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23.56KB ,
资源ID:1880484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880484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论语》探究题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论语》探究题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

1、(三)孔子采取述而不作的态度,跟他的政治倾向有什么关系?你如何评价这种主?(四)孔子一方面主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五)孔子说“均无贫”,这个“均”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意思是否相同?朱熹的论语集注把它释为“各得其分”(不同等级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你认为有没有道理?这和说文解字“均,平”的解释矛盾吗?(六)你认为孔子说的“政”和“德”、“刑”和“礼”主要区别在哪里?(七)在孔子看来,礼和仁是什么关系?试结合“克己复礼”相关章节,谈谈你的理解。(八)宋儒说克己复礼就是“明天

2、理,灭人欲”,“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的原意有什么不同?(九)对成子弑君一事,孔子在报告时为什么要“沐浴而朝”?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心情?(十)你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有什么看法? (十一)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3.22章),一方面又肯定管仲在维持天下一统方面的贡献,肯定其为“仁者”。由此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仁爱观?(十二)同是主相爱,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墨子的兼爱则主“兼相爱,交相利”,说“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的主和孔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孟子说“墨

3、子兼爱,是无父也”?(十三)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安贫乐道的思想和乐以忘忧的心境的?你怎样理解“浮云”的比喻义?(十四)“鄙夫可与事君”章,“夫未得之也,患得之”一句,一般都解释为“患不得之”。但也有人认为“患得之”就是害怕得到的意思。如朱熹论语精义引吕氏曰:“惮于任事,故未得而患得;好利无厌,故既得而患失。”你对这句话有没有新的理解?请联系实际作简要述。(十五)5.17章“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的“之”,所指代的对象有两说:一说指晏子,一说指晏子所交之人。请联系4.26“事君数”章和12.23“子贡问友”章,分析一下哪种说法更为合理。(十六)结合实际,说说你认为“周而不比”都应该有

4、哪些表现。(十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涵深邃,充满哲学智慧。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十八)孔子一方面说“性相近,习相远”,一方面又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这两种说法之间有什么矛盾?从孔子的整个言行看,他实际更倾向于哪种观点?(十九)孔子为什么对曾点的想法深表赞同?(二十)曾点对暮春出游的描绘,色调明丽,情绪欢快,生趣盎然,试想象具体情景,说说你的感受。(二十一)沂水春风既记言谈,又传神情,既写出了不同人物的风貌,又点染出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气氛。试对此作简要分析。(二十二)“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什么?有人把这种主看作“折中主义”,你认为符合实际吗?(二十三)试从论语中找些例子,

5、说说孔子在自己的言行中是怎样贯彻中庸之道的。【参考答案】 (一)可以结合建设和谐社会或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展开论述。(二)因材施教首先是孔子对学生的特点有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再是孔子能够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品德和学业方面的教育培养,如11.22章是讲在个人品性修养方面的因材施教,11.3章是讲在个人发展方向上的因材施教:如19.5章子夏比较偏向于具体知识的研习,孔子把重视道德修养视为好学,而子夏却把钻研具体知识视为好学,说:“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孔子针对子夏这种偏向提醒他:“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这些都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表现。(三)孔子的

6、政治倾向比较保守,主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礼乐制度,述而不作的主与这种政治态度恰恰相应。所谓述,就是对古代礼乐以及反映这些礼乐的典籍进行整理、阐释和传授,而这正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恢复周礼的需要。述而不作在述与作的关系上,作是第一位的。只有在各领域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创新,才能推动社会生产生活不断进步。因此,从总体来说,述而不作的主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不符合现代社会要求。 但另一方面,述又是作的基础。创新的前提是对前人成果的学习和吸收,离开这一点,就会成为不切实际的想入非非,不可能获得成功。 述不是对前人成果奉若神明、原封不动,而是根据时代要求和后来的认识对原有文化进行新的整理,在对资料的选择处理

