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1 ,大小:52.67KB ,
资源ID:1894432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894432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湖南新邵白水洞国家地质公园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湖南新邵白水洞国家地质公园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第十七条 特殊地质遗迹的保护方案 15第七章 生态环境与人文景观保护 17第十八条 地质公园环境容量控制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17第十九条 灾害防治 17第二十条 珍稀物种名录及保护 18第二十一条 人文景观保护 19第八章 科学研究 20第二十二条 课题选择和依据 20第二十三条 计划编制 20第二十四条 近期研究计划的实施 21第二十五条 研究经费 21第二十六条 科学研究成果出版及转化 22第九章 解说系统规划 23第二十七条 解说系统架构 23第二十八条 地质博物馆及科普电影馆(影视厅) 23第二十九条 公园主、副碑及综合图文介绍栏 24第三十条 景点、景物解说牌 24第三十一条 公共

2、信息标识牌 24第三十二条 图书音像的出版和推广 25第三十三条 解说系统设施维护与更新 25第十章 科学普及行动 26第三十四条 乡土科普活动 26第三十五条 科学实践活动 26第三十六条 面向普通游客的专项科普活动 26第十一章 旅游发展 27第三十七条 旅游客源市场 27第三十八条 地质公园推广计划 27第三十九条 旅游项目及旅游产品 27第四十条 专题考察路线 28第十二章 地质公园信息化建设 29第四十一条 地质遗迹数据库 29第四十二条公园监测系统 29第四十三条 网站建设 29第十三章 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 30第四十四条 道路交通 30第四十五条 水电设施 33第四十六条 环境卫

3、生 34第四十七条 服务设施 35第十四章 土地利用 36第四十八条 土地利用 36第十五章 社区行动计划 37第四十九条 社区行动计划 37第十六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38第五十条 管理机构设置 38第五十一条 各类专业人员的配备 38第五十二条 导游员及其培训 38第五十三条 管理层培训 39第五十四条 近期建设项目计划 39第五十五条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 39附表1 湖南新邵白水洞国家地质公园拐点坐标列表(北京2000坐标系)附表2 湖南新邵白水洞国家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类型划分一览表附表3 湖南新邵白水洞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一级保护区拐点坐标附表4 湖南新邵白水洞国家地质公园主要

4、地质遗迹等级机所属保护区一览表附表5 湖南新邵白水洞国家地质公园内国家级及级保护动植物名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公园位置湖南新邵白水洞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湖南省中部,邵阳市新邵县境内,地理坐标位于E11119301112745,N272250273340之间。第二条 范围、边界、面积一、范围白水洞国家地质公园范围涉及新邵县严塘镇、大新镇、龙溪铺镇和巨口铺镇4个镇。二、边界白水洞国家地质公园边界北至资江岣嵝门;南至铜柱滩南侧;西至铜矿岭北侧;东至罗山湖东北端。公园西北边界以资江西岸为界;东边界沿岣嵝门北东侧山峰、杨家冲、岱山罗家、斋公坳、七仙坛、郑家冲、杨家冲庵堂、冷家冲杨柳山组成的山脊线为界;南边界沿

5、杨柳山、折向北至大河溪、柑子园、往西至烟竹凼、折向南至镰子湾、小庙头北组成的山麓线为界,公园边界拐点坐标见附表1。三、面积公园总面积76.92km2。第三条规划期限规划期限20182035年,其中:规划近期20182020年,中期20212025年,远期20262035年;规划基期年为2017年。第四条 规划依据一、法律法规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主席令第28号,2004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主席令第74号,1996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第9号,2014年4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主席令第74号,2007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

6、共和国水法(主席令第74号,2002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主席令第3号,1998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主席令第18号,2009年8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2003年11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580号,2010年9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204号,1996年9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67号,1994年10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条例(国务院令第474号,2006年9月19日);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原地质矿产部第

7、21号令,1995年5月4日);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第57号令,2012年12月27日)(2015年5月6日第2次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7年11月4日修订。二、技术规范、标准、指南类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发201046号);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833号);全国生态保护“十二五”规划(环发201313号);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年)(发改农经2014226号);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国土资发2008309号);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

