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9.53KB ,
资源ID:1881203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881203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加油站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书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加油站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书Word下载.docx

1、5.1建筑抗震地段划分 95.2地震基本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及设计地震分组 95.3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 105.4饱和土液化判别 106.地基处理方案 106.1天然地基可行性分析 106.2拟建建筑物地基处理方案 106.3 成桩可行性分析 127基坑开挖与支护 128设计与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29. 结论与建议 121. 前言受蒲城五原石油气化有限公司的委托,陕西地矿第二工程勘察院承担了蒲城五原路加油站拟建场地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任务。勘察前,中北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提供了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书(见附件1)。1.1建筑物概况拟建场地位于蒲城县解放路与五原路什字东南角。根据建筑总规划图

2、及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书(见附件1),其建筑规模及设计要求见表1-1。 建筑物概况一览表 表1-1建(构)筑物名 称层数结构类型基础地基础设计等级高度基础埋置 深度(m)基底压力标准组合值(kPa)罩棚1砖混独立基础丙级7.7-1.8180站房钢结构条形基础3.6-1.2罐区混凝土-4.81.2勘察目的与任务本次勘察的目的旨在为建筑设计提供地质资料。主要任务为:查明场地内及其附近有无影响工程建设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并对建筑的适宜性进行评价;查明场地土的地层结构,岩性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确定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查明黄土湿陷性,确定场地湿陷类型及地基湿陷等级;查明地下水位埋深、水的类型,地下水

3、和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并对拟建工程建设的影响提出设计建议;划分场地抗震地段,土的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评价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并提供相应的地震动参数值;如需采用桩基,则提供桩基设计所需要的岩土工程技术参数,如桩长、桩径,估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提供基坑开挖支护的建议方案和相应的岩土工程技术参数;根据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对地基基础方案进行评价并提出设计建议。1.3勘察依据本次勘察工作主要技术依据有:(1)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委托书(见附件1);(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3)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4、;(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J2202012);(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10)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11)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1.4勘察工作布置、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1.4.1拟建建筑类别与岩土工程勘察等级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拟建场地建筑物均为湿陷性黄土地区丙类建筑,依据

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拟建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一级。综合划分本场地建筑物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1.4.2勘察工作布置根据有关规范,我院在勘察之前进行了现场踏勘并编制了岩土工程勘察纲要。根据拟建建筑物总平面图和设计要求,按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勘探点沿拟建建筑物轮廓线布置,共布置探井8眼,编号为1#8#,井深18.225.2m。勘探点的位置详见附件4(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各勘探点深度见附件2。1.4.3勘察工作方法我院于2015年7月1日进入现场勘察,当日结束了外业工作。本次勘察采用放点,井探及取样,技术人员现场编录及室内土工试验等工作方法。(1

6、)放点本次勘察依据甲方提供的总平面规划图,采用罗盘、钢尺测放各勘探点的位置。从五原路与解放路什字的高程点(假设该点高程为0.00m),采用水准仪引测各勘探点的井口高程见勘探点一览表(附件2)。本次勘察时,由于本场地建筑物的0高程未确定,为了计算方便,假设拟建场地建筑物的0高程为0.00m。(2)井探及取样探井采用机械洛阳铲挖掘,直径700mm。人工井壁刻取不扰动样,取样间距1.02.0m,不扰动样的取样质量全部达到级。(4)室内土工试验室内土工试验由陕西省地矿局综合地质大队实验室承担完成,土工试验执行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除进行常规试验项目外,还进行了黄土湿陷性试验

7、、快剪试验和土腐蚀性分析。试验结果见附件6附件7。1.4.4完成工作量本次勘察完成的实物工作量见表1-2。勘察完成工作量汇总表表1-2工作内容单位工作量勘探点测放个8探 井m/眼159.60/8室内土工试验不扰动样组84常规项目湿陷性试验快剪试验12土壤腐蚀性分析件2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1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北高南低,地势起伏较大,现地面高程介于-1.251.86m之间,最大高差达3.11m。地貌单元属渭北二级黄土台塬区。2.2地质构造场地位于渭河断陷盆地东北边缘,属蒲城合阳断阶,县城北部有北东向蒲城正断层,倾向南东,倾角60-70度,延伸长度大于10kM。县城南部有北东向的敬母寺正断层,倾向北