7、中渗透着整理者的观点和倾向。从这个意义上说,述也是一种形式的作。所谓“述而不作”,是指只综合、阐述和宣传古代前贤的理论、学说、主,而不创新立异、自立新说。这是孔子谦虚的说法,也跟他的政治倾向有关。复礼”,向往周朝的礼仪、制度、文化,而当时现实是“礼崩乐坏”,所以他更认为要大力宣扬古代文化。对于“述而不作”,一方面说明孔子“复古”的政治立场,以古代礼乐作为最高的标准。但另一方面,孔子在综述古代文化中形成自己的体系,有创新在,并非“传声筒”,更非今天一些“学者”东拼西凑、剪剪贴贴可比 。(四)回答这个问题要注意避免孤立静止地看问题,要把这两条材料和其他材料结合起来看。从孔子“均无贫”、有若“百姓足

8、,君孰与不足”等言论看,孔子是认识到足民的重要性的,不能由于他的去食主就否认他的足民思想。去食一说,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对教民思想的强调。当然,总体看来,孔子对礼教强调得更多,这是他所关注的一个重点。 孔子认为:自古以来人都有一死,无粮顶多饿死,而如果没有百姓的信任,国家根本站不住。(两者没有矛盾,反映出孔子治国思想的两层意思。他主为政以“德”,就要保证百姓基本生活,满足物质需求,这是基础,所以提倡“富之”;但他又主治国以“礼”,就要重视“教化”,使百姓能遵守“礼”,就要提倡百姓有一种精神力量,所以他又很重视人的基本准则,如“信”、“仁”等,甚至把它看作比生命还重要。因为人是万物之灵,如果光满足物

9、质要求,与动物无异。)(五)“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无贫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均贫富”实际含义在劫富济贫,强烈主维护等级制度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因此,朱熹对“均无贫”这个“均”字的解释应该是符合孔子原意的。只有这种解释,才能使“均无贫”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取得一致。“均”在说文解字中解为“平(公平)”,这是它在词典中的意义。词在词典中的意义是抽象的、概括的。一旦用到言语里,有了具体的语境,词的意义就由语言义变为言语义,就会添加很多临时性的附加成分,由抽象变为具体,

10、由一般变为个别。“均贫富”和“均无贫”的“均”词典义都是“平”,但到了“均贫富”和“均无贫”这两个不同的句子里,却有不同的解释,原因就在于此。 孔子所说的也类似“相对公平”,就是要统治者不要过分搜刮百姓,保证他们的基本物质需求。(六)政与刑是用法令规定人们不能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惩罚。德与礼是从精神上鼓励人们应该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教育熏。孔子的德治思想(富民、教民、举贤、正己等),与法家的法治思想有很大不同。“政”,这里是指治理国家之事。“德”与“刑”,是指治理国家的手段、方法、途径,即“德治”与“法治”。“礼”,是指人与人相处的一种规,它是“德治”的基础。孔子所言 “礼”的核心是“等级

11、制”,要求人们在自己所定位的等级中安分守纪。“礼”从纵(上下级、长幼辈等)、横(夫妇、兄弟、朋友等)两方面规、约束人们行为。(七)礼并不只有钟鼓玉帛等外在形式,还有决定、支配这些形式的核,这个核就是仁。孔子又认为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现(12.1章),还用孝弟把仁和礼统一起来(1.2章),所谓孝弟,就是尊尊亲亲,是在宗法制度下的亲情,又反过来为巩固宗法制度服务。这样看来,孔子的礼就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但讲制度、讲规,还要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2.8章,17.21章);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之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八)孔子讲

12、君臣父子关系时讲了两面,不但对臣下和子女有要求,对君主和父辈也有制约。孔子曾说过“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3.19章),所以,在孔子看来,臣不臣、子不子的现象固然不能允许,君不君、父不父也同样应该反对。当然,孔子从维护周礼着眼,强调的是臣下和子女的义务一面。而后世宋儒的“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则把君臣父子的关系片面化,把君权和父权绝对化,只讲臣、子的义务,不讲君、父的责任。这种极端化的主,把封建专制制度推向了极致。(九)“沐浴而朝”说明孔子对这件事情的重视。 “不敢不告”说明孔子一方面仍用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表现他对周礼的虔诚;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对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有抱多大希

