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34.28KB ,
资源ID:1894855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894855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蔡仪审美价值观研究1231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蔡仪审美价值观研究1231Word格式.docx

1、P20)这种生产关系决定社会美与丑的问题是蔡仪受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影响,是其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自觉接受。在他看来,社会美问题应该由根本的生产关系来决定,研究社会美问题就应该“站在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际生活,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社会美P19)从这里看来,蔡仪把社会美的问题放在了唯物主义的视角下来研究是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借鉴,或者说是对其的自觉接受,可见,马克思唯物史观对蔡仪审美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一定影响。(二)、对亚里士多德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借鉴蔡仪的审美价值观思想中美的本质问题的研究多少受到了亚里士多德的启示。在蔡仪看来,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有关于美的本质的暗示

2、。“首先我们还是不得不说及亚里士多德。他虽然曾说美是调和、对称或变化的统一;但是他在所著诗学一书里论诗时,认为诗固然摹写自然,但不是徒事抄袭自然。而是从自然的特殊的现象之中,概括其普遍的东西。他认为诗和历史的不同,不在于用韵不用韵,而在于历史只是记载已有的个别的事实,诗则描写可能有的普遍的事实。这种思想,无论怎样朴素或不充分,但是最先也最正确地突入了美学上的中心问题,即所谓美的本质的问题。”(美学论著初编(上册)蔡仪,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12月。P238239)他认为,亚里士多德在论述诗与历史的不同的问题上显露了美的本质的问题。他还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中领会到了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

3、,“亚里士多德的意思就是说,诗是通过特殊的个别的东西以具现普遍的一般的东西的;所以个别的特殊的东西是次要的,从属的,而普遍的一般的东西是根本的,决定的。于是全体说来,诗所要描写的就是我们的所谓典型,所以他的意思,简言之就是,诗是描写典型,或者创造典型。我们可以知道,典型的东西就是美的东西,典型便是美,事物的典型性便是美的本质。”(美学论著初编(上册)P239)他认为,诗人描写的事物就是典型,诗的创作目的即是创造美,那么典型的就是美的,因此“事物的典型性便是美的本质”。可见,蔡仪关于美的本质是事物的典型性理论是从亚里士多德有关美的理论中得到的一点启示与借鉴。(三)、对康德美论的批判与继承 蔡仪的

4、审美价值论中有关美的本质问题还有一些是对康德美论的批判与继承。在他看来,康德的美学思想“一方面因为他哲学思想的陷于观念论,和他美学思想的从美感考察出发,所以他的美学思想体系是混乱而错误的;另一方面是他还没有完全抹杀美的事实,虽然是由美感去规定美,却还透露着关于美的本质的暗示。”(美学论著初编(上册)P240)蔡仪认为康德的美学思想之所以陷于观念论是因为受其哲学思想的影响,使他的美学思想从“美感考察出发”,但是康德的从美感出发来研究美的问题又有着对于美的本质的暗示,那么这暗示是什么呢?蔡仪认为,要从康德的“从属美”范畴上来看,他说康德“认为美不是由悟性去把握,而是想象力和悟性是自由的心意状态之下

5、,引起的愉快的感情。他认为这是纯粹的美,称之为自由美。但是他又曾认为在对象被观察时,要以种类的概念为前提,要以种类的概念来补足,然后才能作美的判断,引起愉快的感情。这也是一种美,这种美是从属于种类的概念的,不是自由美,他称之为从属美。”(美学论著初编(上册)P240)蔡仪认为,这种“从属美”如果从客观对象方面来进行考察的话,“就是客观的事物显著地具备着种类的属性条件。也就是说,客观的个别的事物明显地表现着它的种类的属性条件,这个别的事物便是美的。”(美学论著初编(上册)P240241)最后,蔡仪总结说康德的这个“从属美”就是他所说的“典型”。可见,蔡仪是批判的继承了康德的有关“从属美”的范畴,

6、并进而从客观对象方面来考察它,最终把它归为“典型”的范畴,这也就是有关美的本质的问题。 (四)、对黑格尔美论的借鉴蔡仪说:“在黑格尔的美学思想中,也包含着关于美的天才的卓见。”(美学论著初编(上册)P242)黑格尔的美学思想更多的是以他的理念论为基础的,但是这个理念论是不是就是他所说的“绝对理念”或说“绝对精神”呢?蔡仪认为不是这样的,在蔡仪看来,黑格尔所谓的理念“其实并不是如他据说的一样是渊源于绝对理念、绝对精神,而是和一般所谓概念一样是渊源于客观事物的。也就是说,这是客观事物的普遍性在意识上的反映。于是他的所谓美就是有限的感觉境界中显现着理念,照我们的话说就是个别中具现着普遍,也就是说,美

