年革命的理性与进步34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从根本上实现这一目标,他的决策是A提供小额存款保
8、险 B签署社会保险法C限制农业生产规模 D推行“以工代赈”政策35右图是1984年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封面,画面中一个普通中国人拿着可口可乐,面露微笑。并附文:“中国的新面貌,里根将会看到什么?”媒体意在A提醒里根政府关注美国在华利益B警示里根政府要警惕中国的崛起C展示改革开放给中美未来带来的利好D肯定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二、非选择题(共75分)36一封家书(10分)写此信是要告诉您,我正在牛津大学里刻苦勤奋地学习,但是钱的问题极大地阻碍了我的进步,因为现在距离我花完您上次寄给我的最后一分钱已经两个月了。这个城市很奢华,需求很多:我需要租房,购买生活必需品,筹备其他许多东西,我现在还不能具
9、体说明。为此,我恭敬地乞求父亲大人,看在上帝的份上,给我援助吧,这样我才能完成已经开了好头的学业。 哈斯金斯大学的兴起问题:(1)该家书最早可能写于何时?(2分)(2)结合材料,概括该家书所反映的社会现象。(8分)37祖宗之法(14分)材料一 唯本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藩方守臣,统制列城,付以数千里之地,十万之师,单车之使,尺纸之诏,朝召而夕至,则为匹夫。范祖禹(10411098)范太史集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朱熹(11301200)朱子语类(1)“本朝之法”指的
10、是什么?是在怎样形势下出台的?(4分)(2)“本朝”是如何做到“兵也收了”的?(3)范祖禹和朱熹对于宋代的祖宗之法评价为何不同?谈谈你的理解。(6分)38理想与现实(13分) 几乎所有的历史学家都认为,在美国的建国史上,有三份文件堪称伟大,这就是独立宣言、邦联条例和联邦宪法。独立宣言提出了美国的理想,开始了她的独立;邦联条例规定了美国的国名,开始了她的联合;联邦宪法则使理想成为现实不过在1787年那个闷热的夏天之前,很少有人认为还有制定第三份文件的必要。 易中天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请以“从理想到现实”为主题,叙述美国建国的历史进程。39媒体与社会(13分)三十年来动撼社会之力,必推杂志(
11、报刊)为最巨。凡风气将转迹时,必有一两种杂志为之唱率;而是时变动之方向,即惟此一、二种杂志之马首是瞻。吕思勉三十年来之出版界(1894-1923)(1)列举这“三十年动撼社会之力”的杂志(报刊)三份。(3分)(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杂志报刊对于三十年来社会的动撼最巨”的看法。(10分)40十年之变局(25分)吾侪今日,处共和政体之下,追忆十年以前,虽国势之颠危,民情之锢敝,犹不免为五十步百步之观,未能逾十年小变之常例。而五千年来专制帝王之局,于此十年中为一大结束;今后亿万斯年之中华民国,乃于此时开幕。则非十年以来之小变,实五千年以来之大变。而不可以常例论矣。此十年之变局,不特在吾国历史中
12、,为上下古今时势转移之枢纽;即在世界历史中,亦为东西两洋文化交通之关键。盖十年以前,欧洲之文明,输入我国者,仅物质科学之一小部分;精神科学,殆付之等闲。至政治上之思想与学说,尤为守旧者之所嫉视。虽仇洋之气焰,既因巨创而渐消;而革新之精神,犹为群顽所阻遏。鼓荡之而消融之,使欧洲政治上之原理,得移殖于东亚大陆之上,则固自近十年始也。他日者,因两文明之接合,辟伟大之境域于精神界上,故不能不以此十年为孕育胚胎之时代矣。 杜亚泉十年以来中国政治通览1913年1月(1)文中的“仇洋之气焰”与“巨创”分别指什么?(2)概括杜亚泉文中观点。(3)你如何看待杜亚泉眼中十年以来中国之变局?(15分)参考答案与评分
13、标准以下每小题2分, 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ADC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力0、1、1、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得分3分1分0分3132333435二、非选择题(75分)36一封家信(10分)(1)何时:11或12世纪或1112世纪。(2)阅卷思路和赋分要点。思路一:表层:城市繁荣;在城市生活成本高;大学位于城市;学生离家求学;学生学习认真;学习费用大,需家庭资助;学生重亲情和信仰上帝等。(任四,4分)深层:城市复兴与商品繁荣促进了大学发展;大学发展又促进了城市对知识