13、望,孔子的举动带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意味。反复申说“不敢不告”,反映了孔子无可奈何的心情。(十)“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了追求理想的执著精神和牺牲精神(献身精神)。但对这种精神要具体分析。首先,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是逆潮流而动,还是为了正义事业和崇高理想。为了正义事业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精神境界上达到常人罕至的高度,其理想主义的光芒照耀着人类精神的大道,对群众的动员作用和榜样作用也不可低估。其次,从斗争策略说,要重视保存和积蓄力量,不应做无谓的牺牲。(十一)孔子主志士仁人应杀身成仁,而管仲在失败后不能为公子纠死难,又做了原来政敌齐桓公的相。管仲看似违背了仁道。但

14、孔子却明确地肯定了管仲的仁,原因是管仲辅佐齐桓公用和平手段维护华夏的统一,使人民免遭异族的奴役。这说明,孔子的仁的高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讲求小仁小信。孔子肯定管仲的大节大信,忽略他的小节小信说明孔子在仁的认知上能知权达变。孔子否定管仲知礼而肯定管仲为仁,也表明他的仁和礼之间存在矛盾之处。(十二)儒家墨家都主关爱别人,但孔子的仁爱,是以爱自已为前提(孝悌为根本),然后将这种爱一层一层扩展出去,爱自已的亲人,爱周围的人,然后爱所有的人推及到万物。因而是最符合现世社会的人的感情与实际的。墨子的兼爱,是不分亲疏,无条件平等的爱.用佛教的话说就是无我相,无人相

15、的爱,虽然墨家还不是,但墨子的思想却充满了无比伟大的情怀。 总之,孔子的仁爱是以尊尊亲亲为基础的有差等的爱,墨子的兼爱是取消等级差别的普遍之爱,这就破坏了严格区分上下尊卑的宗法等级制度,所以孟子说墨子的兼爱是无父。(十三)7.16章把高尚的情怀寓于朴素的叙述之中,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看似平淡的短短十个字,把清苦的生活说得富有情味,确实是洋溢着发自心的快乐。“于我如浮云”把自己坚持道义的信念表示得十分坚定。 7.19章“女奚不曰”四个字,把孔子对安贫乐道生活态度的自我欣赏表现得非常传神。忘食、忘忧,说明自己得到的不是物质生活的快乐,而是追求真理过程中产生的快乐,是经

16、过努力获得的高尚的快乐。而忘老(“不知老之将至”)更是把这种快乐推向新高峰、新境界。 “浮云”的比喻,则又形象表明了孔子的富贵金钱观。浮云可使人联想起多种比喻义,如:聚散无常,喻富贵短暂,犹今天所说的“过眼烟云”;云在天上,高不可及,喻富贵与己无关;浮云至轻至淡,喻富贵无足轻重。(十四)现实生活中患得的情况并不少见。有的人是比较了得到之后的付出和收获,认为不合算而患得;还有的是对得到以后的责任有畏难情绪,害怕不能胜任而患得。 “患得患失”其实也是一种人类的普遍弱点,不达到一定的道德修养层次,是很难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完全避免患得患失的心情的。如果因此而将患得患失的人说成是“鄙夫”似乎也不很妥当,

17、其实有几个人在面对职业、事业、甚至爱情的选择时,可以完全杜绝患得患失的心情呢? 在今天,共同“事君主”已经没有多少机会了,但是共同“事老板”的机会还是普遍存在的。那么对于一个真正的君子,他是否可以和鄙夫共事呢?我的看法和孔子完全不同。君子能和君子共事当然是最理想的境界,问题是现实生活中很难有如此的幸运。那么一旦我们遇到了不是君子而属于鄙夫的同事,我们就不能一起共事了吗?我们会因为有鄙夫的存在而放弃继续在这里工作的机会吗?显然不能。所以除了放弃之外,我们可以有几种选择,一是将鄙夫变成和自己一样的君子,二是将自己变成和鄙夫一样的鄙夫,三是各自保持自己原来的属性。 所以一个真正的君子,不但可以和鄙夫

