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座舱B地球C月球D太阳4、以下估测中最接近事实的是()A一张课桌桌面的宽度是5mB某同学正常的体温是47C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2m/sD一个乒乓球的直径大约为是40dm5、如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第4 min时,水开始沸腾B在第46 min的过程中,水不吸热C在第6 min后继续加热,水温仍是100D在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1006、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此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此图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此图中,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此图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
2、定律7、去年暑假,小梦陪着爷爷到湖里叉鱼小梦将钢叉向看到鱼的方向投掷,总是叉不到鱼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是(8、下列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ABCD9、生活中,人们可以利用电视遥控器来实现对电视节目的选择,遥控器使用时发射的是(A红外线B紫外线C超声波D次声波10、寒冬,窗玻璃上冰花剔透春天来了,冰雪消融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寒冬季节,户外的“雪人”变小11、201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歌手们美妙的“高音”、“低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中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振幅12、如图,把装有水的酒杯放在桌
3、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其发声,改变水量发现发出的声音不同对此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A手指摩擦为什么能使杯发出不同声音?B声音是由水振动产生的吗?C音调为什么会随水量变化而变化?D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题型注释)13、小明家冬天在密闭房间使用空气加湿器来提高室内空气湿度,发现空气加湿器的上方冒“白气”这是发生(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过段时间后房间的温度(“上升”、“下降”)14、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形成的,该“倒影”距小鸟m15、阅读短文,
4、回答文后问题光电鼠标光电鼠标在电脑中应用非常广泛,其原理就是利用光源照射鼠标垫表面(如图所示),并被反射回光学感应器(相当于光屏)当鼠标移动时,感应器会连续接收鼠标垫表面所成的像,并利用数字信号来处理、比较各个影像,以确定移动的距离和方向产生的结果传回计算机,而计算机屏幕上的光标会根据这些结果来移动图中光学感应器、凸透镜、光源等元件固定在鼠标内(1)光照射在粗糙的鼠标垫上时会发生反射(填“镜面”或“漫”)(2)成像透镜应选择透镜(填“凸”或“凹”)(3)光学感应器上所成的像是像(填“实”或“虚”)(4)将鼠标离开鼠标垫一定高度后悬空向前移动时,电脑显示器上的光标并不移动,是因为像成在光学感应器
5、方(填“上”或“下”)16、如图甲温度计的示数为;如图乙物体的长度是mm如图丙是记录某同学上体育课时跑完1500m的时间为s17、表是上海到南京的动车某次列车组的运行时刻表项目上海苏州常州南京到站时间09:5110:3211:45发车时间155334里程/km84165300动车组从苏州到南京的运行时间是min,经过的路程是km;从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km/h18、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透镜,且物镜的焦距较(填“较长”“较短”)19、在某次毕业拍照过程中,摄影师发现还有几位学生不在取景框内,为了拍全大家的毕业照,摄影师应将像机(填“远离”“靠近”)人群,同时将镜头(填“远离”“靠近”)
6、底片20、当你在露天游泳池游泳时,潜入水中观看池边树梢,看到的是树梢的(填“实”或“虚”)像,像的位置比树梢的实际位置(填“高”“低”)人们有这些感觉,是因为光从中斜射入中时,折射角入射角21、护士帮病人打针前,通常会先用酒精棉球对注射处进行消毒,此时病人会感到该处变凉爽,原因是酒精涂在该处会发生(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吸收皮肤周围的热量护士测量病人体温用的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观察体温计的示数时,应从(选填“A”“B”“C”)方向观察读数22、如图所示,小明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打开收音机时,“舞台”上一个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音乐声越大,
7、小人舞动的越剧烈,说明物体的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正在休息的奶奶让小明赶快关掉收音机,这种减弱噪声的方法是三、实验题(题型注释)23、2015年7月,阜宁某学生李潇在水塘中看到形状特殊的“虾”(1)如图甲所示,他看到的“虾”是因为光的而形成的像,真正的虾在水中(填“C”“D”“E”或“F”)处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填“B”“C”“D”“E”或“F”)处射出光束,即可把虾照亮(2)拍照得到虾的胶片后,他用如图乙所示的幻灯机展示给同学们看胶片上虾的头部朝(填“上”或“下”),并将胶片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内”、“一倍至二倍焦距之间”、“二倍焦距外”)测得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则该凸透镜的焦
8、距可能是A2cmB7cmC9cmD10cm要使像变得更大,应将幕布向(填“左”或“右”)移,并将凸透镜向(填“左”或“右”)移24、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当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如图(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速度计算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以测量时间的误差(填“减小”或“增大”)(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填“大”或“小”)(4)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
9、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m/s,小车通过全过程的速度大小变化情况是(填“变大”“不变”“变小”)25、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纸,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2)该实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从而确定,此时成像的清晰度比日常使用的平面镜(选填“好一些”或“差一些”)(3)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
