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8 ,大小:902.61KB ,
资源ID:1892505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892505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

1、5.1.1项目建设地点 5.1。2项目用地性质及权属 3土地现状 5。4项目选址意见 第二节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1交通、能源供应条件 2.2政策及用工条件 3施工条件 2.4公用设施条件 第三节 原材料及燃动力供应 5.3。1原材料 2燃动力供应 第六章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与工程方案 第一节 项目技术方案 6.1.1项目工艺设计原则 6.1.2生产工艺 第二节 设备方案 6。1主要设备选型的原则 6.2.2主要生产设备 3设备配置方案 6.2.4设备采购方式 第三节 工程方案 6.3。1工程设计原则 6.3.2秸秆还田项目主要建、构筑物工程方案 3建筑功能布局 3。4建筑结构 第七章 总图运输

2、与公用辅助工程第一节 总图布置 7。1.1总平面布置原则 7.1.2总平面布置 3竖向布置 7.1。4规划用地规模与建设指标 第二节 给排水系统 7.2.1给水情况 2.2排水情况 第三节 供电系统 第四节 空调采暖 第五节 通风采光系统 第六节 总图运输 第八章 资源利用与节能措施 第一节 资源利用分析 8.1。1土地资源利用分析 8。1.2水资源利用分析 1.3电能源利用分析 第二节 能耗指标及分析 第三节 节能措施分析 8.3.1土地资源节约措施 8.3.2水资源节约措施 8.3.3电能源节约措施 第九章 生态与环境影响分析 第一节 项目自然环境 9.1.1基本概况 9.1。2气候特点

3、9。1.3矿产资源 第二节 社会环境现状 9.2.1行政划区及人口构成 9.2.2经济建设 第三节 项目主要污染物及污染源分析 9.3。1施工期 3.2使用期 第四节 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标准 9.4.1国家环保法律法规 9.4.2地方环保法律法规 4。3技术规范 第五节 环境保护措施 9.5.1施工期污染减缓措施 5.2使用期污染减缓措施 5.3其它污染控制和环境管理措施 第六节 环境影响结论 第十章 项目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 第一节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10。1安全防护 2劳动保护 10.1.3安全卫生 第二节 消防 10.2。1建筑防火设计依据 2总面积布置与建筑消防设计 3消防给水及灭火设备

4、 4消防电气 第三节 地震安全 第十一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1。1组织机构设置因素分析 2项目组织管理模式 1.3组织机构图 第二节 人员配置 2.1人力资源配置因素分析 11.2.2生产班制 11.2.3劳动定员 表11-1劳动定员一览表 2.4职工工资及福利成本分析 表11-2工资及福利估算表 第三节 人员来源与培训 第十二章 项目招投标方式及内容 第十三章 项目实施进度方案 第一节 项目工程总进度 第二节 项目实施进度表 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一节 投资估算依据 第二节 项目总投资估算 表141项目总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三节 建设投资估算 表142

5、建设投资估算表单位:第四节 基础建设投资估算 表14-3基建总投资估算表单位:第五节 设备投资估算 表144设备总投资估算单位:第六节 流动资金估算 表145计算期内流动资金估算表单位:第七节 资金筹措 第八节 资产形成 第十五章 财务分析 第一节 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第二节 营业收入、经营税金及附加估算 表15-1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表单位:第三节 总成本费用估算 表15-2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单位:第四节 利润、利润分配及纳税总额预测 表153利润、利润分配及纳税总额估算表单位:第五节 现金流量预测 表15-4现金流量表单位:第六节 赢利能力分析 15.6.1动态盈利能力分析 16。6

6、.2静态盈利能力分析 第七节 盈亏平衡分析 第八节 财务评价 表15-5财务指标汇总表 第十六章 项目风险分析 第一节 风险影响因素 1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 2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第二节 风险影响程度及规避措施 2.1风险影响程度评价 2.2风险规避措施 第十七章 结论与建议第一节 项目结论 第二节 项目建议第一章 项目总论1项目名称 :秸秆的综合利用1.2项目建设单位:广元市康泰农林专业合作社1.1.3项目拟建设地点 :赤化镇泥窝村4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6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2.1项目编辑依据 4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 2.1.1项目产品背景 2.1。2.1项目是国家战略意义的需要 1项目建设地点

7、 1.2项目用地性质及权属 5.2。5.2.2政策及用工条件 5.2.3施工条件 3.2燃动力供应 6.2。2主要生产设备 2.3设备配置方案 6.3.1工程设计原则 6.3.2项目主要建、构筑物工程方案 6.3.3建筑功能布局 7.2。2排水情况 3电能源利用分析 1土地资源节约措施 8.3。3电能源节约措施 9.1.2气候特点 3矿产资源 9.2。1行政划区及人口构成 2经济建设 9.3.2使用期 4.3技术规范 2使用期污染减缓措施 10.1。3安全卫生 2.2总面积布置与建筑消防设计 2.3消防给水及灭火设备 11.1。11.2.1人力资源配置因素分析 11.2。2生产班制 2.3劳动

