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39.78KB ,
资源ID:1898917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898917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北大外院世界文学诗歌考点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北大外院世界文学诗歌考点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2、屈宋战国时楚辞赋家屈原、宋玉的并称。刘勰文心雕龙辨骚:“屈宋逸步,莫之能追。”屈原是骚体的开创者,宋玉略后于屈原,也是有名的辞赋家,对后代文学都有影响。要“3、九歌楚辞篇名。“九歌”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楚辞的九歌是战国楚人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国殇一篇,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的将士;多数篇章,则皆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哀伤。王逸说是屈原放逐江南时所作,当时屈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故通过制作祭神乐歌,以寄托自己的这种思想感情。但现代研究者多认为作于放逐之前

2、,仅供祭祀之用。4、九章楚辞篇名。屈原作。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九篇。朱熹以为系后人辑集,“非必出于一时之言”,今人多从之。除橘颂或为早年作品外,余皆反映其遭谗及放逐后的生活,抨击腐朽贵族集团,表现出要求改革政治的进步理想。清代以来的研究者或疑惜诵、思美人、惜往日、悲回风四篇非屈原作,但无确据。5、九辩楚辞篇名,战国时楚人宋玉作。叙述他在政治上不得志的悲伤,对当时黑暗统治表示不满,描写细腻,带有悲伤色彩。王逸楚辞章句谓此篇为悲悯屈原而作。1、 试述楚辞体的来源和它的主要文体特点。2、屈原生平和思想简述(选做题)。3、简述国殇的思想内容及其思想意义。1、答

3、:(1)来源:其一,楚辞的产生与楚地的民间文学。所谓楚声与楚歌有着直接的关系。楚声就是指楚地的音乐、乐调,楚歌就是指楚地的民歌。对楚辞体形成影响最大的是楚地的民间巫歌。在楚地,祭祀时用巫,他们“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从屈原的九歌和招魂中可明显看出这种楚地巫歌的影响。其二,明显地受到北方诗歌代表诗经的影响。比如橘颂、天问是四言诗,这主要是诗经的诗歌形式。其三,战国时代纵横家铺叙华彩的言词和当时记载这些繁词华句的散文作品,对屈原的楚辞也有相当的影响。(2)文体特点:楚辞,按其名称的本义来说,就是指楚地的歌辞的意思。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宋代研究楚辞的学者黄伯思曾经对楚辞这个名称进行过解释

4、,他说:“盖屈、宋诸人,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词。”(校定楚辞序)“书楚语”,即是用楚国的方言来写的;“作楚声”,楚声就是楚地的乐调;“纪楚地”,楚辞作品记述的是楚国的地方;“名楚物”,它写到的事物如动植物、文物都是楚国的品物,所以“可谓之楚辞”。2、答: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年),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名平,字原。战国楚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博闻强记,对内主张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对外主张联齐抗秦。遭到小人的谗言,被怀王疏远。顷襄王时被放逐,长期流浪沅湘流域,比较接近人民生活,对黑暗现实愈益不满。后因楚国的政治更加腐败,首都郢也被秦攻破,他既无力挽救楚

5、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汩罗江自杀。所作离骚、九章等篇,反复陈述他的主张,揭露反动贵族昏庸腐朽、排斥贤能的种种罪行,表现了他对楚国国事的深切忧念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天问对有关自然现象、社会历史等方面的许多传统观念,提出了怀疑和质问,体现出朴素的唯物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汉书艺文志著录屈原赋二十五篇,其书久佚,后代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刘向辑集的楚辞。3、答:国殇是九歌中具有特殊风格的一篇。这首诗以激扬的感情、壮烈的战斗场面的描写,歌颂了楚国卫国将士们的英勇气概。国殇一开始就描写了一场残酷的战斗已经进行到十分激烈的程度:“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

6、争先。”写出了敌方兵力强大,楚军是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进行战斗的。接着就描写了敌人的猛烈进攻和楚方战争的失利。由于敌人来势凶猛,众寡不敌,结果楚军人马伤亡残重。但是诗中写楚国的将士们却不肯后退一步,而是“援玉桴兮击鸣鼓”,视死如归,决心和敌人奋战到底,宁死也不放下武器,表现出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全诗的结尾,诗人以极大的敬意礼赞了勇武刚强、为国捐躯的英雄们,称赞他们的魂魄即使变成鬼,也是鬼中的英雄。这是一首歌颂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的诗篇,读起来非常深沉悲壮,激人心志。而这首诗的风格也非常刚健质朴,雄浑悲壮,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首诗,从战斗的经过写到对牺牲者的哀悼和歌颂。战斗写得是非常激烈;对战