8、国土资发201273号);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球科学与地质公园计划章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操作指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关于加强国家地质公园申报审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0950号);国家地质公园验收标准(国土资规20158号);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标准(国土资厅函2013345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发布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的通知(国土资发201683号);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指南(2016);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湖南省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三、地质公园所在地相关规划新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9、第三十个五年规划纲要;新邵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修订版);湖南省新邵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新邵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52020);新邵县环境保护发展规划;新邵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新邵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72025年);新邵“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新邵县“十三五期间”交通项目建设规划(20152020年);新邵县水利“十三五”规划(20152020年)。第五条 公园发展概况及规划背景一、发展概况2006年5月,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批准白水洞为湖南省省级地质公园;2018年3月,国土资源部(原)批准白水洞国家级地质公园建设资格

10、。二、规划背景为指导白水洞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和发展,特编制本湖南新邵白水洞国家地质公园规划(2018-2035)。第二章 地质公园的性质与发展目标第六条 公园性质与特色一、公园性质以构造地貌为主,岩溶地貌、山体崩塌遗迹景观、水体景观和流水地貌为辅,兼具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迹、宗教遗迹和民俗风情于一体,具备地质遗迹保护、科研科普、文化体验、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功能的综合型国家地质公园。二、公园特色1、地质遗迹数量多,遗迹单体规模大,景点丰度大;2、白水洞峡谷形状特殊,具有多种地层、多种岩性的组合;3、不同发育模式的峡谷形态(线谷、巷谷、峡谷、宽谷)和流水侵蚀地貌(石槽、石脊、石穴、石臼、石盆、石潭)

11、表观现象系统而完整;4、地质遗迹的美学观赏价值高;5、地质遗迹与宗教文化、民俗风情和谐相融。第七条 发展目标一、总体发展目标建成集科学研究、地学普及、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功能一体,国内著名、国际知名,地质遗迹和人文遗迹得到有效保护,科学研究程度较高,科普教育功能显著,能有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国家级地质公园。二、分项目标(一)地质遗迹保护目标:地质遗迹得到有效保护,不会受到人为破坏;(二)环境保护目标: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和良好的保护,不会受到人为破坏;(三)地球科学知识普及目标:建成辐射中南、华南地区的地球科学知识普及基地;(四)经济目标:为公园所在地居民提供就业岗位,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五)旅

12、游目标:建成湘中旅游业新品牌,作为湘中承接湘东至湘西南旅游线路上的旅游胜地。三、分期发展目标(一)近期(20182020年)1、完善国家地质公园管理机构,明确管理权限、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及经费情况,提升管理水平;2、实施地质遗迹保护措施:包括建立地质遗迹名录;设立公园边界界碑;地质遗迹一级保护区保护界碑及保护提示牌;3、实施地质公园解说系统建设:包括建设主副碑、建设地质公园博物馆(含影视厅、游客服务中心)、地质遗迹景点解说牌、公园引导牌;编制科学导游图、勘定科考科普路线;4、实施地质公园科学研究与科普活动:包括落实研究经费,开展1项以上的研究项目、开展多次以上科普活动;编制地学科普读物、制作地

13、质标本和地质纪念品;5、实施地质公园管理与信息化建设:包括建立地学专(兼)职导游队伍、配备多名以上地学专业人员;建立地质公园信息数据库、监控系统;建设独立的具有公园特色的地质公园网站;进行地质公园讲解培训;6、完善道路交通、水电设施、环境卫生、服务设施工程;7、通过国家地质公园开园建设验收。(二)中期(20212025年)1、进一步完善及补充地质遗迹名录;2、完善地质公园博物馆软硬件水平及地质遗迹景点解说牌、公园引导牌;进一步完善科考科普路线;3、实施地质公园科学研究与科普活动:开展2项以上科研项目、开展5次以上科普活动;推出新的地质标本和地质纪念品;4、实施地质公园管理与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

14、善建立地学专(兼)职导游队伍,并保证具有3名以上地学专业人员;进一步完善地质公园信息数据库、监控系统;进一步完善具有公园特色的地质公园网站;5、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水电设施、环境卫生、服务设施设施;6、不断完善和提升公园网站、数据库、信息化建设水平;7、建成省内著名、国内知名的地质公园。(三)远期(20262035年)1、地质遗迹得到切实保护;2、科普工作常态化,效果明显;3、实施远期科研计划及科普活动;4、建成省内著名、国内知名的地质公园。第三章 地质遗迹景观及评价第八条 地质地貌概述一、地质(一)地层公园区域出露地层有南华系(Nh)、震旦系(Z)、寒武系()、奥陶系(O)、泥盆系(D)、石

