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接受调查的 3/4教师认为纪律对他们的教学效率有很大的影响,管教学生的困难已成为教师压力及倦怠的主要因素。弗瑞德曼与法伯在 1992年的报告中指出,学生的品行不端,对事情漠不关心,对学习资料缺乏热情,这些都易使教师产生倦怠。 相关的实证研究结果也表明学生的纪律、态度和陋习与教师倦怠密切相关。最近的以 1024 名尼日利亚教师和 710 名马耳他教师为样本的研究以及两个国家级的研究。一个在爱尔兰的北部,另一个在加拿大,发现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消极是教师在课堂上感到有压力的主要原因。同样,一个以 5000 多名美国和加拿大教师为样本的研究揭示 63 % 的教师认为学生的纪律问题是他们在工作中感到最有压
2、力的问题。实际上,马耳他、瑞士、英国、澳大利亚、芬兰、巴巴多斯和美国的研究结果都明确证实学生的纪律问题对教师的幸福有不好的影响。最后,依据以 545 名马耳他高中教师为样本的研究报告不良的课堂氛围、学生不良行为的后果,对年轻教师的影响大于对年长教师。在以 444 名巴巴多斯的高中教师为样本的研究中,发现不良的课堂氛围对女性教师的影响大于男性教师。学生行为上的长期问题是导致教师倦怠的因素。课堂管理和人际关系方面的技巧对教师成功是很重要的。当缺少这些技能时,教师们只得和学生的纪律问题作战。教师把好的纪律看作有效学习的基本条件。当学生纪律成为一个持久问题时,教师会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管理班级的能力产生
3、怀疑。尽管他们想改善情况,他们却没有能力恢复他们认为的令人满意的学习环境。除非给他们提供一些从混乱的班级中解脱出来的机会,或者帮助他们改善有关纪律问题的实践,否则,倦怠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矛盾是必然的,恼人的压力是生活的一部分。和学生之间的争执,和家长之间的对抗,与同事之间的争论都是时有发生的。矛盾本身是无所谓好与坏的。但是,矛盾的结果也许是积极的也许是消极的,要看怎么处理了。那些知道怎样成功地应付和解决矛盾的教师们会面临更小的压力,而且能使潜在的有破坏性的情况转变为建设性的、积极的结果。 应对训练 教学不当可以引起课堂问题行为,这一结论已经在布罗菲和普特南( Put-nam )等人的研究中得到
4、了证实。 常见的教学不当有教学要求不当,例如对学生要求过高或过低;教学组织不当,例如教学从一个活动跳跃到下一个活动时缺乏顺利 “ 过渡 ” 的环节,会使学生无法参与教学过程;讲解不当,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讲课时显得无能、迟钝、笨拙,而且在一段时间里只困死在一个问题上,那么学生就有可能置功课于脑后而捣乱起来。由此可见教师有必要掌握一定的课堂组织艺术的技巧。在遵循课堂组织艺术的全体性原则、全面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科学而有序性的原则基础上,可以采取例如以下的技巧: 目光交流法 目光交流可以产生或亲近或疏远或尊重或反感的情绪,进而形成不同的师生关系,影响 教学效果。恰当目光的运用
5、可以为教学服务。如开始上课时,教师用亲切的目光注视全体同学。一可使学生情绪安定,二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学习。 表情感染法 面部表情传达了交际中的大部分非言语信息。教师的表情是学生关注的目标。学生不时 从教师的面部表情中获取信息,以确定出自己的反应。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表情自然,一要让自己的内心活动与外在表情一致,使学生看到教师表里如一的坦诚自然的真实形象;二要充满自信,使学生传递健康向上的精神;三要温和,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任。 兴趣激发法 课堂中难得使学生一直保持旺盛的精力,注意力集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设计一 些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活动,如一段故事,一个小实验,一个小活动等,通