10、合(如图甲)你 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4)解决以上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此时若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则像将(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移动,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实验中,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时,撤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与玻璃板平行的光屏,则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显示蜡烛A的像,说明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26、在“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的活动中(1)如图甲所示两个等大的圆纸片,裁去一个扇形,做成图乙所示的A、B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将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时,应该选择图中的(选填“乙”或“丙”)所示
11、的位置(2)观察纸锥下落的快慢时,小明比较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到地面的先后;你也可以比较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所运动的距离(3)在接下来的“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活动中,将A和B在同一高度释放,下落快一些(选填“A”或“B”)四、作图题(题型注释)27、按下列要求作图(1)如图甲所示,根据入射光线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2)如图乙所示,根据入射光线画出折射光线(3)如图丙所示,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五、计算题(题型注释)28、一列长400m的火车,以144km/h的速度匀速进入长为4km的隧道求:(1)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是多少s?(2)火车完全在隧道中的时间是多少s?参考答案1、A2
12、、D3、A4、C5、B6、C7、B8、B9、A10、D11、A12、D13、液化上升14、虚,反射,615、(1)漫;(2)凸;(3)实;(4)下16、42;52.2; 337.517、112;216;12018、凸;较短19、远离;靠近20、虚;高;空气;水;小于21、汽化;热胀冷缩;A22、振动;振幅;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3、(1)折射;虚;E;B;(2)下;一倍至二倍焦距之间;B;右;左24、(1)v=;(2)小;减小;(3)大;(4)0.2;变大25、(1)大小;(2)蜡烛B;像的位置;差一些;(3)玻璃板没有垂直放置;(4)靠近;不变;(5)不能;虚26、(1)乙;(2)相同时间;(3
13、)B27、见解析28、(1)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是110s;(2)火车完全在隧道中的时间是90s【解析】1、试题分析:人在车厢内走动,人相对于车厢的速度是2m/s,车厢长度是人的路程,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人的运动时间解:由题知,小明相对于火车的速度v=2m/s,根据v=可得,小明从车厢的一端走到另一端的时间:t=12s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时,要看清题意,人是在车箱内走的,不是在地面上走动的,一个乘客从车厢的顶端匀速走到另一端是相对于车箱来说的,通过的路程是不变,不管车是否运动,所用的时间是不变的2、试题分析:物理量不同单位的换算正确与否包括两方面:进率和过程据此作出判断A、中间换算
14、过程无单位此选项错误;B、“16cm()”得到的单位不是m此选项错误;C、“16cm)m”得到的单位不存在此选项错误;D、16cm=16m=0.16m过程及进率正确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无论是质量单位换算、还是长度单位换算、重力单位换算、功率单位换算等等,思路都是相同的3、试题分析: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关键看选取的参照物,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就是运动的;位置如果没有发生改变,就是静止的宇航员相对于座舱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座舱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相对于地球、月球、太阳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以它们为参照物,宇航员是运动的【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
15、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4、试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A、一张课桌桌面宽度约为50cm=0.5m,5m不符合实际,故A错误;B、某同学的正常体温为36.5,47不符合实际,故B错误;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m/s1.4m/s,1.2m/s符合实际,故C正确;D、一个乒乓球的直径约为4cm,4dm=40cm不符合实际,故D错误故选C【点评】对日常生活中的速度、长度、温度等进行准确的估测,是要求初中学生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平时注意观察
16、,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5、试题分析:(1)沸腾是一种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汽化吸热;(2)液体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液体的沸点(1)由图可见,4min中时水开始沸腾,沸腾时的温度是100,说明水的沸点是100,故AD说法正确;(2)在第46min的过程是沸腾过程,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只要有水存在,无论怎样加热,始终保持沸点温度不变,故B说法错误;C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通过对图象的分析考查了对沸点概念的理解及水沸腾时的特点,考查学生的图象分析能力,要求在平时做实验时要注意认真观察分析6、试题
17、分析:A、小孔成像依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成倒立的实像,像可能放大可能缩小;B、近视患者成像在视网膜前,利用凹透镜发散作用可以使成像后移到视网膜上,远视患者成像在视网膜后,利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可以使成像前移到视网膜上;C、白光分解成七色光叫光的色散,是光的折射现象;D、不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A、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符合实像的特征,不是虚像,故A错误;B、近视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大,折光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面,用凹透镜矫正,故B错误;C、白光由七色光组成,不同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偏折角度不同,所以被分解成七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故C正确;D、只要
18、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点评】本题考查对简单光现象的理解,要求掌握的知识有小孔成像、两种反射、色散、近视远视的矫正7、试题分析:从鱼身上反射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浅了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光由水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所以有经验的渔民应该用鱼叉瞄准看到鱼的下方位置,才能将鱼叉到;如图所示:由此可知,A、C选项光的传播方向错误,D选项折射角等于