8、西,倾角70度左右,延伸长度大于10kM。县城西有北西向延伸的坡头龙阳平移正断层,倾向南西,倾角60-70度,延伸长度大于30kM。拟建场地距上述断裂500m以上,场地内无断裂通过。2.3岩土工程地质特征 场地地基土主要由第四纪晚更新世黄土(Q3)及中更新世(Q2)黄土组成,夹二层古土壤。在勘探深度内,根据土的岩土工程地质特征,综合将本场地土分为6个工程地质层,自上而下依次为:杂填土(Q4ml):杂色,土质不均匀,多含建筑垃圾。该层分布于场地南部区域,层厚介于1.202.60m之间,层顶高程介于-1.251.86m之间。-黄土(Q3eol):岩性为粉土,褐黄色,稍湿,稍密。土质均匀,孔隙发育,

9、具大孔、虫孔,零星含蜗牛壳残片、白色钙膜和菌丝。据土工试验资料:含水率介于7.416.5%之间,平均值=12.7%,孔隙比=1.091。该层分布整个场地,层厚介于2.206.80m之间,层顶埋深介于,0.002.60m,层顶高程介于-3.651.72m之间。-古土壤(Q3el):岩性为粉质粘土,棕红棕褐色,稍湿,坚硬。土质较均匀,呈团粒结构,孔隙发育,具大孔、虫孔,多含钙丝、白色钙膜及钙质结核。含水率介于11.116.7%之间,平均值=15.2%,液性指数0。该层分布整个场地,层厚介于1.602.20m之间,层顶埋深介于4.606.80m之间,层顶高程介于-5.85-4.54m之间。-黄土(Q

10、2eol):岩性为粉土,褐黄色,中密,稍密。土质均匀,孔隙发育,零星含蜗牛壳残片、白色钙膜和菌丝。含水率介于11.618.0%之间,平均值=14.5%,孔隙比=0.898。该层分布整个场地,层厚介于8.509.20m之间,层顶埋深介于6.808.40m之间,层顶高程介于-8.05-6.44m之间。-古土壤(Q2el):含水率介于15.019.1%之间,平均值=17.3%,液性指数0.05。该层分布整个场地,层厚介于0.803.90m之间,层顶埋深介于15.4017.60m之间,层顶高程介于-16.65-15.44m之间。-黄土(Q2eol):岩性为粉土,褐黄色,稍湿,中密。含水率介于13.81

11、8.2%之间,平均值=15.5%,孔隙比=0.823。该层分布整个场地,最大揭露厚度5.90m,层顶埋深介于19.3020.90m之间,层顶高程介于-20.55-19.28m之间。各层地基土的空间分布见工程地质剖面图(附件5-1附件5-5)。2.4 地下水水文地质本次最大勘探深度25.2m,未揭露地下水。据区域资料,场地地下水属第四纪松散岩类孔隙潜水,水位多年变幅2m左右。2.5季节性冻土标准冻深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附录F:场地季节性冻土标准冻深小于0.60m,对建筑物地基无影响。2.6不良地质作用本场地内及其附近未见有影响工程建设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3场地与地基

12、工程地质评价3.1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 3.1.1地基土一般物理力学性质为查明地基土的一般物理力学性质,本次勘察在勘探深度范围内,共采取了84组不扰动样在室内进行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测试。试验结果见附件6(土工试验成果报告表),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结果见表3-1。3.1.2地基土剪切试验结果为确定基坑开挖和支护的岩土参数,对8m以上共计12组样进行了快剪试验,试验结果见附件6(土工试验成果报告表),其统计结果见表3-2。地基土剪切试验成果统计表 表3-2层号及岩性试验组数c(kPa)(度)范围值平均值标准值-黄 土 917.035.026.022.518.529.522.920.5-古土壤3

13、22.052.032.0/20.333.425.03.2地基土压缩性评价根据土工试验资料,按压缩系数对各层土压缩性进行综合评价, 归纳统计结果见表3-3。地基土压缩性评价表 表3-3压缩系数a1-2(MPa-1) 压缩模量E1-2(MPa)压缩性评价区间值-黄 土300.050.950.442.1835.717.69中压缩性土110.070.570.183.7324.9615.45-黄 土290.040.220.119.4746.7119.67-古土壤0.090.130.1014.7221.0918.60-黄 土60.060.1314.3330.5620.943.3湿陷性评价根据附件6(土工试