6、过这些活动,一方面调节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振奋精神,产生良好的心境,提高学习效果。 设疑法 疑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巧妙的设疑是组织教学中的一种艺术方法。当某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设置一疑问,让学生回答,以促使学生注意力的转移。在学生学习情绪低落时,利用疑问,引导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设置疑问需教师的精心设计,注意提问的思考价值,无目的的设疑会破坏教学,影响学生思维。 停顿吸引法 由各种原因造成课堂教学较混乱时,教师可采取突然停止讲课,等学生感到意外,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在此时教师要特别注意不要批评学生,以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7、打乱教学思维。 激励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发现学生优点并及时给予鼓励。这不仅是对某个学生的肯定,也是对大家的激励,使学生有了努力的方向,成功时的赞扬,能使学生激发继续向上的欲望;遇到困难时,教师的激励更为重要,它可使学生产生自强不息的信心,激起学习欲望。 语言表达法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手段,是课堂组合教学的关键。语言的条理清楚、通俗易懂是组织教学的基本要求,只有讲解得有条理性和逻辑性,才会使学生获得系统而清晰的概念;语言的准确、简明扼要是组织教学的基础,这样才能使人听着舒服、爱听;善于例证、形象比喻,适当引用一些格言、名句、成语、典故、诗词、顺口溜等是用语言组织教学的技
8、巧。生动的语言给人一种直观感和动感,使人兴趣怏然,同时在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语气的使用影响着意思的表达、感情的色彩,在不同的情况下,恰当的使用语气,可使学生加深理解知识,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中还要注意语言的含蓄,于沿用的委婉,耐人询问,让学生在咀嚼和思维的余地,才能发展学生的智力。 暗示法 暗示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目的,用含蓄的间接方式,对人的心理或行为施加影响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的、恰当的运用暗示法,可是师生间产生默契,使学生保持大脑的激活状态。如当学生遇到难题缺少自信时,教师语言暗示“你能够做出”,激发出学生刻苦钻研;若课上某些学生注意力分散,教师的眼色或手势暗示可使学生自觉地调整自
9、己的注意力。暗示给予学生自尊,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课堂效果。(刘宏武新课程的教学艺术指导) (二)应对课堂问题行为对于一贯多动的学生,要改变其多动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不断改进和调节的过程。通常多动的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而且冲动任性,不服管束,常惹事生非,学习成绩较差,又缺乏自信心,总认为自己智力不如别人,成绩无法提高,因此愈发散漫失控。但是,这种多动的学生与多动症儿童还是有本质区别的。患多动症的儿童在任何场合,都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即使看“小人书”、“动画片”时,也不能专心致志;但仅是多动的学生在看“小人书”、“动画片”时,能够全神贯注,还讨厌其他孩子的干扰。
10、他们的行动常有一定的目的性,并有计划及安排;而多动症患儿却无此特点,他们的行动较冲动,且杂乱,有始无终。另外,多动的孩子在严肃的陌生环境中,有自控能力,能安分守己,不再胡乱吵闹;多动症儿童却无此能力,常被指责为“不识相”。课堂上多动这种问题行为的形成,从学校教育实践中发现,主要是由于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从小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造成学生在课堂上好动,不认真听课,影响自己和他人学习,这是一种行为习惯上的偏差。鉴于多动学生的这些特点,教师要想改变他们多动的坏习惯,首先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并不是“笨”,而且多动的毛病是可以改变的。同时,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使学生愿意配合教师的教学
11、,从主观思想上与教师达成一致。案例中,教师从谈心开始,与学生交流,倾听学生的想法,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信赖。然后,教师以一种帮助朋友克服困难的方式,向学生提出放粉笔头的建议,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应对训练 】活泼好动是少年儿童的天性。但是,一旦这种天性演变为一种无法控制的坏习惯,就会变成一种多动的问题行为,这种不良的行为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多动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由于自控力低下而引起的课堂注意不集中,好动,注意力严重分散,因此无法认真听课,对老师讲课的内容一知半解,长此以往学习成绩就会逐渐下降。如何有效应对学生在课堂上多动,是中小学教师应该掌握的一项技能。一般经常使
