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41.97KB ,
资源ID:1889670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88967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教育概论3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教育概论3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1)不断提高普及教育,教育对象教育广泛性。 教育广泛性的一种含义是指现代教育成为面向整个社会的公共事业,它面向全体人民,为全体人民服务。另外教育的广泛性也指教育的公平性,即在提高大众素质的基础上培养精英,培育精英。(2)教育密切联系社会,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它指的是现代教育越来越与人类的物质生产结合起来,越来越与生产领域发生密切的、多元化的关系。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教育的生产功能将会表现的越来越明显 (3)学习内容极为丰富,教育内容具有开放性。时代分类、内容种类相比古代,广泛。内容不但丰富,而且富于变革性。(4)重视教育立法,教育具有强制性。(5)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教育呈现终身化。现代教育的终

2、身性指的是现代教育不局限于学龄阶段,而是贯穿于人的一生,现代教育的改革应当着眼于创造一个适合于终身学习的机会,打通正规教育与业余教育、学校教育与继续教育的界限。(6)重视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教育具有国际性 现代教育的国际性指的是现代教育应该从态度、知识、情感、技能等方面培养受教育者从小就为一个国际化的时代做准备,也就是面向世界。教育应当成为促进国际理解与合作的工具,培养世界人。(7)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具有科学性。现代教育的科学性指的是,一方面,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与最重要的方面;另一方面,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科学的指导。6.合格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p122)职业道德:知识基

3、础:教学能力:身心素质:要对以上各方面略作阐述。7.我国义务教育法所界定的相关义务。(填空题)1)就学义务(2)设置义务(3)保障义务(4)避止义务8.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以下各点各2分)(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2)劳动内容的再创性、重组性。(3)劳动手段的示范性、多样性。(4)劳动效果的迟效性、长效性。二、观点辨析1.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这是美国心理学家斯坦莱霍尔的教育名言,体现了他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遗传决定论思想。这种看法不正确,它不适当地夸大了遗传素质的作用。因为,虽然遗传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必要的生物前提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遗传的生理成熟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遗传素

4、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但是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影响大小与其自身是否常态有关,对于处于常态的大部分人来说,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性的作用;而且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的可能性能否成为现实性关键还在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狼孩”的例子说明如果离开了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即使有人的遗传素质也依然会同禽兽一样,没有语言、思维,只能消极地适应环境。可见,必要的遗传系统并不能从根本上决定一个人的发展,遗传素质上的差异也不能决定一个人后天成就的大小。在现实条件下,不同的教育条件、教育程度或教育专业,在很大程度上作为一种实际的驱动机制产生着各种不同的现实的人,并直接导致他们身心发展的水平、性质、领域

5、等方面的种种差别。2.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名言。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叶圣陶先生针对当时教师普遍认为的课堂教学就是“一讲一听之间的事情”的错误看法,提出了“教是为了不教”的著名论断,以矫正“满堂灌”、“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所谓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叶圣陶先生反复表达过“教是为了不教”的思想。例如,他说:“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么讲。说到如何看待讲,我有个朦胧的想头。教师教任何功课(

6、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又如,他还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我近来常以一语语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以其欲达到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之倚赖性,而多讲则与此相违也。”“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

7、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导引,使学生逐步增益其知能,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3.人是教育的产物。认为人是教育的产物的观点是教育万能论的观点。人是在环境和教育同时作用下发展起来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1)历史上许多教育家对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描述。比如,夸美纽斯高度评价教育的作用。首先,他把教育看做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手段。他说,假如男女青年都“毫无例外地、全部迅速地、愉快地、彻底地懂得科学,纯于德行