14、验成果报告表),-黄土湿陷系数s介于 0.0470.138之间, =0.094,湿陷性严重;-古土壤湿陷系数s介于 0.0040.0163 之间, =0.032,湿陷性中等;-黄土湿陷系数s介于 0.0040.048之间, = 0.025,湿陷性轻微;-古土壤湿陷系数s介于 0.0110.040之间, = 0.023,湿陷性轻微;-黄土湿陷系数s介于 0.0120.032之间, = 0.026,湿陷性轻微。依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第4.4.4条及第4.4.5条,计算地基土的自重湿陷量及湿陷量。其中,自重湿陷量自现地面算起,0取1.2,详细计算结果见附件8(自重湿陷量

15、计算值zs);湿陷量自基础底面下算起(假设拟建场地建筑物的+0高程皆为0.00m,根据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书(见附件1):罩棚、站房、罐区的基础埋深分别为:-1.80m、-1.20m、-4.80m,则拟建建筑基础底面高程分别为:-1.80、-1.20m、-4.80m),累计至非湿陷性土层顶面止。在基础下05m取1.5,510m之间取1.0,10m以下取0.9。详细计算结果见附件8(湿陷量计算值S)。各勘探点湿陷类型和湿陷等级评价见表3-4。场地湿陷性类型及地基湿陷等级评价表 表3-4建筑物名称勘探点编 号自重湿陷量zs计算值(mm)湿陷量s场地湿陷地基湿陷等级1#372395自重湿陷级(很严重)3

16、#4082644#60610465#4418197#4898538#526987表3-4结果表明,本场地自重湿陷量计算值介于372606mm之间,湿陷量计算值介2641046mm之间。依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第4.4.3条、第4.4.7条判定:本场地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场地地基湿陷等级为级(很严重)。当拟建建筑物的+0高程与本次假设的+0高程不一致时,应重新进行湿陷量计算和湿陷性评价。3.4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根据土工试验资料,并结合地基土野外特征及地区建筑经验,综合确定各层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见表3-5。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杂填土-黄土-黄土-黄土承载力特征值fak

17、(kPa)120140150160170表3-53.5地下水及地基土腐蚀性评价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附录G,拟建场地环境类型为类。本次最大勘探深度25.2m,可不考虑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根据土壤腐蚀性分析成果(附件7)判定: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皆具微腐蚀性。3.6地基均匀性评价本场地地基土分布连续,层位稳定,无软弱夹层,为均匀性地基。4. 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拟建场地内无活动断裂等影响工程建设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场地稳定性较好,适宜建筑。5. 地震效应分析5.1建筑抗震地段划分本场地内及其附近未见影

18、响工程建设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判定,本场地属建筑抗震一般地段。5.2地震基本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及设计地震分组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之规定,本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特征周期值为0.40s。5.3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土,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5m,建筑场地类别为类。5.4饱和土液化判别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3.2条及第4.3.3条判定,本场地建筑物在建筑设计时,可不考虑液化

19、影响。6.地基处理方案6.1天然地基可行性分析勘察结果表明,本场地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场地地基湿陷等级为级(很严重),且天然地基的承载力不能满足建筑物的要求,故天然地基方案不可行。6.2拟建建筑物地基处理方案6.2.1垫层法勘察结果表明,本场地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场地地基湿陷等级为级(很严重)。按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第6.1.1条和6.1.4条规定,应消除地基的部分湿陷量。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结合蒲城地区的地基处理经验,从经济、安全方面考虑,拟建场地建筑物可采用垫层法处理地基。按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6.1.5条第3款的要求,对级 (

20、很严重)自重湿陷性场地的丙类建筑,地基处理厚度不应小于4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不应大于200mm。垫层的上部应采用3:7灰土分层回填夯实,厚度不小于1.50m,下部可采用素土分层回填夯实。依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6.1.2条的规定,当为局部处理时,每边应超出基础底面宽度的3/4,并不小于1m;当为整片处理时,垫层四周从建筑物外墙的基础外缘外放不宜小于处理土层厚度的1/2,并不应小于2m。垫层施工应严格执行现行有关标准。按此方案处理地基后,下部未处理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仍大于200mm,应按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5.1.1条第4款的要求采取结构措施和检漏