7、斗写得越悲壮越激烈,越能衬出战士们的英雄气概。这首诗从整个内容和风格来说,与九歌中那些缠绵悱恻的作品完全不同,可以说是独树一帜。1、 1、从诗经到屈原楚辞作品的出现,我国诗歌表现出哪些发展变化(提高题)?答:屈原是我国文学史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的出现,创造了我国诗歌史上的一个全新的时代诗歌从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屈原还创作了全新的诗歌样式,他的作品有伟大的独创性。他在当时我国南方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文学体裁“骚体”。这一新诗体比起诗经来,无论在篇幅上、句法上、表现方法上,都有了许多的发展,大大地扩充了诗歌的表现力。屈原正是运用这一新的诗歌形式,驰骋他的丰富想象

8、,倾注了他的炽热的感情,写出了离骚和其他一些伟大、著名的诗篇,展示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丰满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抒情形象。这一切创造在诗歌史上可以说都是空前的,对我国文学的发展产生过极大影响。在艺术上,屈原继诗经之后,以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为我国文学开辟了另一影响深远的传统,从而丰富了我国文学的艺术表现力。诗经和屈原作品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两个巍然矗立的高峰。但诗经更多地是以民歌的风格和现实主义手法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屈原的作品却更多地是以大胆的幻想和想象以及夸张等浪漫主义手法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屈原的楚辞作品出现以后, “风”和“骚”就成为我国古人对诗歌进行评价的两个标准。屈原作品作为我国

9、积极浪漫主义的开端,对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是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在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上,屈原还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对我国诗歌民族艺术特色的形成作出了贡献。比兴手法确是诗经许多民歌的特点,也是由诗经最早开创的。但屈原却对它作了重要的发展。诗经中的比兴往往只是一首诗中的片断,大都比较单纯,用以起兴和比喻的事物还是独立存在的客体。但屈原却作了变化和发展。首先,它开始把物与我、情与景揉和、交融起来,扩大了诗歌的境界和表现力。因此,屈原作品中的比和兴,不仅是简单的以某物来比某物,或者触物以起兴,而是更多的把物的某些特质与人的思想感情、人格和理想结合在一起,融合为一体,使物具有象征的意味,使情具有更具体的

10、附着和寄托。开辟了后世“寄情于物”、“托物以讽”的表现手法,对我国古代文学,特别是诗歌创作有着极大的影响。从句式上看,我国古典诗歌的句式最先成熟的是以诗经为代表的四言体。随着社会生活和语言的发展而逐渐向前演进,最后就定型于五言和七言。在从四言诗演化成为五言、七言的这一过程中,屈原的楚辞和汉初的乐府诗都起到过极其重要的过渡作用。屈原创造的楚辞体诗歌一方面吸取了当时楚地的民歌俗曲的形式,而语言句式上又是创造性地吸收和融合了战国时代新兴散文语言,因而产生了这样一个楚辞体。因此,它本身虽然表现得不是很定型,但却是一次诗体的解放,是一个破旧立新、为新的诗歌形式出现创造了条件,为五、七言诗的产生铺平了道路

11、。2、 论离骚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全诗一共三百七十三句。关于 “离骚”二字的含义,历来解释很不相同。司马迁说:“离骚者,犹离忧也。”班固说:“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王逸楚辞章句说:“离,别也;骚,愁也。”游国恩先生认为是歌曲名,与楚辞大招所说的劳商为双声字,同实而异名,其含义相当于今语“牢骚”。离骚是一首表达诗人宏伟理想和炽烈爱国感情的长诗,是屈原被放逐在江南时忧国忧民之作。这首长诗表达了屈原的政治理想和对它的执着追求;全诗可分为前后两部分。从篇首到“岂余心之可惩”为前一部分,是诗人对已往历史的回顾。他叙述了家世出身、生辰名字,以及辅助楚王、改革政治的愿

12、望。但是诗人这一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愿望,却因为触犯了贵族集团的利益,招来了重重的迫害和打击。楚王听信谗言,疏远放逐了他;诗人为实现理想而苦心培植的人才也变质了。但是诗人并没有被这种沉重的打击所压倒,也决不向反动势力所屈服,始终坚持理想。从“女媭之婵媛兮”到篇末为后一部分,是描写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诗人遭到小人的排斥后,内心苦闷徬徨,究竟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呢?女媭劝他要明哲保身,诗人陈辞重华,证明了自己态度的正确,否定了这种消极逃避的道路。追求实现理想的强烈愿望,使他上下求索。他上叩帝阍,阍者闭门不理;下求佚女,也以失败告终。这天上实际上是人间的象征,说明难以再次取得楚王的信任。接着诗人请灵氛占卜