8、,习于虔敬”,社会就“可以减少黑暗、烦恼、倾轧,增加光明、整饬、和平与宁静”。夸美纽斯在论天赋才能的培养中,多方面地对比了有教养的民族和没有教养的民族之间的差别,以说明教育对于开发自然资源、发展生产、增进人类幸福和加强国家实力的作用。其次,夸美纽斯高度评价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在他看来,人都是有一定天赋的,而这些天赋发展得如何,关键在教育。只要接受合理的教育,任何人的智力都能够得到发展。他反对借口“智力迟钝”而拒绝教育儿童。他说,智力极低,不能有所发展的人是极少的,因此,他认为:“假如要培养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培养。”“只有受过良好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2)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二重性

9、。所谓教育的二重性是指教育对个体的发展同时具有规训奴役与启蒙超越的作用。它具体表现为这样一种事实: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人类主动建构自身的行为,基于人类的可塑性与自主性,教育往往表现为两种相辅相成的功能:一是形塑规训个体,使之朝向教育者施教的方向发展,或使之匍匐于各种外来的力量之下,失去独立与自主充当他人的工具与奴隶。二是对主体的启蒙,即教育可以使个体获得自我发展的能力,超越他本人的现状,甚至超越当下社会,从而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尽管包括社会生产、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等在内的社会环境都对个体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有更为重要的位置。4.教师个体专业化的过程就是取得教师

10、资格证书的过程。答案要点:错误。(2分)教师个体专业化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教师资格证书是国家颁发给个人,允许其从事教师职业的一种资格凭证。(4分) 从事教师职业首先要获得教师资格证书,但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并不等于成了一个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教师个体专业化是一个持续的专业发展过程。(4分) 【评分说明】若考生的回答与上述要点意思接近,可酌情给分。5.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方法。不尽然。如果非用对或不对来回答的话,就只能选择“不对”。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应用虽与教学方法有关,但不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应是上位概念,根据一种

11、教学方法,可以建构不同的教学模式来加以实践。而一个教学模式的建构可以受多种教学方法理念的启迪。比如,英语教师可以根据听说教学法,设计出自己的独特的教学模式。模式是个性化的。但一旦被退而广之了,就作为术语固定下来了。比如英语的基于内容的教学,就是人人皆知的一种教学模式,但慢慢地人们就称之为CBI教学法了。但实质上,它就是一种教学模式。可以这样理解,教学模式是侧重在教学实践中的操作;而教学法尽管也是用来指导实践的,但更侧重从教学理念的角度来理解。6.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之间并不矛盾,两者是可以兼顾的。教育中的公平和效率,在一定条件的支持下是可以兼顾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两者之间没有本质的矛盾,也是我

12、们对教育的追求、在教育中可以做到的原则。(分别从公平和效率两方面阐述)7.课程即学校开设的全部学科的总和。参考答案: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是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的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关系。按课程的设计形式,可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是按各种不同的学科划分门类,并按照知识的逻辑体系加以设计的课程。学科课程是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课程类型。按课程内容的学科综合程度,可将课程分为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按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性,可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三、理论论述1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在民族复兴之路中

13、,你认为教育的作用该如何发挥。从教材第三章寻找答案,从教育的各种功能、作用、价值的角度进行回答。教育的经济功能: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经济发展提供可能性;促进经济全球化。教育的育人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1) 促进政治民主化;2) 有助于政治信息的加工与传播;3) 有助于世界政治求同存异共同发展;4) 教育在社会流动中的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1) 有利于对社会主流文化的批判与继承;2) 有利于多元文化的传播;3) 有利于文化创新。教育对科技的影响:1) 是科技人才培养的摇篮;2) 有利于科技知识的传承与创新;3) 有利于国民科技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养成。2合格的教师专业素质包括哪些方面?并简要阐述其

14、理由。文化素养和学科专业知识技能:(1)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技能。(2)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多方面的兴趣才能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1)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2)观察儿童和进行教育教学科研能力。(3)教学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4)教育机智职业道德素养:(1)忠于事业。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2)集中体现在热爱学生(3)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劳动的示范性3.分析“传授接受教学”和“问题发现教学”两种教学模式内涵,论述从“传授接受教学”向“问题发现教学”转变的教育意义。答、1)教授式教学:以老师讲授给学生的教学方法,作为一个古老而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法一直在课堂中普遍采用。(2)