18、共事,甚至还可能让鄙夫改变为君子。(十五)“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讲的都是在与人交往中要保持适当距离,不可过分密切,否则就可能自取其辱,关系也不能持久。这也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思。可见,能使别人长时间保持对自己的敬意,是一个人善于交往的表现,其中包含着交往方法、技巧的问题。因此,把“久而敬之”的“之”理解为晏子,更符合孔子的原意。如果把“敬之”理解为尊敬别人,就成了交往态度问题,原文中的“善”字就没了着落。(十六)“周而不比”的表现:友好交往(与人为善)、诚实交往(讲求诚信)、“适中”交往(和而不同),不结党营私,不拉帮结派搞小团体。(十

19、七)“是知也”有两个含义:(1)具有自知之明,这是智慧的表现。(2)知自身所不知,是将此不知变为知的起点,通过努力就可以将不知变为知。从哲学上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至少包含两个哲学原则:一是实事,二是矛盾双方的对立与转化。(十八)“性相近,习相远”强调后天因素的作用,是反映论、实践论的观点;“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强调先天因素的作用,是先验论、天才论的观点。孔子重视教育,主因材施教,认为“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15.34章),以与人为善的态度鼓励“难与言”的互乡人进步(7.29章),这些都说明孔子在实践中基本是坚持反映论的。(十九)孔子对曾点的想法表示赞

20、同,可以有这样几种解释:(1)孔子虽然热衷于入世,但多次碰壁后心灰意冷,知道自己“道之不行”,有“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之叹。曾点的志向,表明他“知时而不求为政”,这与孔子此时的心情契合。(2)曾点描绘了一幅雍容暇豫的盛世气象,这正是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主的生动写照,体现了孔子的政治理想。(3)曾点所描绘的是学习圣人之道的快乐,符合孔子安贫乐道的思想。(4)曾点志趣高远,胸怀怡然,较之另三个同窗驰心政务,已达到极高的精神境界。 (分析:(1)(2)两种均有一定说服力,较为直接的应该是第一种。另外,孔子对曾点肯定,意味着对另外三子的不满。(二十)暮春忙碌之余偕好友出游,

21、在春风吹拂中赏明丽之景色,好友畅谈友谊、理想,描绘未来人生蓝图,其情真挚,其乐难忘。(二十一)(1)人物神情风貌:子路争强好胜、勇于任事:“率尔而对”,“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冉有的谦虚:“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公西华的谦退:“非曰能之,愿学焉。”“愿为小相焉。”曾点的从容:“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首先声明“异乎三子者之撰”。孔子的长者风和闲暇心情:对四个弟子逐一启发诱导;“哂之”(委婉而善意的批评);“何伤乎”(鼓励);“喟然叹曰”(真情互动)。(2)师生的平等和谐:孔子聊天式的开场白,子路的“率尔而对”,曾点的鼓瑟。(3)对比手法的运用:“率尔铿尔”、“哂之喟然”、子路曾点

22、、孔子对子路曾点志向的不同态度。(二十二)“中庸”与“和”是通过做事适度在矛盾中求统一。中庸之道有持中、稳健、理性、包容、调和的特色,它是一种温和主义,适用于社会改良和社会稳定。其涵是:(1)以中道行事,不走极端,中道的标准是仁义之道。(2)执两用中,实行稳健的主,是一种积极的调和论。(3)符合社会人生常道,做到合情合理,最大特色是人情与道理的协调,这是一种理性精神。中庸不是无原则地调和,而是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各方的协调与和谐。 不能把中庸等同于折中主义。(二十三)“均无贫”、“忠恕之道”、“文质关系”、“周而不比”、“群而不党”、“以直报怨”、“事君数,斯辱矣”、“求也退,故进之”等,都从不同方面体现了孔子的中庸思想。论语高考章节容总结回顾:为政以德:为政以德思想,均贫富含义;克己复礼:礼与仁的关系,孝悌之情;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责任感;仁者爱人:仁爱的基本含义;君子之风:义利观,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容和要求;周而不比:人际交往观;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的原则、方法及思想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高山仰止:孔子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师生关系;沂水春风:礼乐文化(礼乐治国);中庸之道:中庸思想,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