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9 ,大小:56.99KB ,
资源ID:1879463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879463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1、推翻沙皇统治, 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结果: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意义:作业1. 练一练2. 练习册反思过程1、历史条件客观:经济基础具备了帝国主义的特征,生产社会化提高政治形势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一战加剧了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主观: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革命性、战斗性强领导条件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同盟军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支持革命2、二月革命1917年3月推翻沙皇统治,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 革命准备方针:四月提纲提出两种不同性质革命的过渡策略:先提出和平夺权,后组织武装起义准备:党中央会议决定武装起义4、 十月革命起义:推翻临时政府

2、,建立工农苏维埃政府措施:对内宣布平等,废除特权,收归国有,没收土地对外签订和约,退出一战5、 巩固政权背景:国内地主资产阶级的叛乱;国外协约国的武装干涉军事征兵制、组建红军,击溃白军;经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全部国有;余粮征集;取消商贸;强制劳动6、 历史意义国际:成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鼓舞推动国际共运和民解运动;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国内: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奠定了基础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2. 苏联的成立3.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施4. 成就和问题、宪法、斯大林模式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背景。让学生了解苏联社会

3、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让学生总结斯大林模式的特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革命领袖列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评价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过渡时期:(1)政策调整(2)建立苏联(1922年)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经济建设(2)政治生活1、过渡时期:调整: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原因:直接原因经济困难、政治危机根本原因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水平内容:农业粮食税;工业国家资本主义;流通市场经济;分配工资级别意义:实践消除危机,恢复经济理论探索

4、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建立苏联情况:1922年;成立宣言;联盟条约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政策方针:生产力十四大要求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化生产关系十五大要求实现农业集体化实施成果:生产力建立了工业体系,实现了国家工业化生产关系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了支配地位存在问题:产业结构农轻重比例失调,产品单调消费水平消费品少,影响人民生活资金积累对农民过多地索取,损害积极性订新宪法:内容国体;经济基础;阶级基础;分配原则意义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的确立标志斯大林体制苏联模式的形成苏联体制:特点经济上高度集中的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上权力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监督评价曾起过积极作用;存在着严重弊端个人崇拜:原因体制

5、弊端、农民意识后果大清洗运动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战后的“新秩序”1.知道参加巴黎和会的三巨头2.了解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3.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理解和认识国际关系问题的能力回忆第一次世界大战,从提出帝国主义战胜国在战争结束后会干什么的问题,引入新课。使学生形成对凡尔赛体系的性质、作用的正确认识凡尔赛和约及凡尔赛体系的评价对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和作用的分析与评价 第三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巴黎和会:1919年16月、巴黎、凡尔赛宫(1) 对德凡尔赛和约(2) 凡尔赛体系 影响二、国际联盟练习册1、凡尔赛体系(1)巴黎和会:1919年16月、巴黎、凡尔赛宫 (2)各国意图 美:夺取霸权;英:

6、维持霸权;法:重树霸权;意:扩大领土;日:称霸亚太(3)巴黎和约: 对德凡尔赛和约:疆界领土、海外殖民地、限制军备、支付赔款对奥、保、匈、土和约(4)凡尔赛体系含义:以英法为主导的帝国主义战胜国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战后国际关系新秩序影响:改变欧洲、中东等地的政治格局;体系内部隐含着许多矛盾2、国际联盟由来:十四点建议、盟约列入和约成立:1920年初;日内瓦;国际联盟盟约宗旨:保证国际和平,促进国际合作实质:英法操纵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对亚太地区的“安排”1、 了解九国公约的主要内容、实质2、 理解所谓“新秩序”的内涵3、 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4、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国际关系的作用复习上一节

7、课的内容,提出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的安排1.使学生形成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性质、作用的正确认识;2.通过了解中国在两次会议上的遭遇,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励学生为建设强大的祖国而努力学习九国公约及其评价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和作用的分析与评价第三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华盛顿会议美日英要重新分割亚太地区的势力范围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中日协定”、九国公约(2)含义:以美国为主导、在抑制英日、宰割中国的基础上建立的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新秩序(3)影响:东亚、太平洋政治格局变化;体系内部存在着各种矛盾一、华盛顿会议(板书) 为了协调帝国主义列强间的争霸关系,在美国倡议下,1921年11月到

8、1922年2月,包括中国在内的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四国条约、五国海军协定和九国公约(板书) 早在1902年英日缔结同盟条约,相约互相维护其在远东地区的利益,这成为战后美国在这一地区扩张的极大障碍。在美国的压力下,英、法、日、美缔结四国条约,取代了英日同盟。争夺海军优势的斗争近乎于疯狂,最终达成的妥协规定了五国海军主力舰的吨位比例。(请学生看五国海军协定规定的限额表,讨论分析这种规定对英、美、日的不同影响。教师归纳讲解)英国丧失了传统海上优势;美国取得与英国平等的海军军备权;日本海上强国地位得到欧美列强承认。日本利用欧美国家忙于“一战”厮杀的有利时机,侵华势力急剧膨胀,独霸