7、就是典型。”(美学论著初编(上册)P242243)在这里,蔡仪把黑格尔的美的事物源于“绝对理念”上升到美就是典型的高度,这其实也就是我们后面要说的蔡仪的美的本质即是美的典型,这也是蔡仪的审美价值论的根本所在,可见他的审美价值思想中“美就是典型”理论有些许是对黑格尔美论的借鉴。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掘蔡仪不但重视从西方美的观念中寻找有价值的思想,他更加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去找寻美的东西,发掘美的本质。(一)、自然事物本身中的美在我国传统的美学体系中,有很多是从自然事物本身出发来找寻美的问题的。蔡仪在他的自然美一书中说到:“我国传统美学,很早已认识到自然美是在自然事物本身,尤其是认为自然山水本身有

8、美,自然山水的美就在自然山水本身这更是我国传统美学源远而流长的一个重要见解。早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已经有了对于美的山水景象的艺术再现。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坎坎伐檀兮,真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虽然这些诗歌主要着力于反映社会生活,但是,它们究竟还是再现了山水的美,反映了周人欣赏山水美时的情感和联想。”(自然美蔡仪主编,南宁:P89)在这里,蔡仪以诗经为例来说明我国古人重视从美的自然景物中去找寻美的真谛,他说虽然说诗经中的一些诗歌反映的是社会生活的一些方面,但是这里面同样包含了那时人们对山水景物的美的欣赏的情感。蔡仪还说传统美学思想中关于自然山水中有美的说法“其源头可以上溯到春秋战

9、国时期。到了魏晋南朝时期,才达到了自觉和成熟的水平。”(自然美P10)尤其是南朝时期更是达到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水平,同时这一时期还出现了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刘勰。刘勰直接在他的理论中“毫不含糊地肯定自然事物的美是自然事物的本性决定的,既非人为的加工,也非神意的安排,而为事物所本有。这又可视为这一时期普遍的美学认识的一个理论总结。”(自然美P13)刘勰认为自然事物的美应从自然事物本身去寻找,自然事物不是“人为的加工”,更不是“神意的安排”,自然事物的本性决定了自然事物的美。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蔡仪是自觉的从中国古代的传统美学思想中找寻美的问题的。“对自然山水美达到象这样自觉、这样确切的认识,在欧洲,大

10、约是过了一千年才发生的事情。我们伟大的文明古国,在此又一次遥遥先行。”(自然美P13)从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有关自然山水美的问题在魏晋南朝时期成熟,而欧洲这一思想的产生要比中国晚了近一千年,可见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养料,蔡仪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找寻美的问题更是比较明智的。(二)、儒家与道家的理性主义的美蔡仪还从儒家与道家的美学思想中探索美的本质的问题。“人类的社会需要常常以特殊的形式反映在社会的审美需要中。中国古代儒家的美学思想在这方面是表现得异常明显、十分突出的。它对于美学的研究,紧密地联系着当时的社会制度、政治思想、哲学理论与道德观念。它是在理性的召唤下产生的,它是充

11、分的理性主义的美学。”(中国古代美学概观蔡仪主编,南宁:漓江出版社,1981年。P6)在蔡仪看来,中国古代的儒家的美学思想更多的体现了一种理性主义精神,孔子所说的“美”更多的是与“善”相关的,孔子论语中,有不少是美与善代表了相近的意思,甚至很多时候美即是善,善即是美,这在蔡仪看来,儒家的美学思想与社会制度、政治思想、哲学理论与道德观念密切相关,所以儒家的美学思想是带有理性主义的思想光环的美学思想。而道家的美学思想,在蔡仪看来,是一种“绝对理性主义”的美学思想,他说:“老子对美并不持虚无态度,他所排斥的乃是一种世俗的人为之美。他幻想着至美至善的无差别境界,在哲学上,是一种古老的宇宙和谐的自然观在