21、防水措施或严格防水措施。6.2.2挤密桩法拟建场地建筑物亦可采用挤密桩法处理地基。该方法既可消除地基湿陷性,又可提高地基土强度。根据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委托书(见附件1)和场地岩土特征,建议挤密桩桩长见表6-1。当拟建建筑物的+0高程与本次假设的+0高程不一致时,挤密桩的桩长应重新确定。建议处理挤密桩桩长一览表表6-1建筑物名称假设+0高程(m)基础埋深(m)基础底面高程(m) 桩长桩底高程(m)0.00-1.8014.00-15.80-1.2012.00-13.20-4.806.50-11.30密桩施工应采用沉管成孔,成孔直径0.40m,桩孔内采用素土或灰土分层回填夯实,夯锤重1.8t左右,要求

22、成桩后桩体土的压实系数不小于0.97,桩间土的平均挤密系数不小于0.93。当桩间距、排距等参数适宜时,可消除桩间土的湿陷性,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达到250kPa以上,素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达180kPa以上,均满足设计要求。挤密桩施工时在桩顶应预留0.50m厚的虚桩,施工结束后挖除虚桩,在基底下设置厚度不小于0.50m的整片3:7灰土垫层。挤密桩全面施工前应进行试桩工作,以确定该方法的有关设计、施工参数及适宜性,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根据场地岩土特征,建议试桩桩距0.85m,排距0.736m,呈正三角形布桩。挤密桩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检验应符合

23、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的有关规定。按此方案处理地基后,如下部未处理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仍未满足规范要求。建议按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5.1.1条的要求采取结构措施和检漏防水措施。6.3 成桩可行性分析拟建场地土层含水率偏低,呈坚硬硬塑状,桩孔采用沉管成孔困难时,对含水率偏低的区域应采用注水增湿措施。7基坑开挖与支护本场地建筑物基坑开挖时,存在边坡的稳定性问题。因拟建场地开阔,具备放坡条件,故应优先考虑放坡,建议坡比按1:0.4。如需进行边坡支护时,进行边坡支护设计所需的岩土设计参数建议值如下:-黄 土

24、=14.4kN/m3 K =20.5 CK=22.5kPa-古土壤 =16.8kN/m3 K =25.0 CK=32.0kPa8设计与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8.1基坑土方开挖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不得超挖。基坑周边严禁堆载。土方开挖完成后应防止水浸和暴露,并应及时进行地下隐蔽工程施工。8.2无论采用何种地基处理方案,均应挖去上部杂填土再进行施工,并验证地基处理方案的适用性,全面施工前应进行试桩,并经质量检测以确定桩的设计与施工参数,施工结束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质量检测。8.3拟建建筑场地临近居民区,当采用挤密法对地基进行预处理时,应采取合理施工措施,以免对周围环境和居民正常生活产生影响。9. 结

25、论与建议9.1 本场地及其附近未见影响工程建设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建筑场地稳定性较好,适宜建筑。9.2场地季节性冻土标准冻深小于0.60m,对建筑物地基无影响。9.3本场地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场地地基湿陷等级为级(很严重)。9.4 建议各层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见3.4节。9.5本次最大勘探深度25.00m,未揭露地下水。可不考虑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9.6本场地属建筑抗震一般地段。场地土为中硬土,建筑场地类别为类。设计时可不考虑饱和土液化影响。9.7本场地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地震加速度为0.15g,特征周期为0.40s。9.8建议的

26、地基处理方案详见第6节。基坑开挖时,存在边坡的稳定性问题。本场开阔,具备放坡条件,故应优先考虑放坡,建议坡比按1:如需进行边坡支护时,建议请有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专门的支护方案设计,进行边坡支护。9.9基坑开挖后应进行验槽和普探工作,遇不良地质现象时,应按有关规范进行处理。9.10 施工中应严格执行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规程,加强管理,精心组织,确保施工质量。今后使用中应注意防止水下渗。9.11当本场地建筑物的+0高程与本次假设的+0高程不一致时,地基湿陷量和地基处理深度应重新核算。9.12根据2006年12月19日(陕建发2006182号)文,四.四条要求,本报告未经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通过,不得作为施工图设计依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