15、炭系(C)、二叠系(P)、白垩系(K)和第四系(Q)。(二)构造地质公园所在的区域属我国江南丘陵地带,雪峰山余脉从西部逶迤入境,向东部延伸,祁阳弧与白马山龙山东西向隆起带交接部位,斜贯全区的北东向构造,规模较大,持续性长,对古生代岩相控制作用明显。横贯东西的隆起带,控制着南北两侧石炭二叠纪沉积相、厚度及生物组合变化。北北东向构造形迹极为明显。根据地壳运动及古构造、古地理、岩浆运动、生物演化、变质作用和成矿作用等,本区地质发展史可分为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个阶段。二、地貌公园所在区域的地形以山地为主,区内最高海拔为1200.13m,最低海拔约220m,相对高差近1000m

16、。园区内地貌主要有侵蚀构造地貌和溶蚀构造地貌,局部有堆积阶地。侵蚀构造地貌分布于公园绝大部分地区,属浅切割低中山梁状地形,山势雄伟,山脊狭窄,沟谷深陷,切割深度400600m,坡角3040,最大7080,沟谷发育,河网密度为0.31km/km2。溶蚀构造地貌主要分布于公园东南部,属溶丘洼地谷地,一般标高200400m,切割深度1015m,山顶浑圆,岩溶洼地、谷地相连,岩溶洼地中漏斗、落水洞、消水点众多,且呈线状分布。第九条 地质遗迹类型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国土资发201683 号),公园的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可划分为地质构造类、地貌景观类、水体景观类和环境地质遗迹景观类4大

17、类,其中地貌景观类包括岩石地貌(岩溶地貌)、流水地貌和构造地貌,以构造地貌为主;水体景观类包括风景河段和瀑布等,环境地质遗迹景观类主要为山体崩塌遗迹景观,见附表2。第十条 地质遗迹对比评价一、科学价值公园地层岩性、沉积岩相复杂多样,证明了该区特殊的构造沉积环境和古地理演化特征,在地层学、沉积相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公园所在地区位于祁阳弧与白马山龙山东西向隆起带交接部位,褶皱、断层、节理等各种构造均较发育,各种构造特征、构造地貌和构造形迹,在构造地质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公园地貌景观多样,不同发育模式的峡谷形态(线谷、巷谷、峡谷、宽谷)和流水侵蚀地貌(石槽、石脊、石穴、石臼、

18、石盆)表现系统而完整。断层构造成因的硅质岩线谷、嶂谷具有代表性,多级阶地和多层溶洞反映了该区多次间歇性地壳抬升运动。因此,公园内多样的地貌景观,在地貌学、构造地质学、流水动力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二、美学价值公园内幽深曲折的峡谷、陡峭如削的崖壁、千姿百态的山石、藏奥纳奇的溶洞、高悬崖壁的飞瀑、潺潺流淌的溪流、汹涌澎湃的江流、郁郁葱葱的森林,构成了雄壮、险峻、野奇、秀美的天然图画,与丰富的气象、自然景观交融,具有很高的美学观赏价值。三、科普教育价值典型、稀有、系统完整的地质构造类、地貌景观类、水体景观类、环境地质遗迹景观类地质遗迹是普及区域地貌景观及发展演变史知识的良好场所,具有较高的

19、科普教育价值。四、旅游开发价值公园生态环境良好,景色优美,气候怡人,自然及人文景观丰富,交通便捷,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五、等级评价国家级地质遗迹点5处,省级地质遗迹点17处。5处国家级地质遗迹点为:白龙洞溶洞、白水洞峡谷、仙人巷线谷、芦笛岩崩塌景观、狮达洞峡谷。第四章 其他景观资源及评价第十一条 生物及其他自然景观及评价一、生物资源景观及评价(一)植物公园区域有维管束植物217科1957种。被子植物中乔木有86科336种,灌木有50科147种,藤本有19科41种,草本有88科344种;裸子植物7科42种;蕨类植物11种;菌类植物13种。其中,有国家级保护树种水杉(Metasequoia g