9、中国态势日趋明朗。这直接损害了美国侵略中国的“门户开放”原则,引起美英等国的忌恨和不安。中国问题成为华盛顿会议的另一个重头戏。在美英的压力下,经中日双方交涉,日本被迫同意放弃一部分侵略中国的权益。(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相应内容。提问:中国收回山东等部分主权,能否仅仅看作是美英压力的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并明确:这首先要归功于中国人民坚持不懈地开展的反帝救国斗争。) 1922年2月,与会九国代表签署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公约表面上宣称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实际上对中国代表提出的收回关税自主权、取消领事裁判权、放弃各国在华势力范围等合理要求置之不理。公约的核心是列强确认并同意把“门户开放”

10、、“机会均等”作为它们共同侵略中国的基本原则。华盛顿会议是在承认美国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占相对优势的基础上,削弱了英国在远东的势力,遏制了日本的扩张势头,使中国又回复到受列强共同主宰的局面。它与巴黎和会共同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完成了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爪分世界的安排。列宁说:“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请同学们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内部存在哪些重大矛盾,说明这一体系不可能长久维持下去的原因。(归纳学生分析并讲解)首先,这个体系是建立在战胜国掠夺战败国,帝国主义列强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基础上,随着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矛盾的激化和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

11、高涨,必然动摇这一体系的基础。其次,各战胜国的扩张野心并未得到、也不可能得到完全满足,特别是日本和意大利认为自己所获甚少,美国没有批准凡尔赛和约和拒绝加入国际联盟,已经使这个体系出现了解体的裂痕。第4课 经济大危机“繁荣”及其崩溃1.了解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繁荣时期;2.19291933年发生了资本主义世界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1. 从复习上一节课内容导入新课;2. 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短暂繁荣及其表现;3. 大危机特点及人民的痛苦通过对危机原因的分析,使学生形成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可克服的根源的认识经济大危机及其特点课文中大量的经济名词和概念第四课

12、 经济大危机1、经济危机(1)原因:(2)表现:(3)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强(4)影响: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矛盾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的矛盾具体原因社会实际消费能力、市场虚假繁荣、盲目扩大生产、股票投机猖獗金融、工业、社会生活、农业等的全面危机导致各国内部社会危机政坛丑闻、人民斗争、法西斯兴起导致世界局势的紧张各国之间的矛盾、与殖民地的矛盾罗斯福新政1. 认识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2. 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目的、特点、并能简要评价其作用复习上一节课内容,引出美国结果危机的办法: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分析与评价,使学生能从积极的角度,客观地认识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对

13、罗斯福新政的分析与评价一、罗斯福新政严重的经济危机、罗斯福就任总统目的:克服危机、摆脱困境、实现经济复兴特点: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但避免国有化形式评价:金融整顿银行,恢复信用;工业颁布法令,计划指导;农业压缩生产,克服过剩;福利以工代赈,刺激消费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影响经济上:减轻危机破坏,促进生产恢复政治上:缓和社会矛盾,遏制法西斯势力对世界:开创经济新模式,影响许多国家第5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德意法西斯政权的建立1. 知道法西斯的含义2. 德、意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3. 认知法西斯政权推行的内外政策,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从讲解什么是法西斯开始,再到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

14、建立。比较经济危机中美国的解决办法,再到德国所走的道路。法西斯的兴起与世界大战的关系,控诉法西斯的暴行,批判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1.通过对法西斯上台背景的分析,认识法西斯的泛滥不是偶然的2.通过了解法西斯暴行,认识法西斯的反动本质3.进而争强学生爱好和平,警惕法西斯主义重新抬头的意识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经济危机与法西斯主义兴起的关系,与世界战争的关系第五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一、法西斯兴起1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2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时间 时间标志 标志 3.反犹狂潮一、纳粹政权的建立1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在三个法西斯国家中,意大利早在一战后就出现了经济衰退和政治混乱的严重局面。利用这样的条件

15、,墨索里尼在1922年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墨索里尼加紧了世界范围的武力扩张。2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20年代下半期,德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道威斯计划后大量流入德国的英、美资本。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英、美抽走大量资本,这无异于釜底抽薪,使德国成为首批牺牲者而很快卷入危机。另外,由于德国是战败国,既丧失了全部殖民地,又不能以关税壁垒保护自己的国内市场,因此,危机对德国的打击特别严重。(思考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对德国造成了什么影响?纳粹党正是利用了人们对现实和凡尔赛和约的不满,打着当时流行的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招牌,进行蛊惑人心