13、,巫咸降神。灵氛与巫咸均劝他去国远游。诗人感到时不待人,留在楚国也无希望,于是决心出走。正当他升腾远游之时,看见了祖国大地,最终不忍离开。诗人通过一系列虚构的境界,否定了与他爱国感情和实现理想背道而驰的各种道路,最终只能以死殉志。3、 离骚的艺术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离骚是一篇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作品。它发展了我国古代人民口头创作神话的浪漫主义,成为我国文学浪漫主义的直接源头。离骚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主人公的形象,由于理想的崇高,人格的峻洁,情感的强烈,这个形象就远远地超出于流俗和现实之上。离骚又自始至终贯穿着诗人以理想改造现实的顽强斗争精神,当残酷的现实使理想破灭时,他更表示

14、了以身殉理想的坚决意志。这些都表明了离骚这首长诗的浪漫主义的精神实质。同时,离骚又大量地运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这突出地表现在诗人驰骋想象,糅合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编织幻想境界。如上下求索的一段描写,很好地表现了诗人追求理想的精神。其二,比兴手法的广泛运用:离骚“依诗取兴,引类譬喻”,继承了诗经的比兴传统,而又进一步发展了它。诗经的比兴大都比较单纯,用以起兴和比喻的事物和还是独立存在的客体;离骚的比兴与所表现的内容合而为一,具有象征的性质。如全诗用香草象征高洁便是。其次,诗经的比兴往往只是一首诗中的片断,离骚则在长篇巨制中以系统的一个一个的比兴表现了它的内容。比兴手法的运用,使全诗

15、显得形象生动,丰富多彩。其三,运用幻想情节来展示诗人的内心情感的变化与发展,从而使得长诗具有一种故事情节的成分。抒情诗一般篇幅短小,没有故事情节。离骚不只篇幅宏伟,而且由于前一部分是在诗人大半生历史发展的广阔背景上展开抒情,后一部分又编造了女媭规劝、陈辞重华、上下求索、灵氛占卜、巫咸降神、神游天上等一系列的幻想情节,使长使具有故事情节的成分。其四,离骚的句式,基本上是四句为一章,字数不等,亦多偶句,形成了错落中见整齐,整齐中又富有变化的特点。离骚的语言也十分精练,并大量地吸收了楚国的方言,虚字也运用得十分灵活,又常以状词冠于句首,造句也很有特色。离骚除了诗人内心独白外,还设为主客问答,又有大段

16、的铺张描写,绘声绘色,对后来的辞赋有很大影响。3、九歌的性质如何?试以湘夫人、山鬼为例,说明九歌的艺术特色。,并取古代乐歌为名。九歌的主要内容。九歌共十一篇,最后一篇礼魂是送神之曲,为各篇所通用,每篇各主祀一神。为了获得神的福佑,九歌中有的写祭祀中歌舞娱神的热闹场面,有的写人们对神的热烈礼赞,如东皇太一、云中君、东君就是。九歌又有神与神、人与神相爱的描写,如湘君、湘夫人、山鬼三篇。此外,国殇是一首对为国牺牲将士的挽歌,充满爱国主义精神。(2)九歌充满着浪漫气息,想象优美而丰富,诗中所描写的各类云、日、山、川这样一些神的生活环境,它们的容貌体态,无不符合它们作为各类之神的身份特点。如山鬼中对山中

17、女神“山鬼”的描写,“乘赤豹兮从文貍,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她是用赤豹驾车,文貍相(1)九歌是一部祭神乐歌。九歌本来是古代乐歌,楚辞中的九歌是屈原在民间祀神的乐歌基础上,为朝廷举行大规模祀典所创作的祭歌随,用辛夷为车,桂枝为旗,披香带翠,在山间的花草,那种凛然威猛而又透溢出香木芳草的洁美,正是深山女神所特有的威仪、风韵和神采。在艺术手法上,九歌善于把周围景物、环境气氛、人物容貌动作的描绘和内心感情的抒写十分完美地统一起来,有一些片段长期为后人所传诵。如湘夫人开头四句“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余。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勾勒出一幅湖畔清秋的景色,让我们感受到深秋