20、lyptostroboides Huet Cheng)、银杏(Ginkgo biloba)、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zucc)4 种;有国家级保护树种福建柏、香果树、红椿、毛红椿、凹叶厚朴、闽楠、花榈木、樟树等 20 余种。主要植物景观有:有古银杏等古树名木。(二)动物公园及周边地区记录有哺乳动物7目18科36种,鸟类12目29科67种,爬行类3目10科,两栖类2目7科,有国家级保护动物大鲵、穿山甲、大灵猫、小灵猫、虎纹蛙、水獭等6种。主要动物景观为大灵猫和小灵猫。以上动、植物景观具有较高的保护和观赏价值

21、。二、其他自然景观及评价有天象景观、田园风光。天象景观包括:日出、夕照、风云、山雾、雨雪、星月。以上景观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第十二条 人文景观及评价公园内及周边人文景观资源丰富,有古建筑、古墓群、摩崖石刻、碑刻和近现代文物史迹和民俗文化。古建筑有:简氏贞节孝坊、白水古院、两宜寺、辖神庙。摩崖石刻与碑刻有:吸潮岩。民俗文化有:本地山歌、传说故事、腰鼓、秧歌、灯舞、狮舞、九龙舞、木偶戏、花鼓灯。特色饮食有尝新米、酿冬酒、杀年猪、腌腊肉、制猪血丸子等。上述人文景观均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观赏价值。第五章 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第十三条 总体布局与园区、景区划分一、总体布局总体布局为1园区,3景区格局。二、

22、园区、景区划分整个公园为1个园区,下分3个景区,为:白水洞景区、资江小三峡景区、白云岩景区。白水洞景区:面积17.5km2。主要地质遗迹有:白龙洞、河沙坪、银涛峡、仙人巷、武士崖、雄狮护洞、飞虹瀑布、水帘洞瀑布、七仙瀑布、罗山湖、芦笛岩、仙人峪、迎君仙、吸潮岩、警世天书、棠溪、金龟望瀑、褶皱构造形迹、断裂构造形迹、地层倒置形迹、岩性岩相遗迹、流水侵蚀地貌、崩塌堆积地貌、峡谷阶地。资江小三峡景区:面积53.62km2。狮达洞瀑布、白水峡谷、白水瀑布、岣嵝门、镰子湾、清溪滩、金鸡滩、三门滩、石蛙过江、白沙湾、神猫戏鼠岩。白云岩景区:面积5.8km2。铜柱滩倒转背斜、石门献翠、海豹过江、将军岩、蛇形

23、山、骆驼峰、金猴迎客。公园的旅游服务设施、科普设施主要分布在白水洞景区和资江小三峡景区。第十四条 功能区划分划分为:综合服务区、地质遗迹景观区、自然生态区和居民点保留区。一、综合服务区功能是服务游客、管理公园、科普教育,面积0.86km2,占公园面积的1.12%。设1处服务中心、3处服务基地、5处服务点、11处旅游服务站的四级结构。规划白水村南侧为旅游综合服务中心所在地,设游客服务接待中心、地质公园博物馆、主碑、售验票、大门、环保公交车停车场及换乘点、社会车辆停车场、游客休憩、游客咨询、餐饮及商业、医疗卫生、治安等设施。规划白水村、三禾村、大东社区3处旅游服务基地,提供住宿、餐饮、交通集散、解

24、说咨询、购物、医疗救护、管理办公、日常生活用品销售以及休闲娱乐服务;规划河沙坪、罗山湖、岱山、柑子园、龙口溪5处旅游服务点,设置环保公交换乘或码头、导游、环境卫生、信息咨询、简易游购娱、文化展览及医疗卫生等服务设施。规划两宜寺、白龙洞、警世天书、水帘洞、芦笛岩、泥塘冲、仙女酒楼、清石溪峡谷入口、杨家桥、南溪峡谷、下南11处服务站,简易游购娱、景观小品等设施。二、地质遗迹景观区以地质遗迹、人文、生物及其他自然景观为游览对象,提供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功能,面积7.4km2,占公园面积的9.62%。与地质遗迹保护区重叠,体现地质遗迹保护功能。三、居民点保留区为园内集中及分散居民点,