16、的宣传,煽动民族复仇情绪,骗取了社会各阶层日益广泛的支持,势力大增。在此基础上,希特勒又乘机向对他夺取政权起至关重要作用的垄断资产阶级靠拢。对于政权武装力量的支柱国防军,希特勒也极尽争取拉拢之能事,最终换取了他们的支持。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总理,从此,德国走上了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积极扩张的道路,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了。二、反犹狂潮 德国法西斯政权掀起迫害犹太人的狂潮。最后大量犹太人被迫抛弃财产,逃离德国。(爱因斯坦)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1. 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2. 揭示法西斯的本质,培养学生从现象看本质的能力1. 回顾意大利和德国走上法西斯专政的道路引入新课。2. 轴心国的建

17、立及其影响。日本法西斯的兴起法西斯势力的崛起与世界大战的关系一、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1.背景:2.建立:1936年2月的兵变 二二六兵变二、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影响: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1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内市场狭小,资源紧缺,再加上原有的经济基础薄弱,这次经济危机对它的打击就更显严重。1931年经济危机发展到最严重的地步。日本政府加强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扩大军事支出和军事订货,以保证垄断资产阶级的利润。同时,无论是经营电力、化学、飞机等行业的新财阀,还是生产钢铁、煤炭和造船的老财阀,都更加依靠国家政权和军事部门的支持,大力发展与军事有关的新工业新产品,使得原本军国主义

18、传统浓厚的日本社会更加军国主义化。在这种形势下,法西斯势力趁机发展。日本法西斯主义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以军部为核心力量。(解释注)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化的主要决策者和推动者,军部要求在天皇的名义下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实行对外扩张。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对纳粹党能够在德国夺取政权的原因进行了探讨,那么我们能不能通过比较找出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方式与德国有什么不同呢?2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1931年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1936年3月,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标志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扩张过程中,

19、三国相互勾结,相互承认掠夺的成果,于1937年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对整个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从此法西斯国家依仗联盟,更加有恃无恐地扩大侵略战争,世界大战迫在眉睫。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慕尼黑阴谋1. 知道绥靖政策的含义并认识其实质2. 知道慕尼黑阴谋的内容并认识其消极影响从轴心国建立后疯狂地进行侵略,直至挑起世界大战引入新课;启发学生思考西方国家是否应对二战的爆发负有责任?通过学习慕尼黑阴谋,使学生认识到绥靖政策的本质是: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和以“祸水东引”为条件,换取与法西斯国家妥协,以维护自己利益的损人利己政策。绥靖政策与慕尼黑阴谋对绥靖政策的分析第

20、六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爆发原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具体原因:经济大危机、德日法西斯化、战争策源地形成、绥靖主义政策2.慕尼黑阴谋3.绥靖政策讲授新课【复习提问】 法西斯专政建立后,它们的战争的威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德意日先后建立起法西斯统治,扩军备战,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 在德意日法西斯的扩张活动中,英法美等国扮演了什么角色?纵容法西斯的侵略。一、慕尼黑阴谋1938年,德国兵不血刃吞并奥地利,冲破了凡尔赛体系对德国的束

21、缚,竟然没有受到英、法、美的干涉。希特勒便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以武力威胁,要求割占苏台德区。(提示,苏台德地区在捷克斯洛伐克的重要地位,一旦失去苏台德地区,捷克斯洛伐克就无险可守,任人宰割)德国武力威胁要求割占苏台德区。但是,英法不支持盟国,一方面逼捷克斯洛伐克让步,另一方面,英国首相张伯伦两次到德国,答应德国一次比一次多的领土要求。为解决捷克斯洛伐克问题,英、法、德、意四国在德国的慕尼黑召开会议,而当事国捷克斯洛伐克被排斥在会外。会议签订了慕尼黑协定。(提醒学生注意“慕尼黑协定”签订的时间、地点和主要国家。慕尼黑阴谋从狭义上讲,是指1938年,英法等国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出卖给

22、德国的慕尼黑协定是一个大阴谋。从广义上讲,人们把帝国主义大国为了自身利益,纵容侵略,出卖其他国家的阴险行径,统称之为慕尼黑阴谋。慕尼黑阴谋是英法美等国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的纵容的延续。是绥靖政策的顶峰,它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希特勒看到英法等国对侵略的纵容,便得寸进尺,与1939年3月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德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增强了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在战略上处于更有利的地位,随即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波兰,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英法所推行的纵容政策,不仅损坏了弱小国家,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法国战败被德国占领,英国遭到了德国空军的狂轰乱炸。战争的爆发和扩大1. 了解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德国“闪击”波兰2. 德国的西进与法国的败亡,英国的坚决抵抗3. 了解苏德战争的爆发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扩大复习上一节课内容,引入新课通过了解绥靖政策对二战爆发的影响,认识到对邪恶势力的一味妥协,只能招致更大的危害。通过了解战争的巨大破坏,形成热爱和平、珍惜和平的情感。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战争扩大的标志1、大战爆发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入侵波兰2.战争扩大 苏德战争(1941年6月)重要战役:莫斯科保卫战3.战争进一步扩大 1941.12.7 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