12、用的终止问题行为的方法如下: 信号暗示。授课过程中,如果发现哪个同学表现不好,东张西望、坐立不安,用信号暗示比较方便,如突然停顿、走进学生,用眼神暗示等,用以提醒、警告学生,可以不影响正常讲课。 使用幽默。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注意力就容易下降,产生问题行为,这时教师可以用轻松幽默的语言来调节气氛、提示学生。 创设情境。针对个别学生好动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可适时创设一些活动情境,让学生参与一些活动,或让他们做一些相关的别的事情,如小竞赛、小表演、小制作等。 有意忽视。某些学生的问题行为隐含着想赢得他人注意的愿望,如果教师直接干预,可能正好迎合了他的目的。因此,教师有意忽视,学生反倒会自觉没趣而改变
13、其行为。 转移注意。对于那些自尊心较强的学生表现出的问题行为,如果当面直接制止,可能会收到相反的效果或产生后遗症。这时可运用比喻、声东击西加以暗示,使之转移注意,从而停止其问题行为。 移除媒介。有时学生在课堂上做不相干的事,如读漫画书、玩电子游戏玩具等,教师可将这些东西拿走,清除媒介物,从而制止这种行为。 正面批评。如果上述各种方法对制止学生的问题行为都不奏效,那么就要正面严肃批评,指出其错误,制止其行为。当然,正面批评要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 利用惩罚。对于个别比较严重又难以制止的多动行为,可适当利用一些惩罚措施。如运用得当,可以起到制止问题的作用;如惩罚运用不当,不但不能制止问题行为
14、,反而造成逆反或对抗性行为。因此,必须慎用惩罚,不到迫不得已最好不用。案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约定,其实是一种暗示和提醒的手段。通过这个暗示和提醒,学生从主观意识上,已经开始有了转变的欲望。事实上,暗示与提醒要比课堂上的批评效果更好。试想一下,当学生在课堂上又出现多动的问题行为时,如果教师用粗暴的态度干预和批评,必然会影响整个课堂教学,而且对问题学生来说,只是威慑于教师的严厉指责,可能有几分钟被迫听课,但是几分钟之后往往又会重蹈覆辙。这就是我们在教育活动中常常碰到的所谓“无可救药”的状态。案例中的教师采用了一种婉转的方法,却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三)掌握课堂控制策略有了良好的课堂管理,孩子们就可
15、以在心里绘制出一幅清晰的画卷,了解如今发生了些什么,要求他们做些什么;还认清自己的行为方式会导致怎样的后果,良好和不良的行为都囊括在内。此外还让教师得以更加明白地思考自己的工作,更精确地弄清自己教学中的全套本领之中那些成功与不成功的对策,如果看来有必要的话,再进行改动。虽然良好的课堂管理有着如此效用,但它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相当的要求。如下:准时 。课堂内的许多纪律问时都是由于教师迟迟没到,或者学生们已经进入教室之后,教师还在忙于整理仪器设备造成的。教师准时开课,就不会给学生们机会违反纪律,也显示出即将讲授的这堂课的重要性。准时下课也同样重要。拖堂只会招致学生们内心的敌意,而且此时通常会处于一片
16、混乱之中,教学效果通常会降至最低程度。如果教师做不到准时上下课,却反而要求学生准时的话,他的要求的威力肯定因此大打折扣。备课充分 。这里指的不仅是准备教材之类的课堂上的主要内容,也指那些常常为教师所忽略的次要工作。一台正常运转的教学仪器、足够用的粉笔、装满胶水的瓶子以及电量充足的电视,所有这些准备都有助于避免课堂中的紧急情况,而这些情况恰恰会直接招致全班学生开怀大笑。教师备课充分就和准时上下课一样,势必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这样的概念:这位教师讲求效率,绝对有本领行之有效地控制学习环境里的一切。保证遵守诺言 。如果教师答应帮助学生做什么事,或者许诺全班学生可以享受某种乐趣,那么这个诺言必需具有可行
17、性,同时必须付诸实施。自毁承诺(往往遭到学生们理直气壮、窃窃私语的抱怨)自然会招致不满,同时很难再鼓励孩子们对教师遵守诺言了。这样教师在课堂秩序方面对学生提出要求时,往往不能达到行之有效的效果。有一些普遍被教师采用的控制策略,在不能正确使用的前提下,往往并不能起到正面的教育效果。例如:惩罚。从轻度的惩罚,如罚站,到重度的惩罚,如殴打学生;从体罚到心罚,教师均要采取审慎态度。一般来说,惩罚收效会比较快,但是惩罚带来的副作用可能是事前无法想象的。正如事例中所提到的 傅老师,一时冲动的后果不仅给学生带来了身心的伤害,而且也为自己的教学生涯涂上了不光彩的一笔。相反,对学生来说,教师的表扬具有更大的诱惑