14、和人才的聚集和辐射功能;城市与大学引领着中世纪欧洲社会生活的变迁。(任二, 4分)思路二:把获取的表层信息(同上,任四,4分)与深层信息结合起来阐述。(同上,任二,4分)思路三:能从经济、文教、信仰、生活等角度来归纳表里信息(任一,2分)(1)“本朝之法”:宋代文官体制(2分)形势:回答重文轻武、守内虚外、强干弱枝(1分)水平1:内容表述完整、准确。针对唐末五代以来藩镇拥兵自重、武将屡屡篡夺皇位的现象或者赵匡胤夺取政权后,为避免“陈桥兵变”的历史重演。(任一,2分)水平2:内容表述不完整。唐末五代以来藩镇、武将之弊(1分)(2)措施:以“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兵权(1分);确立枢密院主军政、
15、三衙统兵,皇帝总揽中央兵权,由文官担任枢密使(1分);拣选精装士兵编入中央禁军,其余充任厢军和乡兵(1分);实行更戍法。(1分)。(任一,1分,共4分)。用课本史实表述亦可,笼统回答重文轻武,守内需外不给分。(3)思路一:能指出作者的观点,并结合时代和评价的着眼点或目的进行分析。如:范祖禹为北宋中期人,评价着眼于宋代的文官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避免之前地方割据、武人跋扈的历史重演,侧重于王朝内部,以肯定为主;朱熹为南宋人,评价着眼于宋代的文官制度带来了军事上积弱,最后导致靖康之变,宋朝亡于外部势力入侵,侧重于外部,以否定为主。两人的评价存在时代的差异,同时也都带有针对现实政治的主观反思。根据
16、材料归纳出两人观点的不同之处,作简要分析(2分),再进行辩证的评析(各2分)按照理想或主张,内容与实践,成果与意义回答。结合主题,叙述史实,形成逻辑结构。(11分13分)1776年7月4日,北美十三个殖民地通过了杰斐逊等人起草的独立宣言,该宣言以启蒙思想为武器,批判了英国对北美的殖民统治,宣扬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等理想社会,正式宣告了美国独立。独立宣言成立北美人民的建国理想和奋斗的目标。1777年通过的邦联条例确立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最初的理想架构。但随着北美独立战争的结束,理想化的邦联制度越发不能适应独立后美国现实的需要;由于中央政府权力薄弱,各州享有较大的独立性,进而还引发了美国财政
17、、军事、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矛盾(或越来越阻碍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并激化社会矛盾)。崇尚自由和联合的邦联条例无力解决战后美国现实的困境,美国人的理想遇挫。(5分)1787年,为了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各州代表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合众国宪法,确立了联邦体制,美国实行中央与地方分权的国家体制,联邦政府按三权分立、互相制衡原则构建,联邦政府拥有征税、征兵、发行统一的货币和管理对外贸易的权力(或回答联邦政府拥有决策与协调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最高权力),解决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联邦政府各种权力分配问题,使美国政局得以长期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美国初步将启蒙思想家实现自
18、由、平等理想的政治构想化为了现实实践。先提出建国理想,并结合背景解释,如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主权在民、三权分立(4分);再结合独立宣言、邦联条例、合众国宪法叙事及其关联性。(每点3分,共9分)结合史实,叙述流畅,但“理想”与“现实”间没有逻辑性。(810分)水平3:简单罗列史实,缺乏叙述结构。(47分)水平4:史实零散,不成体系。(13分)(1)列举:时务报、民报、青年杂志(或新青年),列举国闻报、东方杂志、申报等也可。(任意三个3分)(2)水平1:观点明确,并能结合史实辩证评析(910分)能指出杂志报刊在汇聚知识分子智慧;宣传西学,启蒙思想;引领时代,推进社会转型的作用。同时指出当时的报刊杂