12、美学思想中的反映。这种思想,具有经验的直观性,因此在绝对理性主义的旗帜下,孳生了他的美学的直觉性。”(中国古代美学概观P37)老子的美学思想更多是从他所追求的“和谐”的自然观视角出发来阐释的,因此,蔡仪认为,道家的美学思想相对于儒家是一种更加绝对的理性主义美学思想。第二节 蔡仪审美价值观特征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蔡仪一直是中国美学论坛中的重要一派,他的美学思想不但涵盖广泛而且研究方法独具一格。他的审美价值观更是对丰富与发展新时期的中国美学思想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与奠基作用。他的审美价值观的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从事物的个性与共性以及它们的相互关联中找寻美;二是从自然与社会中找寻美的事物以

13、及探索美的本质;三是从现实美与艺术美的关系中探索美的本质。这三个方面的特征是其建构审美价值观的重要基质。一、从事物的个性与共性以及它们的相互关联中找寻美从事物的个性与共性的相互关联中找寻美,是蔡仪审美价值观的特征之一。这也是蔡仪用哲学美学的方法来研究美的本质问题的一个体现。这里所说的事物的个性也即是个体事物中的美的问题,事物的共性也即是事物的综合美的问题。(一)、个体事物中的美蔡仪认为,个体事物中存在美,他称之为“个体美”,他说:“有个体性的客观事物才可能有个体美”(美学论著初编(上)P330)也即是说个体性决定了客观事物的美,同样个体性的强弱决定了个体美的强弱,“唯有完整性大的,个体性强的,

14、它的个体美才可能高;完整性愈大,个体性愈强,个体美可能愈高;反之完整性愈小,个体性愈弱,个体美便愈降低以至毫无。”(美学论著初编(上)P330)个体美还由个体事物的种类的一般性所决定,他说:“如美人颜色的美,便以所属人种的种类的一般性为决定的基因。黑色比较起来不是美的颜色,而在黑种人,美人的颜色则以黑为美。”(美学论著初编(上)P331)其实,这里所说的是个体美的相对性问题,也即是说个体美是相对而言的,对于黑种人来说,美人的颜色是以黑为美,可是相对于白种人而言则就是以白为美了。当然这是在其他因素不存在的情况下,仅从人种的种类与基因上来说的。个体美还具有独特的特征,这特征也即相关于个性与共性的关

15、系,蔡仪认为:“个体美须具有它应有的单象美,但是这样的个体美并不是单象美集合,个体的完整性愈大,也就是它的当作个体性愈强,它便愈是有机的构成,它的一切属性条件都是关系着最根本的属性条件,它的一切单纯现象也都是关系着最根本的属性条件。”(美学论著初编(上)P331)相对于个体美而言,单纯的现象美即是它的个性,而它的共性也即是个体的完整性,蔡仪认为,这些单纯现象美的集合所构成的并不是个体美,个体事物的本质与这些单纯现象的集合相关但不由其决定,可以说是由其制约。其实,这也正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问题,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又受共性的制约。所以我们说,蔡仪是从事物的个性与共性以及它们的相互关联中找寻美的问

16、题,这是他的审美价值观的一个突出特征。(二)、事物的综合美对于个体事物而言,单纯的现象是它的个性,由这许多单纯现象构成的具有完整性的统一个体是它的共性。那么,相对而言,个体事物又是这许多个体构成的综合体的个性,由个体事物所构成的完整的综合体又是它的共性。这个综合体又与构成它的个体事物存在着形式上与性质上的根本不同。“任何个体事物既须和其他的客观事物相关联,由这相互关联,使它们成为综合体。这样的综合体,虽然是由个体构成的,但是综合体已显然不同于个体。不仅是形式上的不同,而且是性质上的不同。”(美学论著初编(上)P333)正是这样的形式上与性质上的不同使综合体具有不同于个体事物的美的特点,但是它又

17、是由个体美所构成的,“综合体的美同样是决定于它的种类的一般性的。也就是种类的一般的属性条件愈是优势的便愈是美的。但是综合体的种类的一般的属性条件之中最基本的属性条件,就是各个体间的相互关联。而这相互关联,一方面虽是构成综合体的,另一方面又是依存于各个体的。”(美学论著初编(上)P334)也即是说综合体的美不但由个体美构成而且综合体的美还依存于个体美,然而从另一方面看,虽然说综合美由个体美构成,但是并不能说个体美的简单相加就构成了综合美,“因为综合体的种类的最根本的一般性,是客观事物的一种相互关联,一种规律,综合美即是这种客观事物的规律显现于这综合体中,所以综合美和个体美是有质的相异。如母亲和小