18、力。任何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这不仅意味着教师对自己成绩的认可,同时也有助于自己提高在其他同学心目中的地位。有研究表明,惩罚只减少不良行为发生的概率,但并不增加积极行为的发生概率,而且受到社会的反对。与之相比,表扬则不仅有鼓励积极行为的作用,同样也具有批评和纠正的作用。因为对正确行为的赞扬本身就意味着对错误行为的否定。【应对 训练】课前 开始上课: 让全班学生迅速静下心来学习 师生双方在教室里就位之后,就必须迅速果断地开始授课了,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到教师和学习任务上去。一节课开始的几分钟,可以先用问答的方式复习以往的知识,也可以展示一下直观教具,或者运用其他的一些实用的导入
19、技巧。重要的是,所采用的技巧一定要立刻吸引住全班的注意力,要他们投入到课堂内容里去。这时,一项实践性的活动往往比教师单调的讲解有魅力。讲课过程上 课 : 要求全班学生予以充分的配合 要求全班同学对讲课内容予以配合,教师必须掌握一两手可靠的手段,能够让学生听从自己的吩咐,安静下来集中精力听讲。技巧之一:点名批评一个孩子或几个孩子。另一种技巧是狠狠的击掌(私下里一定要在家练习一番,这样才能发出卓有成效的声音,而不是微弱的一点轻响,那样的话你无法指望任何人会为之肃然)。再有一种对策是拿起粉擦果断地敲击讲桌。无论选用什么样的手段,教师都必须做到果断、迅捷、讲求效率。要向学生们传达出教师要求他们配合的不
20、可置疑性。 善于利用提问的功能 频繁提问和点名提问某些孩子的教师,其实是在施展一种有用的策略,让孩子们保持精力集中、思想活跃。试想,教师在课程进行之中随时会提问某个学生,这种情况显然能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动力,激励学生集中力量注意教师的一举一动。在应用课堂提问技巧时,教师应尽量把问题设计得多姿多彩,纯属于知识性的提问和引导学生创造性思考的问题相结合,就能始终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样有助于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对教室内发生的一切保持警觉 好教师留给学生的印象是:他们的脑后也长着眼睛呢。他们在教室里到处走动,他们用眼神和孩子们交流,他们还能精确地指出课堂里究竟什么地方容易闹出麻烦,并且特别注意容易出状况的学
21、生。4 、 顺利结束课程 教师除了准时下课,腾出充足的时间清理教室,并且给予学生们必要的帮助和指点外,用一句亲切的话语和学生告别同样非常重要。不管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教师都应该坚持这么做。因为这样一来,日后的再相见就容易的多了。和蔼可亲的告别更有一层益处,它可以告诉学生们,无论课上闹出了什么麻烦,都丝毫没有扰乱教师的心神,这才能有效地告诉那些捣乱课堂秩序的学生他们的举动是多么没有意义。如果课程进行顺利的话,教师还应当对学生的表现予以表扬,明明白白地表示自己非常期望再次见到学生们。最后一点是,如果学生就要离开教室的话,应当安排他们有秩序地离开教室。课后 分析课堂内发生的一切 这一点的重要性在
22、于,课后的分析有助于教师跳出课堂氛围,以比较客观的眼光去看待课堂上学生的行为,并由此理解学生行为的来由。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可以通过这一分析过程对自身在课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因此教师必须保有一定的余力,以便仔细观察课堂里出现了什么问题,分析与之相关的因素。在这一过程中,运用录像辅助教学的价值显然非同小可,但是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仅仅使用一台录音机也是大有帮助的。课后教师可以私下放放录音,重点倾听自己在课上的表现:自己有没有对第一个人说话的时候声音过于尖利,而对第二个人说话的时候疲惫不堪,待到对第三个人说话的时候又格外鼓舞有加呢?有没有偶尔对学生露出一丝厌倦,拆学生的台,抓住一件并不严重的过失没完
23、没了地挑剔或者责怪呢?有没有什么话教师当时本想开玩笑,而如今听来似乎对那个孩子太苛刻了呢?如此等等。在课程结束后进行类似分析时,许多教师都大吃一惊,发现自己和某些孩子之间的交流居然这样少,发现幽默语言或者鼓励性的评价自己并不常用。案例评析“让我欢喜让我忧”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你已经知道我是一名人民教师。曾经的我也为这样的职业骄傲自豪过;曾经的我站在讲台上也是那样地从容与自信;曾经的我也是怀着一颗炽热的心去对待每一名学生;曾经的我认为,我对教书怀有一种激情,一种热爱,一份耐心,我相信能一直成为学生热爱的好老师。但现在,我却发现错了,却不知错在哪里,错在我当初的选择吗 ?错在我没有教学能力吗 ?