18、的凉意和感情上的寂寞以及一种说不出的惆怅。同时这为全诗写爱情的不顺利创造了悲凉的气氛,是寓情于景,从而使这几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又如山鬼,用深山中的雷雨交辊、猿声啾啾的夜景,来渲染山林中女神因为失恋而产生的悲愁,非常生动。4、 九歌中的多数诗篇大抵韵味隽永,语言精美。如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对秋景的描绘和感受,十分单纯自然,而又优美和富于含蕴,令人有读之不尽,味之不穷的感觉。总之,九歌的多数篇章大抵是语言精美韵味隽永的艺术珍品。一、关于乐府的概念。古代音乐官署,“乐府”一名始于秦。秦及西汉惠帝时均设有“乐府令”,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掌管朝会宴飨、道路游行时所用的音乐,兼采民

19、间诗歌和乐曲。魏晋以后,把乐府所唱的诗也称“乐府”,于是乐府便由机构的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对汉唐乐府诗的分类。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将自汉至唐的乐府诗分为十二类:(1)郊庙歌辞,(2)燕射歌辞,(3)鼓吹歌辞,(4)横吹曲辞,(5)相和歌辞,(6)清商曲辞,(7)舞曲歌辞,(8)琴曲歌辞,(9)杂曲歌辞,(10)近代曲辞,(11)杂歌谣辞,(12)新乐府辞。汉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相和”、“鼓吹”和“杂曲”三类中。相和是美妙的民间音乐,所谓相和,是一种演唱方式,含有“丝竹更相和”和“人声相和”两种意思;鼓吹曲则是武帝时吸收的北方民族的新声,当时主要用作军乐;杂曲只是

20、一种声调失传的杂牌曲子。关于乐府的概念。“乐府”有二层含义:一是指古代音乐官署,“乐府”一名始于秦。二是诗体名。最早的文人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歌咏缇萦救父的故事二、文人学习模仿民歌创作的五言诗是辛延年的羽林郎总之,古诗十九首的高度的艺术成就是五言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薤露行描写了汉末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召四方军阀为助,以致董卓作乱京师的事。与此相关的还有蒿里行“建安七子”、“七子”之名的由来“七子”这一名称出于曹丕的典论论文,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七人。王粲是“七子”中成就最高的作家,文心雕龙才略称他为“七子之冠冕”,能诗善赋。诗以七哀诗最有名1、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

21、、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骏爽刚健的风格。南朝梁批评家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都反复推崇建安时期的文风。唐陈子昂也盛赞“汉魏风骨”,李白并有“蓬莱文章建安骨”的赞赏诗句。2、竹林七贤魏晋间七个文人名士的总称。魏氏春秋:“嵇康与陈留阮籍、河风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三国志魏志嵇康传裴松之注引)简述阮籍咏怀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答: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早年“好诗书”,有“济世志”,但处于魏晋易代之际,在统治阶级的残酷斗争中,不仅抱负无法实现,自身的安全也没有保障。于是转而崇尚老庄思想,对黑暗的现实采取发一种消极反抗的态度。他终日饮酒酣,遗落

22、世事,做官只是“禄仕”而已,言谈交际更是“发言玄远,口不藏否人物”。阮籍尽管在行动上佯狂放诞,但内心却十分痛苦。他把这种深藏内心的、无法渲泄的痛苦与愤懑,用隐约曲折的形式在诗歌是表达出来,这就是他的著名的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咏怀诗不是一时之作,它们真实地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复杂思想感情。诗中表现了生活在黑暗现实中的诗人的内心苦闷,以及看不见任何希望和出路的忧患。诗中还表现出尽管诗人有惧祸的思想,但对暴虐的现实政治仍表现出一种守正不阿的品格。诗中还从进步的思想出发,对曹魏统治者的日趋荒淫腐朽也朝廷了揭露。以上这些都是咏怀诗思想上的积极表现。此外,也有不少作品表现了诗人意志消沉、畏祸避世的消极思想。阮

23、籍处于政治高压之下,虽然满腹愤懑不平却不能直接说出,因此,在表现上多用比兴手法:或用自然事物象征,或用神话游仙暗示,都是言在此而意在彼,隐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阮籍是建安以来第一个全力作五言诗的诗人,且能吸收多方面的影响,创造独特的风格,在五言诗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略论曹植的诗歌的前后期的变化,他的诗歌在艺术上有何成就?曹植的一生以曹丕称帝为界,明显地分为前后两期。这种生活遭遇,对他的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曹植前期也是在相对安定的环境中过着贵公子的生活,但却具有建立功业的伟大抱负。他一生追求的是 “勠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这业,流金石之功”。当曹操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局面时,他的政治雄心便