15、问题发现式教学:发现法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无论是教学过程,还是教学目标,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这种意义下的“发现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为主要特征,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其元认知、动机、行为都能得到积极有效的参与。(3)教授式教学向发现式教学转变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可能性: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前进等方面论述必要性:从个人和国家两方面回答。国家层面从人才结构和社会风气等方面回答。接受式的教学的优点有:它能简洁明确地讲授出知识的基本结构,从而有利于学生顺利地形成所学知识的上位概念,便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同化,避免发生概念的歧义和不必要的误导。有利于学到系统的知识,也有利

16、于教师完成教学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传授接受教学法非但没有阻碍学生掌握知识,而且相比其他教学法,更具备科学传递知识的条件。其局限性有: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发现教学的优点:是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能培养学生大胆探索的能力和习惯;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形成迁移能力;激发学习动机,是学生的学习由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转移。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有些教师难以把握;对学生而言,获取知识的时间过多,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较全面而系统的知识。4结合实际,分析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表述中为什么要强调青少年创新精神的培养。【答案要点】(1)是当代科学技术及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3分);(2)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

17、3分);(3)是当前教育改革实践的要求(3分);(4)是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3分)(5)也反映了国际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3分)(结合实际,酌情加分)。5.论述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途径。【答案要点】(1)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有利于强化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利于净化教育行业风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3)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爱岗敬业,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全身心地投入

18、教育实践中;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应关心学生,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为人师表,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将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时时处处为学生做榜样;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钻研,不断进取。6.基于对人性论的不同认识,比较分析“外塑论”与“内发论”两种不同教育观的内涵,及其对当前学校教育的意义。外塑论:教师中心说,突出教师的作用,强调教师权威,否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视为完全消极被动接受外来影响的客体。主张人性本恶。优点: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作用以及学生有效地掌握系统知识缺点:首先,无视学生在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先天差异;其次,夸大了教育和教师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导致了教师无上的权

19、威。内发论:强调学生在教育活动里的中心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自动性。以“自发学习”为特征,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由学生制定,教师在教学中处于辅导地位。主张人性本善。否定了教师、教材在教育教学里的中心地位,认识到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和自动性,有利于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过于忽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四、案例分析提供了一段教育案例,让学生评价教师的做法,分析从中反映出的师生观、教学观与评价观,提出自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教学观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交往是教学的本质。在教学中师生积极交往、互动,双方相互交流、启发、沟通、补充、完善、不断生成新知,并伴随着师生之间情感

20、的交融和对获取知识的体验,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师生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互教互学,在双方不断平等对话中,同时教与被教,在交往中实现角色置换、人人参与、平等对话和交流。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以显现,个性才能得到舒展和张扬,创造积极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与学生一起去感悟和理解、交流与分享,个人的专业在交往对话中成长,生命的活动不断得以提升。师生多向交往、互动、互惠,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断形成,维系教学正常进行的情感纽带不断结成。评价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

21、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评价的作用:诊断作用: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可以了解教学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判断它的质量和水平、成效和缺陷。激励作用:评价对教师和学生具有监督和强化作用。通过评价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

22、成绩,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很大的激发作用,可以有效地推动课堂学习。调节作用:评价发出的信息可以使师生知道自己的教和学的情况,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反馈信息修订计划,调整教学的行为。教学作用:评价本身也是种教学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知识、技能将获得长进,智力和品德也有进展。教学评价的方法:测验、征答、观察提问、作业检查、听课和评课等。教学评价的类型: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对评价对象的学习准备程度做出鉴定,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使教学计划顺利、有效实施而进行的测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调节和完善教学活动,保证教学目标得以实现而进行的确定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形成性评价