19、入射角,故错误,只有B选项正确【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现象,理解掌握光的折射规律是解决此类折射问题的关键,无论是从水中看岸上的物体,还是从岸上看水中的物体,看到的都是升高的虚像本题属于基础题8、试题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所以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需戴凹透镜矫正,所以是近视眼的矫正做法故选:【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9、试题分析: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可以制成热谱仪、
20、夜视仪、电视遥控器电视遥控器前端的发光二极管,能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遥控,红外线是看不见的光【点评】掌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用途;红外线和紫外线是看不见的光,对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要知道10、试题分析:(1)物态变化共有六种: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凝固是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液化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升华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凝华是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2)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物态变化的名称,依据各选项中的物态变化进行分析即可A、冰雪消融是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露水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雪人”变小是固态的雪
21、变为气态水蒸气的升华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窗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D符合题意【点评】此类问题是考查对物态变化过程中的熔化现象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判断出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11、试题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就是:音调、响度、音色,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歌手们美妙的“高音”、“低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的“高”“低”指声音的音调高低不同,是各选手的声带振动快慢不同所致【点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12、试题
22、分析:明确用手摩擦杯口时,其发声的原因与发声物体是什么,然后再进一步判断对其发声的音调产生的影响这里的“声音不同”是指音调,则应围绕音调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如图的实验中,当用手指润湿后沿着杯口边缘摩擦时,是杯子和水发生了振动,当水量越大时,杯子和水越难振动,因此可以得出杯中的水量越大,音调越低,水量越小,音调越高由题意可知,这里的“声音不同”是指音调,则应围绕音调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即探究“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是最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点评】在分析音调的变化情况时,明确振动的物体是什么,影响因素是什么,在探究时,则要选择最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进行实验探究13、试题分析: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
23、由水蒸气液化所形成的小水珠,水蒸气在液化过程中要向外放热,故房间的温度会上升。考点:物态变化14、试题分析: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是由光线实际会聚而成的,属于光的反射现象;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故倒影距小鸟的距离是6m。平面镜成像15、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明确以下知识点:(1)表面粗糙的反射面,光线射到反射面上时,反射光线射向不同的方向,这就是漫反射现象(2)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图中光学感应器、凸透镜、光源等元件固定在鼠标内”可得出结论(3)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4)根据凸透镜成实像的动态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来解答此题(
24、1)当发光二极管的光照射在粗糙的鼠标垫上时,发生漫反射;(2)由材料可知,成像透镜应选择凸透镜;(3)由成像透镜到鼠标垫距离7mm和光学感应器距成像透镜3mm,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则感应器连续拍摄鼠标垫表面所成的像是利用二倍焦距以外的物体成像的原理,因此光学感应器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4)鼠标悬空相当于增大了物距这时候像距会变小,因为成像透镜和光学感应器距离是不变的,导致像成在光学感应器下方故答案为:(1)漫;【点评】此题考查了本题考查了漫反射现象和照相机成像原理的了解和掌握,要会结合材料提供的知识点进行分析解答,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好题16、试题分析: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
25、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秒表分针与秒针的示数之和是秒表的示数由图知:温度计上10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2,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2;液柱最高处在0以上,所以显示的温度高于0,为42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铅笔左侧与2.00cm对齐
26、,右侧在7.2cm和7.3cm之间偏向7.2cm一侧,估读为7.22cm,所以铅笔的长度为L=7.22cm2.00cm=5.22cm=52.2mm由图丙所示秒表可知,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5.5到6之间,分针示数是5min,大盘分度值是0.1s,大盘示数是37.5s,则秒表示数是5min+37.5s=5min37.5s=337.5s42; 337.5【点评】初中物理学习了很多测量工具的使用,但没有特殊说明,只有刻度尺的读数要有估读值,其它只要读到准确值即可17、试题分析:(1)根据表中提供数据:发车时间和到站时间可知列车从苏州到南京的运行时间;(2)根据表中提供数据:求出动车组从苏州到南京经过的路程;(3)从图表中可以计算出从上海到南京的路程和时间,利用v=得到行驶速度动车组从苏州到南京的运行时间为11:459:53=1h52mi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