18、儿的美,两者的美构成综合美,即是母子之爱的美。”美学论著初编(上)(P336)可见综合美还决定于客观事物的规律。这其实也是说个性与共性的相互关系问题,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互为存在的前提条件。也即是说,个体美是个性,综合美是共性,个体美是综合美存在的前提,没有个体美也即无所谓综合美,没有综合美,个体美也是无从谈起的。它们二者之前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可见,蔡仪是自觉地从事物的个性与共性以及它们的相互关联中找寻美的问题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思想,他一直坚持用这一思想做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开拓了蔡仪的思路和视野,他在用新

19、的世界观来考察文艺现象。”(王善忠“蔡仪美学思想的历史地位”蔡仪美学思想研究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5月。P3)蔡仪在研究美的问题上坚持用新的方法为指导,这也构成了他审美价值观的鲜明特征之一。二、从自然与社会中找寻美的事物以及探索美的本质从自然与社会中找寻美的事物及探索美的本质,这是蔡仪审美价值观的又一特征。(一)美的自然与美的个体从自然中找寻美的问题是我国传统美学的一个显著特征,蔡仪也十分注重从自然事物中找寻美的事物,探索美的本质。“自然美,指的是日光霞霓、高山大海、草树鱼虫、飞禽走兽之类自然现象和自然事物的美。概括地说来,所谓自然美,指的就是自然事物的美或自然界中的美。这里的自然事

20、物,是指自然发生而不依存于社会关系、不依赖于人的加工的自然事物;这里的自然界,是指与社会相对而言,并与社会生活区别开来的那一部分客观现实。”(自然美蔡仪主编,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1984年版P34)他这里所指的自然美是自然界中的美的现象,美的事物,这种美是与社会中存在的美的事物相对而言的,是一种纯自然的美。这种自然美来源于哪呢?蔡仪认为它来源于自然事物本身。他对美史上的三种自然美的根源进行了总结论述,他认为古希腊的以柏拉图为代表的美来自于“美本身”的观点超出了自然物之上来寻找美,而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美根源于观赏者的自我感觉则是力图从自然物之外寻找美,同样也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蔡仪认为,只有

21、第三种观点从自然事物本身出发寻找自然美的根源是可取的,因为“自然界的事物是由客观的物质决定的,自然界的规律是由自然事物的本性决定的,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也不是由于有任何外在的原因而产生。因此,自然界的美的规律也无疑是自然界本身具有的规律,自然美的性质也无疑决定于自然事物的本性,自然事物的美就来自于自然事物本身。”(自然美P8)蔡仪从自然规律出发来探讨自然美的根源问题,在他看来,自然事物的本性决定了自然界的规律,那么也就一定决定了自然美的规律,因此,自然事物的美也即根源于自然事物本身。“自然美,人们可以感受它,认识它,欣赏它;但是,它作为自然事物的美,却不是从外部注入自然界的,既不是每个人

22、心赋予的,也不是诸天境界的神赐与的。一句话,自然美根源于自然事物本身,除此以外,没有别的根源。这是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必然得出的结论。”(P8)其实,我国传统美学一直力图从自然山水中寻找美,而且形成了自然山水的美就在自然山水本身这样的观点,这一美学观的形成也深深的影响了我国传统文艺创作及文艺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因此,蔡仪说:“自然山水美的根源确实就在自然山水本身。它不仅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必然结论,而且是传统美学根据长期的审美欣赏经验和艺术实践经验而提出并坚持的一个重要见解。这不能使我们理解,自然山水美根源于自然山水本身,自然美根源于自然事物本身,这是从客观实际中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

23、明的正确的理论见解。”(自然美P15)这就是蔡仪所说的美的自然,然而他比较有创新的观点是他认为自然美还应该包括“人体之美”,也即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美的个体。他进而认为,人体的美是自然美的高级阶段,他说:“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产生的最美的花朵。从无机自然物,到植物和动物,又进而产生人类自然界的这个历史发展过程,也决定了自然美的历史发展的阶段性。自然美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提高,终于达到了它的阶段,即人体的美。”(自然美P56)蔡仪从自然界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上来谈人的美的问题,他把人类同自然界存在的自然无机物、植物、动物放在一个比较的视野,放在一个层面上,突出了