24、错在我的教学水平越来越低吗 ?这样的念头在我的脑海里已经有一段日子。尽管这样,我还是很认真地去备课。尽管这样,我还是怀着一颗平和的心去上课。我想只要自己做到一名老师该做的事,错的就不应该是我,只要我尽力了,我对自己,对学生都问心无愧。过去的点点滴滴却像泉水一样流过我的每一根血管,在轻轻敲着键盘的同时变成了忧伤的文字。不是陈年旧事,应该就在昨天,过去的一个又一个的昨天。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名坐在教室中间的女生没有认真地抄笔记,而是专心致志地织着一个围巾,快要下课时我才发现,一时愕然,不知该用什么语言去批评她。以前一批评到她,她就蛮不讲理地跟我顶嘴,扰得整个课堂乱了套。正想着,流动的空气把悦耳的铃声
25、传到了教室。教室一下骚动起来,学生们兴奋地奔向食堂,织围巾的女生也一瞬间消失在我的视线里。这件事情留下的只有我的回忆与叹息,还有作为一位老师的悲哀。尽管已经伤痕累累,但我还是强忍着内心的痛,在每天登上讲台的时候,我还是会把灿烂的微笑带给学生,我还是会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一丝不苟地传给学生。看到他们在思考着我提出的某个问题,看见他们中的有些还在认真地做着笔记,认真地听讲,这个时候,我总是很高兴的,也是心花怒放的。现在的学生喜欢看电影,全体学生一次次强烈要求,最后我招架不住,勉强答应了他们看电影的要求。那天正好要交作业。以前的作业只有一大部分同学能交上来,而那天差不多所有的都交了。我走到一名不是很听话
26、的学生面前,表扬他交了作业,他对我说:“这是张门票,看电影的门票。”我惊讶地说不出话来。突然之间我觉得心好凉,尽管这是一个夏天。我真想对他说:“孩子,你现在要争取得到的门票是明年进大学的门票,那是你父母的期望啊 !在你一生中你可以看无数场电影,但青春只有一次,错过了,再也不会回来。”又是再熟悉不过的音乐把我从沉思中拉了回来,而这名学生又蒙着头大睡起来。为了能够看电影,才交一次作业,我想起来觉得可笑,又不禁为自己为他们的父母感到心酸。他们的父母此时可能还在烈日炎炎下辛苦地在田里劳动,他们的父母此时可能还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奔波。孩子,你们能理解父母吗 ?他们最希望的是你们能够在学校学到很多知识,将
27、来有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像他们一样。学生连他们亲爱的父母都不能理解,更何况他们的老师呢 ?忘不了有一次,我正热情洋溢地用黑板刷擦去写满的文字,一名刚刚熟睡的学生抬起头大声喊道:“你擦轻点嘛。”她的声音回荡在狭长而又很安静的教室,周围的同学一下子都笑起来。我站在那里不知所措,我错了吗 ?黑板刷“哗”的一声落到了地上。事后的处罚已经没有任何意义,留在我心中的又一道伤痕却是清晰,隐隐作痛的。不是快乐的回忆,却像一个没有成熟的青果,咬过一口,就永远记得住它的味道。这样的次数不是一次两次,经历多了,也就习惯了。但突然发现自己再也快乐不起来,再也轻松不起来,心里压着的是失望,是无尽的伤感。这个时候,难免会怀
28、疑自己选错了。我已经无法找到从前的自我,那个怀着满腔热血的我,教书育人应该是快乐的,而我却好像掉进了一个黑黑的洞里,努力着想要爬起来,却全身没有力气,挣扎了很久,已经身心疲惫。还有的教师 (高校教师和重点学校教师除外 )拿最少的钱任劳任怨地工作,可骂名最多,社会地位最低,教师既不是物质上的富有者,现在连精神上正常的名誉都得不到,教师没有一点光荣感。农民工都能得到社会的同情,可教师呢,除了骂声还是骂声。我只能对自己说,如果有来生,下辈子我不想再做老师。如果能有机会,我真想跳出来。突然想起一句话:围在里面的人想出来,在外边的人想进去。肯定还会有很多人会走上教书育人这条人生路的,他们也会和我一样,在
29、初登讲台的时候,心中装着的是激情,是梦想,后来的故事却不知道是否和我一样。评析要点:问题表现 班级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对完成教育、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案例中的教师最初怀着满腔的热忱投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可是由于对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行为不能恰当地处理,使得教学工作无法完成。逐渐对自己失去信心,想离开教学岗位,甚至再也不想当老师。 问题诊断 教育是培养人的工作,是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进行的。教育要通过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来为社会服务。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都是紧密联系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而展开的,每个班井然有序就会带来全校的稳定有序。因此,班级管理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显得尤为重要。课堂问题行为是每个教师都会遇到的问题,教师如果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不恰当的管理,不仅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影响,也会导致教师产生不良的心理体验。据有关研究发现,有两种课堂的问题行为会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其一,不尊重教师及其他学生;当课堂上的风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