19、志受众面较小,对社会影响较小;推动社会变革是时代合力的结果(或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或具体回答:在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西方各种政治思想影响下(如维新与共和思潮等),与中国的内外形势等,不应过分夸大几份报刊杂志的作用。观点偏窄,但结合史实完整(78分)例:报刊杂志在引入西学,改造社会方面作用突出,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转型。观点模糊,结合的史实完整,(56分)甲午战争以后,在维新思潮推动下,许多知识分子将办报刊视为传播西学、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进行变法宣传的一种有效手段。1896年的时务报鼓吹维新,批判顽固守旧思想,与刊载为维新思想提供理论依据的天演论的国闻报成为宣传改良思想的主要阵地(2分)
20、。1905年,革命派主办的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以三民主义为纲领,积极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2分)。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积极批判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宣传民主和科学,提倡文学革命。1918年,随着十月革命的影响,李大钊发表一系列文章,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2分)观点模糊,结合史实不完整(24分)(1)“仇洋之气焰”:义和团运动(2分)(回答排外或仇视西方,给1分);“巨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2分)(回答列强侵略,给1分)。(2)概括杜亚泉文中观点依据材料,准确概括归纳(6分)辛亥革命及以前的十年才是清朝的大变革时期,而以前的中国改变甚少。这十年变革较全面
21、且深刻,不仅涉及物质领域,还触及政治与文化领域。导致这十年变革的中外综合因素的结果(或回答既是中国历史发展结果,也是东西文化冲突与交流深化的结果)。这十年变革的成果将代表着中国文明发展的趋势,并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任三,6分)摘引原文(3分)不可以常例论的五千年大变;中国十年变局是上下古今时势转移之枢纽。(1分)中国十年变局是东西两洋文化交通之关键。两文明之结合,辟为大之境域于精神界上。(3)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评分观察的要素是:观点、史实、论述、组织。评分项一:观点(4分)将杜亚泉思想与历史事件、西学东渐与自身立场联系起来提出观点(4分)肯定辛亥革命及其以前的十年间(清末新政等)中国所发
22、生的巨变,认为这是中外历史与发展的综合因素结果;我们从中还可以看到清末民初一些知识分子的心态与理想等。仅仅能看出杜亚泉一方面的观点杜亚泉的评价带有时代和个人立场,带有中西文化调和论的观点。就事论事 杜亚泉肯定/否定这十年来的变局(1分)无观点或观点与情景无关(0分)评分项二:史实(4分)能提取材料所提供信息,并能与作者所处的背景、立场等史实建立联系(4分)材料可提炼的杜亚泉看到的当时历史现象:十年变局以前的西学东渐大多数时间,中国更多关注西方自然科学,长期鼓吹中体西用、器物变革;义和团运动因八国联军侵华失败,中国抵制西方文化的风气减弱,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中出现制度鼎革变化(君主立宪、共和革命),社会出现移风易俗的深层变化;辛亥革命结束了数千年的君主专制,创建中华民国共和政体。能从材料中提取较完整的信息(2分)从材料中提取的信息不完整(1分)没有使用材料信息(0分)评分项三:论述(5分) 水平1: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能做到一致,能够进行深刻的论述(5分) 水平2: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能做到一致,逻辑完整(3分) 水平3: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1分)回避问题(0分)评分项四:组织(2分)叙述成结构(2分)叙述连贯通顺,结构欠清晰(1分)仅能罗列史实。(0分)注:有观点而无史实者,不给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