24、人的自然属性,他认为:“人体是一个高度精密而完善的整体性组织,在自然事物中完整性是最强的。”(自然美P56)正是这种完整性使人类在自然属性上所展现的肢体、器官等达到了和谐统一,人体不但在自然属性上有这样的和谐特点,人体还“具有高度的能动性,具有高度发展的运动能力。”(自然美P59)也正是因为人体有这样的特点,所以“人体有着鲜明的个体性。”(自然美P60)人体的这个鲜明的个体性决定了人体的美与丑,这也就涉及到了个体美的问题,而在蔡仪看来,“所谓个体美,乃是人体以非常独特而突出的个体现象充分地体现人类的本质特征。这样的人体,就是典型的个体,就是美的个体。”(自然美P68)人类的本质特征由人体的个体

25、现象展现出来,个体的美也即是典型的美,“因此我们说,个体美的本质,是个体的典型。”(自然美P68)当然,人的美不光是个体的美,蔡仪认为,“同时还有道德、精神的美;不仅仅是自然美,同时还有社会美。人固然有他的自然性,然而人的本质却是社会的;人固然有其自然属性规定的美,然而,也还有其社会属性规定的美。人体美就不是人的美的唯一的标志,而不过是人的美之一部分或者说一方面。”(自然美P73)人类不但追求个体的美,更应该重视精神与道德层面的美,精神与道德层面的美能增加自然层面的个体美,能给它以积极的影响。以蔡仪的话来说,就是“我们既要追求人体的美,更要追求道德、精神的美”(自然美P77)蔡仪从自然美中找寻

26、美的事物,探索美的本质,是对唯物主义美学家关于自然美根源的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他关于自然美的一些观点也使唯物主义的自然美观念更加的系统化与科学化。(二)、社会关系的美与人的性格的美俄国伟大的哲学家、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针对美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提出了“美是生活”的命题,他曾给美下了这样的定义:“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P6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57年)车尔尼雪夫斯基是针对黑格尔的“美是理念”说而提出了“美是生活”的命题,自从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了“美是生活”的命题

27、以来,社会美的问题一直被人们所关注。蔡仪同样重视社会美的问题的研究,他认为,在社会美问题上,车尔尼雪夫斯基“只取得了有限的进展,而没有形成根本性的突破。P67)要找到突破就应该从社会美的决定条件上着手,蔡仪认为,社会美的决定条件主要有两点,一个是生产关系,他认为:“从原则上说,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事物的美与丑,都最终被当时的生产关系所制约,所决定。”(社会美P2021)另外一个则是阶级关系,其中,“阶级关系是决定社会美的又一个主要条件,而且是更直接、更有力的一个条件。”(社会美P22)我们知道,阶级的实质是一个经济范畴,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关系密切,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不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更加加快

28、了文化前进的步伐,因此说阶级关系决定了社会美这在一定意义上是说的通的。这就正像蔡仪所说的:“阶级的诞生立即导致了原始状态社会美的分裂,但是也推动了社会美的进步发展,虽说这个进步是以奴隶的苦役和牺牲为代价的。”(社会美P28)既然社会美由这两方面因素决定,那么在这样的条件制约下的社会美又有怎么的特征呢?蔡仪认为,社会美应该更多的从它的内容上来看的,“社会美的特点不象自然美那样侧重于鲜明的形象和生动的形式,而是以它的内容见长。社会美这种以内容为重点的特征,在审美上也造成了新的状态:对于社会美的把握,仅仅不聋不瞎就无济于事,单凭感官就一筹莫展,而必须诉之于更高级的更改。”(社会美P33)从内容与形式

29、的关系上看来,他更看重的是社会美的内容方面,也就是说更看重的是内涵,或者说表征的意义。就像他曾举例说欣赏一幅画,如果我们只把形象的画面给观众,不将内容加以说明,那么就无法判断这幅的美与丑。其实,这里面渗透了蔡仪的审美价值观念,他认为,社会美不是不需要感性的形式,而是侧重理性的内容。这样的社会美“渗透着社会关系尤其是阶级关系,体现着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性”(社会美P35)另外,社会美所展现的美要通过人的具体的行为表征出来,而这些具体的和为又总是受人的思想意识的控制,“存在着行为的动机,往往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因此,社会美不仅体现着社会规律的必然性,而且体现着人们认识掌握了规律的自由意志,达到了必然和自由的统一。”(社会美P35)因此,社会美具有这种带有人的积极主动性的并以内容见长的特征,这一特征也成就了社会美的本质,社会美也成了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主要来源之一,“对于艺术家来说,现实生活中美的人物、事物是他们关注的对象,能否对社会生活中的美具有敏锐的感觉和深邃的理解,是一切艺术作品成功与失败的重要前提。”(社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