23、的主要目的是改进、完善教学过程。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是以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为基准,对评价对象达成目标的程度即教学效果做出评价。(2)有一位青年教师在上秦牧的土地一文时,对其中精彩段落动情地高声朗诵。教师朗读道:“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的地方,收起缰绳,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话音刚落,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野马怎么会有缰绳?”教师毫无准备,不耐烦地说:“你总钻些牛角尖,学习成绩会好吗?”学生脸胀得通红,自尊心受到打击,欲言又止。请运用你所学过的教育理论来分析该教师的行为是否妥当?并为他设计处理办法?第一,我们先来看看案例中的文字。”很显然,这里作者采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思想”比作

24、任意驰骋的“野马”,任由其驰骋千里,超越时空,由眼前的土地生发联想: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古往今来,回眸展望。现在,作者要收住“野马”,其实是要收住自己“思想”的“野马”,回到现实。第二,对于学生的问题,我认为问得很好。我们经常说“没有问题是最大的问题”,要求学生能够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现在,学生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钻牛角尖”的问题,应该就是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的一种很好的表现。老师应该加以引导和鼓励,怎么能用“你总钻些牛角尖,学习成绩会好吗”的话将学生的积极性堵死呢?从“学生脸胀得通红”可以看出来,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可想而知,这个学生

25、在以后的学习中是不太可能像这堂课一样大胆积极地提出自己的问题或见解。这是我们教师想要的结果吗?第三,从老师的角度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老师对课堂教学意外事故的处理能力不是很强。说句实话,像这样的现象,在我们的语文教师当中也时有发生。作为一位青年教师,由于教学经验不是很足,不能很好地处理课堂意外事故,应该是正常的,我们不应过多地去责备。?但是,说出“你总钻些牛角尖,学习成绩会好吗”的话语,给人的感觉总不是滋味。试想,老师如果在课前很好地钻研教材,对于学生这样的一个问题,应该可以很好地应付,不至于出现尴尬的局面。因此,通过案例中的现象,我们老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充分,做到有备无患。第四,处理机智。在毫无

26、准备,即不能回答学生的问题的情况下,应该灵活地运用课堂中的教学资源(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自行解答这个问题。如:师:*同学的问题很好,他能够针对教材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这一点值得大家学习,对于他的问题,老师暂时也不能回答大家。现在,我请大家帮助老师和*同学解答这个问题,好吗?我想,这样一来,起码可以达到两个目的。其一,对*同学来说,肯定是一种积极的鼓励,也可以激励其他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积极发表自己见解。其二,引导大家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也许,这样以来,可以使其成为课堂的一个亮点。同时,老师的坦城,也会给学生留下很好的影响,学生会谅解老师一时的“无知”。2012-2013学年下学期教育

27、学考试题型与范围一、问题简答(共3题,5分/题,共15分)1.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使人们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 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马恩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即人改造和政府客观世界的能力的发展。1.从人的劳动能力来说明人的全面发展,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体力与智力的统一发展;2.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来说明人的全面发展,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对社会关系

28、的全面占有;3.从全人类解放出发,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指个人能力和精神面貌的全面发展,而且包括全体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综上,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是:个人和社会全体成员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协调发展为目标的精神、道德情感等各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其中遗传是生物因素;而个体实践是人最终走向社会必不可少的,也是人要发展的最主要的动力。我国现行学制是一个以学校教育系统为主体,包括学前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内,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并重的现代教育制度体系。(1)、不断提高普及教育,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2)、教育密切联系社会,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3)、学习内容极为丰富,教育内容具有开放性;(4)、重视教育立法,教育具有法制性;(5)、教育始终贯穿人的一生,教育呈现终身化;(6)、重视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教育具有国际性(7)、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具有科学性。教师素质指教师稳定的职业品质,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学生的热爱、同事间的友好协作),完善的知识基础(通识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等),过硬的教学能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