25、面积1.15km2,占公园面积的1.5%,其功能是为本区内原住民提供生产、生活场所及居住地。四、自然生态区位于公园北部、东部及西南部,面积67.51km2,占公园面积的87.76%,其功能是保护区内的自然环境。第六章 地质遗迹保护第十五条 地质遗迹保护区的划分及边界坐标(主要拐点)的确定本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区面积7.4km2,占公园面积的9,。62%。分一级、二级、三级3个等级。一、地质遗迹一级保护区地质遗迹一级保护区有 2 处,为白水洞一级保护区(2.2244km2)、狮达洞一级保护区(0.8874km2),总面积为3.1118km2,占公园总面积的 4.05%。白水洞一级保护区:河沙坪以北、

26、罗山湖以南、因利坪-泥塘冲以西的区域,主要地质遗迹保护对象为:武士崖、银涛峡、仙人巷、飞虹瀑布、水帘洞瀑布、芦笛岩等地质遗迹点,保护区面积为3.05km2。狮达洞一级保护区:狮达洞峡谷区域,包括狮达洞瀑布、白水瀑布等地质遗迹景点,保护区面积为2.11km2。公园地质遗迹一级保护区边界拐点坐标见附表2。二、地质遗迹二级保护区公园地质遗迹二级保护区有1处,总面积为1.95km2,占公园总面积的 2.54%。分布在白水洞一级保护区西南侧和东北侧,主要地质遗迹保护对象为:吸潮岩、金龟洞、藏宝洞、白龙洞、七仙潭和七仙瀑布等地质遗迹景点。三、地质遗迹三级保护区公园地质遗迹三级保护区范围为一、二级保护区以外

27、的地质遗迹保护区,包括白水峡三级保护区、铜柱滩三级保护区、岣嵝门三级保护区和白云岩三级保护区,保护对象主要为区内的地质遗迹、自然山体、森林植被、水体、岩石等自然景观与生态环境,总面积为2.34km2,占公园总面积的3.04%。第十六条 各级保护区的控制要求与保护措施控制要求:禁止非法挖山取石、非法捕猎、非法砍伐树木、从事污染环境的作业、野外用火、建设与地质遗迹保护无关的设施、禁止机动交通工具进入。可以修建游览观赏、科学研究、遗迹保护必要的游览步道和设施,但设施必须与景观协调;允许进行科普教育、科学研究、观光游览活动;控制游客数量。保护措施:设立界桩及保护警示牌,设巡视人员定期巡视。责任人:公园

28、管理机构负责人。禁止非法挖山取石、非法捕猎、非法砍伐树木、从事污染环境的作业、野外用火、建设与发展旅游无关的大型人工建筑。允许进行科普教育、科学研究、观光游览活动,可以建设步行游览和安全防护设施,设置与景观协调的地质旅游服务设施,合理控制游客数量。设立地质遗迹保护警示牌,定期巡视地质遗迹及保护设施。公园管理机构管理办公室负责人。禁止非法挖山取石、非法捕猎、从事污染环境的作业、野外用火、可以建设与旅游配套的人工建筑,禁止设立与旅游活动无关的建筑和产业。设立保护警示牌。公园管理机构人员。第十七条 特殊地质遗迹的保护方案特殊地质遗迹:白水洞峡谷、天下第一帘(石帘)、白龙洞(溶洞)。保护措施如下:一、白水洞峡谷1、禁止一切破坏峡谷完整性的人为活动;2、在谷中的关键位置设立监测摄像头多处,长期观测;3、设保护警示牌,定期巡视、实行专人负责制。二、天下第一帘(石帘)1、禁止一切破坏石帘的人为活动;2、设立监测摄像头,长期观测;3、设保护警示牌,定期巡视、实行专人负责制;4、禁止游客触碰石帘;三、白龙洞(溶洞)1、禁止一切可能破坏溶洞的人为活动;2、在溶洞中的关键位置设立监测摄像头,长期观测;4、控制游人数量,禁止在溶洞区域采集石料、开发溶洞做他用。5、溶洞内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