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23.11KB ,
资源ID:1883472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883472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梳理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梳理Word格式.docx

1、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 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v=S/t 计算公式: -1- 八年级物理上册 stv其中:路程米(m);时间秒(s);速度米/秒(m/s) -1m/sms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或,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 -1m/skm/hvS/tsvttS/v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3.

2、6。=,变形可得:=,=。 2、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运动速度变 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粗略研究时,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 计算,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3.描述运动的快慢 平均速度 定义:描述做变速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快慢程度 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 公式: v=s/t 四、测量平均速度 1、停表的使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s。 v=S/t 2、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 -2-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课

3、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vv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固液气 播速度为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4、 三、乐音及三个特征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 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 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 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4、音色:由物

5、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 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 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 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6、 -3-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 一、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 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 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 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换算关系T=t + 273K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 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二、物态变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1、熔化和凝固

7、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晶体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非晶体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 达到熔点。 继续吸热。 凝固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叫凝固。 晶体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非晶体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凝固点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凝固的条件: 达到凝固点。 继续放热。 2、汽化和液化: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 叫汽

8、化。方法:蒸发;沸腾。作用:汽化 吸 热。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 叫液化。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液化 放 热 3、升华和凝华: 升华 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升华 吸 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丸、钨等。 凝华 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华 放 热。 升华 吸热 汽化 吸热 熔化 吸热 气 液 固 液化 放热 凝固 放热 凝华 放热 -4-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 本身不会 发光,它不是光源。

9、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858C=310m/s=310km/s310m/s。4、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

10、: 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 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漫反射: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4、面镜: 平面镜: 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像、物大小相等 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作 用:成像、 改变光路 实像和虚像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球面镜 三

11、、颜色及看不见的光 1、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混合之后为白光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混合之后为黑色 2、看不见的光:红外线, 紫外线 -5-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透镜 一、 1、名词 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典型光路: F F F F 3、填表: 实物 光学 名称 又名 眼镜 性质 形状 符号

12、凸透会聚老化对光线有会聚 镜 透镜 镜 作用 凹透发散近视对光线有发散 镜 透镜 镜 作用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F分虚实,2f大小,实倒虚正, 具体见下表: 凸透镜成像规律: -6- 八年级物理上册 像的位置u与v的(与物体在像随物距变成像光路图 条件 成像情况 关系 同侧或异化的情况 侧) 倒立 异侧 物近像远缩小 uv U2f 像变大 fv2f 实像 倒立 异侧 等大 u=2f u=2f v=2f 实像 倒立 异侧 物近像远fu放大 uv V2f像

13、变大 2f 实像 不能成 u=f 像 -7- 八年级物理上册 像的位置u与v的(与物体在像随物距变成像光路图 条件 成像情况 关系 同侧或异化的情况 侧) 正立 物近像近同侧 Uf 放大 uV 像变小 实像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当u大于f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当u小于f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的光: 凸透镜的三条特殊的光: 凹透镜的三条特殊的光: -8- 八年级物理上册 四、眼睛和眼镜(明视距离约25cm) (1)成像原理:从物体发出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

14、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 近视眼晶状体比远视眼的厚,折光比远视眼强,未矫正前像落在视网膜前。 近视远视成因及矫正图: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落在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的一倍f内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所以显微镜最后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2)望远镜(凸+凸):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原理相同;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原理相同所以望远镜最后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望远镜大致可分为折射式

15、望远镜和反射式望远镜,折射式望远镜是用透镜作物镜的望远镜分为两种类型:由凹透镜作目镜的称伽利略望远镜(正、缩小虚);由凸透镜作目镜的称开普勒望远镜(倒、缩小、虚)反射望远镜是用凹面镜作物镜的望远镜 -9-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一、质量 1、质量的定义: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你知道什么时候物体的质量会发生变化吗?请举例说明) 3、质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其它常用单位还有吨、克、毫克。 换算关系: 4、质量的测量:常用测质量的工具有杆秤、案秤、台秤、电子秤、天平等。 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

16、来测量质量。 5、托盘天平 (1)原理:利用等臂杠杆的平衡条件制成的。 (2)调节: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2: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有些天平,只在横梁右端有一只平衡螺母。有些天平,在横左、右两端各有一只平衡螺母。它们的使用方法是一样的。当旋转平衡螺母使其向左移动时,相当于向左盘增加质量,或认为从右盘中减少质量。当旋转平衡螺母使其向右移动时,情况正好相反。 (如何通过指针来判断调节平衡螺母的方向和判断是否调平了。) (3)测量: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什

17、么顺序加砝码,怎么知道调平了?这时能调节平衡螺母吗?调了又会怎么样影响测量的结果呢?) (4)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如果砝码质量变大了或变小了测量值又会怎么变呢?) (5)天平的“称量”和“感量”。 “称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大质量数。“感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小质量数。称量和感量这两个数可以在天平的铭牌中查到。有了这两个数据就可以知道这架天平的测量范围。 (测量后能更换地点再测吗?如果真换了该怎么办呢?) 6、会估计生活中物体的质量(阅读117页) 二、密度 1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质

18、的一种固有性质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这种性质表现为: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具有的质量不同;或者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 m 2、定义式: V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的密度跟由这种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均无关,所以上述公式是定义密度的公式,是测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决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33密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kg/m。 33 3其它常用单位还有k/cm,k/mL,k/L,1k/cm= 1000kg/m。 4物质密度和外界条件的关系 -10- 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体通常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

19、而质量与温度无关,所以,温度升高时,物质的密度通常变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 固体、液体质量减少或增加时他们的密度也发生变化吗? 三、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 利用mV图像,可以求物质的密度; 四、密度的测量 1测固体的密度 (1)测比水的密度大的固体物质的密度 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利用量筒采用排水法测出固体的体积。 (2)测比水的密度小的固体物质的密度。 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利用排水法测固体体积时,有两种方法。一是用细而长的针或细铁丝将物体压没于水中,通过排开水的体积,测出固体的体积。二是在固体下面系上一个密度比水大的物块,比如铁块。利用铁块使固体浸没于水中。铁块和固体排开水的总体积再减去

20、铁块的体积就等于固体的体积。固体的质量、体积测出后,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固体的密度。 2测液体的密度 (1)一般方法:用天平测出液体的质量,用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 (2)液体体积无法测量时,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借助于水,水的密度是已知的,在体积相等时,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密度之比。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原理进行测量。测量方法如下: a用天平测出空瓶的质量m; b将空瓶内装满水,用天平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1; c将瓶中水倒出,装满待测液体,用天平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2; 五、密度的应用 利用密度知识可以鉴别物质,可以求物体的质量、体积。利用天平可以间接地测量长度、面积、体积。利用刻度尺,量筒可以间接地测量质量。 -11-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