8、定员 表112工资及福利估算表 表14-1项目总投资估算表单位:表151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表单位:15.6。1动态盈利能力分析 16.6。2静态盈利能力分析 表155财务指标汇总表 16.1.1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 16.1。2风险规避措施 2015年广元市玉米的种植面积是121。6万亩,秸秆24。32万吨;2015年全市水稻的种植面积是94。2万亩,秸秆28。26万吨;2016年全市小麦的种植面积是105。2万亩, 秸秆21.04万吨。低碳经济不是发达地区的“专利”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欠发达地区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

9、进经济结构调整?四川省广元市自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以来,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建立低碳能源体系,构建低碳产业体系,倡导低碳生活理念,逐步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具体做法建立低碳能源体系。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及能源技术。广元市天然气储量可观,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丰富.凭借这些能源优势,广元市逐步建立起“多层次、广覆盖”的低碳能源体系,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量。一是启动“气化广元”清洁能源行动。全力推进全市企业“煤改气”工程,已完成200多家企业“煤改气”,稳步提高城镇天然气气化率。二是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柴计划.三是大力发展新兴能源。启动一批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制定实施生物质能源林规

10、模种植规划,逐步扩大新兴能源利用规模.构建低碳产业体系.广元市以高新技术尤其是低碳技术为依托,着力构建低碳产业体系,优化了经济结构。一是坚持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等低能耗产业.在第二产业内部,以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为重点进行招商引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以开发新品、加速产品升级换代为主线,引进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二是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完善农业循环经济体系。积极推广太阳能、秸秆气化和沼肥综合利用,努力构建以农村沼气为基础,以太阳能、秸秆气化等清洁能源为补充,以节能新技术和新产品推广为引导的农村能源利用体系。倡导低碳生活理念。发展低碳经济,必

11、须培养公众的低碳意识,倡导低碳理念和消费习惯,促进社会生活方式转变。广元市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传媒,广泛普及低碳知识;开展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活动,倡导可持续的生活方式,鼓励节约用电、用水,增强公众垃圾循环利用和垃圾分类的自觉意识.在灾后重建中大力推广低碳建筑,严格执行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推进非节能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推广建筑节能技术和材料.主要启示欠发达地区也可以发展低碳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起步晚,经济模式和工业体系尚未完全定型,产业向低碳经济调整和转型具有成本低、阻力小、动作快的后发优势。发展低碳经济,大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技

12、术等经济增长点,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可以避免走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甚至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广元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证明,低碳经济不是发达地区的“专利”,欠发达地区完全有条件发展。发展低碳经济要因地制宜。低碳经济在我国刚刚起步,尚无成功模式可以借鉴。各地须结合自身实际,根据自然状况、资源禀赋、地理区位、产业结构、财力水平、人员素质等情况,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政策措施和实现路径,因地制宜地发展低碳经济。广元市位于川陕甘三省交界处,是嘉陵江上游的绿色生态屏障,必须抓好生态建设;而能源资源丰富,开发利用便捷,则为当地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良好条件。充

13、分利用有利条件、发挥比较优势,正是广元市发展低碳经济取得明显成效的重要原因。发展低碳经济须做好组织保障工作.发展低碳经济,关系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涉及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切实做好组织保障工作.广元市高度重视低碳经济发展工作,成立低碳经济发展领导小组,陆续出台推广清洁能源和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实现低碳发展的意见、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方案、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等文件,指导低碳经济发展的具体工作,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和组织保障。为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和新兴产业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14、设,按照国务院办公厅文件要求,在分析广元秸秆资源量和综合利用情况的基础上,制定本实施方案.一、秸秆综合利用现状(一)秸秆资源量据调查统计,2010年全国秸秆理论资源量为8.4亿吨,可收集资源量约为7亿吨。秸秆品种以水稻、小麦、玉米等为主。其中,稻草约2.11亿吨,麦秸约1.54亿吨,玉米秸约2.73亿吨,棉秆约2600万吨,油料作物秸秆(主要为油菜和花生)约3700万吨,豆类秸秆约2800万吨,薯类秸秆约2300万吨。我国的粮食生产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山东、江苏、安徽、江西、四川等13个粮食主产省(区)秸秆理论资源量约6.15亿吨,占全国秸

15、秆理论资源量的73。(二)秸秆综合利用情况及特点2010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0。6%,利用量约5亿吨。其中,作为饲料使用量约2.18亿吨,占31.9;作为肥料使用量约1。07亿吨(不含根茬还田,根茬还田量约1.58亿吨),占15。6;作为种植食用菌基料量约0。18亿吨,占2.6;作为人造板、造纸等工业原料量约0.18亿吨,占2.6%;作为燃料使用量(含农户传统炊事取暖、秸秆新型能源化利用)约1.22亿吨,占17。8,秸秆综合利用取得明显成效。1.多元化利用格局形成。秸秆由过去仅用作农村生活能源和牲畜饲料,拓展到肥料、饲料、食用菌基料、工业原料和燃料等用途;由过去传统农业领域发展到现代工业、