24、是西灭“违命之蜀”,东灭“不臣之吴”,“混同宇内,以致太和”。他的诗歌的主要内容便是表现这种雄心壮志。前期的代表作是白马篇,这首诗塑造了一位武艺高强、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壮烈牺牲的爱国壮士的形象,充满豪壮的乐观的精神。曹植的后期备受迫害和压抑,他的后期诗歌也主要是反映这种处境和心情。作于黄初四年的赠白马王彪是诗人后期的一篇重要作品。当时诗人和白马王曹彪、任城王曹彰去京师朝会,任城王到京后不明不白地死去,诗人与白马王返回封地时,又为有司所阻,不能同行,于是诗人“愤而成篇”,写下了这首赠诗。全诗共七章,表现了复杂的感情。诗中痛斥了迫使他们分行的有司,表达了对任城王暴亡的哀悼,吐露了诗人在岌岌可危的

25、处境中惴惴不安的心境。此诗虽然只是抒发诗人的主观感情,客观上却深刻地暴露了统治内部萁豆相煎的残酷,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在艺术上,诗人通过章章蝉联的轳辘体的形式,一步步地将复杂的感情抒发出来,极有层次。此外,诗人往往通过叙事、写景来抒写内心悲愤的感情,使得感情的表达显得沈著浓厚,而不是一味地渲泻。钟嵘诗品评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辞采华茂”,很能概括曹植的艺术风格。曹植一生热中功名,追求理想,在遭遇挫折后,也壮志不衰,更多愤激之情,所以诗歌内容充满追求与反抗,富有气势和力量,这就形成了“骨气奇高”的一面。在建安诗人中,曹植是最讲究艺术表现的。他的诗歌虽然脱胎于汉乐府,但同时吸收了汉末文人古诗的成就,

26、并努力于在艺术上加以创造和发展。建安诗歌从乐府诗出来逐渐文人化,到了曹植手中、里就具有明显的文人诗的面目。如美女篇模仿汉乐府,但描写的细致和词藻的华丽,与陌上桑迥异其趣,正表现了这种倾向。曹植的这种努力造成了他的“词采华茂”的一面。他的诗善用比喻,讲究对偶、炼字和声色,曹植这方面的成就提高了诗歌的艺术性,但也开了雕琢词藻的风气。古诗十九首的主要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长于抒情。其抒情方法往往是用事物来烘托,融情入景,寓景于情,二者密切结合,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其二,善于通过某种生活情节抒写作者的内心活动,抒情中带有叙事意味,使诗中主人公的形象更鲜明突出。其三,善于运用比兴手法,衬

27、映烘托,着墨不多,但言近旨远,含蓄蕴藏,余味无穷。其四,语言不假雕琢,浅近自然,但又异常精炼,含义丰富,耐人寻味。如行行重行行中“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涉江采芙蓉中“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等都能很好地反映古诗十九首的语言特色。总之,古诗十九首的高度的艺术成就是五言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在我国文学发展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古诗十九首的名称,最早见于梁萧统的文选。一、“建安七子”、“七子”之名的由来二、王粲七哀诗、登楼赋诗以七哀诗最有名,其中第一首是写诗人由长安避荆州时途中所见。诗中描写了“白骨蔽平原”和饥妇弃子的悲惨情景,深刻地提示了当时军阀混战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是汉末现实的

28、真实写照。这首诗和曹操的乐府诗一样,体现了以旧题写时事的精神。登楼赋是王粲滞留荆州时,登当阳楼写下的一篇抒情小赋。其中写他目睹异域风物之美而产生的思乡之情,深切感人。此赋还表现了作者身处乱世壮志难酬的沉痛心情。在艺术上写景与抒情相结合,具有浓厚的诗意,脱尽了汉赋铺陈堆砌的毛病,显示了抒情小赋在艺术上的成熟。三、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假借秦代筑长城的事,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繁重的徭役给百姓带来的苦难,艺术地概括了徭役制度下的无数家庭的悲剧。全诗通过对话展开描写,借此表达人物的内心的情绪,这种手法也是乐府中常用的艺术手法。四、阮瑀驾出北郭门行阮瑀的驾出北郭门行,写后母虐待孤儿,揭露了封建社会家庭关系的冷酷无情。此诗与汉乐府民歌的孤儿行表现的主题类似。五、刘桢赠从弟刘桢擅长写诗,在当时名气很大。现仅有赠从弟三首留传下来。其中第二首歌颂了在寒风冰霜中傲然挺立的松柏的“本性”,通过比兴手法写出了有理想有抱负之士守志不阿的刚正品德,表现了诗人“真骨凌霜,高风跨俗”的节操。六、徐干室思徐干是学者,但他的情诗室思也写得很好,如诗中有“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语言明白如话,却写得一往情深,其情境常为后来诗人所化用。七、蔡琰生平与她的五言悲愤诗蔡琰生平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