16、能源领域.秸秆能源化利用发生了质的变化,从农民低效燃烧发展到秸秆直燃发电、秸秆沼气、秸秆固化、秸秆干馏等高效利用。秸秆工业化利用发展迅速,秸秆人造板、秸秆木塑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了产业化生产,产品已经应用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上海世博会等多项重大工程。2技术水平明显提高。通过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多项技术取得一定突破。秸秆沼气、秸秆固化、秸秆人造板、秸秆木塑等综合利用工艺技术以及秸秆联合收获、粉碎、拾捡打包等机械装备得到成功应用;秸秆直燃发电技术装备基本实现国产化;秸秆清洁制浆等多项技术的应用部分实现了造纸工业污水循环利用和达标排放;自主研发的秸秆人造板粘合剂已经实现甲醛零排放.3综合效益快速提

17、升.通过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带动相关产业加快发展,重点地区的秸秆焚烧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带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2010年养畜消耗的秸秆相当于节约粮食5000万吨;作为燃料使用相当于节约标煤约6000万吨,实现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二、面临的形势及存在问题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低碳绿色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我国政府明确提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达到1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45。秸秆作为优质的生物质能可部分替代和节约化石能源,有利

18、于改善能源结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缓解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的目标。按照中央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既为秸秆综合利用提供了新机遇,也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虽然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焚烧现象得到一定控制,但是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秸秆用之为宝、弃之为害的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资源化、商品化程度低,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二是国家已出台的一些鼓励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农民直接受益的不多,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秸秆综合利用企业规模小,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综合利用产业

19、化发展缓慢,要实现201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0的目标,任务仍相当艰巨。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保障,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深入研究和完善鼓励秸秆综合利用配套政策措施,因地制宜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逐步形成秸秆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促进秸秆的资源化、商品化利用,培育和壮大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二)基本原则1农业优先、多元利用。秸秆来源于农业生产,综合利用必须坚持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在满足农业和畜牧业需求的基础上,利用经济手段,统筹兼顾、合理引导秸秆能

20、源化、工业化等综合利用,不断拓展利用领域,提高利用效益。2市场导向、政策扶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农民积极参与的长效机制.深入研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3科技推动、强化支撑。推进产学研相结合,整合资源,着力解决秸秆综合利用领域共性和关键性技术难题,提高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构建服务支撑体系,强化培训指导,加快先进、成熟技术的推广普及。4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根据各地种植业、养殖业特点和秸秆资源的数量、品种,结合秸秆利用现状,选择适宜的综合利用方式。选择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建设一批示范工程,扶持一批重点企业,加快推进秸

21、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三)总体目标到2013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5%,到2015年力争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0;基本建立较完善的秸秆田间处理、收集、储运体系;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其中,到2015年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达到6亿亩;建设秸秆饲用处理设施6000万立方米,年增加饲料化处理能力3000万吨;秸秆基料化利用率达到4;秸秆原料化利用率达到4;秸秆能源化利用率达到13.四、重点领域(一)秸秆肥料化利用。秸秆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秸秆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是农业生产重要的有机肥源。继续推广普及保护性耕作技术,通过鼓励农民使用秸秆粉碎还田机械等方式,有

22、效提高秸秆肥料利用率。(二)秸秆饲料化利用。秸秆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4吨秸秆的营养价值相当于1吨粮食,可为畜牧业持续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在秸秆资源丰富的牛羊养殖优势区,鼓励养殖场(户)或秸秆饲料加工企业制作青贮、氨化、微贮或颗粒等秸秆饲料。(三)秸秆基料化利用。做好秸秆栽培食用菌,有利于促进农业生态平衡,推进农业转型升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建设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继续重点推广企业加农户的经营模式,建设一批秸秆栽培食用菌生产基地。(四)秸秆原料化利用。秸秆纤维是一种天然纤维素纤维,生物降解性好,可替代木材作用于造纸、生产板材、制作工艺品、生产活性炭等,也可替代粮食生产木糖醇等。“十二五”期间,

23、不断提高秸秆工业化利用水平,科学利用秸秆制桨造纸,积极发展秸秆生产板材和制作工艺品,试点建设秸秆生产木糖醇、秸秆生产活性炭等工程。(五)秸秆燃料化利用。秸秆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能,2吨秸秆能源化利用热值可替代1吨标准煤,推广秸秆能源化利用,可有效减少一次能源消耗。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主要包括秸秆沼气(生物气化)、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秸秆热解气化、直燃发电和秸秆干馏、炭化和活化等方式。“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秸秆沼气、秸秆固化成型燃料,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五、重点工程“十二五”期间在十三个粮食主产区、棉秆等单一品种秸秆集中度高的地区、交通干道、机场、高速公路沿线等重点地区,围绕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